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突破!AI机器人拥有嗅觉!仿生嗅觉芯片研究登上Nature子刊

突破!AI机器人拥有嗅觉!仿生嗅觉芯片研究登上Nature子刊

科技

夕小瑶科技说 原创
作者 | Zicy
我们一直梦想着让AI与人类能够更加相似,赋予它们视觉与听觉。而让机器人拥有嗅觉一直以来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香港科技大学范志勇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凭借最新研发的仿生嗅觉芯片(BOC)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该研究成果目前已被发表到IF 38.6的Nature子刊《Nature Electronics》上,原文链接为: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8-023-01107-7

人工嗅觉困难重重

给机器人装上"鼻子"绝非易事,早在1982年,Davide等人就提出了电子鼻的概念,他们通过一组化学传感器对气味进行检测,然后使用模式识别算法来区分不同的气味[1]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AI算法的发展,也诞生了不少人工嗅觉方面的研究,但最主要的问题有两个:

1、灵敏度问题:在现实场景中气体通常是混合物,这就很难准确识别和量化每种成分。

2、小型化问题:人类只需要一个鼻子就能感受各种气味,而电子鼻需要各种专门的传感器来识别气体的不同组分,这就使得传统的电子鼻体积庞大,非常笨重。

这看似是相互冲突的两个问题,因为电子鼻灵敏就意味着设备更加复杂,就会更加笨重。但在范教授的研究中,仿生嗅觉芯片有效处理了这个问题。

仿生嗅觉芯片(Biomimetic Olfactory Chips,BOC)

BOC模仿人类感受气味的方式,将10,000个微型气体传感器放到一片芯片上,而且这些传感器的排列方式与生物嗅觉系统非常相似。

此外,这些传感器本身也非常灵敏,可以检测到各种微量的气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并且这些传感器构建在具有微小孔隙的基板上,为气体相互作用提供了较大的表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芯片的灵敏度,对混合气体和 24 种不同的气味都具有出色的辨别能力。

从传感器获得数据后,输入到人工神经网络,这一步模拟了人类嗅觉中枢的功能,给出气味的判断。

一片芯片的无限可能

研究人员将BOC和CV算法结合起来,创建了一个嗅觉和视觉相结合的机器人。这种独特的设置使机器人能够准确识别盲盒中的物体,这一跨界探索向我们展示了BOC技术在与其他传感器技术结合时的巨大潜力。

正是这种跨界的可能性,让BOC技术的应用前景变得无比广阔。在食品行业,BOC的高灵敏度使其成为品质控制的利器,能够检测食品腐败的早期迹象,确保消费者的餐桌安全。同时,它在环境监测领域同样可以发挥作用,用于识别有害气体和污染物。

医疗领域也可以从BOC技术中受益,BOC能通过分析患者的呼吸或体液,检测到特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为多种疾病提供早期诊断的可能。

在工业生产中,BOC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状况,确保产品达到高质量标准。此外,它还能检测潜在的气体泄漏并监控有害排放,为企业提供了一层额外的安全保障。

范教授说:“未来,随着合适的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开发,我们希望仿生嗅觉芯片也能被放置在人体上,让我们闻到通常闻不到的气味。它还可以监测我们呼吸和皮肤中挥发性有机分子的异常,警告我们潜在的疾病,从而进一步发挥仿生工程的潜力。”[2]

总之,BOC不仅代表了科技的边界被再次推进,也代表了人类对于模仿自然、超越自然的不懈追求。智能技术正在创造一个更加丰富、细腻且充满可能性的世界。

参考资料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299352a0
 [2]https://hkust.edu.hk/news/research-and-innovation/hkust-researchers-develop-revolutionary-biomimetic-olfactory-chips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Nature子刊:miR-155和IFN-γ可介导小胶质细胞在AD中的保护作用我收到了来着中国的正式邀请!清华“天眸芯”登Nature封面!全球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施路平团队最新成果Nature子刊:超声新突破:超分辨率超声定位显微镜,捕捉超早期心脏疾病的蛛丝马迹一喝酒就脸红,易患癌还早衰?Nature子刊最新研究揭开:喝酒“上脸”与衰老加速之间的关联要在饮食中限制这种氨基酸!Nature子刊:这一“必需氨基酸”吃太多,恐加速肿瘤生长,抑制抗癌疗效!Transformer+时间序列登上Nature子刊!Nature子刊:肠道细菌外切糖苷酶可将A/B型血转化为O型血腾讯机器人研究登顶刊!能帮程序员安显示器,像真人一样协同干活Transformer成最大赢家!登上Nature子刊忠犬八公的故事高效涨点!用Transformer模型发Nature子刊(文末送书)你怎么确认他/她是对的人?Nature子刊研究近8万对情侣发现,相似度80%以上的人更容易成为伴侣Nature子刊:人工智能,追踪难辨的转移性癌症的原发灶显神通!Nature子刊:科学家创造出6条腿的基因工程小鼠延寿到130岁?Nature子刊:国人团队发现,年轻血液中这种成分,是实现“返老还童”的关键LeCun转发,AI让失语者重新说话!纽约大学发布全新「神经-语音」解码器|Nature子刊Nature子刊:海外团队使用可编程肽-DNA技术构建「人造细胞」,与真实细胞拥有几乎相同的外观和功能GPT-4、Llama 2 比人类更懂“人类心理”?最新研究登上 Nature 子刊清华芯片研究登《自然》封面:开发全球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纳米塑料会更多聚集在胚胎的心脏、肝和肾中 | 环球科学要闻《春天的杜鹃》&《此生皆欢喜》登Nature子刊,「机器人+AI+MD模拟」加速材料发现和设计,发现全天然塑料替代品「懂物理」是具身智能核心!北大高逼真物理仿真,加持磁性微米级机器人登Nature子刊清华「天眸芯」登Nature封面:全球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Transformer登上Nature子刊!老闆的女人 Music: 夢之旅合唱組合:美麗的梭羅河(印尼民歌)Nature子刊:揭开新冠感染后脑雾的机制多功能RNA分析,百度团队基于Transformer的RNA语言模型登Nature子刊【五絕】車行别再抗拒亲亲抱抱举高高!最新Nature子刊研究:触摸干预可以给所有年龄段的人带来健康益处,包括减轻疼痛、抑郁和焦虑等清华天眸芯登Nature封面!世界首个类脑互补视觉芯片问世,或开辟AGI新路脑电合成自然语音!LeCun转发Nature子刊新成果,代码开源AACR:ADC治疗癌症继续火爆,成为关键治疗方式;Nature子刊:ADC的新一轮突破,在于这五个创新性设计「艾感科技」获数千万Pre-A轮融资,填补仿生嗅觉芯片市场空白丨36氪首发Nature子刊 | 揭秘腰痛的元凶!衰老样巨噬细胞通过分泌IL-10介导雄性小鼠终板硬化血管生成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