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普及科学究竟有多难?——对科学的四个错误认知

普及科学究竟有多难?——对科学的四个错误认知

公众号新闻


中国科学技术会今年报告显示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14.14%美国28%瑞典35%不小的差距但其实人民日报数据中国在2001数字1.44%20103.27%
科学的重要性,个人和国家都有充分认识。从民间到官方,从新文化运动到改革开放,中国人对科学的重视有目共睹。但是,普及科学为什么仍然如此艰难?有一个最容易忽略原因就连很多普及科学的媒体教育机构科学广泛存在错误认知使得伪科学反科学观念大行其道

科学,是现代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也是国人眼中“实现经济繁荣、国家富强的必须手段”。然而越是重要的,往往也是误解最深的对科学,我们常陷入四大思维误区使得大部分的“科学”讨论,陷入了无聊、贫乏的语词争论。因此,澄清这四个错误认知,是理解科学的第一步。


▌错误认知一:技术表象与科学本质不分
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爆炸的时代,移动网络、电子支付、人工智能等发明应用日新月异,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于是很多人认为,这些发明应用,就是“科学”。


但其实,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还是当下的智能手机,都只是技术或应用,而不是科学本身。从本质上说,科学其是一种探索世界的理念或思维方式。
正如吴国盛《什么是科学?》一书中所说:科学讲究逻辑、理性、实验、数学公理化表达,背后是追求自由的意志、求真的精神,乃至征服自然的雄心。
而具体的科技发明,或者是出于能工巧匠的匠心,或者是具体应用,都只是科学的副产品。把表象的、零星的技术应用,当成了科学的本质,必然导致急功近利。

比如,试图通过政策规划、资金扶持,实现“弯道超车、赶美超英”;以“大干特干、多快好省”地实现技术更新迭代……结果耗尽了无数人力、物力和财力,却离真正的科学越来越远。不清“技术表象”与“科学本质”,是对科学最常见的首要错误认知。


▌错误认知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不分


近几百年来,自然科学突飞猛进,以强大的力量改造了自然,也改变了人类社会。很多人就以为,思考和改变社会问题,也可以用自然科学方法。

受这种思想的鼓舞,计划经济、社会管控甚至改造人性的“社会工程”接连出现,在20世纪达到顶峰,甚至引爆了世界战争。



但其实,人类社会的复杂度远超自然界,人性之幽微也绝非原子那样简单。把有思维、有道德、有独立意志的人与水,当成无意识的物品来研究,这恰恰是最不科学的。

正如思想家哈耶克在《科学的反革命》一书中所言,认为可以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数理计算改造社会,是一种理性的僭越、致命的自负,是对科学最严重的歪曲。


另一方面,很多人眼见无法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就把认知社会变成了“诉诸经验直觉,随意解释”人云亦云。


事实上,社会科学虽然很难精准到数学化的地步,但也依然需要自然科学所具备的逻辑、理性和数据经验。正如乔晓春在《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一书说道,讲证据、讲逻辑、讲理性,是一切科学的基本要求。


在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着“不科学”“非科学”乃至“伪科学”的现状。导致人们对社会问题的争论,都变成了只顾立场、不论是非的“胡说八道”。不清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边界、相同与不同,是对科学的第二个常见错误认知。



▌错误认知三:当下与历史不分
所有思考过中国科学现状的人,经常提起那个著名的李约瑟之问——为什么古代中国没有诞生科学。
事实上,现代科学是一个很晚近的产物,不仅古代中国没有,其他地区也没有,乃至西方古代也没有。所以说,“李约瑟之问”其实是个假问题。

正如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威廉·拜纳姆《耶鲁极简科学史》在对科学历史性的梳理中,都不约而同的发现——现代科学不仅稀有,只诞生于西方;而且晚近,是近500年左右的产物。


正是在基督教统领西方后,特别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后,科学思维才从各种巫术思维中脱颖而出。


它是希腊求真的理性精神,中世纪唯命论革命的哲学基础,近现代实验方法论、数学量化表达,经过漫长时间演化的结果。最终在伽利略、笛卡尔、牛顿时代才逐步成型。个别具体领域,比如医学、生物学,出现的时间则更晚。

以为科学是个古已有之的东西,既容易形成历史误区,错判古人;也容易影响当下,忽视了现代科学的不易,不加珍惜。无法以历史的视角思考科学,是对科学的第三个常见错误认知。


▌错误认知四:虚假的危险与真正的危险不分
毫无疑问,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但如果不加以区分,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大部分人反思科学,往往只能发出生态破坏、人文萎缩等文青式呻吟。但其实,科学的真正危险,除了对环境人文的伤害,更在于对人类世界观的破坏。



学者金观涛在《赛先生的梦魇:新技术革命二十讲》指出,无节制、无反思发展科学,会打破人类赖以生存的三个真实性:


首先是“上帝存在”的真实性被打破。随着现代科学的起飞,上帝的存在感越来越弱。科学成了人们的新上帝,开始全面接管人类世界;其次是“伦理生活”的真实性被打破。现代的生物学、基因学、博弈论等等,都将人类都归结为“基因”、“激素”,把人类描述成没有自由意志的物品。


就连人类“主观感受”的真实性也被打破了。脑神经等新科学,已经把人的情感、思想、意志视为神经元产生的幻觉。赫拉利等人甚至认为,人类的一切意识都是幻觉。

简言之,科学可以杀死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真实性,让人彻底滑向了虚无主义的深渊。任意一个后果都可能导致文明的衰亡。


大部分人仍然停留在200年前的认识,只知道警惕空气污染等细枝末节的小事。这是对科学的第四个常见错误认知。
在全人类都被“科学”裹挟的当今世界,对科学的认识,不仅关乎个人的贫富、国运的兴衰,更关乎人类的生死存亡。因此,读懂科学的本质,认清科学的进程,全面审视科学的得失,越发显得重要而紧迫。
但令人焦心的是,当今的教育、传媒乃至“科普读物”,都无法解决以上难题,反而制造出海量的迷信、仇恨和焦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当好一个中小律所主任,到底有多难?放弃到手的G5 offer,原因竟是学费太高!英国留学究竟需要多少预算?流毒深远的四个“科学”神话渡十娘|第二屆國際華語原創IP電影節:作家如何借助火爆的短片市場華麗轉身——对话著名国际制片人曹晓东当一个老小区的居民想自请“ 拆旧建新”,有多难?美国男子出国旅行归来接14.3万账单…只因犯下这个错误!第二屆國際華語原創IP電影節:作家如何借助火爆的短片市場華麗轉身——对话著名国际制片人曹晓东狗引儿【长篇】(六十三)推荐|世界自闭症意识月宣传及科研项目募捐和讲座为什么 Kubernetes 对于我的 SaaS 业务来说是一个错误有色板块的上升空间还有多大——对话谢鸿鹤人生三阶段:从20到40的探索之旅——对话不同年龄段的人生经验中国企业想做好一件T恤,到底有多难?| 品牌新事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究竟有多难?如何破除留美困扰想要像周冠宇一样开上F1,究竟有多难?新加坡究竟有多保守?有些国策竟然“遵循祖制“百年不变?UIUC即将成立计算机学院,美本CS专业申请究竟有多难?超实用!亚特兰大房主改造浴室时一定要避免的7个错误职场上容易让自己倒霉的几个错误。。。2024春假伦敦邮轮行之一想让AI听懂中国话,有多难?重磅!巴菲特股东大会干货来了!涉及科技股、能源投资、生成式AI、国际市场、保险业务、人生最高价值等各个方面38岁决定转岗,这条路有多难?九大公学之一的温切斯特公学,13+入学考试有多难?拿到offer的孩子, 提前做了这件事.……川普没钱了/马克隆发飙开启“地狱模式”的江苏高考,到底有多难?图形推理+数学英语,伊顿公学13+入学考试有多难?英国乔治王子也很烦……在温哥华做父母有多难?!奶粉暴涨!连娃都养不起了!不仅是知识,更是思维方式——对科学的四个错误认知制裁下的俄罗斯到美国读高中,究竟选公立还是私立?——美高倪老师答问(二)F1上海站落幕,要办一站大奖赛有多难? |【经纬低调分享】假装日本人有多难?从邯郸三恶少说起男子瑞士旅行归来接14.3万手机账单 只因犯下这个错误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