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验证了他在1998年的书中的预言(转载)
已经去世九年的美国哲学家理査德 罗蒂突然火了 - 他在1998年出版了《筑就了我们的国家》一书,虽然整本书都没有提到希拉莉和特朗普的名字,但的确在书中令人惊讶地预言,随着民主党所代表的左翼自由主义政治的变异,在未来某个时刻美国可能会有某个非主流的“强人”当选总统。比如,他写道:工会成员和未组织起来的非熟练工人总有一天会意识到他们的政府从未努力釆取措施来防止他们工资减少或失业。同时,他们也将意识到,那些居住在城郊高尚社区的白领们也很害怕失业,他们并不打算为社会福利交稅并让其他人受益。
到那时,形势将会恶化。那些生活在底层的选民将认定当前的体制已经失效,转而寻找一个他们愿意为其投票的强人,这个强人会向他们保证,一旦他当选,社会将不再由自鸣得意的官僚、花言巧语的律师、收入奇高的金融精英和后现代主义的教授所掌控。
极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非裔和拉丁美裔美国人以及同性恋者在过去四十年间所争取到的权益将会付之东流,侮辱女性的黄段子将会再度成为时尚...... 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人对大学毕业生们奉行的繁文褥节一直心怀不满,而这种愤恨也将找到一个发泄口。
11月10日,加拿大女王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丽莎 科尔在推特上发布了这几段引文后,瞬间被转发了无数次。11月20日,《纽约时报》发表题为“理查德 罗蒂1998年的著作预言了2016年大选的结果”的文章,进一步确认了罗蒂的“预言帝”地位。
两种左翼的区分
这本书是根据罗蒂1997年在哈佛大学所作的讲座内容编辑而成的,书的副标题是“20世纪的美国左翼思想”。全书的主要论点清晰可辩:对种族、民族和性别等身份认同所产生的“身份政治”的过分强调,削弱了左翼在统一政治力量、诉诸政治行动方面的能力,并使左翼偏离了对再分配和社会正义等政经议题的关注。
正如罗蒂所说:“左翼之所以是左翼,就在于它是希望的党派。它坚持认为我们的国家处在未完成的状态。” 但2016年大选却呈现出一种奇怪的局面:本应代表保守右翼的特朗普反复强调美国正在走下坡路,必须有人挽狂澜于既倒,才能实现“美国的伟大复兴”;本应代表进步左翼的希拉莉却说美国各方面都挺好的,没什么大问题。这恰恰符合罗蒂关于美国左翼蜕变为不关心人民群众的经济处境的“文化党”的判断。
罗蒂把这种靠建构政治、法律话语来迷惑大众的左翼称为“文化左翼”,以区别于行动派的左翼。
政治正确碰到生存焦虑
当文化或“文明礼貌”的社会规范遭遇到更紧迫的物质经济困难的时候,更多人会选择他们认为(或误认为)更有能力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政治家。在投票日之前,有人认为侮辱女性的言论已经毁了特朗普,而各种(事后被证明不靠谱的)“民调”证实了这一点。
尽管媒体把特朗普的口无遮拦渲染的很严重,但普通人(包括部分女性)不会把这当成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左翼的文化武器(“政治正确”要求)一旦碰到生存焦虑,便显得苍白无力了。
在投票日之前,美国媒体和民调机构分析,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是具备三个特征的人:男性,白人,贫穷。男性比女性多20%左右,50%的支持者年收入在5万美元以下。文凭是共和党支持者的分割线,特朗普的支持者中相当一部分是没有上过大学的。尽管美国的人均工资一直在上升,但大学以下学历就业者的工资却有显著下降,就业率也从1990年的76%下降到2013年的68%。这些人充满了愤怒,把自己的处境恶化归咎于全球化,尤其是制造业中心向外的转移。
左翼政纲的失败不仅仅在美国得到体现,还在整个欧美世界蔓延开来。从英国脱欧公投开始,我们目睹了反全球化,反包容政治的一系列“向右转”迹象。特蕾莎 梅的反全球化演说,法国总统大选在右翼和极右翼之间展开竞争、意大利脱欧可能性骤增......,这些变化都验证了罗蒂的预言。
(摘自2016年12月21日《南方周末》,作者:郑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