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谁要回到二十年前啊

谁要回到二十年前啊

公众号新闻



前两天在某网站上刷到个帖子,说现在还没以前过得好,很怀念三十年前。


理由是:以前一个月赚40块,就能养活一家四口;现在4500元一个月,养不起一个人。


我们现在的购买力远不如以前。



最近这种帖子还挺多的。


反正千言万语就是一句话:


你别看现在人收入高了,生活质量还不如以前呢。


不止如此,他们还煞有介事表示,那时人们眼里有光,精神富足。


“纯真无邪,没有勾心斗角,无忧无虑。”



“以为美好的时代刚刚开始,没想到成为了高峰。”



你看,物质上率胜,精神上完爆,那肯定很多人恨不得一秒钟就回到三四十年前。


我就好奇,这么些人到底多少岁,有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啊?


帮大家回忆一下过去的日子:



米里的虫。

茅坑里的蛆。

发霉了也舍不得扔的馒头。

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的牛肉。

打了好多补丁的衣服。


滥用的抗生素。

消毒不规范的针头。

天天听的“老拐子”传说。


摔跤就出血的煤渣跑道。

坑坑洼洼的土路。

颠簸的中巴。

从没出过的小镇。

翻过一座山才能到的学校。 

漫长又难挨的冬天。

我们展开,一条一条慢慢说。




接下来每个细节可能让你触景生情地潸然泪下,也可能恶心反胃。


反正不会兴高采烈,准备好了吗?



  •   米里的虫 


以前买米很少有现在这样小包装的,一买就是25公斤甚至50公斤。然后米也不像现在这样干净,这种小黑虫是很常见的事情。



这些小黑子叫米象,不仅吃米,还会在米堆上产卵,繁衍后代,非常恶心,所以以前需要很用心地洗米。有时候没洗干净,吃饭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虫子了。


父母总是不以为意地打趣“哎哟,今天米里加肉了啊。”



  •   茅坑里的蛆 


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厕所还不是教室旁的房间,而是独立于教学楼之外。


厕所很古老,里面有一个长条粪坑,大家拉一块,水也冲一块。


即使墙壁有镂空的墙砖来散发气味,里面还是臭气熏天,因为粪坑底部,粪、尿、厕纸和蛆虫互相交融。


我观察了一下,蛆虫品质过硬,它们喜欢从坑底往人脚边爬,但粪垢堆积的坑壁摩擦力不够,它们不幸失足坠落,接着再像西西弗斯一样不断失败不断重启。


只不过我不会把这励志故事写进作文里。


为了不恶心大家,我就不放图了。

反正夏天的时候,那厕所的样子会让你永生难忘。



  •   发霉了也舍不得扔的馒头 


馒头长毛了不是问题,大多数家里会洗掉表皮,再上锅里一蒸。


那时候食物不像现在这么充裕,各家各户都不自觉践行光盘行动。


我要是不小心吃剩饭了,会在餐桌上被念叨一个米粒掉地上,被邻居奶奶捡起来吃完的小故事。


现在不一样了,碰到发霉的包子点心,自己舍得丢掉,商家更会第一时间处理。



  •   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的肉 


以前蛋白质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不止肉,就连鸡蛋也是。


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被人从后面猛推一把,我牙把嘴里一块肉咬下来了,去医院缝了7针。


然后那个推我的同学,给我们家赔了20个鸡蛋,然后就完事了。


也得益于他赔的鸡蛋,我每天都有蛋白质(蒸鸡蛋)吃了。



  •   孩子肚子里的蛔虫 


过去卫生状况不好,很多小孩肚子里有蛔虫。

我吃打虫药,拉出来一条十几厘米长的蛔虫,当时也不觉得有啥,现在想想挺恶心的。



  •   打了好多补丁的衣服 


过去的衣服因为材质问题,不耐穿;要是干活了,最多两三个月就烂了,所以一年到头打满补丁。


比较困难的地区,甚至全家都没裤子穿,只能拿日本化肥包装袋做裤子。



还留下了顺口溜:


“肥料袋做裤,省钱又省布,前面印‘日本’,后面是‘尿素’。”



  •   滥用的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是我国最严重的药物滥用行为之一。


一直到近些年,还是有相当多乡镇医院,无论什么病都给你开过量的抗生素,无数中国人把抗生素当做“感冒神药”。


一个数据显示,我国住院患者、门诊患者、手术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分别高达79%、75%、95%,远远超过国际标准。


当然随着我国加强相关药物的管理,整体情况在几年前就有了明显改善。




  •   消毒不规范的针头 


90年代医生用沸水消毒针头,但不是所有医生都能做的规范,这带来了不安全注射问题。


武汉市疾控中心在2004年的文章中指出几个调查数据:


1996年全国计划免疫第三个85%目标审评调查了635607个接种点,只有30.54%能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或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而51.67%只能做到“一人一针”。


全国用高压灭菌法与煮沸消毒法进行注射器消毒处理的各占50%左右。城市接种点采用高压灭菌占80.3%,而农村地区占59.0%。即使使用高压灭菌,其合格率仅占42.9%左右,有些基层单位的灭菌合格率只占35.3%。


1996年某省一地区卫生防疫站下属某贸易公司,从外省不法商人购得医院废弃的一次性注射器7万余支,售出4.5万支,造成多名注射者发生深部脓肿。


结果加大了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这些问题在当时的报道里触目惊心。



当然几年前就基本解决了这些情况



  •   天天听的“老拐子”传说 


人贩子问题由来已久,1997年刑法修订后,拐卖妇女、儿童罪正式确立。


在2008年以前,每年法院审理的案件数量几乎不到两位数,这不是说当时不存在相关事实。


与2014年后的情况对不一下就知道,那时大家法律意识淡泊,维权和惩治等方面跟不上。


(法院在裁判文书中涉及的相关案件数量

数据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


同样,随着我国社会治安管理和相关犯罪惩治,整体情况在几年前就有了明显改善。


  •   摔跤就出血的煤渣跑道 


我的小学和初中,都在用煤渣跑道,那里尘土飞扬、泥泞坑洼,我记得很多同学摔倒过,结果不忍直视。


(此图为2015年后,南方某小学一幕)


膝盖像被刨丝器刨过,皮肤里沾了很多煤渣。你得去治治吧。


这时候,“口碑感人”的校医会把双氧水全倒你膝盖上,再用钳子和药棉,给你清洗伤口。


完了你会留下一个一生的疤和刻骨铭心的酸爽记忆。


  •   坑坑洼洼的土路 

  •   颠簸的中巴 

  •   从没出过的小镇 


这些意味着从农村到小镇是趟艰辛的旅程,而且如果错过了上午那班车,一天可能都去不了小镇。



坐这样‍的公交,还可能被乘务员羞辱,还可能被“掏包的”明抢,总之艰辛程度堪比“人在囧途”。


你真想再坐它一回,还是坐高铁动车和城乡公交出行呢?


  •   翻过一座山才能到的学校 


溜索女孩的故事不是个例。



爬藤蔓去学校也不新鲜。



他们要涉险才能上学,而此时已经是2000年后了,更别说八九十年代。


张艺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就记录了独特艰辛,相比于2000年以后,当时学生还得想办法凑钱上学,可家里吃饱饭都费劲呢。


继续掏空家底上学,还是当童工找活干,这样的人生抉择,曾难倒那批学子。


  •   漫长又难挨的冬天 


没有空调和集体供暖的四十年前,冬天非常难熬。


这意味着:


  •   手上耳朵上的冻疮 


因为没空调,以前每年冬天,我手上和耳朵上必起冻疮。

冻疮很痒,但是又不能抓它,一抓就破。


有的家长买药膏给孩子涂手上,有的家长找点偏方煮水给孩子烫烫手脚。但这往往不能阻止最后小孩子冻得冻疮流脓。


记得那个走4.5公里上学的冰花男孩吗,他可是个10后。



他和同学们的小小手,都经历了生活和严寒的折磨,就变成这个样。




所以可想而知八九十年代的防寒状况了。


严寒降雪对于许多人来说,非常不美妙,还带着严重的危险信号。




但这些还不是时代吹们吹的最厉害。


且看。


一个是说以前吃的是纯天然的,赛过现在的美味。



实则不然,以前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滥用事故一点也不少。


因为那时候的大前提是吃饱,也就没有食品安全概念。


所以明矾油条、假酒层出不穷,瘦肉精也随意添加。这么一来一起起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就出现了。




你可能觉得上面两个案例是九十年代的,太新鲜了,那咱么说说八十年代的事。


2022年,江南大学的两位研究者在《中国食品安全风险的演化轨迹》一文里指出:



一个是说那时候大家心地善良,没有勾心斗角。


但即使在比较纯粹的校园里都存在各种乱象。


比如二三十年前,光是校园霸凌又有多少人注意,留下一辈子的伤痛可能连当事人都不以为意。


而不像现在,有法律维权,有网络曝光,可以帮到自己。


就像你现在能控诉婚闹和旧俗,在当时哪有机会给你发声。



更别说当时的盗窃、抢劫,也只会让你对“民风淳朴”四个字提心吊胆。


社会治安好起来,文明风俗优起来,也就是最近十多年的事。



要知道,仓廪实而知礼节,吃不饱穿不暖情况下,道德约束力下降放在古今中外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话说回来,文章开头的算法本身也不严谨。


那时候一人赚钱,全家吃饱穿暖,这没啥问题。


现在你还是过那种生活的话,一个月工资也照样能养一家人。


几人一天吃喝不到100元,住的能有多挤就有多挤,照样可以活,甚至4000让一家都活下去绰绰有余。


这种极限生存方式在一线城市里还真不少,生活质量怎么样呢,不言而喻了。


然而这样浅显的道理,很多人宁愿忽视,毅然决然想回到80年代,可能是心理落差的问题。


因为当时大部分人买不起家电,你家买得起,那你家牛逼,优越感自然可以让你感到幸福。



但现在随着网上曝光越来越大,你不再觉得买得起天价之物很稀奇了,优越感暴跌,想回到过去也在情理之中。


因为过去是一个舒适区,因为过去是父母帮你承担了生活重压。


厚古薄今可能在有的国家行得通,但在当今中国多少有点儿矫情,相当于另一种意林体了。



毕竟你看:


天天能买以前过年才能买的东西,这样的年味不更丰富吗? 


攒一两个月的钱能买到电子用品了,这么的娱乐不更高级吗? 


隔一段时间出去旅游看看世界,这样的兴致不更悠闲吗? 


只不过很多人觉得自己在当下吃亏了,哪知道他早就欣享了发展成果。


要怪就怪他数学不太好。


转头一想,这么多人吃得好穿得好,还有闲情逸致上网,文字表达能力也不错,难道他们真愿意退到没网没夜生活的过去吗?




看了我那么多尖锐的批评,你肯定觉得我不会对过去刻舟求剑。


也不一定,我也很喜欢在短视频上看那些作品。


我看《繁花》里1993年上海黄河路实景,看到了烟火气。


我看2007年广州街头的匆匆行人,他们的杀马特发型早已不在,弄不好发际线还像我一样不断后移。



视频里的这些人也会怀念自己亲历的那个年代。


这是因为他们明白了生活的真谛,他们践行着务实的生活哲学,他们一直过得很真诚。


多么正能量啊。


而镜头里边走路边玩手机的习惯,则是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玩手机)。



这些都表明90后00后,是很不一样的年轻人。


想必未来他们能带来新气象。


-END-
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我是歌手》,变成那英对抗列强了

江西吃辣记

还有哪些城市在限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美国NOAA警告!!今年的飓风季可能是二十年来最严重之一一夜回到九年前,万科急了探索自然秘境二十年,这位哈佛女建筑师“让建筑消失”这部二十年前的国产剧,让年轻人上头了娄岩一周诗词二首总台纪录片《共赢——中葡论坛二十年》 重磅开播给一次机会回到16年前,你还会去救下那个女人吗?这一次,谁要致华为于死地?二十年前教你拆家的男人,如今仍是互联网的goat。文博会二十年,凭什么越来越“出圈”?俄罗斯二十年来最惨重恐袭:枪声击碎摇滚音乐会贾圆圆终于体会到了二十年前和平女士的痛苦风清扬:令狐冲治好了我二十年的政治性emo盒马,一夜回到3年前当丁克二十年的我们,突然失去了孩子般的小猫二十二年前的今天圣地亚哥警方使用新技术调查二十五年前悬案关于美团的叙事,又回到了5年前|焦点分析全美第一!这州出新法,谁要敢犯这种罪,集体变身"岳不群"。无本儿人生龙虎斗京华记忆犹新的历史二十年前的“美丽刑具”翻红,我不理解二十年来首次!空中交通管制员或将实行罢工!澳洲机场面临大面积延误危机4/8 纽约往返雪城观北美日全食1日游 :月球完全遮住太阳,创造出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性天文奇观!错过再等二十年!NES1《歌德堡变奏曲1549》香港,如何走出“失落的二十年”二十年前和A股同一点位,这个国家为何能飚到22000?|智氪当医生=少活13年!医生这个职业是如何消耗我们寿命的!网友:我说我的专业少活二十年?周乾:进宫二十年,守护故宫古建筑|世界博物馆日半颗包菜让澳洲网民们集体破防!“还能回到10年前吗?”一个「社恐」决定二十年不上班二十年一遇的大周期,拐点来了这部二十年前的国产剧,让年轻人炸锅了大学扩招二十年,社会影响几何?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