Redian新闻
>
越往上走,金融圈的女生越少。那些学金融的女生,现在都去哪儿了?说说我的真实观察

越往上走,金融圈的女生越少。那些学金融的女生,现在都去哪儿了?说说我的真实观察

其他

点击卡片,关注毯叔看更多好文


前两天,参加了一场金融行业峰会后,一位媒体朋友拍了张照片和我吐槽。


“你们做金融的,女生也太少了吧。”


我仔细看了一下照片,确实黑压压一大片都是男性民工,非常符合我每次开会的观感。


说实话,在金融圈这么多年,早已经习惯了这种性别比例。倒是被这位媒体朋友一问,我才真正有所发觉。


想起上学时,每个班男女比例基本都一样,但真到毕业工作了以后,女生却随着时间增长,越来越少了。


一个扎心的问题:那些学金融的女生都去哪儿了?今天,我就来给大家盘一盘。


图源:网络



第一个方向:

在金融圈找到对口岗位的


毋庸置疑,学金融的女生其实大部分人的职业首选还是金融行业。


各种相关调查也表明,金融行业的从业女性主要也来自于金融类相关专业。


比如经济、管理、财会类专业。


图源:新财富


《中国劳动者统计年鉴2021》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城镇单位女性就业人员占比的行业排名中,金融行业排名高达第三名,女性从业者占比为58.2%,而前一年,这个数据是55.8%。


图源:《中国劳动者统计年鉴2021》


看起来,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了金融行业。


不过金融行业的范围相当广,包括证券、投资、保险、基金、银行、信贷、期货多个子领域。


而每个子行业的性别结构还真不太一样,根据我的观察和统计,保险、基金这两个子行业的女生最多。


数据来源:相关协会,网络


银行的具体数据我没查到,不过从上市银行的人员结构中能看出,女生数量也是妥妥占优势。


图源:wind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金融行业女生整体数量虽多,但在专业岗位以及管理层的女生人数却很少。


大部份女生从事的还是基础岗位。


图源:网络


尤其是基金经理、券商分析师,保代等专业度很高的岗位,女生的占比非常少,只有25%,36.5%,21.93%左右。说到银行的高管,女性占比也仅为17.54%。


所以,大家都说金融行业女生少,其实是一种信息壁垒引起的错觉。


幸存者偏差让我们只看到了那些闪闪发光和处于管理阶层的优秀女生,而忽略了平凡的大多数。


不过确实,女生想要在金融圈混到相对好一点的位置,就要在家庭,事业和孩子之间做出很多的权衡与取舍。


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平衡和斗争的过程,也是非常艰辛的过程。它直接导致了我们周围出现了很多优质的金融剩女。


一声叹息!



第二个方向:

继续深造(读研、读博)


大家都知道,在卷王之王,人才辈出的金融圈,学历非常之重要。


新财富通过梳理头部券商和银行2020年的校园招聘需求发现,在学历方面,国内外知名院校硕士及以上学历,已经成为了头部金融机构要求的基本条件。


看一看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年报,你就会发现众多高管基本都是硕士及以上学历。


而在女性公募基金经理中,硕士基本是“标配”。


图源:wind


这么说吧,如果你是本科学历,所在学校又不属于名校,排名不靠前,没有CPA、CFA、FRM等各种证书加持,那么进入金融行业核心岗位的大门基本已经关了一大半。


就算进入圈子,一般也只能去基层的岗位,比如银行的柜台,券商的营业部等。


所以,想在金融圈更好发展或者谋求一个相对不错的岗位,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考研或者考博。


而且在金融圈,需要持续保持学习,一旦停下躺平,很快就会跟不上新的业务和市场发展。


在此,我不得不暗自庆幸自己早出生几年赶上了好时候,不然现在真得被卷晕。



第三个方向:

追求稳定,进入体制内


都说宇宙的尽头是考编。对学金融的女生来说,也不例外。


稳定,在这个时代,确实已经成为了大家竞相争抢的香饽饽。


说到稳定,我想起来一个名场面。


18年时,我所在的部门扩编,陆续招进来三个学金融的女生。


差不多一年后,她们陆续离职了。一个考上了基层法院的公务员,两个考上了事业编。


图源:网络


我招人的眼光如此独特,以至于一下子就在领导面前“出圈”了。


想起8️年前,我的前同事悠姐在考虑了很久后,也辞掉了分析师的工作去考公。


用她的话说,体制内的工作不用担心秃头的压力,不用担心行情整晚失眠,也不需要反复修改报告,慢悠悠地享受工作的乐趣,比干金融舒服惬意多了。


确实,相比在金融圈超长的待机时间和巨大的业绩压力,不敢结婚,不敢生小孩,体制内的工作拥有充足的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待遇又很稳定,工作轻松驾驭,的确是很多人的梦想。


同样的,拥有大把寒暑假休息时间的高校也受到不少金融女生的青睐。


不过高校的招聘门槛也越来越卷,还要面临写论文,做科研的难题,所以下面的行业也受到了学金融女生的欢迎。



第四个方向:

行业自律机构和第三方服务机构


各种自律协会,交易所,结算中心等,都是金融民工眼中高大上和专业的代表。


在这些地方工作的人,只要一报家门,就会接受到滔滔不绝的羡慕之情。


而且更重要的是,只要他们想提升待遇跳槽到金融行业,非常之容易。



图源:网络


我的一个金融同行陈总就已经在研究协会和交易所的各种招聘信息很久了。


这两年,他们公司好几个管理层都是从这两个地方跳槽过来的。


平台起点高,跨行金融界晋升相对容易,是他深刻分析后的理解。


为此他不止一次和我探讨,想让即将金融专业大学毕业的女儿入职这两个平台的其中一个,积累经验后再跨行金融界弯道超车。


他的分析确实有道理。


多年前,我金融系的学姐在某地证券期货业协会,后来辞职找工作的时候,好几家券商合规部都抢着要。


想想,券商合规部,这是性价比多高的岗位啊!


所以,平心而论,这些进可攻到金融业、退可守住现有行业的岗位确实也是一个好去处。



第五个方向:

彻底转行,在金融圈只留下了背影


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工作的时间越久,我们身边的女性越少?


一个原因是:那些学金融的女生,有一部分彻底转行了。


当然,她们转行的原因有很多,一部分是实在不喜欢金融行业,毕业找工作时就直接转行。


另一部分,则是工作后发现实际从事的金融行业和理想中的差距太大,愤而转行。


毕竟,很多女生毕业时都怀揣着高大上的梦想,以为入职银行、证券、基金公司后,马上就能拿钱拿到手抽筋,成为“金领丽人”。


图源:网络


但现实却是,做了银行柜员、信用卡推销员、证券公司KPI不达标还要扣钱的客户经理,基金公司端茶倒水,复印资料,不停准备会议的助手等等。


和别人谈着几百万几千万的合同,自己却拿着各种考核后,只有白菜价的工资。这落差一般人还真适应不过来。


所以走,也不失为一种出路。


至于她们转行后从事的工作,也是五花八门。


我周围有去互联网公司,赶上一波互联网金融浪潮,做得风生水起的朋友。


也有人转行去了广告文案、心理健康、教育,直播,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当然,也一定有转行暂时失败的案例, 她的每个工作时间都很短,到目前还在不停换工作测试自己的能力圈。



第六个方向:

灵活就业、或全职妈妈


这些年,有一个很明显,而且只会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我们周围一些学金融的女生,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灵活就业,或是成为全职妈妈。


图源:网络


比如我的朋友花姐,就拥有银行系金融民工、灵活就业、第三方理财销售三段职业生涯。


二胎的到来,让她最终选择成为了全职妈妈。


没办法,老大上学需要接送,二胎刚出生母乳喂养没办法离开人,老人身体不好,请阿姨照顾二胎实在是不放心。


在权衡了各种利弊之后,花姐还是和生活妥协了。


三年多的时间里,她像一个陀螺,周转在家,早教班,幼儿园,小学,各个兴趣班以及菜市场的路上。


缺觉,精力不够,和社会的脱节让她倍感压力。如何实现自我价值也给她带来不少困惑。


图源:网络


最近,老二马上要上幼儿园,她终于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开始探索做保险经纪人。一方面她自己有专业背景,另一方面,这份工作也能够让她兼顾家庭。


说起来,灵活就业,自己创业或全职妈妈,好像都免除了社会的风险和压力,但其实只要有一点点松懈,没有强大的执行力和规划力,就很容易被拽入生活的琐碎当中。


这究竟是金融圈女生的向往,还是无奈,谁也说不清楚。



▼▼▼


以上六个方向,就是我所总结的学金融女生的选择。


有稳稳走在社会时钟上的正轨,也有逐渐偏离行业和事业的小路


但我必须要说,这些路并没有好与不好的标准。因为每个女生,所遇到的情况都不一样,手里的底牌也完全不一样,根本没法用一个通用的标准择业模板,去匹配所有人。


图源:网络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工作,金融圈也不是所有人的最优选择。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自己在内心问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后,做出选择,然后勇敢地走下去,不要后悔。


这才是金融女最应该活出的样子!


作者:芊晨
推荐:毯叔

*「毯叔盘钱」所有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读者结合个人财务状况,独立决策。




看这里!很重要!



平心而论,女性在金融圈,需要承受的压力,相比男性而言确实多得多,但能够坚持下去的女性,得到的也会比男性多得多!


而对于女同学来说,关键的关键,还是如何能够成功进门!如何在金融圈找准自己的位置。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好消息:毯叔独家·金融职场升级通关VIP训练营(60天)开课了!


这门课程,是毯叔用3年时间调研分析,综合了近1000位同学的咨询反馈后,精心打造的金融求职领域深度课程,希望带你全面系统地了解金融求职全貌。


在时长60天的VIP训练营中,包括12节视频课和4节直播答疑课,从【认知篇】更新你对金融求职的认知开始,到【视野篇】带你探秘金融行业全景图,再到【思维篇】帮你洞悉未来五年金融岗位的最新趋势和变化,最后落地【实战篇】教你用完整的金融求职方法论,高效达成职业目标。


同时,课程开始的一年时间内,你还可以就你的求职困惑和决策,和毯叔进行1v1语音咨询1次平时的咨询价格是599元/30分钟 ,但只要你加入训练营,就可以得到一次和毯叔1v1语音咨询的机会,直接帮你一针见血解决问题。


另外,还有小班专享vip年度社群,各种金融类、求职类的工具和资料加餐,毯叔独家答疑资料,让你上手就能用,用起来就能成。


训练营原价1996元,第一期毯叔读者专享限时价,五折998元,第一期招满即恢复原价。


想和毯叔一起,在金融圈升级通关的同学,欢迎扫下方二维码了解报名

(立即扫码报名)


你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当年被全网嘲“小三”,现在都风光出嫁了?零下16度大雪,几百个婴儿睡在北欧大街上,什么情况!父母去哪儿了?(书)大国-中国与世界扒一扒美国年入20万+的中产都去哪儿了恒大那些超级大盘,现在都怎么样了如何考取美国生活方式(lifestyle medicine)的专科执照(board)?那些被裁掉的大厂人,都去哪儿了?娃上小学后,妈妈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大数据都不敢说的真相那些选择去泰国陪读的妈妈们,现在都怎样了?今天太苦闷了,说说我的悲伤与理智边带娃边赚钱这条路我走了七年,只想说说我的真实感受特写 I 莫斯科的男人都去哪儿了?那些90年代浪尖上滚过的人去哪儿了同班的4个留学金融男,毕业三年后的真实人生现在还能去哪儿玩?这5个低风险目的地现在去刚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美CDC终止发布特定国家的出行提示。说个真实观察:大多数贫困家庭,都死在内耗上!美国,留下还是撤离(续,爆火5年后)流动人口3.76亿,他们都去哪儿?万圣节来了,中国的妖怪去哪儿了?为什么那些去互联网大厂的人现在都后悔了?从高校辞职去做旅行视频博主?说说我的打算谢贤前妻母子双双失联!惊动半个娱乐圈:她到底去哪儿了?赴华:熔断公告去哪儿了?别再穿普通内裤了,现在流行穿暖宫瘦瘦裤。那几天肚子暖暖的,还能收腹提臀现世姻缘 (七)内蒙古那些被转运的大学生,现在怎样了?一夜爆红后,初代网红“华农兄弟们”都去哪儿了?在美国163.房子、树林留学奖学金 | 法国埃菲尔奖学金、英国志奋领奖学金申请开放中人生越往后走,越是放弃的哲学说说我们在北美现在的生活状态帝国理工的博士,毕业后都去哪儿工作?彪悍的人生,让人佩服!如何嫁给年薪百万金融男?说说我的真实观察…1076万毕业生,100万学金融,抢15万岗位:卷王之王的金融圈,现在还进得去吗?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