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海上自由号》巡游记
乘“海上自由号”巡游记
一、巡游概述
移民加拿大以后,听说坐游轮是一项非常令人赏心悦目的旅游项目,儿子和儿媳从年初就开始计划这次旅游,因为游轮都是从美国的港口启程,所以他们提前给我们两老办好美国签证,9月份从网上订好票,全家人都期待孙姑娘放假后的这次旅游。
2014年12月14日凌晨4点多,我们全家6口人(老少三辈,5个大人一个孩子,其中老伴偏瘫坐轮椅),乘飞机从多伦多飞到美国的奥兰多,然后租车到海港卡纳维拉(Canaveral)。从奥兰多到海港卡纳维拉,沿途都是绿树,气候温暖,仿佛由寒冷的冬天一下子进入夏季。
在海港码头办理登船手续时,看见不少退休的美国老人在码头上走来走去,帮助游客填表登记或解决问题。据说这些美国老人都是在做义工,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到美国,对我来说,这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新鲜事。
验票登船后,我们全家在11层自助餐厅先解决了午餐问题。下午4点半游轮起航,缓缓向东加勒比海驶去,开始了我们一周的海上巡游。
游轮起航以后,有两项活动:一是紧急情况下救生演习,要求全体游客都参加;另一项是船长率他的助手向游客表示欢迎,并对这次巡游做简单介绍。这两项活动结束,便到了晚餐时间。
游轮上的新生活,对于一辈子生活在内陆并第一次坐游轮旅游的人来说,那种新奇感是可以想象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我们都是从船上的第一层到船上的第15层参观巡视,熟悉游轮上的环境。在第12层甲板眺望大海时,不免想到,世界只有最富裕的国家,才造得起这样巨大的豪华游轮,才玩得起这样的海上巡游。我们中国近代如果不是在内忧外患中挣扎,如果建国后不是瞎折腾,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谋发展,今天我们的海洋中不是可以照样有游轮来来往往吗?又想到,我们这些六七十岁的中国大陆退休老人,能到美国来坐游轮在海上巡游,特别是像妻子这样坐轮椅的残疾老人,这简直是如同白日梦。如果没有儿子和儿媳的孝心,我们哪里能够有今天……
游轮行驶了两天两夜,第三天一早停靠在一个叫Cococay的海岛港湾岸边。游船上的旅客纷纷下船到岛上游览购物,有的则带着行装去进行潜水运动。儿子和儿媳带着孙姑娘加上亲家母共4人,去岛上游玩,我因老伴坐轮椅行动不便,便下船在岸上推轮椅转了一圈,便回到船上。岛上观光的游客按时回来以后,下午3点,游轮重新起航。
第五天早8点,游轮又停靠在一个叫St.Maarten的海岛的港湾里,港湾三面环山,一面是海,海湾中停靠的大小船只很多,光巨型游轮就有4艘。据说此岛隶属法国和荷兰两个国家,岛上以加工高档钻石首饰和手表著名,这些首饰和手表价格昂贵,非一般人能够消费。船上游客再次下船观光和购物。我和老伴仍然只在船下岸边码头上活动一会,就回到船上。游轮在这里停了一天,直到入夜,岛上满山坡都是灯光闪烁,游轮才缓缓离开。
本来按计划,游轮沿途要停靠3个海岛,供游客观光购物,说是因游轮动力不足原因取消了一个海岛的旅游项目,每个旅客退了一些美元。
游轮从St.Maarten港开始返航,两天后,游轮回到原来登船的港口卡纳维拉。然后我们租车回到奥兰多,下午在奥兰多商店购物,晚上飞回多伦多。
就这样,我们一家6口,乘游轮在东加勒比海巡游一周,顺利返回。从温暖如春的美国南方,回到隆冬季节的多伦多。觉得这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特把这次旅游的具体情况做一个记述,供有兴趣的人参考。
二、 “海上自由号”简介
我们从奥兰多驱车到了卡纳维拉海港,一眼就看见“海上自由号”停泊在港口,它就像一栋雄伟的高楼大厦静静地矗立在岸边。
走进游轮,只见里面到处都干干净净,地板和楼梯上都铺有漂亮的地毯,打开住宿的舱室(Stateroom),从床上的枕头铺盖,到卫生间的毛巾洗漱杯,一切都布置的非常整洁美观。儿子说,这里就像一家5星级宾馆。由于儿子儿媳都是工薪阶层,所以我们订的舱室都是经济舱,白天进去也要开灯;经济条件好的,可以多花钱预定靠加甲板的舱室,不仅里面宽敞,白天光线好,而且透过窗子就可以观看大海。好在除了晚上睡觉,白天人们都在室外活动,有个整洁舒适的住处,已经十分难得。
有关材料介绍,该游轮是2006年由一家美国公司耗资约8亿美元,费时18个月建成。游轮排水量为15.4万吨,长度为338.9米,从甲板上的第一层舱室到最高的15层,设有近20多部电梯,从船的前部、中部到尾部,都可以非常方便的上下往返。该游轮载员包括船员在内,共计5728人。可见,整个游轮是一艘超级大宾馆,它的巨大令人惊叹。让我们把“海上自由号”游轮从1层到15层供旅客生活和娱乐运动的场所及设施先做个介绍。
旅客首先踏上的是游轮第1层。这一层主要是货仓,储存船上所需的物资和货物等。另外还设有一个医疗站(Medical Facility),游客在旅游中突然身体出现不适,可以在这里诊治。
第2层设有会议中心(Conference Center),供船上开大会时使用。还有就是客舱(Stateroom),这一层应该都是经济舱,因为4层以上的客舱才开始有面向大海的玻璃窗。
第3层游客活动的场所较多,最重要的是在船头部位的一座大剧场,整个剧场建筑完全和陆地上一样,空间巨大,分楼上(在第4层)和楼下(在第3层),有1300多个座位,每晚这里都有节目演出。在船尾部位是一个大餐厅(Diningroom),可以供上百游客同时用餐。在船的中部,还有一个小溜冰场,场地不大,比一个篮球场略小,但可供游客在上面滑冰,也可以做滑冰表演。我们全家就在这里观看过一场相当有特色的滑冰表演。其它还有一个艺术画廊,有些美术作品供游客欣赏和购买。还有地窖,大概是储存低温保存的蔬菜水果等食品。
第4层,在船尾部除一个大餐厅以外,其它有一个赌场(Casino),里面有几十台电子赌博机,供游轮上有这种兴趣爱好的游客去过瘾。在这里,我闻到有些许烟味,估计有人抽过烟。这层最使我感兴趣的是散步甲板,可以从船头到船尾绕船一周,近距离观看海浪和岸上的景观,或在船头远眺茫茫的大海,让人陷入遐想之中……。
第5层最显眼的是商业一条街,这条街估计有100多米长,4层楼高的空间,街上有不少免税商店,这些商店除了日用百货、衣物、酒类以外,还有手表首饰之类出售,总之,商店是从旅客需要角度考虑设置的。再有就是一个24小时供应开水、咖啡和糕点的店铺,里面设有沙发和桌椅。开始不知道这里有咖啡和开水免费供应,喝惯热水的老伴和我很不习惯,第三天才发现这里有开水,十分高兴。有一次我深夜4点去打开水,见有老人坐在那里喝咖啡。心想,人到老年,睡眠少,这里清净幽雅,遮风避雨,老年人深夜闲坐聊天,十分惬意。看来游轮设计真是考虑太周到了。在商业街的尽头,是游客服务处(Guest Relations),经常有游客在服务台前排队办理各种手续,或解决游客遇到的问题。
第6层到第10层,均以客舱为主,其中第7层有一个小型无人管理图书馆,第8层有一个电脑上网室。
第11层是游客最爱去的一层,因为在船尾部有一个巨大的自助餐厅,里面同样可以容纳一两百人同时用餐,而且食品的花色品种繁多,水果糕点样样俱全。旅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尽情享受美食。餐厅外有露天游泳池,泡澡池,酒吧,露天影院,演唱小舞台,船边一律装有玻璃窗,可以挡风避雨。在这里设有上百的日光浴躺椅,还有自助雪糕免费供应机……总之,从早到晚,在这一层用餐和进行娱乐活动的游客特别多,所以这一层显得特别热闹。
第12层是游轮最高的露天场所,最开阔的一层,因为第13、14和15层的建筑面积不大,所以,这一层有绕船一周的跑道,每天早晨都有游客乘电梯上来,或观看海上日出,或迎着海风或朝阳散步和跑步。在跑道旁边,摆放着上百的躺椅,供游客边望大海,边进行日光浴。这层还设有登高望远的观望台,登上观望台,视野特别开阔,仿佛自己是悬在大海的上空,人们在这里不免有一种心旷神怡和飘飘然的神仙感觉。不过,在船的前部还很巧妙地安排有健身房,里面有近20多件健身器材诸如跑步机、拉力器等;在健身房两旁是按摩室,进行有偿服务。在船的尾部有视频室,供游戏机爱好者在这里消遣,还有临时托儿所,游客可以在开放时间,把自己带的3——5岁的小孩放在里面,有人免费照看。
第13层的船尾部,有一个运动天井,里面有一个篮球场,有一个攀援墙,一个微型袖珍高尔夫练习场,最后面是练习冲浪的人造海浪激流,这里有专职教练进行辅导。
14层的靠船头部位,建有一个半圆形的客厅,类似于一般轮船的驾驶舱,透过半圆型的玻璃窗,游客可以一览无遗地在这里观望大海。客厅里面有沙发和桌椅,有一个吧台,为在这里观望海景或日出日落的旅客提供饮料。客厅内还有一个小舞台,舞台上有一些乐器,显然,游客可以在观海的同时欣赏音乐或歌手的演唱。在客厅后面,有棋牌室,里面有14张牌桌,还放有一架钢琴。另有一间是专供有会员卡的游客出入的俱乐部。这些设施,无疑都是为游客过神仙日子而考虑安排的。
第15层是游轮的最高层,设有一个很小的教堂,供教徒做礼拜。
从以上关于游轮的介绍中不难看出,整个游轮的规模和设置,就是力图把游轮打造成为一个海上乐园,供乘游轮巡游的旅客吃喝玩乐,让他们在一周度假期间,得到很好的休息和放松。
三、 游轮上的各项活动
在游轮上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一是体育活动,二是娱乐活动,三是上岛游览购物活动。
先说体育活动。一般来说,西方人对体育锻炼比较重视,所以,游轮上的规划和设置也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每天早晨,在12层甲板上跑步的游客多是老外,既有年轻男女,也有老年人。他们穿着运动衣和运动鞋,迎着海上的晨风,绕甲板跑了一圈又一圈。甲板上画的跑道有两条,一条是供跑步用,一条是供散步用,各行其道,而且不管是跑步或是散步,大家都是逆时针方向行进。可见,老外在这样容易忽视的细节上,也特别讲究规则和秩序。
其次是进行日光浴。在中国老百姓中虽然也讲老年人多晒晒太阳,但在年轻人中这样普遍重视日光浴的人还很少。考虑到西方人讲究日光浴,在第11层和第12层,在空闲处几乎到处都摆放着折叠躺椅。每当早餐后,明晃晃的太阳出来,一些男男女女戴着墨镜,穿着游泳短裤,先是下水游泳或泡澡,然后就是领取两个毛巾被,躺在躺椅上晒太阳。在11层光线柔和的地方,有些老外还在躺椅上看书,一躺就是一两个小时。望着这些赤身裸体躺满整个甲板的男女,有的全身皮肤已经晒得如同大虾一般粉红,你就想到中国人老是强调补钙,究竟是日光浴好,还是补钙好?真是值得考虑。
再其次是篮球、乒乓球运动,还有一些带有冒险性质的攀援和冲浪。不过,在进行攀援活动时,不管是成人或儿童,都要系安全带和戴安全帽,并有专人拉着安全绳加以保护。所以,儿子和8岁的孙姑娘都攀了两次,锻炼胆量,体验攀援的乐趣。而冲浪则是另一项需要冒险精神的运动,没有学会冲浪的人,在练习的时候,尽管有教练站在旁边牵着初学者的手,但教练一放手,初学者几乎每次都要跌倒在激流中,被冲上高处,成了落汤鸡。尽管如此,一些喜欢冒险的美国男女冲浪爱好者,仍然一次又一次刷卡排队,反复练习。
此外,三层甲板的滑冰运动也很吸引人,儿子儿媳和孙姑娘都去划过几次,他们在那里戴上安全帽,穿上带冰刀的鞋,每次可以在音乐声中,练习滑冰半小时。总之,游轮上的运动项目十分丰富,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擅长,自由选择。
再谈娱乐活动。游轮上,每天晚上在大剧场里都有演出活动,有时是歌舞杂技,有时是类似于中国单口相声的脱口秀。由于游轮上多是美国本土来的度假游客,外国的游客占比例较小,所以这些演出的节目,多是根据美国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而安排的。每天晚上剧场里座无虚席,有些人还站在最后排。在节目演出中,舞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经常互动,特别是脱口秀的演出,演员和观众的交流更多,演员的幽默话语,常常引起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场面十分热烈。可惜,我们华裔老人语言有障碍,即使像儿子和儿媳来加拿大多年,语言交流已经基本过关,他们也觉得脱口秀演员讲得笑话,有不少微妙之处不能像老外那样理解得透。这就像懂中文的老外,他们对我们华人喜欢的那些相声和小品,也有欣赏障碍一样。此外,剧场还安排有立体电影放映,供游客观看。我注意到,在剧场里无人大声喧哗,无人乱丢纸片,剧场干净清洁,空气清新,安静有序,这种社会文明程度,令人赞叹。
除了每晚的演出,白天如果没有下船登岛旅游项目,在11层的游泳池旁,则有跳水表演,性感猛男或美女秀,这些节目表演时,在场的观众都被吸引,并且参加互动,给表演者打分,场面十分热烈。在这里,即使没有什么节目表演,也会有男女歌手在小舞台上为在那里休息的游客献歌,千方百计让游客心情愉快。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滑冰表演。由于冰场里看台座位较少,游客观看这场表演,需要提前在网上预订。预订成功的游客要按时提前入场,客满闭门。那是在一个下午,表演准时开始,大幕拉开,在音乐声中,10名运动员登场做花样滑冰表演。这些运动员个个动作敏捷娴熟,一眼就可以看出他们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运动员。其中有一段演出,运动员都穿着中国式运动服,运动服的后背上是人们都熟悉的圆形阴阳八卦图,他们在中国音乐旋律的伴奏下,表演中国功夫。作为一个在中国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华人,看到这段表演,感到十分亲切。心想,这才是真正的软实力。人家心悦诚服地学习你的优秀文化,从内心喜欢你文化传统中的一些东西,这才是你让人佩服,让人尊敬的地方。
游轮上其它一些诸如跳舞、打牌、赌博、玩游戏机等等,在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但应该一提的是,在游轮上还有一些专为儿童举办的活动,如教孩子们如何做面包,让孩子们排队登台表演自己最拿手的节目等等,每个登台表演的儿童,大家都掌声鼓励。这些活动也很受儿童和家长的欢迎。
最后,我再提一下登岛观光旅游的项目。每次登岛前,游轮上都有专人向准备登岛的游客做介绍,介绍岛上的自然和人文概况,以及旅游观光的重点等等,并且有车和导游陪同,但要另外付费。据儿子讲,在岛上游客可以自由选择潜水活动,或者坐缆车登高望远,或者到商店购物……。总之,登岛活动,可以使游客的旅游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四、 游轮上的饮食和服务
游轮既然是海上乐园,那么在饮食和服务上,也必然十分讲究。
首先说饮食,游轮上有四个大餐厅,都是免费进餐。其中11层的自助餐厅,我们两老最喜欢去那里用餐。前面已经提到,里面有各种精美的食品,诸如各类糕点,各种新鲜蔬菜,烹制的鸡鸭鱼肉和各种海鲜,还有各种瓜果,可以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不过,我们两老仍然按平日的习惯,早点喜欢喝热牛奶,吃点面包或糕点,外加一点水果。午餐我们喜欢米饭,炒菜,由于平日很少吃三文鱼,酱牛肉,烤肉等佳肴,机会难得,也经常品尝。外加一点水果和甜点。总之,不同国家或地区来的游客,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吃得很舒服,很满意。在进餐中,常有餐厅服务员到身边询问,看需要什么饮料,比如咖啡、冷饮之类,只要你开口,这些服务员会马上给你端来;你也可以请服务员代购啤酒、红酒之类。我们中国老人喜欢喝开水或茶水,服务员根据你的请求,也可以把滚烫的开水或茶水送上你的餐桌。
晚餐被称为正餐,儿子和媳妇常安排全家去四层餐厅进餐。进入餐厅要求衣着整齐,最好男士是西装领带,女士也要衣着讲究。全家人围坐在预先订好的餐桌前,侍者先把英文菜单送来,请游客根据每个人的口味和喜好,一一点菜和点甜点。这对我们这些英文水平很差的华裔老人来说,肯定是瞎子点灯,没什么意义。好在儿子媳妇英文好,一切由他们安排。餐前每人前身先围上一块雪白的餐巾,然后侍者送上一盘小面包和冷饮。按我们的要求,每次还送上两壶烫开水。十多分钟以后,第一道一小碗牛肉汤或海鲜汤之类送上来;再等10到20分钟,所点的龙虾、牛肉、酱鸭等才端上餐桌,每人的分量不多,但基本够吃;最后是甜点或雪糕之类,也是根据每个人点的品种送上来。如果要啤酒或葡萄酒,另外购买。这种吃正餐的好处是,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喜好和口味来安排;其次是餐点做得非常精致和讲究;再其次是在进餐期间,客人有很充足的时间聊天,或者是观望玻璃窗外的茫茫大海。餐厅里,每桌都有身穿白衬衣黑背心的侍者专职为这一桌服务。在用餐时,还有照相师为客人照相。我看一桌一桌食客,桌桌都是谈笑风生,喜气洋洋。显然,这种所谓正餐,从内容到形式,大概都是沿袭过去西方贵族的传统,把进餐当成大家彼此交流谈心的一种聚会,而侍者周到的服务,还显出食客的尊贵。但对于我们这些过惯普通人生活的华裔老人,似乎有些不习惯,我觉得这种所谓正餐太繁琐,太费时间,太过分讲究排场。比如餐桌上的刀叉盘子之类,有些还没用,侍者就收走换新的。
再说服务。游轮上的服务,同样也是精心安排。每天下午,在各舱室的床上就放有两三份印制精美的材料,其中一份是《巡游指南(Cruise Compass)》,里面详细介绍游轮第二天的各项活动内容。比如为方便游客第二天观看海上的日出和日落,在指南的开头醒目部位,把日出和日落的具体时间印出;指南上也把游轮上各餐厅的开放时间,具体告知。其次,也是在醒目部位,把第二天的气温也印出来,方便游客着装。还有,第二天游轮上开展的各项活动的具体时间,活动内容,以及在第几层甲板,也逐项印出来,以便游客做好第二天的活动计划,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每天摆在床上的第二份材料是《当日建议(Daily Offers)》,向游客介绍一些当天的重要活动,以免游客错过机会。此外,游客在住宿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或有什么要求,如是否需要把房间内的双人床拆分成两个单人床,或合并成双人床等等,也用书面问卷的方式,旅客如果需要某项服务,可以在问卷上打钩,在你离开房间之后,服务员就会按你的要求给你及时解决。总之,游轮的管理者为游客考虑得十分周到,从早到晚,整个一天的活动,从进餐到各项体育活动、娱乐活动、游览活动,以及游客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尽可能一一通过书面形式与游客沟通和解决,使游客在巡游中感到方便舒适和轻松愉快。可惜,由于自己的英文水平低,这些写得生动有趣的材料读起来十分吃力,不免错过一些很好的观摩机会。
当然,使游客感到更具体的是游轮上睡舱、餐厅,以及各个游客活动场所所的服务。我们睡舱的服务员是一位菲律宾年轻女性,她与游客见面总是微笑并友好地打招呼。她总是在游客离开舱室以后,把室内整理得非常干净和整洁,一块刚刚用过的雪白的毛巾,她也要换成新烘干的干毛巾。一般宾馆或饭店,每天服务员只是整理一次房间,而游轮上舱室服务员则不止一次。在餐厅,服务员都是统一着装,不管是站在服务台里的服务员,还是在餐厅走来走去的服务员,都是有问必答和有求必应,态度友好温馨,让游客感到十分温暖。另外,假如你在游轮各层走动散步,可以经常看到船员在工作——有的在用毛巾或抹布擦拭船边的栏杆,有的在用拖把拖甲板,有的在维护船上的设备……总之,游轮上到处都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一次,我早晨4点多起来,到高层甲板上的各活动场所参观走动,看到在第14和15层,已经有船员在擦拭楼梯的扶手……。
游轮上的船员和服务员何以如此敬业?我想仅仅靠制度进行管理,如小费制度,上下班打卡等,这固然有效;但是分布在游轮各个岗位上的船员和服务员,他们人数众多,又十分分散,如果他们内心没有一种内在的敬业理念,他们能够那样自觉和勤奋的工作吗?他们的敬业精神是否就是德国思想家韦伯所指出的那种新教伦理?
在第11层的大餐厅里,我们遇到几个中国女服务员,她们都是20岁出头的大学毕业生,分别来自云南、湖南、常州、长春等地,她们大学毕业后,在网上看到美国的招工信息,通过中介和面试,合格以后来美国打工。据他们讲,游轮上的服务员除了美国本土的以外,还有分别来自印度,菲律宾,牙买加,巴基斯坦等国家移民。游轮上的船员干得好,可以续签工作合同。看到中国的开放政策使这么多的年轻人走出国门,来到世界最发达的美国,想到当年我们的闭目塞听,如同井底之蛙,真有一种换了人间的梦幻感觉。
五、几点感慨
人在经历一段梦幻一般的生活之后,常常有一些感慨,我也有几点肤浅感受想写出来就教于读者。
第一,早就听说,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是拼命工作,尽情享乐,这次有了亲身体会。码头上衣着整洁的美国老人做义工时的情景,游轮上美国船员的勤奋敬业,是否可以代表美国人在工作岗位上的精神状态?如果能代表,说明美国人在一种伦理文化指导下,是自觉自愿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而不仅仅是因为管理制度的约束。其次,在游轮上度假的美国人,又使我们看到他们在休息和娱乐中的精神风貌。在游乐场所的美国男女游客,他们生龙活虎,放声大笑,性格都显得十分开朗;在冲浪激流旁,他们兴致勃勃地排队等候,对激流中的险境,他们勇于挑战,显示出美国人的冒险精神;在餐厅或其它公共场合,他们讲文明,讲礼貌,守秩序,即使偶尔发现有人由于疏忽站错位置,他们不是怒目而视,而是善意地提醒;在日光浴时,无论年轻人或是老年人,打开书本读书的人很多……另外,虽然在购买游轮的客票中,已经预付了小费,但据华裔服务员讲,美国游客比较大方,对服务周到的服务员仍然要付小费。还有这样一件小事,一天傍晚,我和老伴在13层的客厅里观看日落,一对50岁左右的美国夫妇和我有些简单交流之后,那位美国妻子见我们没有戴墨镜,就把自己的墨镜给轮椅上的我老伴戴上,怕她的眼睛受到强光刺激。这一细节,十分平淡,却也反映出这个美国妇女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同情……总之,游轮上的美国人给我留下的印象良好,他们的言行举止和精神风貌,都体现了文明社会普通公民的特点。当然,电视上告诉我们,美国警察对黑人滥施暴力,校园枪击案时有发生,抢劫杀人的现象也存在……说明文明社会仍然有黑暗面存在,我的认识仅仅是在一个有限范围内的观察和感受而已,不知是否太皮毛?
第二,儿子说,作为来到加拿大白手起家的技术移民,没有十几年的艰苦奋斗,没有他们夫妻的共同努力,是不可能有机会来享受游轮上的这种生活的。的确,这种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固然让人感到幸福快乐,可是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千加元以上的票价还是难以承受的。回顾儿子和儿媳来到多伦多以后,他们经历了过语言关的艰辛,经历了求职的焦虑,经历了失业的痛苦,经历了节衣缩食的煎熬……那时他们哪里敢想到去美国坐游轮?哪有闲心去度假?即使回国探亲都要精打细算。但他们靠吃苦耐劳和勤奋努力,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这种经济比较宽裕的境地,每年可以外出旅游一两次,也可以随时回国探亲。我想,在国内那些住别墅,开好车,过上富裕生活的人,不是红二代,就是靠钱权交易,靠巧取豪夺,靠邪门歪道等等发财致富的人;一个技术人员没有背景,没有权力,靠打工吃饭,能买一套宽敞像样的住房吗?我亲眼看到一对在北京读完大学的年轻夫妇,他们留在北京打拼三年,由于买不起住房而被迫回到老家陕西从头开始。在电视剧《蜗居》里对当代一些大学毕业生的生存处境,表现得很真实。在美国或者加拿大,固然也讲门第背景和人脉机缘,也有巧取豪夺,但这种现象毕竟是个别和少量的;相对中国大陆来说,就业的机会和分配的多寡,就更为公平。因此,在多伦多的两年时间里,我亲眼见到不少年轻的技术移民,他们凭自己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都住上宽房大屋,过上比较富裕和体面的生活。
第三,我们夫妻的三个孩子先后移民到加拿大,妻子中风偏瘫多年,在这种情况下,二儿和儿媳在七八年前给我们两老办了移民申请,通过审批,两年前来到多伦多,住在儿子儿媳家,我们两老晚年从此有了依靠。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亲眼目睹不少华裔老人为子女照看孩子,做饭做菜,使年轻人安心工作和免除后顾之忧,老少三代,和睦相处。但也看到一些家庭里老人和儿女相处艰难,老人和儿女常有磕磕碰碰;有的甚至含泪离去。我们两老来到这里以后,尽管对儿子儿媳很少能帮什么忙,特别是在他们夫妻的艰苦创业阶段,都是亲家母在为他们提供后勤支持,但我们两老来了之后,处处受到儿子儿媳的关心和照顾,他们给我们买衣服和鞋子,问寒问暖,倍加关心,对我们在大陆贫困日子中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媳妇没有一点难看的脸色,儿子也总是耐心提醒。在两年中,儿子儿媳带我们去落基山天然大公园旅游,带我们去古巴度假村,这次又带我们去美国乘坐游轮……每次乘车都是儿子把他母亲抱上抱下,这在当代社会,应该说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有时我不免想到《红楼梦》中两句话:“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说明自古以来,儿女心里装着父母,对父母的衣食冷暖关心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更多的是男孩长大成人后,一心扑在事业上,心里装着老婆孩子,能偶尔想到父母的处境和冷暖,关心一下,问候一下,已经算不错了。而我们的儿子和儿媳却用他们的孝心,给我们两老的晚年带来温暖的阳光!这使我不能不感到,在自己充满磨难和不幸的一生里,晚年能有这样的境遇,也算是是老天的垂怜和眷顾!
20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