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满清官修《明史》究竟是谁人主笔?

满清官修《明史》究竟是谁人主笔?

博客

 as1144771727 提出:“ 明史是顺治二年修的 冯铨、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为总裁,操办此事 这些人中有阉党 降臣 还就是没东林党 且时间到乾隆四年才定稿 那个时间东林党还有活的吗?”

  明史究竟是谁主笔的,我这里简单理理脉络。

  雍正和乾隆时期参修《明史》的清代经学家杨椿在《孟邻堂文钞》中写道:“《明史》之初修也,在顺治二年,时……仿《通鉴》体仅成数帙。”直至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三藩之乱基本平定后,《明史》的纂修工作才正式开始。康熙诏举博学鸿儒143人于体仁阁,取上等20人,二等30人,成立明史编纂小组,以徐元文为监修,“布衣”万斯同、黄百家、范锡同等纂修《明史》。

  修史主要集中在康熙二十九年之前,徐元文曾上呈《请购明史遗书疏》,请求“征遗献”。黄宗羲、毛奇龄等人建议放弃设置《道学传》,只立《儒林传》。康熙二十二年左右,明史稿基本完成,康熙二十三年史馆拟定《明史》修纂的纲领性文件《修史条议》六十一条。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二月冬熊赐履进呈《明史》稿416卷,四月八日,万斯同在京师王鸿绪家中去世。

  黃宗羲自己不出面,但却派了得意弟子萬斯同和爱子黄百家一道去參與明史的編纂,而编写明史的明史料原稿500卷,无一不是以黄宗羲治下的阳明派的文件为依据写出的。全祖望在《梨洲先生神道碑文》中写到:“宗羲不入史局,而史局大事必咨之,其所辩论,史局常依之资笔削焉。”

  张廷玉等最终完成的明史不过是以万斯同版明史稿为基础做了些改动罢了,说白了:满清的官修明史就是东林党的歪曲加上清廷的进一步丑化。两者不过是臭味相投,各取所需罢了。

  杨椿又言:“《明史》成于国初遗老之手,而万季野(即黄宗羲爱徒万斯同)功尤多。纪、传长于表志,而万历以后各传,又长于中叶以前。袁崇焕、左良玉、李自成传,原稿皆二巨册。删述融汰,结构宠肃,远在宋、元诸史上。

  东林党编纂明史的目标是明确的:万历以后是重点,袁崇焕、左良玉、李自成等皆要特别照顾,这为的是什么呢?看看我前面解密的朱慈炤对东林党的扒皮就清楚了,《红楼梦》又名《掰谎记》,为得就是掰拆东林党的“满纸荒唐言”!

 

说到这里,不免要提及一下另一面高高飘扬的东林党的旗帜----亭林先生顾炎武。

  庄廷鑨曾通过顾炎武的好友潘檉章和吴炎的关系邀请顾炎武一起编写《明史》,结果遭到顾炎武的断然拒绝,康熙二年的《明史》案发,参与编史的潘檉章和吴炎被凌迟处死。而有先见之明的顾炎武因为没有列名而躲过一劫。63岁时,顾炎武因为好友傅山说他的脉象显示仍可生子,于是在山西以北的静乐纳了妾。

  顾炎武同黃宗羲一樣,一面是不与满清合作,一面是让自己的外甥兼得意门生徐乾学和徐元文参与明史修撰。徐乾学顺治七年与吴梅村等在嘉兴组织了十郡大社。“昆山三徐”的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三兄弟,都是由一甲进士作了满清的高官,世称“同胞三鼎甲”,名噪天下。其中的老小徐元文更是被顺治称为“佳状元”。他们三兄弟为满清忠心效力,深得清廷嘉许。徐元文于康熙十八年被任命为《明史》总裁官,他举荐万斯同入史局,修明史主要是万斯同负责,但徐元文负责监修审查。老大徐乾学亦是《明史》总裁官。

  世人都认为顾炎武不耻自己的为满清效力的三个外甥,其实不然。钮琇《觚剩续编》记载:“亭林先生……鼎革后独身北走,凡所至之地,辄买媵婢,置庄产,不一二年即弃去,终已不顾。而善于治财,故一生羁旅,曾无困乏。东海两学士,宦未显时,常从假贷,累数千金,亦不取偿也。” 这被善于治财的大财主顾炎武大力资助的“东海两学士”就是徐乾学和徐元文。

  康熙五年(1666年),即墨黄家的家奴黄(家奴随主姓黄,后改回宗姓姜)元衡告发黄家藏过逆书,顾炎武还到过黄家搜辑刻印《启须录》,导致顾炎武因黄培诗狱案牵连,当时顾炎武正住在他的北京的三个外甥----昆山三徐的府邸里。徐元文官至文华殿学士,在康熙身边备顾问;徐乾学官至刑部尚书;徐秉义官至内阁学士。为了不牵连在清廷做高官的三个外甥,顾炎武径由北京前往济南府投案自首。为营救舅父,徐元文亲到山东大力疏通关系,而顾炎武又频繁投书谭吉璁,并通过谭吉璁获得了一位高官的帮助,最终于当年十月出狱获释。“欲乞一问南夏诸公,若天生至晋,可为弟作书促之入京,持辇上一二函至历下,必当多有所济,弟已别有字往关中矣。一切统希垂照,不宣。舟书可互观之”。“凡所以入险能出,困而不踬者,皆知己扶持之力。当世世尸祝,不敢以楮默宣矣”“弟候命下结案,即诣都中叩谢,如尚迟,则俟舍甥北上时,代弟九顿台墀”。(见《亭林佚文辑补•与人书》)

  所谓顾炎武厌恶三个在满清作高官的外甥而离开北京全系为顾炎武博取义名的欺世谎言,看看顾炎武在离开北京定居陕西山西后与外甥们之间的书信往来就一清二楚了,详见《亭林文集》和《蒋山佣残稿》,顾炎武只不过是为了自保才远避关中的,顾炎武在《与公肃甥书》中讨论写史时写道:“惟是奏章是非同异之论,两造并存,而自外所闻,别用传疑之例,庶乎得之。此虽万世公论,却是家庭私语,不可告人以滋好事之腾口也。”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吾甥宜三复斯言,不贻讥于后世,则衰朽与有荣施矣。”从这“家庭私语,不可告人”的淳淳告诫中我们不难看到顾炎武是把外甥们当作家里人看的,所以言语亲密直接。他同外甥们间的关系始终是亲如一家的。

  貌似一颗红心,其实两手准备,名利双得这方面东林党堪为典范!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xibeifenglai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