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电粘附开创新型植入物和机器人技术

电粘附开创新型植入物和机器人技术

公众号新闻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SUBSCRIBE to US


ACS CENTRAL SCIENCE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一片生番茄或鸡肉等软材料上通几秒钟电,可以在没有任何胶带或胶水的情况下将其牢固地粘合到石墨板等硬物体上。马里兰大学的科学家说,这种意想不到的影响也是可逆的——改变电流的方向通常很容易将材料分离。这种“电粘附”甚至可以在水下工作,其潜在应用可能包括改进的生物医学(https://spectrum.ieee.org/topic/biomedical/)植入物和受生物启发的机器人。


马里兰大学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教授Srinivasa Raghavan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效应没有更早地被发现。这是一个自我们有了电池以来,几乎就可以实现的发现。”


在自然界中,活体组织之类的软材料通常与诸如骨骼之类的坚硬物体结合在一起。之前的研究探索了实现这一壮举的化学方法,例如使用模仿贻贝如何粘附在岩石和船只上的胶水(https://www.upi.com/Science_News/2004/01/13/Superglue-could-aid-shipping-medicine/28001074010500/)。然而,这些联结通常是不可逆的。

 

此前,Raghavan和他的同事发现,电可以使凝胶粘附在生物组织上,这一发现有朝一日可能会产生有助于修复伤口的凝胶贴片(https://chbe.umd.edu/news/story/umd-research-team-createsnbsplsquoswitchablersquo-adhesive-for-repairing-cuts-and-tears-in-tissue)。在这项新的研究中,他们没有将两种软材料粘合在一起,而是探索了电是否能使软材料粘在硬物体上。


科学家们从一对石墨电极(由阳极和阴极组成,https://spectrum.ieee.org/solid-state-battery)和丙烯酰胺凝胶(https://www.niehs.nih.gov/health/topics/agents/acrylamide)开始。他们在凝胶上施加5伏电压,持续3分钟。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发现凝胶牢固地结合在石墨阳极上。试图将凝胶和电极分开通常会使凝胶破裂,在电极上留下凝胶碎片。在去除电压后,这种结合显然可以无限期地持续下去,研究人员如此持续了几个月。


然而,当研究人员切换电流的极性时,丙烯酰胺凝胶从阳极上脱落。相反,它粘附在另一个电极上。


Raghavan和他的同事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对这种新发现的电粘附效应进行了实验。他们尝试了许多不同的软材料,如番茄、苹果、牛肉、鸡肉、猪肉和明胶,以及不同的电极,如铜、铅、锡、镍、铁、锌和钛。他们还改变了电压的强度和施加时间。


研究人员发现,软材料中的盐含量在电粘附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盐使软材料具有导电性,高浓度的盐可能帮助凝胶在几秒钟内粘附到电极上。


同时,科学家们还发现,铜、铅和锡等更善于电粘附。相反,镍、铁、锌和钛等牢牢抓住电子的金属表现不佳。


这些发现表明,电粘附是由电极和软材料交换电子后的化学键引起的。根据硬材料和软材料的性质,粘附发生在阳极、阴极、两个电极,或者两者都不发生。提高电压的强度和施加电压的时间通常会增加粘合强度。


Raghavan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影响如此简单,而且应用可能非常广泛。”


电粘附的潜在应用可能包括改进生物医学植入物——研究人员表示,将组织结合到钢或钛上的能力可能有助于增强植入物。他们补充道,电粘附还可能有助于创造出具有坚硬骨骼状骨骼和柔软肌肉状元素的仿生机器人。Raghavan说,他们还认为,电粘附可能会构成软电解质与硬电极结合的新型电池,尽管尚不清楚这种粘附是否会对电池的性能产生很大影响。


研究人员还发现,电粘附可能发生在水下,他们认为这可能为这种效应开辟更广泛的可能应用范围。典型的粘合剂在水下不起作用,因为许多粘合剂不能扩散到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表面上,甚至通常由于液体的干扰而只能形成弱粘合的粘合剂。


Raghavan说:“我很难确定这一发现的真正应用。这让我想起了Velcro or Post-it notes背后的的研究人员——当这些发现被发现时,他们并不清楚这些应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应用确实出现了。”


3月13日,科学家们在ACS Central Science杂志上在线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发现(dx.doi.org/10.1021/acscentsci.3c01593)。


微信号|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新浪微博|IEEE中国

 · 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 


机器人外骨骼正在改变生活和产业

蛇形机器人:应急情况下人机合作的利器

未来之职:AI与工作前景洞察

AI图像增强技术的崛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AI读心术再升级!一副眼镜直接控制波士顿机器狗,脑控机器人成真“Hopcopter ” 微型飞行器彻底改变了机器人技术Uber开创新网约车方案:可预约定期定点小巴接送服务这类芯片,开创新时代喜报|UCSD+1、UCD+1、南加州建筑+1、FRC机器人挑战赛创新奖+1国家药监局关于废止YY/T 0684-2008《神经外科植入物 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标识和包装》等5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公告波士顿动力抛弃液压机器人Atlas,推出全新电动化机器人,动作超灵活俄罗斯新型排雷机器人在顿巴斯地区测试,其实是推土机底盘改装马斯克:Neuralink“盲视”植入物已在猴子身上产生效果|首席资讯日报Neuralink展示患者使用大脑植入物隔空下棋房东凯(11)Neuralink第2例人体试验已获批,首位被试植入物中85%的电极丝已移位 | 环球科学要闻消息称三星停止自动驾驶研究,开发人员转到机器人领域;我国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下线丨智能制造日报「月泉仿生」再获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人形机器人技术产品商业化提速|36氪首发波士顿动力转向纯电机器人,电动为什么是机器人唯一方向?每日原则:把自己想象成一部在大机器里运转的小机器,并明白你有能力改变你的机器以实现更好的结果美国机器人应用遥遥落后?时隔15年,十所顶尖高校重启「国家机器人路线图」「月泉仿生」再获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人形机器人技术产品商业化提速|早起看早期美国一女子因强迫症常“洗手洗到流血” ,最终靠大脑植入物成功摆脱烦恼……让AI进入物理世界,首届中国具身智能大会展望智能新纪元全球首个OpenAI机器人诞生!Figure 01碾压马斯克擎天柱,10亿机器人大军正式启动国产大模型卷翻机器人!这些火遍全网的机器人,都装上了星火「大脑」回乡首记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全球首个纯电驱拟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北京拟最高奖励1亿元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丨AIGC日报智能纤毛粘附设计新范式:超越壁虎仿生设计的极限 | NSR长篇小说《太门西》连载54:第18章:峡江夜行(3)车停自家院子要交“资源占用费”?这里农村引入物业管理,“不少租户搬走了……”合作是一项个人技能一个橘子的故事医疗机器人创新发展座谈会召开周礼栋:打开创新组织的管理锦囊探秘|开创新时代!欧洲这个国家率先发放电子申根签证!54:51:7:台灣政黨政治很自負女子因强迫症常“洗手洗到流血” 靠大脑植入物成功摆脱烦恼第四代「私人技师」全新升级!气囊支撑揉捏振动,顶5个“私人按摩师”!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