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杨元庆详解AI PC,人工智能下半场重在“落地”

杨元庆详解AI PC,人工智能下半场重在“落地”

公众号新闻

2024.04.18

本文字数:2507,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导读AI PC和过去的PC有哪些不一样?


作者 | 第一财经 刘佳


一台足式机器人走上台,把Yoga Book 9i交到了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的手中。他举起手中的电脑说,这是联想“真正意义上的AI PC”。
4月18日的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联想公布了内置个人智能体“联想小天”的AI PC系列产品,售价从5999到17999元不等,覆盖Thinkpad、YOGA和小新等产品线。AI PC产品将从中国区开始,逐步向全球市场发布。有联想高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球约10%的电脑都将是AI PC,这一比例在中国市场还要更高。
在PC行业去库存进入尾声,正在重回增长轨道的当下,AI PC对于PC行业的整体带动尤为重要。一位推进AI PC的芯片行业从业者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如何把AI的应用通过PC变为一个必需品,而不仅仅是用起来觉得好玩儿,这将是PC下一代转型遇到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AI PC不一样?


AI PC和过去的PC有哪些不一样?
杨元庆说,各家对于AI PC有着不同的定义,有的认为只要有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就是AI PC,有的是能使用云端大模型等等。在他看来,AI PC要具备五大特性:运行经过压缩和性能优化的、与用户自然交互的AI agent 智能体;具备更强的算力,支持CPU、GPU、NPU相结合的本地异构算力;容纳更多个人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并形成个人知识库;开放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态;保护个人数据和隐私安全。
他称,有了这五个特性,PC将不再是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而是 AI Personalized Computer,人工智能个性化电脑 。
在现场演示中,中国南极昆仑站首任站长、中国南极深冰芯科学开拓者李院生提问“联想小天”连接的云端大模型:“归纳一下我最近需要重点关注的科研项目。”由于没有给出具体的专业领域,AI列出了一些可能值得关注的项目,如大熊猫保护与研究、生物与医学研究、化工废气治理方案等。李院生开玩笑道:南极并没有大熊猫,这离自己的研究方向太远了。
随后,在转换到PC本地模型进行同样的提问时,AI提供了与南极研究更加相关的项目,包括南极麒麟冰下湖的钻探考察项目、南极昆仑站近红外天文望远镜部署项目等,并给出了相关主题的文档。
也就是说,AI PC既能够作为公共大模型的入口,又能在离线环境下独立运行个性化的私有大模型,它掌握用户全面的个人数据和信息,同时也更懂用户。
有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小天智能体基于阿里通义千问打造,未来将作为AI助理提供个性化服务。
在记者的体验中,以办公场景下经常使用到的PPT为例,打开AI PPT,用户只要给出主题或是提交文档,AI就能根据内容撰写出一份PPT大纲,并根据用户选择的模板,将修改完成的大纲转换为一页页PPT,生成的时间花了不到一分钟。
此外还有包括AI画师、文档总结、知识问答、AI识图、会议纪要等应用,用户通过语音或文字提问等自然交互方式使用这些AI技能。
对于AI PC的一系列能力, 杨元庆认为AI像是用户的数字延伸、数字镜像,甚至可以根据你的思维模式和行为频率去预测下一个任务,并主动提出建议,自主寻找解决方案,比如提醒用户制定家庭度假计划,及时下单补充食品、日用品储备等等。除非用户授权,否则用户的个人数据永远不会被共享或发送至公有云上去。
“个人智能体甚至超越每个人的寿命,永存于世,让人类实现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杨元庆说。
不过他强调,“AI是增强但不是取代人类的智能”,因为AI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手段,在它的辅助之下,人类的想象力将会更容易转变成现实。

AI PC只是第一步


过去几年,PC行业曾经历了一段低谷,市场供过于求,渠道累积大量库存,全行业刚刚经历艰难一年。但从2023年初开始的AIGC浪潮,推动了以PC为中心的高性能PC、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需求,加上换机周期的到来,业界期待拐点的到来——在AI PC的催化下, 用户将缩短换机周期,加速换机潮的到来。
不只是联想,今年以来,在产业链上游,英伟达、英特尔、AMD三大芯片巨头竞相发布新品,在终端领域,AI PC成为业界追逐的重要一环,此前的CES上,包括联想、戴尔、惠普、宏碁等PC企业发布了多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新设备和解决方案。但一开始,AI PC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市场难言真正的AI PC产品,应用也不够丰富。
Canalys研究报告指出,在2024年出货的PC中,AI PC占比将会接近五分之一(20%)。到2027年,得益于换机动能和全新本地体验,这一比例将迅速增长到60%以上。比起消费者,企业将更积极地采用AI技术。到2027年,AI PC出货量的60%将应用到商用领域。
但用户是否有足够动力更换AI PC?厂商们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生态建设、用户教育等方面仍面临挑战。
一位在现场体验AI PC的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因为内置了大模型等相关AI功能,AI PC整体定价偏高,此外它还需要展现出在提升工作效率、个性化服务、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显著优势,证明它的重要价值,才能刺激购买意愿。
此外,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也提到,AI时代带来的巨大机遇还需要产业协同发力、生态协同发展。他同时透露,5月12日相关AI PC样机将进入线下零售店面;5月20日联想将把预装好大模型和智能体的产品进行大规模发售。
不过,对于众多产业链厂商来说,AI PC只是第一步,人工智能如何触达并深入各行各业意味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杨元庆提到,“人工智能的下半场,一定是从技术突破进入到落地应用的阶段,需要我们在实际应用中积累用户反馈,不断完善,继续创新。而此时此刻的关键词,我认为是‘落地’。”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获得AI体验最便捷的路径,就是使用内置个人智能体的个人计算设备,例如AI手机、AI PC。
对于企业客户来说,人工智能的落地也依赖于智能基础设施。每一家企业,每一天都有大量数据产生,不管是来自终端传感器或设备,还是来自边缘和云端。杨元庆比喻,这些数据就像石油,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需要被开采、输送、提炼。因此,企业需要服务器、网络和存储设备,才能让海量数据各就其位,物尽其用,再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和算法来实现企业的数据智能。
而在实现路径上,人工智能将不仅在公有云上运行,还将在本地数据中心、私有云、混合云,甚至在边缘侧运行,混合式人工智能将成为重要路径。
杨元庆表示,目前联想非PC营收占比超40%,不只是PC,人工智能也将重塑联想所有业务。从智能设备到基础设施,再到解决方案与服务,联想希望能找到更多AI应用的市场机会。


微信编辑 | 高莉珊


推荐阅读
刚刚,马云内网发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早鸟价最后两天 | 何渊《欧盟人工智能法》10讲:原理、规则及合规落地软银将斥资1500亿日元增强人工智能算力;泰国批准奇瑞建电动汽车工厂丨智能制造日报加拿大男子陷入骗局,人工智能告诉他假号码是真的…包治百病人工智能提振微软业绩,大公司押注人工智能遭审查任泽平:新能源上半场看锂电,下半场看储能、氢能、智能驾驶每周直播 | 何渊《欧盟人工智能法》10讲:原理、规则及合规落地Nature:斯坦福最新报告显示,人工智能这些领域接近甚至超过人类!医学领域尤为迅猛美股基本面 - 2024_02_18 * 晚报 * 美联储票委暗示对降息三次持开放态度 扎克伯格称美科技业大裁员与AI无关 苹从电视台临时工到战略咨询创始人,人生下半场他只想成为自己 | 对谈梁将军20年前我在洛杉矶机场的故事这个科技财报季,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直播预约 | 常国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数据应用合规 | CAIGP人工智能治理沙龙第1期今晚直播预约 | 常国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数据应用合规 | CAIGP人工智能治理沙龙第1期贝叶斯数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 可使太阳能更智能Nat Commun:人工智能机器人,进入了又一个临床领域!无需人工辅助,对甲状腺区域进行了高质量超声检查杨元庆立下新财年四大军令状:AI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ISG扭亏为盈上海期智研究院诚聘人工智能、信息安全、量子智能及相关方向海内外顶尖人才欧盟AIA通过了!人工智能管理专家CAIM认证课程:聚焦ISO/IEC42001人工智能管理体系最后四天 | 何渊《欧盟人工智能法》10讲:原理、规则及合规落地马斯克称未来人类将无需工作,人工智能提供一切大S亲自下场重锤:十年婚姻,一场重伤!李飞飞团队发布《2024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预测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人大附中校长几句话说透了教育:小学重在陪伴,初中重在尊重,高中重在……香港智能城市,科技及AI人工智能落户千百业的应用非科技企业将成为人工智能下一阶段受益者【如果完美】跟写蝶班以及诗坛众诗友们的唱和最新!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获得理事会批准!首部全球AI法律落地在即!消息称微软本月将发布首批AI PC产品;人工智能搜索创企Perplexity即将敲定新融资,估值或翻番至10亿美元丨AIGC日报David Baker联创,斯坦福前校长掌舵,人工智能初创吸金10亿美元,加速药物开发杨元庆用一场大会,引发了人们关于AI落地的三个深度思考今天截止 | 何渊《欧盟人工智能法》10讲:原理、规则及合规落地年度大课 | 何渊《欧盟人工智能法》10讲:原理、规则及合规落地最后五天 | 何渊《欧盟人工智能法》10讲:原理、规则及合规落地81、长篇家庭伦理小说《嫁接》第二十一章 初来乍到(5)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