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江才健:希格斯逝世与高能物理的嬗变

江才健:希格斯逝世与高能物理的嬗变

科学

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1929.5.29~2024.4.8)。
导读:
     “后标准模型”时代,粒子物理学的出路在哪里?
江才健 | 撰文
上个月,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Peter Higgs)以95高龄去世,他去世的一个象征意义,就是在高能物理中传颂甚久的所谓“希格斯机制”,虽说在2012年得到了所谓的实验证据,也在2013年得到当前科学界依然重视的诺贝尔奖,但是对于物理基础粒子物理的发展来说,这个“希格斯机制”可以说已经翻页了。

如果回顾近代物理科学的发展,一般认为主导的大方向,可以归之为实证与化约。实证方法让近代科学在一个人控的因果条件中,建立起所谓的客观实证性,这种超越时空的客观性,给近代科学的实证性带来的优势,其实超越了它本质上的意义,科学实证性带来的重复可征性,与近代科学知识的强大应用性,一体两面的让近代科学享有了一种主导人类认知的权威地位。

受到其上溯希腊自然哲学传统的影响,化约论一直是近代科学思想的一个重要传承内涵,古希腊追寻物质最小结构的原子,正是近代科学千百年以降,虽说有左支右绌,却万变不离其宗的化约论思维的根源。近代物理科学在19到20世纪的跃迁式发展,其实也是受到一种化约论思维的主导以至。19到20世纪之交,马赫(Ernest March)和波兹曼(Ludwig Boltzmann)著名的原子真实存在辩论,可以说是近代物理化约论思辩反思的一个例子,虽说原子真实存在的科学辩论,已经殆无疑义,但是其哲学辩论并没有尘埃落定。

20世纪量子力学的伟大成就,让近代物理具备了解释比原子更微观小粒子的能力,正是近代科学在化约论方向上的一大胜利,物理学家因此信心漫溢,想要以一个更大的理论架构,来解释由化约论观点所描摹的宇宙物质结构,这个宇宙物质结构的大理论架构,叫做“标准模型”,而“希格斯机制”是“标准模型”中,最后被确定而镶嵌上去的一个部分,“希格斯机制”一方面似乎补全了“标准模型”,另一方面也窒息了“标准模型”进一步透视宇宙物质结构的出路。

“标准模型”所讨论与解释的宇宙物质结构,包括了近代物理认知到的四种作用力之中的三种,也就是电磁作用力,弱作用力和强作用力,但是近代物理最早认知到的重力作用力,却不在其中。虽然如此,在过去超过半个世纪,“标准模型”一直是近代物理的基本粒子物理思想研究与实验探究的核心,除了19世纪已经知道的电磁作用力,这个理论模型也解释了20世纪发现,主导原子核分裂的弱作用力,以及使得物质稳定结合的强作用力,另外还有用来解释不同物质质量的费米子,以及传送不同作用力的波玻色子。过去半个多世纪,这个看似让人头昏眼花的“标准模型”,其所预测的内容,却一一的在实验中得到验证,用最世俗的标准,就是他们得到了不计其数的诺贝尔物理奖。

“标准模型”理论的根源,还是可以上溯至化约论的思维,物理学家推衍出这个理论的源头,来自宇宙大爆炸的原点理论,认为目前我们所能观察到的物质宇宙,都是那一个高能量的起始点状态,逐渐冷却而来,因此为了追寻物质最原始的来源,粒子物理学家就在努力建造能量愈来愈高的粒子加速器,这些努力确实也找到了一些高能量的粒子,成为领域中的重大成就,但是却有愈来愈多的理论物理学家持悲观的看法,认为在很大的能量区域,不会有任何粒子存在,他们将之称为大沙漠。

1980年底在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学院一个高能物理会议,是相信或反对大沙漠推测的理论物理学家间一次很关键的讨论,因为出席与会的多是领域中最活跃,也最有创见的顶尖理论物理学家,他们的讨论并没有共识。这时他们发现杨振宁在讲台下,因此希望杨振宁对粒子物理发展做一个评论,杨振宁要求在不引述的条件下同意发表他的看法,他当时说了一句有名的话就是“The Party is over”。到目前为止,在公开引述的文献中,杨振宁对于粒子物理未来发展的看法还是“繁花盛宴已经结束”,其实对于“标准模型”的创建有着最关键贡献的杨振宁当时的看法,根据他私下回答物理学家黄克孙访谈的说法,是高能物理就要完了。

事实上,在粒子物理领域谈论“后标准模型”时代的看法,早已不是新闻,只不过没人知道出路在哪里。2012年“标准模型”拼图中的最后一块,也就是解释不同粒子质量来源的“希格斯粒子”,在实验上获得统计误差可接受的证据,认定其发现,在瑞士日内瓦的最大加速器的实验室,公开宣布结果的大会议,不但盛况空前,世界各地更有不计其数的粒子物理学家,在网上观看,激动莫名,先后提出这个“理论机制”的三个物理学家,第二年就得到诺贝尔物理奖肯定。年过八十,最早提出构想的希格斯也在其列,但是希格斯粒子的本体意义诲涩,物理学家也深知其发现的意义有限,而且他们心知肚明,这个成功就像是一个宣告死亡的讣告。

二战之后,高能粒子物理在美国不成比例的强势发展,除了国家声望或应用技术的宣传成功,粒子物理学家与做核武科学家的一脉相承,亦是原因,但是随着追寻更高能量宇宙初期粒子的存在,加速器愈做愈大,发现“希格斯粒子”的实验团队居然高达六千人,耗费不赀((zī))大科学,产生的结果三、五十年内对社会没有直接好处,上个世纪所面临半途腰斩的命运,不令人意外,建造更大加速器的提议,现在还在四处兜售,在美欧找不到经费,便希望中国出资兴建。几年前为回应数学家丘成桐的质疑,杨振宁还公开表示在中国造超大加速器,无论就科学或其他社会因素衡量,都是不切实际的投资“钱坑”。

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近代科学的发展已经呈现难以辨识的面目。我们回顾六十年前杨振宁写下的文章,依然看到充满启发性的视野,高能实验物理变成大计划、大预算,失去小规模实验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与感受,也失去了实验结果所带来的启发,实验“向着庞大条件发展的趋向是不幸的,因为它阻碍了自由的和个人的创造”。

作者简介:
江才健,资深科学记者,著有《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吴健雄——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
注:本文首发于2024年5月出版的《经典》杂志,《赛先生》获作者授权在微信公众号发布。





欢迎关注我们,投稿、授权等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合作请添加微信SxsLive2022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狗引儿【长篇】(二十三)苏联物理的奇迹【直播预告】智能物联2.0:行业应用新篇章丨新型园区“新”在哪里?AIoT如何助力产业园区的智慧化与绿色化?戴康:时代嬗变下的资产配置:全球杠铃策略——“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十一)江才健:科学报道应该做啦啦队,还是监督者?听说物理毕业生都是能干大事的!盘点物理专业超牛的6所英国大学!奇瑞的速度与高度:成为销量黑马之后,开始抢滩新能源头部阵营熵泱——第三十四章英美热门留学专业与高薪职业密码竟然是…智库访谈丨张永炜:智能物联2.0时代,如何用数字化手段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10张图,看清瞎忙与高效的差别美丽的博纳维尔盐滩(Bonneville salt flats )对话右脑科技梁健:北大毕业,成为跃入 AI 时代的人|此话当真 EP22联想乔健:AI时代,要把自己活成有温度的人“量化之王”西蒙斯逝世,一代传奇落幕!雪之随想“放慢”成为一种奢望 ——读《孩子你慢慢来》之联想宏观市场 | 装备与高技术制造业支撑开年利润修复——评2024年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滕威:马孔多还有时间吗?|《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逝世10周年乔健:在技术浪潮中再次“穿越周期”“量化之王”詹姆斯·西蒙斯逝世,创造39%业绩神话(附赠传记)智能物联2.0提速,边缘智能涌现:云重担下放、NPU加持、Tiny AI注智中国高能物理的一次生死抉择【广发资产研究|数据说】六大异常现象背后的时代嬗变!【直播预告】智能物联2.0:行业应用新篇章丨AIoT助力下,智能家居能从“骨感的现实”走向“丰满的理想”吗?吃什么零食才健康?营养师推荐这3类——乔健:硬核科技企业的女性力量浙江乡建文旅与高端民宿游学「懂物理」是具身智能核心!北大高逼真物理仿真,加持磁性微米级机器人登Nature子刊李健:19岁保送清华,36岁凭一曲《传奇》再次翻红,和妻子没房没车丁克20年张双南:高能所、高能宇宙和粒子天体物理,我的起点和事业新加坡的出生率低,与高学历有关?【广发资产研究】一张图看懂《时代嬗变下的资产配置:全球杠铃策略——“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十一)》硬核解决Sora的物理bug!美国四所顶尖高校联合发布:给视频生成器装个物理引擎【直播预告】智能物联2.0:行业应用新篇章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