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出差记录:工业城 Linz 公事三天
又去了一次奥地利,但这次不是旅游,而是出公差。目的地也不是维也纳,而是位于北部的工业城市 Linz。
我们一行三人,星期天晚上乘飞机离开多伦多,次日星期一上午10点过到了维也纳机场。然后取车,手动的,三人当中最年轻的T小哥充当驾驶。手动车十几年前开过,现在不熟了,还是让位给年轻人吧,他们精力好,长途飞行之后还不觉得累。
奥地利国土的形状像一条头朝东的巨鲸,东北方向魚头魚背部分地势平坦,而位于西南方向魚尾魚肚位置的是阿尔卑斯山东麓,地势嵯峨但奇丽。首都维也纳正好在魚眼位置,而我们要去的Linz位于魚背,所以三小时的行程都在奥地利平坦的北部。说地势平坦丘,其实也是相对而言的。一路上丘峦起伏,有些像多伦多北面的地形,所以开车的小哥说像到了自己家附近。
住进酒店后,其他两位小哥说要去爬山健行。我忙打退堂鼓,说自己上年纪了没法奉陪,还是补觉要紧。结果两位小哥不仅上了山,回来后又去老城新城之间的多瑙河边来回走了一圈。人年轻真好呀。
晚上过多瑙河,去老城那边找吃的。夕阳之下,河水不清沏但也不浑浊,一个工业城市做到这一点其实很不容易。过河是一个大广场, Hauptplatz,周边有不少露天餐馆。我们找了一家意大利餐馆,我点的是海鲜意面,味道很不错。
第二天一早去拜访第一家供应商,在城外,出城后先沿多瑙河开了一段,然后是区间公路。供应商的实验室在一片田野之间,透过墙壁上的圆形窗口可以看到外面满地的玉米,满眼都是一片翠绿。
下一天去了另一家供应商,中午他们邀请到一家湖滨餐馆就餐。车开到那里后,看见很大一个停车场几乎停满了车,最后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车位,当时心想餐馆一定不错。进去一看,吃的很简单,多数人都在喝酒。所谓的湖,其实就是一个足球场大小长方形的水塘,湖边也没啥树。但这样一个水凼,塘边斜坡草地上居然有人穿着泳装晒太阳,也算是一景。
几年前也有机会去Linz,当时一个项目的关键技术的供应商也在Linz,组织考察时因事我沒有成行。所以我在想,Linz这个地方咋集中了这么多制造公司呢。有空时上网了解,才知道Linz是奥国的钢铁化工基地。其中钢铁公司 Voestalpine AG 产值上百亿欧元,是欧洲少数几个盈利的钢铁公司,做到这一点很了不起。在中国钢铁全世界倾销的今天,其它国家的钢铁企业不要说盈利,很多连生存都困难。
相比之下,89年来加拿大读研时满脚的哈密尔顿,加拿大曾经的钢铁基地则是另一个故事。两大钢铁公司Stelco Steel 和 Dofasco Steel ,在最鼎盛的八十年代中期年产钢铁三百万多吨,雇员3万人,相当于5个哈密尔顿人中有一人在钢厂工作。然后九十年代初的大衰退来了,钢材卖不出去,价格下跌。两个公司都有七八十的历史,退休人员总数上万,养老金都很优厚。当时又正值工会合同到期,谈判中劳资双方寸步不让,工会发起了90天的大罢工,而资方还之以大裁员。互斗的结果,两败俱伤。2007年,Stelco Steel 被美国钢铁公司买下,挣扎了几年后于2013年关闭。2007年同一年,Dofasco被欧洲的Arcelormttal购买后现在仍在生产,只是规模小多了,员工才2000多,是20年前的十分之一。
这是很有意思的对比。两家钢铁公司同一年被收购,美国公司收购的只生存了6年,而欧洲公司收购的仍然存在。同样是钢城,欧元区汇率高50%的Linz奥钢联欣欣向荣,而且像企业孵化器孵出了不少先进的制造企业,而加拿大的钢城哈密尔顿则成了一个吃救济聚居的地方。我有种感觉,美加这种移民国家有一种倾向,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不好后很容易放弃,而欧洲那边呢国家是当地人的祖居地,企业或者城市不行后不轻易放弃,坚持之后常常迎来柳暗花明。
Linz 离德国和捷克都只有二三十公里,德语文化气氛浓厚,城内也有一个 Beer Park。大门面向主街,初看就是一个大门楼。进去之后不知道是一个大园子,大树之下安放着方桌条桌。当时才星期三,时间是晚上六点过,但园内满是食客,只有最里面才有空位。
Beer Park 当然要喝啤酒了,当然德国烤猪蹄也不能少。德国猪蹄很多年前去卢森堡的欧洲分部时吃过,当时觉得没盐没味,没啥特别的。这次吃的外焦内嫩,比那次好多了。据说奥地利的做法不一样,先用大蒜浸泡后然后再烤。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五湖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