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微软打破Decoder-Only架构!大幅降低GPU内存需求,网友:把Llama3 70B弄20GB GPU上运行

微软打破Decoder-Only架构!大幅降低GPU内存需求,网友:把Llama3 70B弄20GB GPU上运行

公众号新闻
西风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微软&清华最新研究,打破GPT系列开创的Decoder-Only架构——

提出Decoder-Decoder新型架构,名为YOCO(You Only Cache Once)

YOCO仅缓存一次键值对,可大幅降低GPU内存需求,且保留全局注意力能力。

一张图来看YOCO和标准Transformer的比较。

在处理512K上下文长度时,标准Transformer内存使用是YOCO的6.4倍,预填充延迟是YOCO的30.3倍,而YOCO的吞吐量提升到标准Transformer的9.6倍。

去年一张“大语言模型进化树”动图在学术圈疯转,模型架构还只有三大类:Decoder-Only、Encoder-Only、Encoder-Decoder。

那么这个新出的Decoder-Decoder架构到底长啥样?

嗯,如网友所言,要读的论文又增加了。


话不多说,一起来看。

打破Decoder-Only

YOCO整体架构设计如下,分为自解码器(Self-Decoder)交叉解码器(Cross-Decoder)两部分。

具体来说,YOCO由L个块堆叠而成,其中前L/2层是自解码器,其余模块是交叉解码器。

自解码器利用高效自注意(efficient self-attention)机制来获取键值(KV)缓存

接收输入序列的嵌入表示,并使用高效自注意力来生成中间向量表示;使用因果掩码(causal masking)保证解码的自回归特性;自解码器的输出用于生成全局KV缓存。

交叉解码器使用交叉注意力(cross-attention)来重用自解码器生成的共享KV缓存

在自解码器生成的KV缓存基础上进行堆叠,以获得最终的输出向量;同样使用因果掩码来维持自回归生成;允许交叉解码器层间高效地重用KV缓存,减少了对GPU内存的需求。

总的来说,自解码器和交叉解码器的模块设计与Transformer的解码器层类似,包含交错注意力和前馈网络子层。不过,研究人员还进行了预RMSNorm、SwiGLU和分组查询注意力等改进。

两部分之间的区别在于注意力模块。

自解码器使用高效自注意力,如滑动窗口注意力(Sliding-Window Attention)门控保留(gated retention)

而交叉解码器使用标准的多头交叉注意力,Query向量通过注意力与自解码器产生的全局键值缓存相关联。

推理大幅度省 省 省

实验阶段,研究人员将YOCO模型与同体量的Transformer模型进行比较。

分析维度有四个:语言建模评估、与Transformer比较的可扩展性、长上下文评估、推理优势。

语言建模评估

研究人员训练了一个3B参数的YOCO语言模型,并根据训练token数量(1T和1.6T)进行评估。

在LM Eval Harness的多个下游任务上,YOCO与Transformer模型OpenLLaMA-3B-v2、StableLM-base-alpha-3B-v2、StableLM-3B-4E1T打得有来有回。

可扩展性对比

接着,研究人员在160M到13B参数规模范围内,分别训练了YOCO(门控保留和滑动窗口注意力版本)和Transformer语言模型。

对比了它们在验证集上的语言模型损失,YOCO的表现与Transformer基本持平:

结果证明YOCO在模型大小扩展方面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

长上下文评估

将3B的YOCO模型扩展到上下文为1M,在“大海捞针”等长序列的needle retrieval任务上,YOCO-3B-1M的准确率接近100%。

在多针检索任务上,YOCO-3B-1M的性能优于一些超3B的Transformer模型:

此外,YOCO模型在长序列上的NLL随着上下文长度的增加而一致下降,表明YOCO能够有效地利用长距离依赖信息进行语言建模:

综上,可见YOCO在性能上完全不输Transformer,关键来看YOCO在推理效率上取得的显著提升。

推理优势

研究人员评估了YOCO在GPU内存占用、prefilling延迟、吞吐量和服务容量等方面的优势,评估上下文范围为32K至1M。

如下图所示,与Transformer相比,YOCO大幅度降低了GPU内存占用,且YOCO的内存消耗随上下文长度增加,增长幅度很小。

例如,在1M长度下,整体推理内存使用量仅为12.4GB,而传统的Transformer则占用了9.38倍的GPU内存。

下面展示了token的KV缓存对GPU内存的占用情况。

YOCO模型只缓存一层全局的键值对,因此与Transformer模型相比,它需要的内存约少了L(指模型的层数)倍。

例如,YOCO模型可以使用1GB的GPU内存来处理128K token。而具有GQA的Transformer 65B大小模型,仅能支持1.6K token。

也就是说,模型越大,YOCO可以节省更多

在预填充阶段,模型并行编码输入token。对于512K和1M长度的输入,Transformer分别需要大约180秒和300秒。Transformer的计算复杂度为O(N^2),处理长上下文需要大量的浮点运算操作。

相比之下,YOCO的预填充时间为O(N),随序列长度线性增长。

YOCO将Transformer的512K上下文预填充时间从180秒减少到不到6秒。

预填充阶段可以在进入交叉解码器之前提前退出。因此,即使对于短上下文,预填充延迟的加速至少是两倍。例如,对于32K长度,YOCO比Transformer快2.87倍。

吞吐量表示模型每秒可以处理多少个token,涵盖了预填充和生成时间。如下图所示,与Transformer相比,YOCO在不同上下文长度下实现了更高的吞吐量。

以512K查询为例,Transformer的吞吐量为4.5 token/秒,而YOCO达到了43.1token/秒,即实现了9.6倍的加速。

吞吐量提高的原因如前所述,YOCO减少了预填充所需的时间。其次,由于内存消耗减少,因此可以在推理时使用更大的批量大小,这也有助于提高吞吐量。

详细细节,感兴趣的家人们可以查看原论文。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405.05254

—  —

点这里👇关注我,记得标星哦~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科技前沿进展日日相见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Piccadilly Court转租,可乘坐Piccadilly Line,直达UCL、LSE、牛津街、中国城,仅£270/周苹果真乃良心企业,消费者用 8GB 内存的价格,买到了 12GB 内存颗粒T100比赛,pro们惊人的实力为AI“降温”:直接对芯片的无水液冷技术大幅降低能耗和成本,正适配英伟达GPU骁龙最强AI芯能力下放:小旗舰8s发布,端侧运行10B大模型,小米Civi首发AI数据中心网络架构需求:400/800G光模块4个中国人就有1个高血压!研究发现,多吃这两种水果,大幅降低高血压死亡风险消息称英伟达 Blackwell“B100”GPU 将配 192GB HBM3e 显存,B200 配 288GB 显存美股基本面 - 2024_03_12 * 晚报 * 美国核心通胀高于预期 市场仍预测6月最可能降息 欧洲股指创新高 丰田成亚洲面壁智能低调开源大模型“理科状元”!LeetCode 周赛超越80%人类选手,推理性能超 Llama3-70B速度秒掉GPT-4o、22B击败Llama 3 70B,Mistral AI开放首个代码模型动物世界,水上表演YOCO:打破传统Decoder-only架构,内存消耗仅为Transformer的六分之一「贻如生物」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生物基皮革制造成本大幅降低|早起看早期微软打包中国员工,全部带走?新开源之王来了!1320亿参数,逻辑数理全面打赢Grok,还比Llama2-70B快1倍苹果真乃良心企业,消费者用8GB内存的价格,买到了12GB内存颗粒闭源赶超GPT-4 Turbo、开源击败Llama-3-70B,歪果仁:这中国大模型真香网友缝合Llama3 120B竟意外能打,轻松击败GPT2-chatbot和GPT-4有一个读法的儿子真好!「贻如生物」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生物基皮革制造成本大幅降低|36氪独家70%美国医学院毕业生负债,平均超过20万美元;但这些医学院获得了大量的资助,学生负担大幅降低!熵泱——第四十一章重磅!美国房产交易6%佣金取消!大幅降低房屋买卖成本中国军事力量4+4”架构!首个中文原生DiT架构!腾讯混元文生图大模型全面开源,免费商用USCIS官宣24年H1B数据!有效注册数量超47万,人均注册数量大幅降低!中国移动发布了一颗芯片:本土首颗400Gbps DPU58行代码把Llama 3扩展到100万上下文,任何微调版都适用单卡跑Llama 70B快过双卡,微软硬生生把FP6搞到了A100里 | 开源​近哈佛mit studio:女生only 研究生及以上only,2个月起租,3k每月集体出走的Stability AI 发布全新代码大模型,3B以下性能最优,超越Code Llama和DeepSeek-Coder格力取消全员销售?有员工称“中干指标大幅降低,个人没指标”GitHub 宣布将 Action 运行器升级至 4-vCPU 和 16 GiB 内存[评测]AMD Ryzen 7 8700G & Ryzen 5 8600G 评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