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织锦艺术精品蜀锦:任时光流转 美丽依然
锦城、锦江、锦里……若说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符号,成都的文化符号必然离不开“锦”,因锦得名,因锦而盛,众多带有锦的地名,无一不是在向世人宣称着蜀锦之于成都的重要地位。而蜀锦也确实当之无愧,在长达千余年的历史中,它一直是中国织锦艺术精品的代表,也历来是上流社会追捧的对象,旧时,拥有蜀锦的衣服代表着地位和权利,也因此有了 “锦衣玉食”,“衣锦还乡”等成语。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夕阳西下,晚霞当空,当江水中的蜀锦与倒映在江水中的晚霞梦幻交织,一幅曼妙的水彩长卷也随波荡漾在江面之上……此中之美,虽难再现,但试想能与晚霞同画的之物,其绚烂想必也不言自明了吧。
提到蜀锦的绚烂,不得不说说蜀锦的图案。蜀锦图案取材十分广泛、丰富,诸如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占祥铭文、山水人物、花鸟禽兽等,历经 2000多年的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图案特征,其中贯穿始终,就是广泛而巧妙地应用寓合纹样。
蜀锦艺人善于巧妙选用动物、植物、器物、字纹、几何纹、自然景物以及各种祥禽瑞兽作题材,用其形,择其义,取其音组合成含有一定寓意或象征意义的纹样图案,这就是寓合纹。寓合纹样 (又称吉祥图案 ),常常含有吉祥、如意、顺利、喜庆、颂祝、长寿、多福、富贵、昌盛等美好吉利的寓意。
战国时已出现了几何骨架中相向对称排列的人物动物图案。秦汉时期的织锦图案突破了国自西周以来装饰图案的单调格式,先秦时期的织锦丝绸图案主要以简单的几何纹为主体。把简单的静态的菱形几何纹、回纹、云雷纹和云气纹发展为在云气之间自由奔驰的各种祥禽瑞兽等动物图案,统称为云气动物纹,其线条比较粗犷、生动、简练,造型豪放活泼,取材主要是当时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接触到云彩鸟兽、狩猎骑射等内容,锦纹图案中还常常配以各种吉祥的铭文,如 “ 富且昌 ” 、“大宜子孙 ”、“ 万年益寿 ” 、“长生无极 ” 、“长乐明光 ”、“ 登高明望四海 ” 等,这些铭文与当时的社会风俗和宫廷活动都有密切的关系。有种说法认为,云气纹在汉代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与当时社会和上层阶级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有关,道家崇尚自然,信仰阴阳乾坤、五行八卦,追求不老,修炼长生。云气即仙气,云气清风仙人出入之所,神秘莫测,变幻无常……此说法是否属实,已无从考证,但这并未影响到祥云和瑞兽在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这种与汉字铭文组合成的吉祥云气动物图案,在后世流传甚广。
汉代织锦“五星出东方”
东汉以来出现丝织物加金技术,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技术首先用于蜀锦,但其基本图案和织造方法仍然是汉代的延续。南北朝时代,动物图案以安祥的静态为主,如方格兽纹锦。方形黑色格子中,排列着卧狮、奶牛、大象等静态的动物,采用两组彩条经线来衬托主体图案,形成一种新颖的风格。这段时期还出现厂带波状主轴的植物纹样,以及缠枝连理、对称纹样等。
新疆阿斯塔拉墓出土的北朝时期的树纹锦
隋唐时期,社会政治逐渐趋向统一和稳定,蜀锦纹样大大发展和丰富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已经萌芽的卷单和对称图案。公元 7世纪左右,随着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以来,通过 “ 丝绸之路 ” 带来的东西方文化和贸易交流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蜀锦大量远销南亚、西亚和地中海沿岸许多国家和地区,同时也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这时期的蜀锦,大量呈现了波斯萨珊王朝最流行的图案纹样 — 珠圈纹和球路纹样。从我国在新疆 “ 丝绸之路 ” 沿线出土的文物所发现的大量蜀锦证明,这些由内地织造,受外来文化影响的联珠对禽对兽的织锦图案比同时期其他纹样的总数还要多,见其外销之盛。
出土在新疆的唐代织物联珠对马纹锦
与汉代时期云气兽纹占领主导地位不同的是,唐代的蜀锦花鸟题材大量增加,植物花卉如忍冬 (俗名金银花 )葡萄、牡丹、芙蓉、海棠、莲花等;鸟禽方面则出现了鸳鸯、鹭鸶、练雀、白头翁之类,因此,花鸟纹样成了装饰图案的主要内容,瑞鸟衔花的织锦图案也是官服中常见的题材。
唐变体宝相花纹云头锦鞋
宋代的蜀锦以纹样秀美雅致著称,一方面继承了唐代写生花鸟图案的艺术手法,另一方面发展了几何骨架上满布规矩花纹的清秀典雅的装饰图案风格,成为一类色彩更为复杂的工艺,较有代表性的有 “ 铺地锦 ”、“ 八答晕锦 ”、“ 灯笼锦 ”、“ 樗蒲锦 ”、“ 落花流水锦 ” 等。为了适应书画和装帧等文化艺术装饰的需要,宋代蜀锦产品中发展了一类以满地小花纹作地,或以几何骨架作地再添花的产品,图案上比较严谨、淡雅。这类装饰性较强的锦纹不如唐锦唐花那样丰腴、艳丽,而显得规整、古朴,是宋以来比较流行的新颖图案。
红地花鸟纹锦
元代蜀锦的产品基本上承袭了宋代锦的纹样风格。金时女真人官服制度上对缠枝花卉的应用有明确规定,用缠枝花朵大小定品级尊卑,三品以上的官员许用大缠枝,其余用小缠枝,花朵变化很多,色调丰富。蒙古贵族喜好织金锦作装饰,元代生产一种叫 “ 纳石矢 ” 金锦十分著名,贵族的官服和衣领边沿装饰使用较为普遍。元代统治阶级为了限制民众的反抗,普遍实行 “ 火禁 ” 晚上不许老百姓点灯,使成都民间的丝织生产受到很大的限制。朝廷在成都设有绫锦局,但规模和产品远不及以往的时代。
红地四合如意纹天华锦
明代蜀锦在技法上继承了唐宋以来盛行全国的卷草、串枝、散花、折枝花卉等纹样章法。清代的蜀锦图案也多以写生花鸟和团花为主,同时继承发展了宋明时代的激进纹样,如八答晕、铺地锦,遍地方胜、八仙八宝八吉祥以及龙凤、麒麟、如意、博古等。
辛亥革命前后,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五十年间蜀锦艺苑中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代表品种,形成了当代蜀锦的骨干。如巴缎,贡缎,民族缎、通海缎、珍珠缎、芙蓉缎、浣花锦,团花锦以及雨丝、月华、方方锦、百子图、百鸟朝凤,八宝云龙被面等著名传统产品,这些产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