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转学录取专访】从加州Irvine转到芝大,从古典转向数学

【转学录取专访】从加州Irvine转到芝大,从古典转向数学

公众号新闻

小编注

G同学去年按照古典方向ED了杜克大学,后来ED2了芝加哥大学,最后去了加州大学Irvine分校 (UCI)。今年在我们的辅导下,以数学方向成功转学芝加哥大学。


今天海狸学院特别邀请了G同学跟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自己转学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其他想转学的同学给予真诚的建议。


很期待你接下来在新学校的新学年!我们今天想请你来分享一下你转学的心路历程,以此鼓励学弟学妹们努力转到自己心仪的学校。

谢谢!当然!我很荣幸接受这次采访


那么首先你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自己为什么想要转学吗?

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资源问题。因为我有很多同学在不同的其他大学,所以我就根据他们的经历,与自己在UCI的体验去对比。我发现UCI作为一个大公校,人均能真正利用到的资源实在是太少了。我也去试着在刚开学的时候去接触很多资源,比如说俱乐部或者research之类的,去了几次meeting,但是发现可能一个屋子里面会有100多个人去争取这些机会,而他们实际上给出来的位置只有大概5到6个,而且这5-6个机会也不全与我感兴趣的领域匹配。


其实我也试着去主动寻找一些科研的机会,去给教授写过邮件,包括也去问了很多,比如说我们这的Department Head(专业负责人)之类的,问一下他们有没有需要帮助的科研项目。问题在于,在我学的专业,真正pure math(纯数)那种领域研究是基本上不需要帮助的,但是applied math(应用数学)也并没有很多正在进行的相关的研究,所以这方面我也就没有办法参与进去。所以说,以前学校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资源。


另外,学校人真的太多了,我觉得人越多,越不容易去和你的同学构建一种比较紧密的关系。尤其是在这种大型公立学校,基本上就是上课见个面,然后下课就再也见不到了。所以我就想转到一些私立的小型的学校,更容易去form closer relationship。


这几点是主要的原因,剩下的原因无非是比如说之前学校排名不怎么高,所以说找工作的时候可能没有那么多优势,然后校友资源肯定也不如芝大好。


芝加哥大学校徽;校训为“Crescat scientia; vita excolatur”(拉丁文)-- 让知识不断地增长,让生命被不断地培养。


那么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转学的想法,然后又做了哪些准备?

其实我当时申请完所有的RD的时候就想试一下转学。是因为想试一下转学,所以我才没有选择那些加拿大或者其他国家的学校,选了UCI,因为感觉在美国本地至少是会方便很多。然后当时做了这个决定之后,一个是找到海狸签约,另外一个是暑假去做了一个实习,我做的是algorithm engineering,具体职位叫什么我忘了,反正是算法工程师,做了一个月左右,可能和数学不太沾边,但是也是CS。另外我也是跟一个给教授做了一个研究,总体上是关于differential equation(微分方程),以及它的各种模型、运用。


最后就是做转学申请的常规流程,学校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准备,它需要我的推荐信,我就去找教授,他需要GPA,我就要把GPA提交上去。


你真的是执行力比较高的同学之一。当你来找老师的时候,总是带着明确的问题,带着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让老师不停地去灌输你教你怎么想。


那你最后选择UChicago的原因是什么?除了TED(Transfer Early Decision)考量之外,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

因为我当时去了两天的一个校园参观,有机会跟他们本地的学生向导、教授之类的去聊了一下,然后发现确实不一样,这个学校能给到的资源完全不一样。这其中包括他们的一个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gram,就是学校会跟很多公司去签协议,让他们把比如百分之二三十的机会留给芝大的学生,然后公司不需要发工资,让芝大去代替公司做这些事情。另外还有那种去给Nonprofit的实习机会,学校会给你补贴之类的。所以就光说这一点,你就会发现这个资源差距特别大。


其次是研究方面,因为芝大他们那边会有很多那种小型的教授和学生去参与那种research program。我当时的学生向导就跟我说,他做研究是因为教授对于学生的需求量要大于他们学生的人数。所以说很多时候有些教授会主动找来,类似求着你去帮他去做研究。这与UCI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另外就是考虑了教师的水平,总体的师生比,包括整个学校的氛围。其实我当时也为安全问题考虑了一下,但是其实我认为虽然说芝加哥整个城市比尔湾更危险,但是因为学校的特性,导致它里面发生的事件都会被非常夸大的去报道,搞得人尽皆知。然后我也看了整个crime history,发现其实恶性事件甚至比很多其他学校要少。所以我觉得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


芝加哥大学Harper Memorial 图书馆的内部环境。学生在这里自习和阅读。


对,我觉得这个也是很多同学们的顾虑。我正好下面准备问,转学之前有什么顾虑或者担心的地方?是如何克服的?

我其实在结果出来之前还挺担心的。当时想着如果要是没有什么好结果就继续读下去。其实当时可能只是单纯的焦虑。我家里人给了我很多鼓励,尤其是我的父母,比如我妈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不管我转学成功与否,她都会为我感到非常开心,因为她认为我找到了一个目标,并且为了目标去努力了,结果如何其实无所谓。所以其实这后半部分也是比较放松的,没有再关心结果这种东西。

明白,就是说你这个心态还是挺好的,没有过度担心结果。包括写文书的过程,你花了心思在上面,最后交了就交了,没有那种特别多的忐忑。


那接下来你可以讲一下你的课外活动吗?你刚才前面讲了一些科研的经历,那么你还有哪些其他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对于你的转学有什么样的帮助?

其实那个活动列表还有Others列表里面,相较我本科申请的时候,唯一的区别就是加了一个研究科研项目,加了一个我的实习,另外就是类似Dean's List之类那种东西,没有改动太多。所以我觉得科研项目可能会有一定帮助,因为毕竟是和我本身的专业有关。我在文书里面明确表达了我要去做应用数学这方面的研究,然后那个项目正好也是研发数学的,所以这是有一定帮助的。


其他活动我基本上没有改动。然后我当时申本科的时候是什么,转学申请上就是什么,也没怎么改。所以我也不太确定为什么去年就把我拒了(笑)。


我觉得这就证明说美本申请和转学申请看的东西还不太一样。转学可能会更学术一点。我觉得这个对于那些学术性比较好的同学来说是一个福音。就我们今年转学结果看来,那些学术能力比较强、比较独立、比较主动,有自己的思考的同学,相对来说结果都会比较好一点。


你既然讲到学术,那么你可以讲一下大一这一年的求学经历吗?上了什么课,跟教授怎么沟通的,以及最后要推荐信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我开始的时候其实错过了第一个选课的window,当时是比别人晚了两三个月才去选,所以说就导致我没有办法抢到很多那种general education(通识博雅教育)的课。后来我就选了4门数学和物理课,都算是比较面向于sophomore(大二)或者junior(大三)的课。但是我也很幸运,因为我在这里面遇到了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教授,然后他也非常喜欢我。我经常去他的office hour,然后他就成为了我的一个推荐人。


然后另外两门其实有点可惜,因为其中有一门本来是会有一个department head的去教,那个人做了很多科研,也很有名,整个人的评分也很高,但是后来临时可能是他家里有出了事儿就换了另外一个老师,这个老师是个中国人,但是他不是synchronous(同步)授课,他是asynchronous classes(非同步课程),全都是你看文章、发视频、看视频,几乎不会真正同时跟你在线交流。这个课整体难度比较高,多亏我之前有数学基础,所以也没什么问题。


第三门课是物理。这节物理课是整个阶梯教室坐满了400多人挤在一个屋子里面上课。老师也明确跟我们说了,每天邮件收件箱里面有着上百封邮件,你发邮件我有50%以上的概率是看不到的。所以说我后来问他能不能给我写推荐信,写了好几遍邮件,我觉得他应该是没看到。


对于第二位老师,因为我们没有线下见面的机会,他也没有office hour,只能是我想办法去跟他接触。当时快来不及了,我就想办法把他的办公室地址在网上找到了,就去跟他聊了聊天。当时他对我印象深刻,因为我是他们全班唯一一个满分,我的答案也会被作为他的期中考试标准答案,所以他根据这两点首先对我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我就跟他坐下聊,因为他是中国人,所以我们话题很多,跟他去聊一下我在北京这边的经历,怎么长大的,最后再跟他提一下说,我希望去试一下转学,能不能给我写一封推荐信,他就同意了。这结果是非常好的。

芝加哥大学美丽的校园


你跟海狸给你匹配的学术导师的合作感受怎么样,有什么样的收获?

与学术导师合作的整体体验也不错。他教我的东西都是他自己做的研究。比如说,我们进入到研究后期,我问他说下一步应该往哪走,他就把他和他的团队写了两三篇论文整理出来,让我看了一遍,然后建议我按照他们研究方向去加深理解。整体就能感觉到他是一个对这个领域有非常多的了解、技术非常扎实了解的一个人,然后合作也就挺愉快的,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说,怎么去应用differential equation,怎么去优化你的程序之类的这方面的比较专业的东西,因为我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我也学到很多。


你可以接下来讲一讲你的文书的故事吗?

文书的话,因为我电脑上保留着去年的副本,有几个文件夹,所以我每写到一个学校的时候,就把去年写的拿出来看一看,有没有什么能直接copy and paste的,但是后来发现好像不多,所以他们基本上都被改了一遍,唯一用到的去年的东西是结尾的两三句话。


整体上来说,这次的文书和去年的完全不一样。我的两个文书的老师也都和我配合的很好。因为我本身不太喜欢去每周开一次会,我比较喜欢写完一个东西发给他,他去上面做annotation,然后发回来改。


其实这样效率比较高,因为说话和写作是不一样的。

对,确实是这样。我当时写大文书的时候就是写好两稿,然后发给他们问他们你们觉得哪一个更好,然后我就把他们两个人的建议都写下来,再自己去进行一些改动,最后确定要哪样去写。我觉得因为有了本科申请的写作经历,所以整体来说会简单一些。


你觉得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文书是哪一篇?

印象最深刻的可能还是芝大的Extended Essay。因为那玩意我其实一直不知道怎么去写(笑)。我去年写的时候特意去把它往我整体的活动经历上去契合,但我现在觉得可能那样显得非常刻意。我今年写的时候我就什么也没想,就当了一个reading and writing exercise,然后基本上是 “瞎写了一通” 。


对,我对你那篇文书有印象,它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有哲理,文笔很好。

我基本上想到哪就写到哪,我写的时候同时也会去网上直接去搜。我之前从来没学过哲学,而我写的东西恰好是哲学的几个非常有名的理论,所以我就网上搜一遍,学一下他们讲的是什么,发现正好我能用上,就写进去了。


那请问你与海狸的项目和文书老师的合作感受如何?你觉得他们给你提供了怎么样的帮助?

合作感受是挺好的。因为我也不怎么喜欢说话,所以我遇到问题的时候基本上不会主动去找各位老师们帮助。其实主要的帮助还是在于文书,比如说文书内容上的控制。因为我觉得我写文书的问题在于细节上,比如说那种特别小的语法或者选词上可能不太恰当,这一点上他们也帮了很多忙。我会发一篇比较粗糙的,但是内容已经定好的文书草稿,让他们改一遍,回来之后我就不用再进行任何其他的语法改动了,就可以完全专注于内容上去了。


另外,老师会给根据丰富的经验给我一些独特的建议。比如说,当时申请哥大的文章里提到纽约是个金融中心所以我想到纽约去。我的老师就建议我说不要把professional的动机写进去,还是要把视角放在学术上,不然可能会留下一个“想蹭学校名气”的印象给招生官。这一点我自己是不会想到的。


另外,与海狸老师打交道的时候,我是把问题想好了再去找他们,因为我想让整个过程变得更快一些。


往往是当你问出好问题的时候,你的这个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了。很多同学的症结在于问不出好的问题,然后当我们去问他问题的时候,他可能就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会问这样的问题。所以成长的第一步可能就是你要有这个“需要问出好问题”的awareness。重要的是问题,而不是答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宝贵的能力,是值得大家学习的能力。


芝加哥大学校园的一角


你对有转学想法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

其实就有很多。首先是,只要下定决心,比如说自己希望去转学,那就全力以赴的去把事情做好,最后结果如何,其实已经无所谓了,因为至少你去付出100%的努力去做这件事情。


其次就是我经验所得的一些建议。比如说如果已经做好转学准备,那么第一学期就一定要去至少选两三个tenured professor的课。选教授的时候可以在Rate my Professor或者学校本身的一些数据网站上收集一下信息。因为加州大学是有数据公开政策的,政策就要求每个学校必须把每个人上课,之前教的所有班级,以及每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公布出来,这样马上就有很多数据库,在网上都能搜到。


另外可以去找自己学校的数据,比如我们学校有一个叫Zotistics的平台,专门做UCI学校过往的每节课的成绩分布之类的,去根据这种数据,然后去找你认为适合你的教授,然后就做好各种准备。一定要提前想好,不要后面再做。其实当时我进来后第一件事是转专业。我是Classics专业申请进来


对,这个也是一个值得大家借鉴的东西,不要被美本申请的时候走的曲线救国的专业给束缚住了

这点其实也是跟很多公校一样,效率低,没办法。整个学院就那么几个人,然后一个专业可能好几好几百个学生,他们确实就是管不过来,就一遍遍去催他们,一遍遍去写邮件,后来他们就答应说你可以来我们专业了。


你在学校内部转专业,经过了一个什么样的 procedure?有什么样的手续?会不会有一个很麻烦的申请的过程?

其实是挺麻烦,因为正常转专业是只能大二开始转。它虽然有一个summer change of major的东西,但是这个东西它只会给部分那种人比较少的专业,比如说类似什么anthropology major,linguistics major之类的,但是数学是不在这个范围内的。所以我在那时候就开始给给他们写邮件问最早的窗口是什么?如何进行特殊申请?并且给它们附上了我之前高中的数学课的成绩来证明说,我在高中时期就对数学有过比较高级的学习之类的。然后他们就给我特殊安排了一个9月1号之后的window,把我放在priority list上,看看那时候如果有空位就可以提前转进来。后面就一直给他发邮件催,他们就在9月1号那天就把我的专业改成了数学。


基本上还是要去找 advising department。因为光去看学校的转专业要求上是根本没有写过作为一个新生怎么在summer change of major不允许情况下,第一个秋季就把专业转成数学专业,只能去找他们去问,看他们有什么解决方法。


我觉得你这个想法非常好,就是需要具备主观能动性。你自己知道自己想学数学,所以无论如何也要把专业转过去。很多时候在生活当中需要善于问,善于去向别人要求的人往往能得到更多,这就是一个普世真理。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敢问,都会有很多想法束缚住自己,但是当你真正敢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很有可能会比别人得到的更多。我们也发现很多转学成功的同学都有这些相通的性格特点。


芝加哥大学 Gerald Ratner 体育馆,由Cesar Pelli设计


最后,你再给大家留一个寄语、鼓励的话或者心得吧?

我也不知道怎么去说,反正就是,努力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上去靠,不管是什么东西。因为动力其实全部来自于兴趣。包括我当时申本科的时候,虽然是以古典学专业出身,但是当时对这方面的兴趣其实不够多,所以可能文书写的就并没有这次转学写那些东西有说服力,招生官一看就能看出来说学生对他申请的这个专业是否实际上感兴趣。


没错。要往自己的兴趣走,要做你自己擅长的东西,感兴趣并且擅长的东西。



转学不是补考,海狸学院转学项目的很多学员,在转学中反而收获了比一年前ED冲刺学校还要突出的录取,实现大飞跃。截至到5月13号,在过去几年里,转学项目共收获2枚斯坦福,2枚麻省理工,12枚哥大,12枚芝大,6枚宾大和8枚布朗的突出成绩。以下是他/她们的故事

【喜报】转学不是补考: 四位学生成功转学芝大!

【转学录取专访】从本科申请“大崩盘”到转学申请“盆满钵盈”

【转学录取专访】搞定三位教授,助我从UCSD成功转学哥大

【转学录取专访】ED哥大失利后,我从凯斯西储转到芝加哥大学

【转学录取专访】从卡耐基梅隆到哥大/布朗/宾大录取

【转学专访】从UIUC到西北大学: 一个手机屏保引发的逆转

【转学专访】ED哥大失败后转学录取: 从伯克利到哥大的取经之旅

【转学录取专访】从史密斯到芝加哥:顾问把我"逼上梁山"

【转学录取专访】进击的欧陆哲学家,圆梦哥伦比亚

【转学专访】从芝加哥到沃顿商学院:青年作家的改变之路

海狸学院转学项目第一位签约学生,成功录取斯坦福和哥大!

每位同学在大一和大二期间都各有一次转学机会。感兴趣海狸学院的转学项目,赶紧长按二维码填写表单,和顾问老师进行一对一咨询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考虑转学?来看看这7位改变世界的转学生吧毕业生进牛津芝大,学费仅10万?这所江浙沪超高性价比“宝藏校”要藏不住了.....英本转美本成功上岸!芝大转学录取分享~宝妈注意!一冒牌哺乳顾问以评估为由向数千名宝妈索要裸照捷报:再添7枚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2枚布兰迪斯大学录取!恭喜北京、上海、济南等录取学子!张巍︱另眼看古典学②:古典文化和古典音乐【喜报】转学不是补考: 四位学生成功转学芝大!【哈佛耶鲁录取专访】照亮他人和自己的灯光师留学也有机会“逆天改命”:这6所Top30美本转学录取率超过20%,还有比新生录取率高2倍?!KIT 84 | 芝大转学录取:对数学和算命的兴趣,指引我向着更高维的世界探索~美本转学发榜!美国最好的大学录取了哪些中国转学生?疑似亚裔囚犯从加州越狱,警方呼吁民众协寻转学干货 | “本科录取了不理想的学校,我该选择入读转学还是gap?”面向数据库的操作系统:80 岁的 PostgreSQL 之父宣布推出 DBOS Cloud美国大学申请规划 I 文美名校录取案例分析:2024纽约大学录取真实案例【达特茅斯ED录取专访】我在军事分界线搞和平妮妮的感谢三士渡2024转学榜 | 芝大+7,哥大+4,宾大+2,康奈尔+2!20岁上海女留学生陈尸名校外停车场!曾从加州毕业,死因成谜善待老去的父母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美本Top30转学录取率汇总!竟然有19所超出10%,但这3所比藤校还难......芝大等七校RD发榜,CMU/芝大/圣母录取惨淡,三名校录取总量高于去年...千万不要让贫穷限制孩子的发展算命先生能算自己的命吗?剑桥数学博士郑乐隽:我也曾厌恶数学,然而“迟钝”一点的孩子,更像数学家【喜报】从北大成功转学麻省理工!【转载】NECAA百家论坛之四十六|沟通、交流、合作、共赢家校合作--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三道菜的电影大餐把孩子送入哈佛、布朗、芝大,帝都妈妈说,原来牛娃爬藤应该这么规划!揭秘母亲节的真正起源:从古希腊到现代,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转学喜报】2枚哥大, 2枚布朗, 5枚芝加哥, 3枚西北!芝大Uchicago房源HP05丨不收中介费/芝大奢华高端公寓/多户型选择山寨机换真iPhone转卖!华人三兄弟狂捞600万,美法院判决出炉【转学录取专访】从McCalester到芝大: Office Hour的神助攻密歇根大学录取110名中国新生,95%+中国本科生通过转学就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