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苏轼与李莲花:下坡的人生该怎么过

苏轼与李莲花:下坡的人生该怎么过

公众号新闻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552 篇文章

题图:来自网络。

作者:苏旷,童行书院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体验营小队长。终身学习,偶尔摆烂,喜欢在自己的内心探险。本文来自:童行书院(ID:tongxingplan)。

写在前面:

近几年各大公司裁员的信息就没怎么停过,中小企业倒闭、裁员屡见不鲜;房市遭遇寒冬,一二线城市逐步开放限购;股市持续低迷,“A股堪比缅北诈骗”成了网络热梗;“消费降级”、“追求性价比”成了更多人的选择……
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日子正在变得愈加艰难。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内心调节,让自己在适应环境的同时,有质量有意义地度过下坡的人生呢? 


1

当代人的精神困境


前几天有位邻居因为小区的临时停车费从 4 元/天,涨到 8 元/天,在小区群里破口大骂,后来这位邻居才说出原因:她所在公司半年前倒闭了,她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原本还觉得她反应有点过激的群友,纷纷唏嘘不已。


跟一家 24 小时便利店的老板闲聊,老板说现在一周的营业额,与过去一天的营业额刚刚持平。原因是这种便利店的主要客户群是年轻人,而很多租住在附近的年轻人工作丢了,只得回家乡去了。


几年前的咖啡馆,到处都是人们讨论创业、融资的高亢之音;而现在的咖啡馆,坐着许多假装上班,沉默着不断刷新招聘网站的人。


2023 年我国 CPI 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0.2%,达到近十年来的最低点。消费乏力,意味着民众不敢再乱花钱。


结合全国居民存款大幅增加的数据看,说明大家感受到了往下走的趋势,对未来信心不足,希望通过存钱来降低个人财富缩水的速度。


90 年代席卷全国的“下岗潮”,曾是我父母那代人所面临的一次巨大“失去”。当年有许多人就此一蹶不振,一生都沉湎于过去,无法向前走 — 《漫长的季节》正是以此为背景。


而遭遇“后疫情时代”的我们,时隔三十年,又一次在经历“失去”。


而如何应对“失去”,走好人生的下坡路,也成了我们这代人的精神困境。


在 2000 年前后,中国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期。我个人的职业也恰巧踩中了时代的红利,赶上了互联网的浪潮。长期处于正反馈的环境当中,我曾一度傲慢地认为,我会赚越来越多的钱,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所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精神困境,于我而言,非常陌生。我观察周围的朋友、邻居们,大家也都适应得很艰难。


虽说时代在变更、在进步,但人类最本质的困境总是类似的,一定有人曾经历过、思考过,并记录了下来。


罗振宇有个视频,大意是说,当你读了许多人物传记后,你知道他们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做了什么样的关键选择。当你再遇到类似的关键时刻时,这些人类历史上最智慧的那帮人就能做你的参谋团,给你出主意。


基于我的困惑,我把目光投向了苏轼与李莲花。


2

苏轼与李莲花的人生转折


苏轼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我在看关于他的传记和纪录片时,常常心有所悟,原来我从小就熟背的诗词,他是在这样的境遇与心情下写出来的。


李莲花是电视剧《莲花楼》中的主角,虽是杜撰的人物,但其在心理层面上的真实性,让我觉得与他极为亲近,他的执念与放下、宽恕与慈悲,击中了我。


他们在现实与虚幻中交相辉映,共同帮助我理解了人生的意义,抚慰了我内心的不安。因而我想以他们的人生为例,说说我的看法。


宋嘉佑二年(1057 年),21 岁的苏轼进士及第。嘉佑六年,他参与比进士科更难考的“制策”,考取了北宋建国百年来的最高等级。宋仁宗曾兴冲冲对曹皇后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苏轼、苏辙)矣!” 


眉山小子苏轼,一朝走上人生巅峰。既得文坛大佬欧阳修的赞誉,又得皇帝的欣赏,隐然为下届的文坛领袖。


此时年轻的苏轼可谓春风得意、花团锦簇。


▲ 图片来自网络


李相夷 16 岁时,便以自创的“相夷太剑”名扬天下,成为正道武林第一人。17 岁创立四顾门,立誓要惩恶扬善,匡扶江湖。


当时是四顾门门主令一出,江湖之中,莫敢不从。四顾门中,一样的高朋满座、锦绣满堂。


少年眼中满是意气风发。


这两人同样是年少得志,都曾站在不同领域的最高处,接受来自普通人的敬仰。


然而转折来的猝不及防。


宋熙宁二年(1066 年),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轼因发表与新政不合的谏议,被归为“保守派”,开始了长达一生的贬谪之路。


对于期望“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士大夫来说,学了一肚子经世报国之才,无法大展抱负,心中愤懑可想而知。苏轼曾不无自嘲地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李相夷与魔教东海之战,中毒重伤坠海。回到四顾门时,门人死伤大半,属下的言词中埋怨多过担心,初恋乔婉娩的绝情书更是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他改名李莲花,以游医为生,在江湖浪荡,与从前的自己再无干系。


苏轼和李莲花都是由云端跌落的天之骄子,此后的人生也一直在走下坡路,直至生命的终点。


没有逆袭,没有反转。


他们是如何面对和消解类似的精神困境,度过了令自己不后悔的人生呢?


▲ 图片来自网络


3

唯有面对,才能获得


从众星捧月,沦落到无人问津,这心理上的巨大落差足以摧毁一个人的心智。


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许没有这么戏剧性,但人生一程,也会遭遇无数的磨难与变故。我们没有上帝视角,并不知道未来的日子会怎么样,也许有落有起,也许一直落落落落。


无论怎样,人总要向前走。重要的是在下坡的过程中,永远都不放弃自己。


因为在经历下坡路时,并不代表我们不努力、不智慧,软弱,又或是怯懦,而是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我们需要的是坦然面对它,并从中寻得意义。


命运洪流穿越的是所有人。泥沙俱下之下,击而不倒者,必然是能够直面人生的人。


谪居黄州时,由于俸禄太低,家中人口众多,苏轼一家人过着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生活。在友人的帮助下,他于黄州城东的荒坡上建“东坡雪堂”,开垦田地、养鸡养鸭、种植花草,这便是“东坡”之名的由来。


从苏轼的诗中可以看到,黄州东坡是他内心的分水岭。


建“东坡雪堂”前多愤懑郁结之语,而后却逐渐转为旷达,“大江东去”、“一衰烟雨任平生”等词均出自这一时期。


李莲花拖着因中剧毒而体弱多病的身体,病到严重时也曾几个月下不了床。病稍好些,便开垦田地种菜,自己学着烧饭做菜,还养了一条被人遗弃的大黄狗。


李莲花说:“前三年,我恨所有的人。可是到了后来,我发现这样的生活也很不错。”


“失去”与“获得”看似相对,其实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当我们一心想要“获得”更多的资产,更高的位置,更好的资源时,那体验到的多半是“失去”;而当我们仅仅是想要“获得”平静的生活,和谐的关系,宁静的内心时,那便不难了。



苏轼和李莲花“失去”了高位与追捧,但他们在日复一日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中,“获得”了自给自足的愉悦和内心的自洽。


这种“获得感”的来源不再是一个个让人艳羡的标签,而是来自于内心真正的感受,来自于一碗热汤,一个好觉,一场夕阳。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周围的环境往往给我们灌输了太多“必须”,比如车房必须俱全,日子必须越来越好,孩子必须学习效率高,成绩必须好能考上大学等。


一旦“必须”达不到,就生出焦虑,觉得不如别人的生活没有意义。但时局大势、基因传承,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求某种结果,只能不断体验“失去”。


这些“必须”只是别人告诉我的意义,我自己认可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当我逐步抛弃“必须”,去关注内心感受时,却意外“获得”了自由。是的,我可以这样活,也可以那样活。


比如以前我带孩子出门,总是开车直接到达目的地,高效地做完该做的事,拿到某个结果。因为别人都说,高效是最好的处事方式。


现在的我们出门尽量坐地铁、坐公交,与孩子交谈路上的所见所闻,让她根据地铁路线图,做我的带路人。我们有时会坐过站或转错车,有时也会在路上遭遇惊喜。我认为让孩子体验真实与失误,比高效重要得多。


我遵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遵从“必须”,这就让我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获得了自由。人生的其他选择也同样如此。



4

自我关照与自我定义


现代社会,人必得工作以求经济独立、人格独立。但凡事过犹不及。


不知从何时起,我在工作中再也感受不到乐趣,而仅仅只是为了每年两次的考核能拿到优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升职加薪,做到普世意义上的“积极上进”。为了这样的目标,我牺牲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掏空了自己的身体。


如同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发出的疑问:“为人们赞扬并认为成功的生活,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为什么我们非得夸大其中之一而贬低其他的生活呢?”


我也常常叩问自己,人生只有这样的活法吗?大家都认可的,就是我唯一的选择吗?


西方哲学家们前赴后继论述过何为 “人的异化”。


简单来讲,当人丧失了主动性与创造性,被迫裹挟在某些评判标准中,并以达到标准中的优胜为唯一重要目标时,人就主动钻进了被异化的牢笼。


在竞争中把自己变成“非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对于我来说,走下坡路也许是一个契机。


它帮助我从无意识的竞争中抽离出来,去反思竞争的意义。为了被人灌输的虚无缥缈的“美好未来”,牺牲当下的健康和关系是否值得呢?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烦恼,但在某些时刻,为自己按下暂停键,回头去看看自己来时的路,是否是自己真心想要的呢?


李莲花看到自己种的萝卜肚子终于顶出土,差点感动得痛哭流涕。闲暇时养花、逗狗,并常常创造新的菜式自娱自乐;


虽着麻布素衣,却干净整洁,总戴着朴素而精致的发簪。


宋时猪肉价贱,人皆不会做。苏轼发明了猪肉新吃法,为自己创造出价格低廉而美味的食物欣喜不已;


为此特地写一首《猪肉颂》云:“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如果说苏轼和李莲花人生中的巅峰时刻,是主流价值体系内的胜者与强者。那么在后来的年月里,他们有意无意地脱离了主流价值体系,进入了以自我选择和自我价值为主导的环境中。


他们循着真心,在无意识中走出了自我异化的牢笼。把自我关照,作为人生的首要目的。所做选择,皆出己心。


不再被社会或他人定义,而是自我定义。


自我定义意味着,我能给自己创造一个心理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只需要遵守自己定下的规则,不必与谁争输赢,也不必求得谁的认同。这样人才可以进退自如,获得心理上的自由。



5

爱出者爱返


倘若仅仅只停留在自我关照,容易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爱自己,并不代表只爱自己。


苏轼与李莲花的做法,是在自我关照的前提下,仍去关照他人。 


苏轼但凡在任上有实权时,总为百姓谋福祉。比如在杭州任太守时,疏浚盐道、修缮西湖、稳定谷价;在颍州、扬州为官时,不断奏报灾情,救治饥民。


至绍圣四年(1097 年),62 岁的苏轼被贬海南儋州时,垂垂老矣且无实权,但还在当地办学堂、兴士风。曾跟随苏轼的姜唐佐,成为宋代百年来海南出的第一位举人。


李莲花面对被内疚和羞愧困住十年的乔婉娩,温柔地宽慰她:“不爱一个人了,也不是需要自责的事。”


到生命垂危之际,他依然强撑着回到四顾门中,只为当众宽宥曾经下毒害他的门人,他说:“真心悔过之人,值得第二次机会。”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苏轼与李莲花在“失去”的过程中,成为了众生,看到了真实的人间百态。


他们心中原本就有的理想主义,也从抽象落到了具体。了解身边每一个具体的人的痛苦与抉择,关心他们,理解他们。


汉代贾谊《新书》中有云:“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意思是,当你向别人传达爱和善意,那么也会收到别人向你传达的爱和善意。


苏轼一再遭遇贬谪,却从不缺朋友。既能“侣鱼虾而友麋鹿”,也可访僧论道;既与弟弟、朋友、弟子们书信不断,也与当地的读书人、贩夫走卒打成一片。


虽不能身居高位、制定国策,但却以其身处逆境而豪迈旷达之情感染了无数后来人。


李莲花既病且贫,被人嘲笑“活得如野狗一般”,却有着最忠诚的朋友,最尊敬他的对手。


虽不再能号令天下、惩奸除恶,但他为善良的人落泪,用智慧帮助无辜的人脱罪,宽恕一切对不起他的人,希望所遇之人皆有更自在的未来。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里说:“一个人衷心赞美别人,欣赏别人,幸福最多 — 他是在调整自己,发现自己。你认识了一位智慧的、高尚的、真诚的人,自然会和原来的亲戚旧识作比,一作比,如梦初醒,这个初醒的过程,不就是自我教育吗?”


苏轼与李莲花在关照他人中完成了最好的自我教育。他们不是为了照耀他人而成为光,而是因为忠于自己才活成了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当我试着去理解家人、朋友的艰难,用他们期望的方式来对待他们时;当我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去做分享,去试图帮助他人时,我都收获到了源源不断的善意与爱意。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是行人。


当人生中至暗时刻来临之时,曾经的“高位”与“第一”是无用的。


但自由的心理空间,能助我们进退自如,生长出内在力量;善与爱,则可以给我们提供外在的支持与帮助。这些足可让我们抵御一切艰难。


苏轼与李莲花告诉我,按照自己的心意度过一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既然有了意义,那么是上坡,还是下坡又有何区别呢?



-  END  -

推荐阅读

李白,一辈子无法进入中年……


一诺对话金惟纯:怎样才能活好?


再来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9.5分年度最佳动画,孤独的人生该如何告别?苏轼对春天的美好祈愿:无限春风来海上英国毕业工签改革即将官宣!专家预测:或将大幅缩短工签时长!留学生该如何应对?苏轼: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产“牛马饮料”的下坡路断舍离进行中苏轼:我与清风明月,皆是过客人生该有一场朝圣之旅,西班牙的朝圣之路十年之最!加国精英全跑了!十几万人南下去美国!“加拿大在走下坡路”!健康,决定人生的长度。心态,决定人生的广度。阅读,决定人生的深度。格局,决定人生的高度可爱妈妈【N+好评】金程CFA百题来袭,5月考生该冲刺了!尔冬升痛批内娱小花:你的眼泪太廉价!2024年开始必须要提交SAT成绩!高中生该如何应对?如何被常春藤录取?留美学生暑假怎么过?弯道超车逆袭的机会来啦!陈春花:数字化时代的4大机遇负利率时代终结,未来的小日子怎么过?离别车站经期运动苏轼: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过?读苏轼,是与自我的一次和解一个人走下坡路的迹象:输不起“人大附中毕业,是我人生下坡路的开始”泰勒·斯威夫特开始走下坡路了?丨《经济学人》精读丨文娱我在哥大亲历示威抗议:校长下最后通牒!学生“攻陷”教学楼!漩涡中心留学生该怎么办…苏轼: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家长最想知道的:众多牛剑G5研学营,IG/AS学生该怎么选?苏轼的自我和解:天地在积水之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迷茫时,不妨看看苏轼笔下的顶级清醒陈春花:企业要把外部环境转化为驱动力美股基本面 - 2024_03_14 * 晨报 * 微博公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财年未经审计财务业绩及股息。鸿海第四季度净利润小心!加拿大最危险入侵植物开花:触碰会灼伤起水泡!疤痕消不掉!新西兰总理的一天是怎么过的?早上4:30起,深夜才结束工作!全跑了!加拿大爆"出走潮":12.6万人南下移民创10年新高!多伦多走下坡路!微软高层变动之际不忘更新 Copilot ,老板们要笑开花:给我司员工都安排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