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的1998 一 来美20年

我的1998 一 来美20年

博客

我是1998年1月底从英国伦敦来到美国南部一个海滨城市。下飞机第二天先生就开车带我去海边的沙滩,我穿着黑昵长大衣,这是伦敦街头最典型实用的装束,看到别人穿着T恤衫牛仔裤。。。后来这大衣再也没有机会穿过。晚上去中国餐馆,里面只有小猫两只三只在吃饭,老板娘还特意过来打招呼 (后来成了好朋友),才清楚是超级碗进行时,人人都去看比赛了。时间飞逝,到今年整整20年了,终于提笔纪念一下。

回首往事,1998年是我非常重要的一年。有着许多人生的第一次:通过PhD答辩,搬到美国,拿到H1B工作许可,开始第一份美国的工作,考过驾驶执照,开始申请绿卡,买了在美国第一个房子,怀孕,近距离接触了飓风和龙卷风等等。不过最有意思的还是这期间我认识的形形色色的人。

一 面谈


我刚来第一个星期就去先生工作的公司面谈,先生大约比我早一年到这个公司。说实话,我人还没到呢,已经定好了面谈的时间。倒不是我怎样,主要是这里是旅游城市,附近根本不可能找到对口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我来说也一样,除了这家公司,我也没有第二个选择,除非我愿意放弃专业,而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

面谈见到了我第一个美国老板C,一口浓郁的英国口音。后来知道,他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法国人,他生长在伦敦,读大学才到美国。刚从伦敦搬来的我,因为口音的关系, 把C当成了半个老乡。面谈的结果毫无悬念,过了两天offer就拿到了手。可是等到公司的律师,把我的材料送上去申请工作许可,才发现当年的额度已经全部用完了。我必须等下一年的H1B。10月才能开始工作。当时才三月初。怎么办?老老实实等吧!

 

二 考驾照, 游泳

一下子闲下来,有点不习惯。我就给自己找了几个目标:锻炼身体,考驾照,买房子,生孩子。


驾照比较容易,特别是在小城市,先生带我到附近停车场练一练,周末的时候就把速度拉上去开远一点,就把胆量练出来了。其实在伦敦的时候,先生已经开了好几年车了,但是公共交通太发达了,他又特别喜欢开车,所以我不开车也混了下来。跑到美国这小城不会开车就跟没有腿一样。逼上梁山很快就把驾照考出来了。


锻炼身体说白了就是游泳。住的公寓,像个四合院,中间就是个游泳池。每天我下楼游一小时,记得公寓里有两个小女孩,经常在我游泳时在边上玩。有一次其中的一个鼓起勇气跟我说,你不用非得这么游的(you don’t have to swim like this )。 我回答:我知道,不过我喜欢游。说实话,这几个月的游泳对我还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我那曾经严重的花粉病,改善良多,而且第二年生孩子也得以自然产。我每天来来回回游,最后练就了,随随便便就可以浮在水上。只不过水里的漂白粉太浓了,一个小时下来眼睛里一层白雾什么也看不见,那时候也不懂可以带眼罩保持眼睛。


除了在游泳池里游,还经常到海边去游泳。当时没有孩子,没有房子,没有什么家务事。每天吃完晚饭,就开车到海边,先生去钓鱼,我在边上游泳。说起来这一份工作是我们自己的决定。因为当初这家公司有三个地点可供选择,一个在英国北部海滨,另外两个都在美国,一个大城市,一个海边小城。在伦敦的几年使我们对阳光和沙滩没有了抵抗力,如此这般到了佛罗里达。刚来的时候几乎每天晚上出去钓鱼游泳,还专门买了橡皮艇和马达,白沙绿水确实着迷了一段时间。大大小小的鱼也钓了不计其数,那时候冰箱里全是鱼,每天做鱼吃鱼。有意思的是,后来忙起来海边就去的慢慢的少了,到最后一年才去一次。我常常在想,还是一样的白沙滩一样的蓝天碧波海浪,时间一长,为什么就没有感觉了呢?是不是无论多么美好的良辰美景,都会在时间这个杀手面前败下阵来?审美疲劳,喜新厌旧才是最终的赢家。是不是就是顶级美女帅哥,圈在一个家里,朝朝暮暮终究会两相生厌?谢天谢地,我们还有容貌之外的东西,比如亲情,比如头脑,等等。


三  买房子, 房产经纪人, 孩子

 

买房子也按部就班的进行。当时大体有两个选择,一是海边,二是靠近大陆的市内。海边公寓多,房子面积小价格贵,城里的房,佔地面积大,性价比高,而且靠近医院商店之类。先看海边的房子,跟着一对专门做海湾地区的经纪人夫妇。太太不高很瘦,穿着打扮非常高档时髦。跟她熟悉了以后告诉我,她兄弟姐妹一共10个,她是老大,带大好几个弟弟妹妹,她先生是纽约来的,从小被宠坏了的独生子。他们夫妇不生孩子,她说"我已经完成了对社会的义务了",这辈子过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虽然和他们接触只有很短一段时间,但他们的故事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常常想,父母叫老大来代替自己行使本该父母的职责是不是非常不公平,预先透支了子女的生命和幸福?我有一个堂妹,也是从小帮助父母照顾三个弟妹,因为她父亲是军人常年不在家。小小年纪承担了许多责任。堂妹大学毕业之后, 找了一个大她20多岁的男人头也不回地远走他乡。不知道堂妹究竟怎么想,也不知道其他嫁给父辈年龄的姑娘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童年经历?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真是一点不差。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和社会如果欠了他们关爱,将来一定会以某种方式来偿还,很多时候并不是喜剧。里面的惨痛和牺牲恐怕只有当事人知道。在小孩子懂事能干的背后,说不定全是血泪。不如在孩子小的时候,还是就当他/她是一个孩子来爱吧。


回到城里看房子,这回经纪人是一个胖胖的老太太,典型的美国南方人。每天穿着色彩鲜艳的裤子套装,开着车带我穿过大街小巷。前前后后看了差不多有上百个房子,最后买了第一个。老太太的故事也很励志, 18岁嫁人,生了四个儿子,家庭妇女一做20几年。可惜老公是个家暴男,为了孩子咬紧牙关维持婚姻。等最小的孩子前脚上大学,她后脚就从家里搬出来了。没有学历,没有经历,没有钱,一切从头开始。做校车的司机,白天开车,晚上自学,考经纪人执照。开始买卖房子,一级级往上考执照,一点一滴累积人脉,我认识她的时候,已经一年好几百万销售额,当时城里平均房价十万不到。


这是我最先认识的两个美国职业妇女,她们兢兢业业,认真工作,真诚待人,为客户着想,努力把握自己的人生,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我最后一个任务(生孩子) 有点麻烦 tricky。作为一个Control freak, 习惯于计划一切,我约了妇产科医生,提出请求检查身体,有必要就治疗之类。没想到医生一口回绝,说你年轻轻的,尽管好好放松,每天吃维生素钙片鱼油。如果半年没怀上再回来见我。灰溜溜的我只好打道回府。


四  开始工作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每天上午看房,下午游泳,晚上钓鱼,终于晒成了阿米狗,身材体重也达到空前绝后最好的状态。转眼到了七月底,事情突然有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公司决定招我提前回去上班,因为当时唯一的technical analyst, 和我具有同样职位,一个埃及博士E(加拿大的学位)忽然请假俩月回埃及,因为太太生了脑瘤。公司上下一片同情,老板还争取到让E带一个手提电脑,从家里上班工资照付的机会。  但是E支支吾吾把这个机会给拒了,退了房子就离开了。


公司的正常运营成了问题,设计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老板不懂具体的操作,要叫公司在其他城市的部门每天支援也不太实际。这才想起来正在等待工作许可的我。公司决定铤而走险,人事部跟我说提前两月上班,这两个月不会付我工资,但是年底会以奖金的形式付给我。对我而言,是正中下怀。买房子已经签了合同,冰箱里的鱼半年也吃不完,游泳沙滩也玩的差不多了。于是8月1号走马上班。

 

一进去发现是个坑,老板C是个空架子,技术操作一窍不通,关键是还不抓重点。E走前两小时的Handover基本上没用,要命的是他把我们部门的技术书全部带走了。老板手里只有一份商业程序的操作手册menu。公司的技术VP 第一个星期就给了一硬任务,要把正在进行施工的一个项目算出来。没有办法,只好拿着操作手册赶鸭子上架。具体那两个星期吃了多少苦头已经记不住了,只记得VP和老板每天来催,亚历山大,而我必须两眼一抹黑得从头学起。最终还是以前的经历救了我,做PhD时候,也有过几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情况,靠着咬紧牙关最后柳暗花明的。关键是不失去信心,不断尝试不断总结,坚持到底。长话短说,这新工作第一关是混过去了,计算结果和最终测试圆满吻合。不过做完回过头来一看,其中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工作量,其实半天就够了。没有办法公司和我都得付学费。一年多以后,公司接到一个新项目, 当时行业内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占1/5),公司决定让我负责项目的设计运算。说实话非常的大胆,回想起来可能就是因为当初那短短两个星期的工作印象,因为除了那次,我和技术总管VP再也没有联系。当然这都是后话。


话说九八年的八月份,可能是非常难忘的一个月。因为搬进新房子,开始新工作,加上发现怀孕了(离医生跟我说的半年期限才过了一半)。仗着年轻,充满热情,充满希望,就这么过来了。给自己年初定的目标也全都实现了。换到今天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勇气承当这么多挑战。


再交代一下埃及同事E的故事。九月份公司有人在外州一个城市里见到他,原来他只是跳槽,太太并没有脑瘤,一切都是谎言,为了逃避偿还公司把他们一家从加拿大搬运过来的费用Relocation cost。因为合同规定,必须为公司服务两年,否则退还公司付的搬家费用。当然这事最后是不了了之,公司是不会为了这点钱上法庭的。

故事还没有完,两年后,忽然发现我家Sams club账单上有一来路不明的支出。我打电话去询问,发觉是E这两年一直在免费使用我们的副卡。原来先生一来美国就加入Sams club, E就问先生要了免费副卡。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先生就答应了,然后就忘了。E消失了以后,先生以为这事就算完了,哪曾想人家在千里之外每个星期还在免费使用这张副卡。其实用也没有关系,能不能和我们打一声招呼?说来不好意思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斤斤计较写出来。其实E的工资并不低, 这么做并不是因为活不下去。其实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人品是最重要的,古老文化国家出来的人好像有不少难缠的。人如果没有道德底线,你很难相信他什么是真的。我们还是敬而远之的为妙。


——-
五  飓风 , 龙卷风 , 年底


我们的房子最终买在市中心附近,小区对面就是医院和购物中心,上班不到10分钟的路。进出非常方便,到了九月份,来了个飓风在我们沙滩上隆重登陆 landing,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所有公司提前关门,大家回家把坛坛罐罐装满水,准备好面包罐头蜡烛手电筒,海边的住家还买了木板把玻璃窗全钉起来,把花园里的座椅全部收起来。我们也准备好了躲在最安全的储藏室里,因为在房子中央,没有窗户。提心吊胆度过了飓风登陆前后的一天一夜。 谢天谢地飓风登陆以后能量迅速衰退,变成了热带风暴。我在家里隔着窗户,看着花园里14棵高耸入云的棕榈树在强风下弯过来弯过去,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些树被修剪成只有最上端才有叶子,也明白了为什么我们这里的房子都是一层楼。经过短暂的停水停电之后,我们这里很快恢复了正常。海边的损失要大一点,好在飓风登陆的地方人烟稀少总算还好。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近距离的经历飓风,登陆地点离我们大约20分钟的车程。在以后的几年里,或多或少每年和飓风擦肩而过。后来搬到现在住的这个城市里,离海边起码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每当飓风来临,大家都在认认真真的讨论如何撤退,回想起佛罗里达的经历,我们没有就加入惊慌失措的大撤退队伍。

 

至于龙卷风,印象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中午吃饭,在停车场看到远远的一个龙卷风,在那里卷呀卷飘呀飘,而我们这里却是蓝天白云,太阳高照,一切是那么的不真实。第二次就没那么幸运了,天气预报附近有龙卷风,我当时的办公室是在公司的主楼旁边一个小楼。出于安全考虑公司让我们全部撤到主楼里。其实只有十几步路的距离,等我们出门发觉天昏地暗,四周漆黑一团连自己的脚都看不见了,强风更是把我们吹的站立不住,大家只好互相搀扶,勉强逃进大楼。不久就证实龙卷风中心在离我们不到一英里的小桥上,大家都吓了一身冷汗,我当时还怀着女儿。。。

 

转眼到了年底,感恩节和圣诞节都是在美国同事家里一起过的。其实我们公司大多数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都是从美国各地过来的,大家远离家乡和亲人,在这个旅游城市里,有着一种大家庭的感觉,产生了特殊的bond。这是我后面工作的几个公司中所没有的氛围。后来陆陆续续我们都离开了这个城市,也离开了这个公司,但是我们有几个成了好朋友,一直保持联系到今天。

 

-----------

 

时间飞逝, 20年过去了。感谢上苍的恩典,给了我如此风云变幻的一年。1998年我遇到的人事,都成了我的老师,教了我许多的道理。回首往事,唯有感恩。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zhiyan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