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三大種族屠殺之一 --- 亚美尼亚大屠杀
PBS 和 BBC 都有有关ARMENIAN GENOCIDE的记录片,中国曾经有过来自外邦和自己人的多次大屠杀,但一直生生不息,我们有责任让世界了解我们曾经的苦难,但也要有胸襟去了解其它苦难的民族的历史,唯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伟大的民族。
2010年3月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一項議案,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大量殺害亞美尼亞人的事件定性為“種族屠殺”,並要求總統奧巴馬予以認可。土耳其政府隨即宣布召回駐美大使,以示抗議。
此前,土耳其與亞美尼亞兩國官員於2009年10月10日在瑞士蘇黎世簽署協議,實現關系正常化。美國此番“舊事重提”,無疑將給土亞本已緩和的雙邊關系再掀波瀾。
亞美尼亞大屠殺,是20世紀第一起種族滅絕大屠殺。據亞美尼亞方面的史料記載,1915年至1923年期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亞美尼亞人實施了慘無人道的種族滅絕政策,導致150萬亞美尼亞人死亡。
1978年,聯合國將此事件定性為“種族滅絕”。此后,歐洲議會、比利時、法國、希臘和俄羅斯等國際組織或國家,均發表聲明,稱這宗屠殺為“違反人性的罪行”,它與納粹的猶太人屠殺和盧旺達種族大屠殺並稱為“20世紀三大種族屠殺”。
亞美尼亞的千年屈辱史
亞美尼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傳統上的“亞美尼亞”包括現在的亞美尼亞共和國及土耳其東北部,亦即今天被稱為“東亞美尼亞”和“西亞美尼亞”的兩部分。
該地區早在公元前9-6世紀就建立有奴隸制國家,並逐漸形成了亞美尼亞部落。公元前6-3世紀,亞美尼亞處於波斯帝國的控制下。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大帝擊敗波斯的大流士三世,亞美尼亞從波斯的一省變成了馬其頓帝國的一部分。亞歷山大去世后,馬其頓帝國分崩離析,亞美尼亞趁機獨立。
公元前190年,亞美尼亞的阿爾塔什斯一世建立了阿爾塔什斯王朝,接下來在提格蘭二世(大帝)的領導下,亞美尼亞逐漸發展成為當時西亞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其疆域從裡海、地中海一帶一直綿延到埃及。
但亞美尼亞的輝煌並不長久。公元1年,在羅馬帝國與帕提亞帝國(中國古稱安息)的兩面夾攻下,阿爾塔什斯王朝覆滅,亞美尼亞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其西部淪為羅馬的保護國,東部則臣屬於波斯人的安息帝國。
為了不被波斯人同化,公元301年,亞美尼亞國王特拉達三世(Trdat III)定基督教為國教,使亞美尼亞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單一宗教國家。他們還單獨組成基督教的一個教會——亞美尼亞教會,對基督教的信仰異常堅定。這一宗教信仰至今未變,但它卻幾乎給亞美尼亞人帶來了滅頂之災。
公元680年,波斯被阿拉伯所滅,阿拉伯人強迫亞美尼亞人改信伊斯蘭教,但沒成功。1064年,亞美尼亞被拜佔庭征服,接著又被西侵的蒙古人統治。1454年,在拜佔庭被奧斯曼土耳其征服后不久,亞美尼亞的主權徹底喪失。17世紀末,亞美尼亞亦完全分為東西兩部分,分別被伊朗和土耳其瓜分。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內,作為基督教徒的亞美尼亞人可享受有限的自由,例如信奉原有宗教的權利,但待遇卻是二等公民。基督徒及猶太人不被視為與穆斯林平等,前兩者指控穆斯林的供詞不會被法庭採納。基督徒及猶太人被禁止攜帶武器或騎馬,他們的房屋也不能高過穆斯林的房屋,此外還有其他法律上的規定。
1804-1828年間,兩次俄伊戰爭以伊朗失敗而告終,原被伊朗佔領的東亞美尼亞被並入俄羅斯。但亞美尼亞並未得到俄羅斯的庇護,而是在俄羅斯與土耳其兩個大國的夾縫中生存。隨著奧斯曼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失敗,強弩之末的帝國將敗因歸咎於亞美尼亞,“亞美尼亞大屠殺”正是在如此背景下展開的。
“從肉體上消滅亞美尼亞這個種族”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不久,巴爾干同盟向奧斯曼帝國宣戰,曾經盛極一時的奧斯曼帝國氣數將盡,在東面戰場幾乎完敗於俄國。此時的奧斯曼帝國政權被“青年土耳其人”政黨掌控,他們認為亞美尼亞是俄國的盟友,並擔憂他們成立的“第五縱隊”從事內部顛覆。“第五縱隊”主要是由亞美尼亞人建立的民族解放組織,它在俄國軍隊的編制下,其宗旨是利用俄國軍隊的幫助脫離土耳其人的統治,建立獨立的民族國家。1915年初,奧斯曼土耳其政府開始逐步清除軍隊裡的亞美尼亞人,發配他們去做苦力,當筑路工,直到勞累而死,甚至被槍殺。一些亞美尼亞人還被迫在死前自挖墳墓。
1915年4月,土耳其凡城省長以征兵為理由殺害亞美尼亞人,雙方發生武裝沖突,亞美尼亞人以陳舊的武器保衛自己的數萬人民,最終在俄軍解救下,趕走了土耳其人。之后,凡城抵抗戰的民族英雄阿蘭姆·曼諾根建立了亞美尼亞臨時政府。
臨時政府成立后,約15萬名亞美尼亞人遷徙到凡城一帶安頓。臨時政府首腦也適時地請求亞美尼亞在歐戰戰區的常規軍調動到高加索前線,這威脅到土耳其東部的局勢穩定,使戰爭中漸感不支的奧斯曼帝國很是惶恐。
本來土耳其政府軍已殺了數萬名亞美尼亞人,凡城事件更成為大規模屠殺的導火索。時任土耳其內政部長的塔拉特·帕夏說:“要一勞永逸地解決亞美尼亞問題,就必須從肉體上消滅亞美尼亞這個種族。”
於是,土耳其先發制人,亞美尼亞文化精英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4月24日傍晚,首都伊斯坦布爾的650多名亞美尼亞知識分子和顯要人物被逮捕,然后被處決。緊隨其后的是土耳其軍隊中的亞美尼亞裔軍人,他們被甄別、隔離,然后同樣被處死。與此同時,獨裁政府還對土耳其東部進行了殘酷的掃蕩,手無寸鐵的亞美尼亞人一個個倒下??
這一天,成了“亞美尼亞人大屠殺”紀念日。
5月底,土耳其政府變本加厲,下令將全部亞美尼亞族裔“押運”到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沙漠地帶,遭受流放的亞美尼亞人達100萬之多。土耳其政府在驅逐過程中沒有向亞美尼亞人提供任何補給設施或物資,即使抵達目的地后也是如此,流徙者因疾病和飢渴大量死去,其他人則被軍隊組織的屠宰營殘忍殺害。年輕的亞美尼亞婦女被賣到土耳其人家裡做奴役,無數嬰兒被活活摔死,更多人被吊死、槍殺甚至活活燒死,教堂被夷為平地,尸體遍布道路及幼發拉底河??在歷經劫掠、屠戮之后,抵達敘利亞的亞美尼亞人已不足原先數目的20%。土耳其政府沿幼發拉底河修建了25個集中營用以轉移這些流亡者。在那裡,男人被拷打和槍斃,婦女被強奸和殘害,兒童被劫持和殺害。70萬人被不停地從一個集中營轉運到另一個集中營,到1916年4月,這些集中營最終被一個個“清掃”干淨。
據亞美尼亞的相關資料記載,從1915年春到1916年秋這一年多的時間內,生活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地上的200萬亞美尼亞人中,有100萬到150萬人遭到屠殺,另有數十萬人逃離土耳其。
時任美國駐土耳其大使的亨利·摩根索,在回憶錄中描述這場悲劇時寫道:“我確信,在種族遏制的整個歷史上,再沒有如此可怕的情節。以往歷史上發生過的大規模屠殺和殘害,與1915年亞美尼亞族人的遭遇相比,都顯得微不足道。”
令人遺憾的是,盡管歐洲列強對此暴行進行了譴責,卻並未採取行動,當時正是一戰最殘酷的階段,全世界的焦點都在凡爾登和索姆河,無人顧及亞美尼亞人的命運。直到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與會各國代表強烈譴責了屠殺亞美尼亞人的罪行,迫於國際壓力,土耳其法院依據其國內法缺席審判了屠殺事件的肇事者,包括前內閣部長和政黨領袖,並將他們判處死刑或無期徒刑。一戰結束不久,土耳其又掀起新一輪的民族主義運動,結果,幸存下來的亞美尼亞人又有數十萬慘遭殺害。希特勒曾說過:“現在還有誰會談起亞美尼亞人的滅絕?”種族大屠殺之后,幸存下來的幾萬亞美尼亞人躲到世界各地定居。1921年,大屠殺的元凶塔拉特·帕夏被大屠殺幸存者所羅門·特利揚刺殺。
大屠殺爭執,兩國各執一詞
亞美尼亞人提出“大屠殺”的根據,是由兩位歷史學家撰寫的 “藍皮書”報告,題目是“奧斯曼帝國時期亞美尼亞人受到的遭遇(1915-1916年)”。“藍皮書”有150處引用了“大屠殺”証人的表述:
大屠殺之前,亞美尼亞男子和他們的家庭往往會接到被驅逐的命令,命令通知他們被驅逐的目的地和時間。如果有人不到規定地點的話,奧斯曼政府的安全部隊就會搜查他的家,然后把他投入監獄,最后在不通知他們家屬的情況下,就把“犯人”轉移到摩蘇爾或者巴格達的一家監獄。這些被關押的亞美尼亞人的結局通常是,幾百個人一組地被用鏈條綁在一起,然后帶到空曠地帶執行大屠殺……
作為“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的証據之一,當時奧斯曼帝國內政部長帕夏給迪亞巴克爾省長發的一份電報也經常被引用。電報說:
得知最近一段時間來,你省不加區分地對亞美尼亞和其他所有基督教徒實施大屠殺計劃。情報表明,在馬爾丁已經有700名亞美尼亞人和其他基督教徒在夜間被帶出城外后,像羊一樣遭到割喉殺害,估計目前已經有2000人死於這場屠殺。如果不迅速加以阻止,恐怕會擴大到其他地方。因此我命令:馬上停止這種可能對公眾輿論產生壞影響、並可能威脅到所有基督教徒生命的行為!
盡管有來自當事人和國際社會的強大壓力,但土耳其歷屆政府卻一直否認“大屠殺”的存在。在學術界,支持政府這一觀點的代表人物是土耳其歷史學會會長尤素夫教授。
尤素夫表示,亞美尼亞人和奧斯曼帝國的不和與沖突早在1881年就開始了,期間受到了英國、法國、俄國等國家的干涉。翻開這個時期的檔案就可以發現,在阿納托利亞東部的亞美尼亞人在俄國人的支持下,對穆斯林村庄發動了襲擊,其后又開始了大規模的起義。
面對這種情況,奧期曼帝國決定把亞美尼亞人驅逐到其他地方。尤素夫教授稱,開始時,新教徒、天主教徒、寡婦和兒童不在被驅逐之列。南部阿達納市的2.5萬名亞美尼亞人隻有1.7萬人被驅逐,這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歷史上並不存在“亞美尼亞大屠殺”。至於遷徙過程中的死亡現象,尤素夫把它歸咎於疾病,其死亡數字也僅僅在20萬左右。
為扭轉負面形象,土耳其政府多次聲明,稱“大屠殺”期間雙方都處於種族動亂時期,互有傷亡。還表示奧斯曼帝國也留有官方文獻,証明在1916-1917年間,土耳其人也遭到亞美尼亞人屠殺,死亡人數在50萬人左右,因此拒絕向亞美尼亞政府及人民道歉。在土耳其國內,這一歷史問題演變成國家敏感的政治問題。土耳其著名作家奧汗·帕幕克因為在2005年聲稱有100萬亞美尼亞人在土耳其被殺,而一度面臨4年監禁的牢獄之災。好在他的名聲引起歐盟的干預,土耳其政府才作罷。帕幕克於2006年榮獲了諾貝爾文學獎。另一個記者赫蘭特·丁克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因為堅持認為“亞美尼亞大屠殺”存在而被極端分子槍殺。
足球外交,和平進程一波三折
面對大屠殺投下的歷史陰影,土耳其與亞美尼亞在大打口水戰的同時,兩國關系正常化的和平進程也在悄然推進。
2008年9月6日,土耳其總統阿卜杜拉·居爾受亞美尼亞總統謝爾日·薩爾基相邀請,前往亞美尼亞展開一次所謂“足球外交”,觀看兩國在亞美尼亞首都埃裡溫的世界杯預選賽。這是亞美尼亞1991年獨立以來,土耳其總統首次訪問亞美尼亞。
2009年10月10日,雙方簽署協議,將實現外交關系正常化,協議生效后兩個月內開放共同邊境。不過,在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之間存在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領土爭端問題上,土耳其卻站在阿一邊,並關閉了與亞美尼亞的邊境。在土耳其將正常化的議定書提交議會時,他們提出了亞美尼亞撤出納戈爾諾納-卡拉巴赫的先決條件,而亞美尼亞也提出:力爭使國際社會承認“種族屠殺”,並堅持邊界談判以1990年邊界而非以1921年邊界為基礎。雙方互相指責,議定書被擱置,土亞關系剛剛露出陽光就又烏雲密布了。
但願“亞美尼亞大屠殺”的爭議徹底終結,更願種族仇恨的悲劇不再上演。
PBS 和 BBC 都有有关ARMENIAN GENOCIDE的记录片,中国曾经有过来自外邦和自己人的多次大屠杀,但一直生生不息,我们有责任让世界了解我们曾经的苦难,但也要有胸襟去了解其它苦难的民族的历史,唯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伟大的民族。
2010年3月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一項議案,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大量殺害亞美尼亞人的事件定性為“種族屠殺”,並要求總統奧巴馬予以認可。土耳其政府隨即宣布召回駐美大使,以示抗議。
此前,土耳其與亞美尼亞兩國官員於2009年10月10日在瑞士蘇黎世簽署協議,實現關系正常化。美國此番“舊事重提”,無疑將給土亞本已緩和的雙邊關系再掀波瀾。
亞美尼亞大屠殺,是20世紀第一起種族滅絕大屠殺。據亞美尼亞方面的史料記載,1915年至1923年期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亞美尼亞人實施了慘無人道的種族滅絕政策,導致150萬亞美尼亞人死亡。
1978年,聯合國將此事件定性為“種族滅絕”。此后,歐洲議會、比利時、法國、希臘和俄羅斯等國際組織或國家,均發表聲明,稱這宗屠殺為“違反人性的罪行”,它與納粹的猶太人屠殺和盧旺達種族大屠殺並稱為“20世紀三大種族屠殺”。
亞美尼亞的千年屈辱史
亞美尼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傳統上的“亞美尼亞”包括現在的亞美尼亞共和國及土耳其東北部,亦即今天被稱為“東亞美尼亞”和“西亞美尼亞”的兩部分。
該地區早在公元前9-6世紀就建立有奴隸制國家,並逐漸形成了亞美尼亞部落。公元前6-3世紀,亞美尼亞處於波斯帝國的控制下。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大帝擊敗波斯的大流士三世,亞美尼亞從波斯的一省變成了馬其頓帝國的一部分。亞歷山大去世后,馬其頓帝國分崩離析,亞美尼亞趁機獨立。
公元前190年,亞美尼亞的阿爾塔什斯一世建立了阿爾塔什斯王朝,接下來在提格蘭二世(大帝)的領導下,亞美尼亞逐漸發展成為當時西亞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其疆域從裡海、地中海一帶一直綿延到埃及。
但亞美尼亞的輝煌並不長久。公元1年,在羅馬帝國與帕提亞帝國(中國古稱安息)的兩面夾攻下,阿爾塔什斯王朝覆滅,亞美尼亞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其西部淪為羅馬的保護國,東部則臣屬於波斯人的安息帝國。
為了不被波斯人同化,公元301年,亞美尼亞國王特拉達三世(Trdat III)定基督教為國教,使亞美尼亞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單一宗教國家。他們還單獨組成基督教的一個教會——亞美尼亞教會,對基督教的信仰異常堅定。這一宗教信仰至今未變,但它卻幾乎給亞美尼亞人帶來了滅頂之災。
公元680年,波斯被阿拉伯所滅,阿拉伯人強迫亞美尼亞人改信伊斯蘭教,但沒成功。1064年,亞美尼亞被拜佔庭征服,接著又被西侵的蒙古人統治。1454年,在拜佔庭被奧斯曼土耳其征服后不久,亞美尼亞的主權徹底喪失。17世紀末,亞美尼亞亦完全分為東西兩部分,分別被伊朗和土耳其瓜分。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內,作為基督教徒的亞美尼亞人可享受有限的自由,例如信奉原有宗教的權利,但待遇卻是二等公民。基督徒及猶太人不被視為與穆斯林平等,前兩者指控穆斯林的供詞不會被法庭採納。基督徒及猶太人被禁止攜帶武器或騎馬,他們的房屋也不能高過穆斯林的房屋,此外還有其他法律上的規定。
1804-1828年間,兩次俄伊戰爭以伊朗失敗而告終,原被伊朗佔領的東亞美尼亞被並入俄羅斯。但亞美尼亞並未得到俄羅斯的庇護,而是在俄羅斯與土耳其兩個大國的夾縫中生存。隨著奧斯曼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失敗,強弩之末的帝國將敗因歸咎於亞美尼亞,“亞美尼亞大屠殺”正是在如此背景下展開的。
“從肉體上消滅亞美尼亞這個種族”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不久,巴爾干同盟向奧斯曼帝國宣戰,曾經盛極一時的奧斯曼帝國氣數將盡,在東面戰場幾乎完敗於俄國。此時的奧斯曼帝國政權被“青年土耳其人”政黨掌控,他們認為亞美尼亞是俄國的盟友,並擔憂他們成立的“第五縱隊”從事內部顛覆。“第五縱隊”主要是由亞美尼亞人建立的民族解放組織,它在俄國軍隊的編制下,其宗旨是利用俄國軍隊的幫助脫離土耳其人的統治,建立獨立的民族國家。1915年初,奧斯曼土耳其政府開始逐步清除軍隊裡的亞美尼亞人,發配他們去做苦力,當筑路工,直到勞累而死,甚至被槍殺。一些亞美尼亞人還被迫在死前自挖墳墓。
1915年4月,土耳其凡城省長以征兵為理由殺害亞美尼亞人,雙方發生武裝沖突,亞美尼亞人以陳舊的武器保衛自己的數萬人民,最終在俄軍解救下,趕走了土耳其人。之后,凡城抵抗戰的民族英雄阿蘭姆·曼諾根建立了亞美尼亞臨時政府。
臨時政府成立后,約15萬名亞美尼亞人遷徙到凡城一帶安頓。臨時政府首腦也適時地請求亞美尼亞在歐戰戰區的常規軍調動到高加索前線,這威脅到土耳其東部的局勢穩定,使戰爭中漸感不支的奧斯曼帝國很是惶恐。
本來土耳其政府軍已殺了數萬名亞美尼亞人,凡城事件更成為大規模屠殺的導火索。時任土耳其內政部長的塔拉特·帕夏說:“要一勞永逸地解決亞美尼亞問題,就必須從肉體上消滅亞美尼亞這個種族。”
於是,土耳其先發制人,亞美尼亞文化精英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4月24日傍晚,首都伊斯坦布爾的650多名亞美尼亞知識分子和顯要人物被逮捕,然后被處決。緊隨其后的是土耳其軍隊中的亞美尼亞裔軍人,他們被甄別、隔離,然后同樣被處死。與此同時,獨裁政府還對土耳其東部進行了殘酷的掃蕩,手無寸鐵的亞美尼亞人一個個倒下??
這一天,成了“亞美尼亞人大屠殺”紀念日。
5月底,土耳其政府變本加厲,下令將全部亞美尼亞族裔“押運”到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沙漠地帶,遭受流放的亞美尼亞人達100萬之多。土耳其政府在驅逐過程中沒有向亞美尼亞人提供任何補給設施或物資,即使抵達目的地后也是如此,流徙者因疾病和飢渴大量死去,其他人則被軍隊組織的屠宰營殘忍殺害。年輕的亞美尼亞婦女被賣到土耳其人家裡做奴役,無數嬰兒被活活摔死,更多人被吊死、槍殺甚至活活燒死,教堂被夷為平地,尸體遍布道路及幼發拉底河??在歷經劫掠、屠戮之后,抵達敘利亞的亞美尼亞人已不足原先數目的20%。土耳其政府沿幼發拉底河修建了25個集中營用以轉移這些流亡者。在那裡,男人被拷打和槍斃,婦女被強奸和殘害,兒童被劫持和殺害。70萬人被不停地從一個集中營轉運到另一個集中營,到1916年4月,這些集中營最終被一個個“清掃”干淨。
據亞美尼亞的相關資料記載,從1915年春到1916年秋這一年多的時間內,生活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地上的200萬亞美尼亞人中,有100萬到150萬人遭到屠殺,另有數十萬人逃離土耳其。
時任美國駐土耳其大使的亨利·摩根索,在回憶錄中描述這場悲劇時寫道:“我確信,在種族遏制的整個歷史上,再沒有如此可怕的情節。以往歷史上發生過的大規模屠殺和殘害,與1915年亞美尼亞族人的遭遇相比,都顯得微不足道。”
令人遺憾的是,盡管歐洲列強對此暴行進行了譴責,卻並未採取行動,當時正是一戰最殘酷的階段,全世界的焦點都在凡爾登和索姆河,無人顧及亞美尼亞人的命運。直到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與會各國代表強烈譴責了屠殺亞美尼亞人的罪行,迫於國際壓力,土耳其法院依據其國內法缺席審判了屠殺事件的肇事者,包括前內閣部長和政黨領袖,並將他們判處死刑或無期徒刑。一戰結束不久,土耳其又掀起新一輪的民族主義運動,結果,幸存下來的亞美尼亞人又有數十萬慘遭殺害。希特勒曾說過:“現在還有誰會談起亞美尼亞人的滅絕?”種族大屠殺之后,幸存下來的幾萬亞美尼亞人躲到世界各地定居。1921年,大屠殺的元凶塔拉特·帕夏被大屠殺幸存者所羅門·特利揚刺殺。
大屠殺爭執,兩國各執一詞
亞美尼亞人提出“大屠殺”的根據,是由兩位歷史學家撰寫的 “藍皮書”報告,題目是“奧斯曼帝國時期亞美尼亞人受到的遭遇(1915-1916年)”。“藍皮書”有150處引用了“大屠殺”証人的表述:
大屠殺之前,亞美尼亞男子和他們的家庭往往會接到被驅逐的命令,命令通知他們被驅逐的目的地和時間。如果有人不到規定地點的話,奧斯曼政府的安全部隊就會搜查他的家,然后把他投入監獄,最后在不通知他們家屬的情況下,就把“犯人”轉移到摩蘇爾或者巴格達的一家監獄。這些被關押的亞美尼亞人的結局通常是,幾百個人一組地被用鏈條綁在一起,然后帶到空曠地帶執行大屠殺……
作為“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的証據之一,當時奧斯曼帝國內政部長帕夏給迪亞巴克爾省長發的一份電報也經常被引用。電報說:
得知最近一段時間來,你省不加區分地對亞美尼亞和其他所有基督教徒實施大屠殺計劃。情報表明,在馬爾丁已經有700名亞美尼亞人和其他基督教徒在夜間被帶出城外后,像羊一樣遭到割喉殺害,估計目前已經有2000人死於這場屠殺。如果不迅速加以阻止,恐怕會擴大到其他地方。因此我命令:馬上停止這種可能對公眾輿論產生壞影響、並可能威脅到所有基督教徒生命的行為!
盡管有來自當事人和國際社會的強大壓力,但土耳其歷屆政府卻一直否認“大屠殺”的存在。在學術界,支持政府這一觀點的代表人物是土耳其歷史學會會長尤素夫教授。
尤素夫表示,亞美尼亞人和奧斯曼帝國的不和與沖突早在1881年就開始了,期間受到了英國、法國、俄國等國家的干涉。翻開這個時期的檔案就可以發現,在阿納托利亞東部的亞美尼亞人在俄國人的支持下,對穆斯林村庄發動了襲擊,其后又開始了大規模的起義。
面對這種情況,奧期曼帝國決定把亞美尼亞人驅逐到其他地方。尤素夫教授稱,開始時,新教徒、天主教徒、寡婦和兒童不在被驅逐之列。南部阿達納市的2.5萬名亞美尼亞人隻有1.7萬人被驅逐,這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歷史上並不存在“亞美尼亞大屠殺”。至於遷徙過程中的死亡現象,尤素夫把它歸咎於疾病,其死亡數字也僅僅在20萬左右。
為扭轉負面形象,土耳其政府多次聲明,稱“大屠殺”期間雙方都處於種族動亂時期,互有傷亡。還表示奧斯曼帝國也留有官方文獻,証明在1916-1917年間,土耳其人也遭到亞美尼亞人屠殺,死亡人數在50萬人左右,因此拒絕向亞美尼亞政府及人民道歉。在土耳其國內,這一歷史問題演變成國家敏感的政治問題。土耳其著名作家奧汗·帕幕克因為在2005年聲稱有100萬亞美尼亞人在土耳其被殺,而一度面臨4年監禁的牢獄之災。好在他的名聲引起歐盟的干預,土耳其政府才作罷。帕幕克於2006年榮獲了諾貝爾文學獎。另一個記者赫蘭特·丁克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因為堅持認為“亞美尼亞大屠殺”存在而被極端分子槍殺。
足球外交,和平進程一波三折
面對大屠殺投下的歷史陰影,土耳其與亞美尼亞在大打口水戰的同時,兩國關系正常化的和平進程也在悄然推進。
2008年9月6日,土耳其總統阿卜杜拉·居爾受亞美尼亞總統謝爾日·薩爾基相邀請,前往亞美尼亞展開一次所謂“足球外交”,觀看兩國在亞美尼亞首都埃裡溫的世界杯預選賽。這是亞美尼亞1991年獨立以來,土耳其總統首次訪問亞美尼亞。
2009年10月10日,雙方簽署協議,將實現外交關系正常化,協議生效后兩個月內開放共同邊境。不過,在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之間存在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領土爭端問題上,土耳其卻站在阿一邊,並關閉了與亞美尼亞的邊境。在土耳其將正常化的議定書提交議會時,他們提出了亞美尼亞撤出納戈爾諾納-卡拉巴赫的先決條件,而亞美尼亞也提出:力爭使國際社會承認“種族屠殺”,並堅持邊界談判以1990年邊界而非以1921年邊界為基礎。雙方互相指責,議定書被擱置,土亞關系剛剛露出陽光就又烏雲密布了。
但願“亞美尼亞大屠殺”的爭議徹底終結,更願種族仇恨的悲劇不再上演。
PBS 和 BBC 都有有关ARMENIAN GENOCIDE的记录片,中国曾经有过来自外邦和自己人的多次大屠杀,但一直生生不息,我们有责任让世界了解我们曾经的苦难,但也要有胸襟去了解其它苦难的民族的历史,唯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伟大的民族。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龙虎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