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突出一个性价比!越来越多的律所选择合并

突出一个性价比!越来越多的律所选择合并

公众号新闻

作者 | 张照栋

来源 | 智合研究院



5月1日,一桩全球法律行业瞩目的英美大所联姻,终于礼成。

安理国际律师事务所(Allen & Overy)宣布和美国大所谢尔曼·思特灵(Shearman & Sterling)的合并正式完成,更名为安理谢尔曼(A&O Shearman)。

新诞生的安理谢尔曼是一家拥有近4000名律师,其中包括800名合伙人,分布于全球的47个办公室,年总创收约35亿美元的全球顶尖大所——这个数据在“2023 Global 200”榜单中,足以超过贝克·麦坚时,位列第四。

安理国际和谢尔曼·思特灵的联姻,无疑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律所合并案件,围绕这起合并的诸多话题频频引发讨论:英美律业交锋大所突围自救行业格局重塑等等。除了这些之外,这桩联姻背后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行业近些年来愈发汹涌的律所合并浪潮。


图源:安理谢尔曼律师Nadja Harraschain领英账号

2024,律所合并潮汹汹

根据《美国律师》5月2日报道,包括已宣布正式合并的安理谢尔曼在内,美国律师行业在过去一周至少有6起律所合并案。

这其中既有大所对小所的吞并——国际律所Clark Hill吸纳了一家名为LaszloLaw的精品律所,后者专注于酒店行业的企业诉讼业务;也有中小律所之间的合并——宾夕法尼亚州两家精品律所Mette, Evans & Woodside 和 SkarlatosZonarich LLC合并,以扩大律所业务领域,合并后的Mette律所将拥有近50名员工,包括律师和支持人员。

国内律所合并的消息也频频传出:5月6日,江苏锡惠与江苏谋盛两家律所合并;4月30日,福建闽君律师事务所与福建传瑞律师事务所正式合并;4月24日,德和衡(长沙)吸收合并湖南本章律师事务所;今年1月,上海市新闵律所和河南大沧海律所正式合并为大沧海新闵律师事务所……

律所合并浪潮,正汹汹而来。

随着规模效益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律所愿意考虑合并事宜。早在2024年伊始,就有行业专家预测今年美国律师事务所通过合并实现业绩增长的兴趣达到“历史最高点”。就第一季度的美国律所合并案件数量而言,这个预测十分精准。

根据法律咨询公司Fairfax Associates的统计报告,今年前三个月,美国法律行业已完成20起律所合并案,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5%。其中,65%的律所合并案中至少有一方是拥有5到20名律师的小型律所。

Fairfax公司的负责人丽莎•史密斯(Lisa Smith)表示,一些规模较小的律所“对小型律所面临的竞争挑战有了更现实的认识”,这是推动律所合并案增加的因素之一。

丽莎还指出,律师规模在400到800人的大型律所尤其渴望收购规模较小的律所,而后者由于新老交替、发展瓶颈等诸多因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合并意愿。

此外,中小律所之间抱团取暖的情况也值得关注。“我们经常看到同一地区内的小型律所进行合并,与那些开拓新市场的律所相比,这是一种不同的策略。”丽莎说道,“他们把合并视为增强律所实力的一种方式。”

丽莎还表示,在涉及到法律科技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时,律所明白规模增长所带来的好处

对于整个行业的合并动态,丽莎指出,律所合并案数量的增长势头将持续至今年年底。

根据Fairfax统计,2023年美国律师行业共有48起律所合并案,其中包括5起大型律所(律师规模在100人以上)合并案件。而今年第一季度的合并案数量就已经达到去年全年的近一半。

丽莎说道:“律所合并趋势正在上扬,我们预计2024年的律所合并数量将超过2023年。”

合并,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合并给律所带来的好处多多。

首先是律所通过合并可以迅速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实力,例如在某一业务领域集聚更多的专业人才,或者增强规模效应:其次是合并可以提高律所的成本收益比,律所合并后可以将员工整合到一个办公网络中,共享通用IT系统,从而减少办公室租金等各方面的运营成本;成本的降低意味着有律所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提升服务质量,进而吸引更多的客户,增强创收能力。

对于大所而言,收购兼并律所战略考量的重点,主要是地域扩张、开拓新市场。

当律所决定扩大业务领域或者是进入一个新地区时,相较于从零开始打江山,合并整合一个已经成功的团队,无疑是风险更小且更加有效的策略

美国亚特兰大大型律所Smith, Gambrell & Russell近期合并了一家纽约律所,该所CEO明确表示,实现纽约业务的增长是律所战略的核心;在合并LaszloLaw后,Clark Hill的CEO直言不讳地表示,该所在酒店和饮料行业的客户“与我们现有的业务非常契合”;安理国际之所以选择合并谢尔曼,则是因为迟迟在美国打不开局面,希望以这种方式在豪强林立且利润丰厚的美国法律市场站稳脚跟。

对于中小型律所而言,选择合并往往是基于增强生存竞争实力的考虑

严峻的经济大环境、沉重的成本负担、替代性法律服务提供商(ALSP)的迅猛发展等诸多因素之下,中小型律所的竞争力近年来被不断削弱,迫使他们不得不选择合并以扩大规模,增强实力。

前文提到的Mette, Evans & Woodside 和 SkarlatosZonarich LLC这两家宾夕法尼亚州精品律所的合并,主要目的就是增强竞争实力。SkarlatosZonarich的一位管理合伙人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这是一个机会,让两家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的律所且真正了解彼此最佳业务领域的律所结合起来,整合双方人才,形成一家全新的组织,并以此来让这两家律所焕发新生。”

Fairfax公司的律师事务所顾问克里斯汀•斯塔克(Kristin Stark)则表示,中小律所与大所合并是“双赢”的合作,美国200强大所收购精品律所的趋势将会持续下去。

在律所合伙人横向流动盛行的年代,直接收购精品律所十分具有性价比。一方面,大所可以直接利用被收购律所现有的管理费用和持续经营资金;另一方面,相较于横向招聘律师,直接拿下整个律所更有助于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横向招聘的团队可能并不稳定,相互联系也并不紧密。”斯塔克表示,这些律师流动来流动去,并没有强烈的忠诚感。

“小律所之所以认为与大所合并有利好,是因为他们可以解决人才储备和专业化问题。”斯塔克说道,“反之亦然,大所看中的是小型律所开展相关业务工作的能力,并将之视为收入增长的机会。”



合并绝非解决律所发展困境的万能灵药,成功完成合并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随之而来的还有管理层结构调整、全面的财务整合、不同律所的文化冲突以及规模扩张带来的运营压力等一系列问题;但在如今经济增长放缓、行业竞争激烈、法律咨询公司冲击、法律科技和AI投资需求日益增大等种种复杂形势之下,选择合并的律所只会越来越多。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律所合并的浪潮将会不断汹涌。



本文作者

张照栋

智合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欢迎交流




关注智合

和百万法律人同行


责编 / 吴梦奇Scott
编辑 / 顾文倩Aro

分类 / 原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选择离开职场了?私荐||来浪姐的人越来越多,怎么时尚看点却越来越少?王明旭医生携Sight 电影相会圣路易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靠“拼书”省钱看了!今年奥斯卡颁奖会有新意善待此生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围女当上法人代表不是香奶奶买不起,而是几百块Diesel流浪包更有性价比!8折来看看!伦敦短期、旅行、语言班可以住哪里?快来看看这些4-6月可以入住的房源! 转租房源更具性价比!真的行动了!越来越多澳人在为世界末日做准备$8.99不仅牛蛙/沸腾鱼自由还送主食?!美味更要性价比!不是男人送不起,而是自己选的更有性价比!房租太高!越来越多澳洲年轻人,选择在家“啃老”……满足中国胃的多巴胺免签城!比新加坡更有性价比!我可太想去这里退休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生活,他们更快乐吗?不是上千的耳机买不起,而是b*ats代工厂不到百元更有性价比!降25刀 | 小熊网红养生壶,能煮能炖可预约可保温,超高性价比!进地铁站可以刷iPhone了!干活要加钱:各行业争相威胁奥运罢工!越来越多法国人贷款过日子就要性价比!预算紧张同学大步往里进!| Fenway篇不是戴森买不起,是它更有性价比!《星级男人通鉴》第77章 白眼狼越来越多的英国成年人,开始阅读青少年文学作品 | 文化周报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冲进中小城市“穷游”带房私 | 越来越多的同学在英国找房源了,快来看看有没有适合你的室友哦!最新!悉尼接收所有国际访客的53%,带来约百亿旅游经济收入!越来越多人来澳洲,这件小事一定要注意,否则或将被重罚!维州校园暴力连续第三年升级!越来越多教师离职朱永新:有阅读能力的人越来越多,有阅读信仰的人却越来越少来日可追:也讲个XX之死的故事投资英国:不是伦敦买不起,而是曼城更有性价比! 上海北京见面会、跟你聊曼城~即将来伦敦读语言班、短租、毕业过渡、旅游的同学快来看看有没有适合你的房源,伦敦转租房源更具性价比!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确诊为朴树?律所如何降本增效?99%的律所都将是大模型使用者澳洲华人吐槽:半年不敢出门吃饭,澳洲早已没有性价比!今天,终于有个生活省钱好消息!在法国获得文凭、有CDI工作,却强制离境?本周迎30°C!越来越多家庭欠租遭驱逐越来越多的澳洲学生,连高中都读不完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