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面对早恋,我们比孩子更需要“被教育”

面对早恋,我们比孩子更需要“被教育”

公众号新闻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读者:淼淼
姐姐在电话中气急败坏地控诉大女儿有早恋的苗头。小姑娘现在念高一,自小到大都是乖乖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绩稳居班上前五名,是姐姐挂在嘴边的骄傲。可是最近一段时间里,她注意到一向对外在容貌不甚上心的女儿开始注重穿衣打扮。平时三四天才洗一次的头发现在一天一洗,一向置若罔闻任其自由发挥的痘痘也开始上心了,几次三番要求去医院看皮肤科。整个人显得心事重重,朋友圈分享的也净是一些少年人的忧伤。一个母亲的直觉告诉她,这里面绝对有猫腻。

《小别离》剧照

为此,姐姐充分觉醒了体内的侦探基因,早跟踪晚监视,哪怕女儿张口呼吸都能让她紧绷的神经品出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终于终于……周六早上收拾房间时“靴子落地”了。姐姐从垃圾桶里翻出一张撕碎的稿纸,好半天拼凑在一起,上面赫然写满了一个男孩的名字。惊雷骤起,炸裂了姐姐所有神经,时间滴滴答答如同催命符,她恨不得立刻上学校找老师、找女儿、找男生问个明白,又怕孩子因为失了面子做出什么过激行为,脑袋里的两个小人打的不可开交,坐立难安。好不容易熬到孩子放学回家,立刻摆出三堂会审的架势,怒不可遏地质问她是不是早恋了,又苦口婆心地讲述早恋的种种坏处,软硬兼施。可孩子的眼睛始终紧紧盯着她攥着所谓证据的右手,仰起头红着眼反问为什么窥探她的隐私。俩人话不投机,吵得不可开交,自然什么也问不出来。母女俩不欢而散,各把自己锁在房间暂时鸣金收兵,小姑娘和我一向亲近,姐姐希望我能和她好好谈一谈。
果然,假使一个孩子早恋,首先最不知所措的是父母。我理解姐姐的心情,早恋是很多青春期家长的头疼大事。担心早恋让孩子分心,情绪不稳,最后影响学习,更坏的是莽撞之下受到伤害,对孩子的人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尤其高中是人生中多么重要的三年不需要过多赘述,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直接影响了你念什么大学,取得怎样的学历,进而到你将来的工作及人生走向,无论如何不能被这种虚无缥缈的爱情影响。遇到此等问题,换作任何一位家长都会如临大敌,恨不得调动四海八荒之力,棒打鸳鸯各一边。
还有一点,如今的我们也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感同身受之下,更能体会年少时的无知,错把父辈金玉良言当做罗里吧嗦,弃之敝履。看着如今不算成功的自己,顿生悔不当初的悲凉。自然要掏心掏肺高举“为你好”的大旗为孩子铺路,希望她们走上康庄大道,光辉灿烂,没有一丝行差踏错。这是为人父母后才能品出的奥义。
试问谁在少年时期没有被父母耳提面命不许早恋呢?早恋是什么?是祸害,是罪恶。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剧照

至今我仍记得清楚,读六年级时,电视上播放着《王子变青蛙》,我正看得起劲儿,突然邻居家里传出一声凄厉的尖叫,接着是呜咽的哭声和压抑的骂声,充斥着不知廉耻不洁身自好等字眼。那天吃晚饭时,母亲郑重告诉我们,以后离芳芳姐远一点,再和她一起玩小心屁股挨打。说这话时,母亲的眼神扫过我和姐姐,警告意味十足。后来,姐姐告诉我,芳芳姐不认真学习,偷偷和小流氓搞对象。两个人放学了不回家,在学校后山手拉手,被别的同学看见告诉了老师,谁家好孩子会做出这种事情。她已经好几天没上学了,被锁在家里还不安分,不吃不喝,大人放狠话,不断绝关系就不让出来。
那以后没多久便是中考,芳芳姐没有参加,直接辍学回家跟着一帮同龄人到北京打工。人人都说芳芳姐心思不在学习上,不念书没啥可惜的,早点挣钱帮家里减轻负担才是正经事。这中间我有两年没有她的消息,再见到就是她带着那个人,大着肚子回了家,未婚先孕在我们这个保守的小地方是非常被戳脊梁骨的一件事,父母黑着脸匆匆把她嫁掉,扬言没有这个女儿。听说过得并不算好,男人外出打工,她被困在家里带孩子,常年两地分居。如果不是这场恋爱,我想她会有另一个未来。
好几年里,胡同里的家长都会以芳芳姐为例来教育孩子,语气中满是不屑和轻视。有她这样的前车之鉴,年幼的我虽然还不完全清楚什么是“搞对象”,对“喜欢”也一无所知,但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扯上关系不是什么好事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一旦沾染上,足以证明你品行卑劣,是肮脏和要躲避的。

《暗格里的秘密》剧照

我终于也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对异性有幻想是件让我倍感痛苦的事情。身体发出渴望享受荷尔蒙的信号,眼睛不可抑制的停留在某位异性身上,内心不断涌出“恋爱了就是坏学生”等家长潜移默化灌输给我的思想,让我选择在第一时间把它扼杀在摇篮里,并且深信此举的正义。
那时我尚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围追堵截会在多年后全面溃败,这个被刻意打压的狮子只是沉沉睡去,会在某个时刻出其不意抖擞精神,引发一场不可预料的地震。
念大学后,谈恋爱突然变成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身边所有人对恋爱的态度有了180度的大转弯。高考前被定性的早恋在当年9月就是正当恋爱,这多少有点不讲道理。但是到了这个大人们允许恋爱的年纪,恋爱成了困扰我的一个很大的难题。
那时候,小情侣们除了上课时间,随时都要腻歪在一起,还有在校外租房一起住的。身处在这样的粉色氛围里,灭绝师太都有心开展一段恋情,我尝试与异性接触。遇到情投意合的男生,可一到太阳底下,哪怕相约在图书馆学习,我整个人都会变得特别敏感,两个人必须保持距离。有一次在操场上,男朋友实在受不了我的无理要求,跨步向我靠近,我远远看到正在跑步的同学,其实操场那么大,我们又走在相反的方向,根本不可能撞上,但我的脸蹭地发热发烫,那一瞬间我好像一个正在犯错被大人抓到现行的孩子,下意识躲开了。男朋友很受伤,他不明白,我们又不是见不得光的偷情,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变态。我也不明白,可是与异性单独相处,就是会让我有种很奇怪的羞耻感。我不知道这种羞耻感从何而来,那些在其他人眼中稀松平常美好快乐的画面,真真切切发生在我身上时我只想远离。并且我没有能力同等的回应对方丰沛汹涌的爱意,因为我是无感甚至冷漠的。
神经科学及心理学大师安东尼奥·达马西奥曾指出:"大脑在不断重复了这样的感情训练之后,会对这些方面格外敏感。于是,无论何时,类似的情况一旦发生,大脑用来监控这些身体变化的部分就会开始做出反应。”
这大概也是我“羞耻感”的来源吧。我们这一代,对于爱的教育太匮乏了,爱与性永远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题。父母们居高临下,遵循“什么年纪做什么事”规则,对我们的一举一动发出同意或者拒绝的指令,我们只需要机械的执行即可。世人排着队审视结果,当事人也步履匆匆,没有人关心你的开心或伤心,更遑论如何去爱与被爱,建立一段亲密关系。
《小别离》剧照
就是这样的。
尤其中国大部分家庭对于恋爱这件事真的很爱自说自话。在学生时期,家长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严防死堵孩子任何的早恋萌芽,如有逆反即可绞杀,斩草除根,同时被作为反面教材四处“游街示众”,做足了杀鸡儆猴的威慑力。但又在孩子毕业后希望Ta立刻结婚生子,倍速完成婚恋一条龙。好像这中间不需要任何过渡期,好像大家可以在一夜之间被发配对象,掌握怎样建立亲密关系的技能以及怎样去爱与被爱。他们强调着什么年纪做什么事,但事物的发生又怎么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呢?
身披重重枷锁,我被困住了很多年,它们用一种很隐秘的方式伴随我,袭击我,在羞耻感的底色之上,产生出日渐敏感、习惯性讨好、自我怀疑等等等等的负面情绪。
我用了很多年才明白其中关卡,也试图修正我人生的错误。可惜明白的太晚,很多事已经错过了最佳赏味期,但爱真的很美好。

《小欢喜》剧照

如今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下一代人身上,我理解姐姐,更不愿意这个新鲜的小孩重蹈我的覆辙。我希望她学会爱与被爱,从亲密关系中学到尊重和责任,在将来面对感情时能够从容不迫。当然我也不是鼓励早恋,只是觉得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与其费力阻止产生反效果,不如大家一起试着向最美好的方向努力。
我向姐姐讲起这些事。一转眼我们也长大了,为人妻为人母,养育一个步入青春期的小孩,我们不能忘了自己的青葱岁月,我们那时候没有人告诉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异性之间彼此吸引、产生好感是正常的成长阶段。父母的粗暴蛮力和自身的一知半解,令我们诚惶诚恐,视早恋如洪水猛兽。如果我们的父母在当时给予正确引导,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
早恋是一个少年人很重要的一课,文化积累需要不断的学习,情感发展同样需要学习。如果发现孩子“恋爱”了,我们能做的不是用成人的世界观来评判, 冷酷的将她推向悬崖。应该教会孩子正确看待这份感情,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爱,让孩子学会如何去爱,辨别什么才是真正的爱,获得爱的能力,是一件终生受益的事情。
《善解童贞》这本书里说:“孩子正常经历情感早恋不会受伤,成年人对孩子爱情的讥讽、嘲笑、诋毁、攻击和不尊重才会导致孩子受伤。”
大人真正应该关注的不该是孩子有没有早恋,而是要教会他们避免有可能出现的危害。比起一味的打压,给孩子建立关系边界感才是重中之重。
外甥女今年十六岁,正是张牙舞爪的叛逆期。进屋能很明显发现这里地动山摇过,书籍和笔散落一地,小姑娘躺在床上眼睛哭成了核桃。我不过刚起个头,尚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她伸出猫一样的利爪:“小姨,你有喜欢的人吗?你知道什么是喜欢吗?你还不是到现在都没嫁出去。”这话真扎心,好在更刻薄的话咱也听过,早练就了铁心铜肺。
《最好的我们》剧照
看出她的抵触情绪,我先向她表明了我的态度,喜欢一个人和被一个人喜欢是很正常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在我一番陈词后,她终于愿意敞开心扉,聊起那个男生,她的眼睛都在发光。
男生和她同班,是学习委员,各科成绩都压她一头,说话风趣幽默,还弹的一手好吉他。嗯,这确实很吸引女孩子。他们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只是前几天男生在还给她的书里夹了一封情书,外甥女也很喜欢和他待在一起,一切发生的很突然,她不知道两个人的关系是更进一步还是保持现状比较好。说实话,我很羡慕这样美好纯洁的感情,在一旁忍不住露出姨母笑。
我郑重告诉她,我们不反对你恋爱,要不要在一起都由你决定。只是现阶段学习始终是重中之重,你的未来才是第一位。不要让这份喜欢成为你的负担,等到将来,你会走到更广阔的天地,遇到更多优秀的男孩子,他也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女生,人生的机会还有很多。
几天后,姐姐偷偷告诉我小姑娘拒绝了学霸的表白,表示目前阶段还是要一心扑在学习上,邀请他成为学习搭子,共同向着心仪的大学迈进,以后的事交给时间。
这是孩子的一课,也是我们的一课,好在这一次大家顺利毕业。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审核:杨逸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个人故事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将投稿与【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


稿件示例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直播预告 | 面对高强度工作,教师如何关注自身身心健康,践行“全人教育”?1000美元两天“变”7.2万美元!meme股狂飙,散户们比谁跑得快?首届创校生被康奈尔王牌专业录取,全部毕业生进Top100,选择“全人教育”的浦东妈又赢了一次!蔚来李斌,比中国家庭更需要乐道核酸检测可以退费?其实我们更需要疫情账本现在的我们,比以前更需要「菲比精神」|《老友记》开播 30 年在价值理论上,我们比西方落后了约200年拜登猛拉黑人选票,知道你们比别人优秀10倍才能...美国大学申请 | 什么样的学生更需要做升学规划?美国妈妈在法国受到“震撼教育”:这儿的孩子,让我失去曾经的骄傲!李政涛:教师为什么需要“教育随笔”29、长篇家庭伦理小说《嫁接 下》第十章 人心难测(1)当我学会“多巴胺教育”,终于让女儿学习越来越主动,越来越自律求求中产爸妈别再相信,日本“快乐教育”这碗毒鸡汤了人口回升,移居香港人数不减反增!细数哪些人更需要香港身份熵泱——第四十六章Kimi:来我们比比谁的一口气更长什么样的学生更需要做升学规划?《美国升学直通车》今晚直播 | 面对高强度工作,教师如何关注自身身心健康,践行“全人教育”?“五猖会式教育”疯传:高情商的父母,不会在小事上内耗孩子……没有任何时刻,比现在更需要捍卫私有产权被AI焦虑环绕的时代,更需要“反共识”的能力不让孩子接受“美式教育”!芝加哥妈让7岁女儿独自上学 邻居们感到不可思议一个北大的博士在答辩前夜自杀身亡!网友:有时候选择退学更需要勇气……当我学会“多巴胺教育”,终于让孩子学习越来越主动,越来越自律滕泰:我国居民收入GDP占比是全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比欧美国家更需要发钱俄罗斯更需要中国TikTok又双叒要“被禁”了?!这批人的困境,可能比周受资更严峻...雨中小鸟最关键的全球博弈中,中国企业既要“赢得更多”,也要“活得更久”怎样减免卖房后的资本利得税?哈耶克去世32年,世界却更需要他中产爸妈别再相信,日本“快乐教育”这碗毒鸡汤了女孩子更需要好好学习往上走!否则被当成资源,吃的一点不剩个人感慨之117 清场式遥遥领先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