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读了5遍《曾国藩传》顿悟,人生的最高境界:熬

读了5遍《曾国藩传》顿悟,人生的最高境界:熬

公众号新闻




最近,网上有一个帖子:


我18岁生日,在另一个18岁女孩子的成年礼上当服务员。


不少人看完就破防了。


有人评论说:


“18岁的那年,我在骑着电动送外卖。”


也有人感叹道:


“为了去看上海的夜景,我用了整整20年。”


看着这些散落在评论区的尘埃,不少人都难掩心中的苦涩。


好像我们这一生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到达梦想中的灯塔。


有人拼搏一生仰望的百米高楼,它的下一任主人早已在楼顶呱呱坠地。


于是,不少人开始彷徨:


我们的努力真的有用吗?


出身微苦,到底有没有出路?


低开的人生,有没有希望高走?


这样的疑虑,十点君也曾同样存在。


而每次迷茫时,我都会去翻翻曾国藩的人生。


他是那个不少人口中出身寒微、甚至有点“笨”的人,但他这一生低开高走,走到了多少人都够不到的高度。


他说,人这一生要想逆袭,只有一条路。


熬。




熟悉曾国藩的人,大都听过一个故事。


说少年时期的曾国藩在屋内挑灯夜读,有一小偷潜入房间,准备等他熟睡后实施偷盗。


不曾想,当时的曾国藩正在背书,短短一篇古文左背右背,还是磕磕绊绊。


小偷都睡了一觉起来了,曾国藩还是没背下来。


小偷忍不了了,怒气冲冲地冲进来责骂曾国藩:“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


接着,洋洋洒洒地将这篇短文背诵了一遍,随后扬长而去,留下曾国藩在原地错愕。



这一故事虽无从考证,但从民间访谈中,多少也能看出曾国藩的天资平庸。


从后来的史料中我们得知,曾国藩的出身确实寒微。


他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祖辈务农的家庭中,家里也没什么人从官从政。


智商也确实不高,甚至还有点家传。


父亲为考取功名,参加了十七次科考,才勉强考取了秀才。


他呢,虽比父亲强点,但也考了七次。


那些后来和他同样声名鹊起的人中,大都年少成名,多的是十几岁就考取了功名。


而他呢,考中秀才的时候,已经23岁了,这样的成绩,确实拿不出手。


或许是上天垂怜。


熬过了秀才这道坎儿后,曾国藩往后的人生顺遂了不少。


他接连考中了举人、进士,顺利开启了自己的为官之路。


后来,曾国藩在总结自己的求学之路时,说过一个学习方法:


“拙看似慢,实则最快。”


在读书上,他要求自己每日省,每月省,不读懂上一句,不会读下一句,不完成一天的任务,绝不休息。



正是靠着这样的勤勉,让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有了后来的“平步青云”。


其实人这一生,哪有什么一夜成名。


对于普通人来说,更重要的是熬过了那些无人问津的岁月,才会有后来的厚积薄发。


早年的曾国藩,就是那一类虽然笨拙,但从不停歇的一类普通人的代表。         




只是,普通人的上升之路向来荆棘遍布。


很多时候,你到了那个阶层,并不意味着你就进入了那个圈子。


曾国藩的为官之路,就差点以被咸丰帝罢免为终。


那时,初入职场的他,身上总有股读书人的清高气,加上是从穷乡僻壤考进的京城,更是自诩斐然。


他看不惯官场里的灯红酒绿,接受不了同僚之间的阿谀奉承。


他想做一个流芳百世的好官,他不愿与这些人同流合污。


那段时间,他将傲气写在脸上,看到不爽的就怒批两句。


结果呢,人脉没拓展多少,反倒与各大名流者结仇甚多。


以至于“诸公贵人见之或引避,至不与同席”。



就连当时的皇帝,他也没放在心上。


咸丰皇帝继位之初,其他官员都在想办法如何讨皇帝欢心。


曾国藩偏不,他立马上书一折子,痛批官场不良风气,言辞之犀利,将皇帝的江山社稷贬损得一文不值。


咸丰帝大怒,下令要治他的罪。


好在当时,京中尚有正直清廉之人愿意为曾国藩站台,这才使他免遭罢官流放之罪。


这一次化险为夷,让曾国藩后怕不已的同时,也开始反思自我。


心中自幼种下的圣贤之道在这时候重新萌芽,试图去为自己寻求“安身立命之根本”的本能,也在这时候爆发。


他开始明白,才能固然重要,但在这个没有等闲之辈的官场,为人处世的分寸也同等重要。


那段日子,无人知道他是靠什么熬过了不被众人理解的日子,也不知道他靠怎样的信念度过的艰难的岁月。


只知道后来的他越来越“仁德”,越来越通透。



他的官位也越做越高,短短10年升迁7次,37岁官至礼部侍郎,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二品官员。


以至于后人曾这样评价过当时的晚清三杰:


左帅(左宗棠)严,人不敢欺;李帅(李鸿章)明,人不能欺;曾公(曾国藩)仁,人不忍欺。


足以看出,曾国藩在于本性对抗、改变性情这条路上,做出了多大的付出。




从这件事过后,曾国藩的性格愈发稳了。


看透人性,通晓官场,也让他在后来的带兵打仗岁月中总能稳住心智,拿下一城接一城。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曾国藩正好在老家。


看着一路来势汹汹,从广西直逼湖南,势头甚猛的太平军,曾国藩立刻筹建团练,准备一举消灭太平军。


他原本以为,这支农民起义军没什么威胁,能轻轻松松拿下。


谁知道,早期太平军军纪严明,战斗力极强,清政府的正规军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曾国藩所率领的部队更是屡战屡败。


这样的贸然进攻,不仅使得湘军伤亡甚众,也让将士们士气大减。


实战上的受挫,让曾国藩不得不好好重视这支起义军。


后来,经过多个回合的交战,曾国藩采取了新的作战方案:


放弃肉搏战,采用地理优势的方式,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同时,从敌后方进行围剿,切断补给,斩断他们的退路。


靠着这样的方式,曾国藩多次率领湘军战胜了太平军。



董宇辉在推荐《战安庆》时,提到过曾国藩这种作战方式:


结硬寨,打呆仗。


结硬寨指的是,在行军打仗前,要先确保自己的防御能力,抢占有利地形,修筑坚实的防御工事;


打呆仗指的是,在战争过程中避免盲目冲锋,而是选择合适的战术,稳定地对敌军进行压制和打击。


要知道,这并不是个讨巧的办法,尤其是扎营上,花费的时间特别多,湘军在行军时,半天行军,半天扎营,可见花费的功夫。


但是靠着这种方式,曾国藩在率领湘军攻打安庆时,用了整整16个月,直到城里的人无心守城,无力守城,饿到没有东西吃的时候,曾国藩才发动攻城。


这时候,对方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随着城墙垮塌,湘军直逼天京,彻底挽回了颓势。


而这样的作战方式,又何尝不是他靠着“苦熬”的心态在硬撑。


哪怕过程没有那么风光,结果也大多是险胜。


曾国藩也在后来总结过自己的作战方法:


“十余年来但知结硬寨,打呆仗,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


但至少,他稳扎稳打的做法减少了伤亡的人数。


胜利虽然来得晚了一些,但没有缺席。




有人问,这个年代,我们为什么要重读曾国藩?


其实,读的正是他的笨,他的痴,和他的苦熬。


他并非生来完人,相反的,他身上的问题一直都很多。


当年求取功名时,他也不像我们想象般凿壁偷光、夜夜苦读,而是时常在懒惰和进取间徘徊。


戒烟也是,反反复复循环了很多次,最终也没能彻底戒掉。


但不同的是,曾国藩身上虽然有着和我们当代人一样的“想要偶尔躺平”的心态。


但他的人生主线始终是步履向前的。



31岁那年,人生已经逆风翻盘时,他给自己定下了每日12条必修课。


其中囊括的“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等,虽然没法真正日日做到,偶尔也有懈怠,但整体上都在遵守。


他也在对儿子和族人的要求中,贯彻着自己为人自持自修的本性。


告诫儿子:


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告诫族人:


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正是靠着这样日复一日对品行和操守的要求,使得他和家族在那个年代实现逆袭。


也让他这个平民出身的寒门子弟,后官至清朝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成为清朝“中兴第一名臣”,青史留名。


十点君知道,在这个年代,很多人都会抱怨自己出身不好。


“人生最大的分水岭是羊水”这句话,也反复出现在各大自媒体平台上,愈发使我们感觉到命运的无力。


但命运这件事,向来休论公道。


看了曾国藩的经历就知道了,其实对于大部分人的人生而言,哪有什么一夜成名。


有的,不过是慢慢地熬,一步一步地走。


在负重前行的时候多朝前走一步,在想放弃的时候多坚持一下子。


也许走着走着,命运的转机就会出现。


有时候,熬得住眼前的苟且,才会有日后的出头。


与你共勉。


作者 | 周美好,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主播 | 北辰,金牌主播,心理专家,公众号:北辰在找你。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幡然醒悟,他再也不想当舔狗了再看一遍《我的阿勒泰》,那些你忽略的视听设计细节高考报志愿是你人生的最大一次选择周处除三害儿子彻底摆烂后,我才醒悟,被逼到极致的勤奋里,暗藏对父母最大的报复……“就算读了哈佛商学院,5个毕业生有1个找不到工作!”留学生的终点真的只有当中介吗……震惊|马斯克痛批:拜登免费包机接无证移民送美国护照还提供住房!反而是特鲁多终于醒悟,开始驱逐非法难民算命先生能算自己的命吗?章子怡的戛纳红毯,汪峰的新欢网红,是离婚的最高境界价值观营销:企业营销的最高境界亚城小伙人生的最后浪漫,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梁龙:人生苦短,必须性感|人生的意义任正非的147条思考:熬过去,就是胜利!【七絕】成長96岁老人的人生感悟:“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东亚小孩的顿悟,叫 “把自己重新养一遍”七绝 闻一姐妹在开封包公祠痛哭致合肥包公祠关闭冯唐:我读曾国藩,满纸背后都是 2 个字看了2024高考作文题,我顿悟什么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情商千万不要让贫穷限制孩子的发展曾国藩一生读三遍,中国人的处世智慧,越早看懂越好卑诗最低工资周六上涨至17.4元!小企业主却大吐苦水:熬不住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孩子的内心充满能量,方法超简单(值得一看)给二宝转学后顿悟,为啥都说条件允许一定给孩子请个外教“离了婚,仿佛也回了魂”,章子怡是离婚的最高境界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健康,决定人生的长度。心态,决定人生的广度。阅读,决定人生的深度。格局,决定人生的高度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熬[摄影] 人到中年,新爱好Get,人生的第一台哈苏曾国藩: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人生只有两件事靠得住!任正非的 147 条思考:熬过去,就是胜利春华资本胡祖六:熬过冬天,就有可能成为赢家看了纪录片《历史那些事》,我顿悟人生的苦、难、烦,不过如此曾国藩:人到中年,牢记这四句话40岁的开悟,钱花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真的太爽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