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献给父亲(上):啊!你,花园

献给父亲(上):啊!你,花园

博客

我一个人独处时,总在心里哼唱一首歌:啊!你,花园。这是一首俄罗斯民歌,曲调优美动人,然而歌词却是一个温柔女性对心上人表达的深情哀婉的心声。我在两性相处时讲究强势,虽然现在常常被先生训得一愣一愣的,竟然低首顺服,那是修行,不是本性。所以这歌照理不会对我有太大的共鸣。但我却停不下来,它在我的脑里盘旋,心里环绕。我才知道,那是因为它是我少年的歌,是父亲和我们一起听的歌。歌唱家张权是父亲喜欢的。只要是和父亲有关的,我拥戴也罢,排斥也罢,最后都会融进我的生命,成为伴随终身的无法摆脱。

哭着读了简宁宁的"平常一段歌"和"我的父亲节礼物"后,我就下决心要在父亲与我健康快乐相伴的时候就写父亲。父亲是我博客的忠实读者,再过几个月,生于"七七事变"之前不久的父亲就要满八十周岁了,让我写段文字为老人家祝寿吧!不写成传记,因为坚信父亲的人生还有新的丰富,新的添加,认定父亲在长征的路上走得正欢,走得益壮,走得愈发渐入佳境,走得更加流光溢彩。只写片言的回忆,不尽的感激,让父亲知道他在女儿心中的份量。

和简宁宁一样,我的童年里父亲的角色是个遥远的符号。由于爷爷奶奶的娇宠和母亲的溺爱,我并没有觉得生活里有任何缺失。每当父亲从工作的外地回家探亲,我并不象奶奶和妈妈那么激动,也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如此兴奋,只是觉得他那满口的京腔普通话比起我的南京土语,显得风雅高级。我常常例行在妈妈的要求下给父亲完成了有问有答后就跑出去和小伙伴疯玩去了,没想过在宝贵时间里和父亲多待一会儿,更羞涩于他朗朗欢笑中的搂搂抱抱。在童年狭小的的居住空间,一点动静不都让别家听见看见了?还有二姑从西北回家探亲时,我和表姐在街头玩耍。一身呢装的二姑风尘仆仆,大老远就唤着表姐的名字,扔了皮箱,冲上前来,蹲下身子,拥表姐入怀,一阵亲吻。我们四邻方圆从没见过哪家这样抱啊吻啊的,我和表姐承受着小伙伴们带嘲弄的好奇目光,觉得好尴尬。我家怎么尽是这些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不融合的光怪陆离呢?!

有一次,我的幼儿园学期结束了,要评大红花。我觉得自己一学期下来没有犯事儿,应该能得朵大红花,于是急不可待地要去幼儿园。那天爸爸探亲最后一天,下午就要去火车站。他拉着我央求我不要上学,陪他半天。我心里只有大红花,没有爸爸,挣脱了他坚持要上学。那天我还是没有评上大红花:对于中国式教育,我实在是太"活泼"了,总达不到老师要求的"乖顺"。我垂头回到家,爸爸已经带着遗憾走了。这事对我影响极为深远,以至于在今后每当亲情和名利在拔河角力时,我再也没有站错过地方。

我从小就渴望有个更美好的虚拟世界,可以让我的想象插上翅膀。我多次要求妈妈在床上给我讲故事。数学老师的母亲在人文想象方面是贫乏的,她常常讲到一半自己先要睡着了。我急得直要去拨开她的眼皮,想把故事结局讨出来。妈妈只是完整地讲过一个故事:祥林嫂。我印象最深的是春天里阿毛在门口剥豆被狼叼走的细节。远在外地的父亲知道了我的需求,他买了两本书寄来,让妈妈每天给我念一段。清楚地记得一本书是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另一本是巴尔扎克的"欧也尼葛朗台"。我和妈妈都有盼了,每天的读书成了我们最温馨的亲子时分。

父亲对没有陪伴我们成长十分愧疚。他把回南京当成了人生目标,而在户籍和档案决定个人命运的年代,在唯家庭成分,政治挂帅的世界,这个目标几乎耗掉了父亲的所有青春年华。他后来告诉我,他为了走出山西娘子关,天天磨,天天蹭,跟那些以掌握他人生死大权为荣,并以作弄他人命运为乐的小人周旋。当父亲终于拿到调令,在奔赴安徽新的工作岗位的路上时,他一路走,一路难以抑制兴奋,每到一站都给妈妈电报,报告他的行程。那一晚,我家电报不停,左邻右舍以为我家出了大事。到了安徽的著名大学,至少离家近了,至少有寒暑假了!父亲觉得革命成功了一半。

有年暑假,妈妈带我和妹妹去合肥跟父亲过夏天。常年住单身宿舍的父亲借了同事的套间招待我们。那个夏天,野丫头我看到了高等学府里的教师在生活上和地方百姓的细微差别。会拉小提琴的父亲应许多老师的请求,在给他们的孩子们业余教授音乐。而我却从来都没有机会接触。大学校园有露天电影,哪怕是家属区,也有隐隐的学术气和文艺气。热衷美食,讲究营养的老师们买来甲鱼炖汤吃,我也对此鲜美之物爱不停口。记得一个老师帮我们杀甲鱼时我吓得站在高椅上,却是兴奋又好奇。有人的地方当然也会有矛盾,只是象牙塔里的阴阴阳阳是钱钟书笔下描绘的,不同于市井的泼打叫骂。我小孩子是看不出来的。那年暑假在我记忆珍藏中留下一份美好。

更多的时候是父亲回南京过节假。我们得以较长期的相守了。也是在南京火炉般的盛夏夜晚,父亲热得汗如雨下,无法看书,于是我们开始了星空下竹床上的龙门阵。父亲的童年趣事,年轻荒唐,奇异见闻,都是在这样的夜晚,在蒲扇的摇摆中,在父亲的娓娓道来和故弄玄虚中,在蚊香的熏染下,在我们的嘻笑讽刺或大呼小叫下,落入我的记忆。父亲的追忆往事总让我更爱爷爷奶奶,让我向往那些我未曾经历过的从前的日子;父亲讲述他带学生奔赴云南测量地震时所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出差所游历的大半个中国,使我对父亲的见识和经历格外仰望;父亲把世界名著都改变成通俗故事讲给我们,后来我自己再读书或看电影时总感叹父亲当年所述的翔实无遗。

父亲是那么外向幽默,妙语连珠。可妈妈告诉我,当年她去太原探望父亲时,一屋子的年轻人相聚,父亲片言不语,一副少年老成,任由他人畅怀。从爷爷的经历得了伤害和教训,父亲决不在外面世界暴露思想,父亲懂得了生存自保。他知道对他的家庭背景,任何年少轻狂都是灭顶之灾。

在我12岁那年,爷爷去世了,父亲带着黑纱返回南京奔丧。但是这一次他再也不用走了。父亲终于革命成功,回到了家乡,在南京的著名学府找到了新的位置。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思韵如蓝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