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突发:Zara中国大量关店 撤出东莞 西安剩两广州剩三

突发:Zara中国大量关店 撤出东莞 西安剩两广州剩三

财经

2024年4月4日:尽管Inditex SA (ITX.MC)印地坊集团2023年表现强劲,业绩创新高,但该集团与其他多个同行一样, 在中国市场继续撤退,在农历新年过去的两个月,大量关闭中国门店。  

据无时尚中文网数据,集团核心品牌Zara刚刚关闭了位于广东东莞和惠州的门店,两间门店均为当地唯一门店,且开业超过十年。  

Zara惠州华贸天地店于2011年开业,是品牌惠州首店,目前该位置已经被Nike Inc.(NYES:NKE)耐克旗下Air Joradn租下,显示与该市场消费能力无关,纯属Zara自身调整或业绩问题。 

Zara关闭的东莞星河城门店更是面积高达2,000平方米的大店,同样于2011年开业。  

除上述关闭的两间门店外,Zara广州门店数量仅剩3间,且两间位于郊区,1间位于广州天环,预计未来可能进一步收缩广州门店。  

另外,近期Zara在西安关闭高新万达店,小程序显示目前只有两门店;即使一线城市亦未能幸免,虽然上海是Zara门店数量最多的市场之一,但品牌刚刚关闭了上海宝山店。  

有地产行业消息人士向无时尚中文网透露,今年Inditex SA印地坊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撤店将有一个“小加速”。  

小红书上关于Zara撤出东莞的网帖

据Inditex SA印地坊集团的年报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的2023财年,集团于中国内地市场门店数192间,较巅峰期2017年的593间缩减近七成。低于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墨西哥、波兰、葡萄牙和土耳其,即将被沙特和罗马尼亚超越。

除Bershka、Pull & Bear、Stradivarius和Uterqüe四大品牌在2019年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外,Zara、Massimo Dutti和Oysho同样在中国市场大幅关店。  

截至1月底Zara中国内地门店由2017财年的183间降至96间,Massimo Dutti和Oysho则分别由83间降至46间和81间降至25间。  

上述三个品牌Zara在中国市场知名度最高,而男装和内衣市场较为分散,也是这三个品牌继续保留中国业务的重要原因。  

多品牌策略为Inditex SA印地坊集团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去年Zara的增幅只有10%,而Pull&Bear、Massimo Dutti、Bershka、Stradivarius和Oysho增幅分别10%、15%、10%、13%和19%至23.59亿欧元、18.39亿欧元、26.21亿欧元、23.34亿欧元和7.44亿欧元,其他品牌已经为集团贡献近三成收入。  

但在中国市场,消费者非常看重品牌的知名度,据时代财经报道,竞争对手瑞典服饰巨头H&M Hennes & Mauritz AB (HM-b.ST)海恩斯莫里斯在中国市场目前仍有约300间门店,H&M品牌在瑞典集团中的收入和门店比例均高于Zara之于Inditex SA印地坊集团。  

另外Zara在中国市场亦错失了电商发展,该集团一直坚持电商自营策略,直至2014年底才宣布入驻,显示该品牌对中国市场认知不足

截至1月底的2023财年,Inditex SA印地坊集团5,689间门店中只有1,811间Zara门店;截至11月底的2023财年,Hennes & Mauritz AB海恩斯莫里斯4,369间门店中多达3,872间为H&M门店。  

两大快时尚巨头过去五年在中国关闭了大量门店,但Inditex SA印地坊集团关店的幅度远高于Hennes & Mauritz AB海恩斯莫里斯,高峰期,Inditex SA印地坊集团中国门店数甚至略多于Hennes & Mauritz AB海恩斯莫里斯。  

Zara及Inditex SA印地坊集团大量关闭中国门店与中国市场份额越来越少,营商环境越来越难、竞争越来越大,以及核心市场受到竞争对手Primark和Shein希音冲击均有关系。  

Zara母公司印地坊中国各品牌门店数变化

Inditex SA印地坊集团改变中国策略、大规模关店始发于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导致2018年消费低迷,及至香港事件影响下,该集团决心重新评估中国市场地位,虽然至今公司一直重申中国是集团的重要市场,但门店策略显然不支持这一说辞。  

不仅仅是Inditex SA印地坊集团,包括在中国发展最好的快时尚品牌Uniqlo优衣库过去两年也大幅放慢了中国扩张速度,并开始扩张欧洲和美国市场以分散风险。  

截至11月底的2024财年一季度,Uniqlo优衣库于中国内地门店数930间,大中华市场净增门店数8间至1,039间。集团10月份预计大中华市场财年净增80间门店,日本公司一直预期大中华市场每年净增80-100间门店,但过去五年从来没有实现过。  

Fast Retailing Co. Ltd. (9983.T) (6288.HK) 迅销集团首席财务官Takeshi Okazaki最近接受日本传媒采访时表示将“改变中国策略”,从数量转向质量发展,虽然中国内地门店数早已超越本土,但销售只有日本市场一半。他表示,在中国市场的下沉策略导致,大量门店不能起到宣传作用,而Inditex SA印地坊集团近期的关店策略显然同样如此:关闭下沉及远郊门店,因为快时尚的大店模式一直为品牌节省了大量的A&P费用,是快时尚的重要商业模式之一。

疫情,尤其是2022年开始,Inditex SA印地坊集团明显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关店速度,2022和2023财年,公司分别在中国内地市场关闭了61间和50间门店,远多于2021年的34间,这与优衣库在中国市场大幅减少开店的步伐完全注一致。

西班牙快时尚市场用户数

减少对中国市场的投资,还可以帮助Inditex SA印地坊集团投入更多资源在本土及欧洲市场展开竞争。Reuters此前称,西班牙计划为旗下廉价品牌Lefties推出扩张计划,以应对规模上已经超过Zara的中国跨境电商品牌Shein希音。  

据悉Shein目前在西班牙的用户达到了520万,虽然比Zara的810万要少的多,但增长迅猛,2019年Shein的西班牙客户只有40万,按此增速,超越Zara就是两年时间。  

而西班牙市场用户最多的品牌是英国的廉价品牌Primark,用户数高达1,020万,Primark去年销售达到100亿欧元,虽然远低于Zara的260亿欧元,但该集团在欧美市场增速远高于Zara,而Shein去年收入据悉高达450亿美元,在完成对Zara品牌的超越后,进一步超越了Inditex SA印地坊集团整体收入。  

由于高端定位,Zara不断失去对价格敏感的客户,在中国次级市场的撤退也与此有关。而Lefties目前在西班牙本土市场增长迅速,客户数由2019年的350万增长到2023年的500万,仅次于Shein希音,但Lefties的规模目前尚小。

虽然目前Zara并没有完全退出中国市场的意图,该品牌在优衣库大本营日本市场甚至有68间门店的存在,但对于中国市场的投资显然已经停滞,未来的策略将有赖于宏观经济和行业整体表现,但以品牌目前在中国的敞口和不断缩减门店的趋势,长期仍有可能全面退出中国市场,目前英国表现强劲的Next Plc以及Primark都为整个行业提供了类似样本——不在中国市场过多纠缠同样可以表现出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会晤中商定,俄军部分撤出”《2025年英国大学排名》发布,美国零售业现关店潮,花旗银行将裁员加拿大最大百货连锁狂关7间店!华人爆火奢侈品牌宣布撤出!黄学东分享:Zoom AI如何正确地「碾压GPT-4」昔日顶流“潘多拉”大量关店,年轻人抛弃轻奢了?《华裔副总裁》(第二部):《突围》第六节:转折时刻突发!加拿大最大百货连锁狂关7间店!华人爆火奢侈品牌宣布撤出!告别越南的中国工厂主,在印尼建起“小东莞”【2024夏令营】游美·西安人文探索营,兵马俑、西安博物院、大唐西市、永兴坊...沉浸式探访十三朝古都突然就卖不动了?知名品牌批量关店,年初刚官宣顶流明星代言!曾红极一时,如今网店销量惨淡!CEO:中国市场将成增长动力节目征集仅剩三天 | 2024波士顿国际亚洲音乐节等你参与!突发!上海城市超市全面关店首个全开源时序预测基础模型:Zero-shot预测能力比肩从零训练最优模型美国王牌坦克被摧毁后,下令全部撤出俄乌前线赔不起,根本赔不起!又有两家保险公司撤出加州【小说】学霸双花 - 大学(3)对话昆仑万维方汉:信不信仰不重要,做出东西来才重要外企社招丨Dräger德尔格,行业全球领导者,15薪,六险一金,多样福利,偏爱留学生还剩两天!COSTCO四月折扣截止到28日,这些打折的有漏掉的吗?“特朗普来西安了”?西安网警通报创历史新高,为何富豪们纷纷“撤出”美国,寻求第二本护照?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杭州、武汉、成都、重庆、西安、大连都有了!!留学生父母有多荒谬? 我在西安大略留学, 亲戚:他在西安“留学”连锁巨头旗下饮料撤出加拿大市场!两受害者喝完心脏骤停猝死加拿大最大百货连锁疯狂关店,奢侈品牌刚刚宣布撤出!大多伦多也要关一家!“我最不愿提的就是撤出中国”瑞幸你再逼下去,星巴克就要撤出中国了节目征集仅剩两天 | 2024波士顿国际亚洲音乐节等你参与!炸网!微软员工,撤出中国!我們輸了比賽快乐周末國破家破山河在希望生還AMD 发布锐龙 8000 系列嵌入式处理器:Zen 4 架构,集成 NPU印度从马尔代夫撤出所有军事人员当所有高级程序员都从项目中撤出时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