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五洲论坛-澳大利亚之行

五洲论坛-澳大利亚之行

博客

《五洲论坛》第140场:澳大利亚之行 2017-03-03 侨联之友

吴琼 12:59
各位群友好!我们侨联之友群的《五洲论坛》第140场专题节目现在开始了。

从《五洲论坛》开始到今天,得到了群友的热捧,始终温暖着我们为大家服务的心。因为有您,让我们心存感激!再次特别感谢您的积极参与,让我们携手办好我们自己家的论坛,使大家有个畅所欲言的环境共同努力吧!再次感谢您的关注,欢迎热论!

本期专题~“澳大利亚之行”

王董家慧 美国 13:00
各位群友,大家好!
我是家慧,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今天让我们继续随着《远方的惦念》2017春晚海外摄制组的脚步,来到第三站~澳大利亚。

刘枫 斐济 13:00
家慧,加油。我们为你鼓掌

王董家慧 美国 13:00
@刘枫 斐济 谢谢您!

王董家慧 美国 13:00
下面请看 “2017年《远方的惦念》华侨华人春晚海外拍摄工作计划表”的计划安排:

王董家慧 美国 13:00
“12/17/16早上9:00从奥克兰起飞去悉尼做新西兰航空103航班上午10:35抵达悉尼NZ103,在悉尼停留104小时”

赵睿加拿大 13:01

王董家慧 美国 13:01
在悉尼停留的104小时,包括了拜访九龙回归捐赠人MR. Craig Dale的家乡BALLINA巴利纳拜伦。"九龙”就是从这里飘洋过海于2016年2月底回到了她的故乡~中国,来到北京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王董家慧 美国 13:01
从奥克兰飞到悉尼,直航时间是3个小时左右。悉尼和奥克兰之间有2个小时的时差,晚了两个小时,所以从上面的计划表中看,我们从奥克兰起飞,只用了1个半小时左右就到了悉尼。

王董家慧 美国 13:01
由于东南卫视的三批摄制组均被拒签,进入悉尼的时候就只有群姐和家慧了。

王董家慧 美国 13:02
初到悉尼,我们就受到了澳洲组委会成员沈铁、杨东东、杨志惟、傅智涛及吴金瑩前议员的手捧鲜花热情欢迎了,

路精保(美国) 13:02
@赵睿加拿大 感谢有你!

 

付智涛 13:02
@王董家慧 美国 @庞燕加拿大 辛苦了那几天

张琳美国硅谷-纳帕谷 13:02
非常期待王董家慧的精彩演讲

王董家慧 美国 13:02
随后群姐不顾一路的舟车劳顿,即刻与澳星传媒负责人Ada 等就攝制工作进行蹉商。

王董家慧 美国 13:03
接着,群姐和家慧,由当地侨领吴昌茂~中国侨联海外顾问、沈铁~中国侨联海外委员陪同,前往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拜见了童学军副总领事、王燦领事。

路精保(美国) 13:03
@王董家慧 美国 损失过半呀?

王董家慧 美国 13:04
悉尼总领事馆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中国侨联2017华侨华人春晚》活动。童副总和王领事还详细询问了澳洲站錄制工作的情况,并提出指导性建议。


王董家慧 美国 13:04
群姐向两位领事馆的领导介绍了有关春晚的工作情况,还特别介绍了《侨联之友》的概况。

路精保(美国) 13:04
@王董家慧 美国 任务也加倍了!

王董家慧 美国 13:05
侨联之友群友、澳大利亚华人团体协会执行主席沈铁(右1)、中国侨联海外顾问、澳大利亚华人团体协会主席吴昌茂医生(右2)是陈嘉庚的后裔

王董家慧 美国 13:05
来到悉尼后就马不停蹄,从总领馆出来,马上参加了由沈铁委员主持的侨界欢迎会。澳洲组委会还特别选择在情人港欢迎攝制组。当晚港湾内大放烟火,绚丽多彩的烟花预示着2017春晚将火爆全球。

路精保(美国) 13:06
@王董家慧 美国 侨联之友把远方的惦念带到澳洲。

姜彦彬(莫斯科孔子文化促进会) 13:06
但是我就有个疑问,跑那么多国家,摄制审批就是个问题呀。我们国家限制更严

王董家慧 美国 13:06
12月18日,早上九点,参加录制2017华侨华人春晚的悉尼华人华侨们来到了
背景是悉尼歌剧院

王董家慧 美国 13:07
由于东南卫视摄制组被澳大利亚大使馆拒绝签发签证,在何继宁主任的配合下联系了侨联委员姜兆庆的澳星传媒协助拍摄。
群姐在给摄影师讲解拍摄的理念。

庞燕加拿大 13:07
@姜彦彬(俄罗斯) 华侨自己办华侨自己演华侨自己看

路精保(美国) 13:07
@姜彦彬(俄罗斯) 各国情况各异吧

王董家慧 美国 13:08
当天,澳大利亚华侨华人给祖国人民拜年的镜头,在大家的努力配合下,拍摄成功!

王董家慧 美国 13:08
@李京文-硅谷·江西 照片非常好!

王董家慧 美国 13:08
因为后面的海外拍摄,还有摄影师被拒签的国家,所以群姐将自已的儿子David 急召支援现场(后面的旅途一再的证明,群姐的这一举措是何等的重要)。从这一站开始,我们的义工队伍又壮大了:David 刚刚考试结束,自费购置了拍摄设备,用了36个小时抵达澳大利亚支援。

王董家慧 美国 13:09
12月19日,在机场接上David ,转机飞往Ballina 巴利纳。Ballina 与悉尼约有800公里的距离,每天早上,澳洲的太阳最早从这里升起。这里被称为澳洲大陆的最东边的地方。

路精保(美国) 13:09
拍摄设备也会有些紧张吧?

王晓辉 13:09
@王董家慧 美国 很感人,很美,很酷!

王董家慧 美国 13:10
让我们暂且把目光回转到一年前,北京间2016年3月1日上午,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了《九龙回归--中国古木雕捐赠仪式》。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来自澳大利亚的捐赠人团队、中国各大媒体代表以及侨联之友成员等上百人出席仪式。

海峡Regina 13:10
这个我参加了

王董家慧 美国 13:10
据当时的文件记载,经中国侨联海外委员、澳中商业峰会主席杨东东和中国侨联海外委员、加拿大华商发展基金会主席庞燕的多方联络,在澳大利亚侨领卞军、姜亚华、傅智涛等的积极协助下,澳大利亚友好人士克雷格·戴尔先生和夫人玛丽·戴尔女士将其收藏超过50年的中国古代“九龙木雕”无偿捐赠给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并公开展览。

路精保(美国) 13:10
群姐和家慧,不是孤军奋战,有之友们的支持,走遍天下,誉满天下!

王董家慧 美国 13:11
据捐赠人夫妇介绍,这尊木雕有600多年历史,是从中国流出,由他父代传下来,1966年正式由他们家接手收藏的,并一直保存在澳大利亚家中,上面刻有精美的中国独特文化含义的九龙雕饰。

王董家慧 美国 13:12
@路精保(美国) 您说的对!

王董家慧 美国 13:12
捐赠人代表律师斯蒂文在捐赠仪式上讲到:“中国最宝贵的财富是其丰富及悠久的历史,今天捐献的这件杰出艺术品是一件精美的木雕,中国丰富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这件作品,九龙代表着中国的皇权,独特的文化符号象征着完整与永恒。

路精保(美国) 13:12
记得九龙回归,澳洲的群友非常给力,这次也不例外!

王董家慧 美国 13:13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艺术杰作见证了这个国家的诞生,它同样见证了人类社会里人与人的冲突,其中包括了法国革命、鸦片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样见证了日本对不属于他的国家的领土的野蛮侵略。

方丽 13:13
为群姐和David点一百个赞!

王董家慧 美国 13:13
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这件艺术品见证了中国的统一,并且见证了这个伟大国家从屈辱到牺牲,直至今日还向强盛国家的全面转型。

王董家慧 美国 13:13
这件艺术品标志着这个伟大的国家的丰功伟绩,龙的图腾时最被认可的国家符号,这件艺术品时最该被珍藏、被欣赏的。”

王董家慧 美国 13:14
在捐赠仪式上,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用最朴实无华的话语答谢了捐赠人,並向为实现此次捐赠做出独特贡献的《侨联之友》的群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梁安 13:14
九龙回归干的漂亮!

王董家慧 美国 13:14
乔卫副主席讲到:“50年前,在中国文化大革命初期,这尊九龙木雕现身在澳大利亚。几经周折,被捐赠人克雷格·戴尔先生和夫人玛丽·戴尔女士珍藏。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的传播、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这尊木雕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王董家慧 美国 13:14
尽管我们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这尊木雕的身世和其漂泊海外的故事,但澳大利亚捐赠人纯朴的、真诚的心愿让我们十分感动。他们说 ,这尊他们心爱的古木雕是中国的,还是应该让它回归故里!

王董家慧 美国 13:15
中澳两国人民是友好的。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合作共赢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两国合作发展前景广阔。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和人文交流为我们的未来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王董家慧 美国 13:15
乔卫副主席深情的说:“我们在座的各位正在见证一个重要历史时刻:九龙回归!这不仅是一件流落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也不仅深含着捐赠人的真诚情感,更代表着澳大利亚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情谊。

路精保(美国) 13:15
领事馆,大使馆都十分给力。

路精保(美国) 13:15
David,一路立功了!

王董家慧 美国 13:15
我相信,这尊九龙木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展出时,将默默叙述中澳友好与合作的佳话,为两国人民友谊加力。”

路精保(美国) 13:16
@王董家慧 美国 每一步都不容易,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难。

王董家慧 美国 13:16
捐赠人动情地说:“我让我心爱珍藏的宝物回家了!她就像一个迷路失踪的孩子,现在终于找到了家,这才是她的家!回归是正确的…”

王董家慧 美国 13:16
九龙木雕回家的感人故事,被搬上2017年华人华侨春晚的舞台。

路精保(美国) 13:16
九龙回归干的漂亮!

王董家慧 美国 13:17
请看,这就是群姐看到九龙回归的场景,现场记者抓拍及时

路精保(美国) 13:17
@王董家慧 美国 我在现场

王董家慧 美国 13:17
@路精保(美国) 您也见证了!

王董家慧 美国 13:17
2016年12月19日群姐带领节目摄制组一行专门前往捐赠人Craig Dale先生的家乡进行了节目取景和录制。

张琳美国硅谷-纳帕谷 13:17
九龙回归这段故事将永载史册!


毕德玲 13:18
为克雷格·戴尔先生和夫人玛丽·戴尔女士点赞

王董家慧 美国 13:18
到达目的地,群姐一行步入送九龙回归的Craig家中,意外发现二战日本投降书,Craig的爷爷在现场见证了日本签署投降书的过程,这段历史资料非常珍贵。

王董家慧 美国 13:19
Craig的祖父曾作为飞虎队的队员支援中国抗日,至今Craig 仍然细心收藏保养着当年二战时候的一驾飞机,而这次群姐作为唯一中国人登上了这驾珍贵历史纪念的飞机。真的是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机舱里的燕姐也是美美哒!

王董家慧 美国 13:19
澳中之间世代延续的友好情谊在Craig Dale的家族历史中得到了最好的展现!

王晓辉 13:20
九龙回归干的漂亮!

路精保(美国) 13:20
为澳洲的群友点赞!

海峡Regina 13:20
群姐酷

王董家慧 美国 13:20
九龙木雕这尊艺术品能得以回归中国,从异地回到了原来初始的地方,回到家,离不开侨联之友人的努力!

路精保(美国) 13:20
@王董家慧 美国 感谢有你,美图不断!

毕德玲 13:20
群姐威武

王董家慧 美国 13:20
群友杨东东在接受家慧的采访时介绍道:“我去朋友姜亚华家party,老外大律师也在,谈起他们想捐木雕,但中国没有人理他们?” “然后呢?”家慧问道,“然后我就托群姐,她搞定一切”,东东幽默地说;
王董家慧 美国 13:21
杨东东激动的感言道:“群姐,没有你的努力,九龙回归将不会成行!九龙回归中最难的那些环节:报批,海关,商检,税务,国内运输,仪式落实,领导和群友到场,在短时间都要落实,简直是太难了!但你把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都做到了!我们整个九龙回归代表团都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对你的感谢和敬佩之情!”

姜彦彬(莫斯科孔子文化促进会) 13:22
尽管我们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这尊木雕的身世和其漂泊海外的故事,但澳大利亚捐赠人纯朴的、真诚的心愿让我们十分感动。他们说 ,这尊他们心爱的古木雕是中国的,还是应该让它回归故里!

王董家慧 美国 13:22
群姐回复说:“我们身居海外,如果不为自己的祖籍国做点实事,无颜回国见江东父老!祖籍国给的荣誉要珍惜,要作为责任才对。”

王晓辉 13:22
@赵睿加拿大 音乐给力

姜彦彬(莫斯科孔子文化促进会) 13:23
他的身世和故事一定要继续挖掘,是大家的责任

王董家慧 美国 13:23
倪雪萍,著名女高音民歌歌唱家,倪雪萍声乐表演中心创始人。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先生,是彭丽媛,李谷一,宋祖英等的师姐妹。曾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和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协会理事。现定居于澳洲,所创办的倪雪萍声乐表演中心积极参与社区和义演活动,为澳洲多元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庞燕加拿大 13:23
九龙回归这里面有我们群友华侨博物馆黄馆长和王秋慧主任的大量心血

王董家慧 美国 13:23
在澳洲时,前议员吴金营向摄制组推荐了这位优秀的歌唱家。

王董家慧 美国 13:24
时间匆忙,从Ballina回到悉尼,摄制组决定,因陋就简,就在酒店群姐所在的房间,拍摄录制倪雪萍。不负众望,这位美貌的歌唱家以她优美的歌声登上了2017《远方的惦念》华侨华人春晚的舞台。

路精保(美国) 13:24
@庞燕加拿大 记得那天比较冷。

王董家慧 美国 13:25
倪雪萍在春晚结束后感慨道:
“2017《远方的惦念》华侨华人春晚顺利结束了,自从回到我的第二故乡澳洲以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通过这次春晚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也庆幸海外有这么多华人的精英回国参加春晚,这里特别要感谢的是我们的群姐-庞燕或者说这次世界华人春晚的成功群姐功不可没,我在这里说声谢谢!希望来年的春晚更加辉煌!”

王董家慧 美国 13:25
在悉尼时,群姐在紧张的拍摄中间,走访看望慰问了旅居当地的侨胞,並来到了唐人街。

路精保(美国) 13:25
@王董家慧 美国 吴金营议员还亲自陪同歌唱家来福州现场。

王董家慧 美国 13:25
炎黄子孙,遍及世界各地的各一个角落,在海外时,曾经听说,如果中国人手牵手,可以绕地球5圈,而世界的人口,每5个其中一个就是中国人。

王晓辉 13:26
@王董家慧 美国 燕姐和你一行的七万多公里行程,成就了段段传奇故事!赞!

王董家慧 美国 13:26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华人聚集多的地方,就会有唐人街。

王董家慧 美国 13:26
悉尼唐人街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悉尼商业中心区南端的区域,由地方政府区域悉尼市管辖,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唐人街,亦是全南半球最大的唐人街。

路精保(美国) 13:27
@王董家慧 美国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华人聚集多的地方,就会有唐人街。

王董家慧 美国 13:28
悉尼唐人街信息亭曾获澳大利亚建筑奖!

付智涛 13:28
悉尼侨界因为燕姐和佳慧姐的到来而兴奋

路精保(美国) 13:28
我们这里淡水也很多,欢迎大家来。

王董家慧 美国 13:28
唐人街正对着“城市市场”(CityMarket)的南头,竖立着一座绿瓦红棂、玲珑标致的中国式牌楼,牌楼上的横额写着四个金灿灿的大字“四海一家”,内侧横匾是“澳中友善”。

王董家慧 美国 13:29
久负盛名的悉尼唐人街自南向北,用脚丈量不过短短150余步。这条街从无到有,由衰到兴,漫长的历史在这里积淀,细细研读,每一步似乎都走得很沉重。

方丽 13:29
@王董家慧 美国 @庞燕加拿大 群姐!家慧!David ,澳大利亚的群友们!你们辛苦了!

王董家慧 美国 13:29
悉尼的唐人街几经改造,由原来最早的 与市内码头相连的、位于岩石区唐人街,重心移到与之比邻的德信街。

任仕薇(贵州海外青年创业创新会) 13:30
一直都想去澳洲旅游

王董家慧 美国 13:30
1920年,德信街成为华人活动的中心区域。“当时这里大部分是货仓,围栏内多存储着香蕉、番茄等水果蔬菜。零星的几家餐馆是工人们填饱肚子的场所,食物非常简单,卫生状况非常差。

王董家慧 美国 13:30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生意规模的扩大,菜市场搬迁至距离市中心较远的物流中心。一时间,人声鼎沸的德信街寂静了下来,只有空空的货仓。

王董家慧 美国 13:30
但当地华人对这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的区域充满感情,面对衰败的景象,他们很是伤感,改造店铺和街道的呼声日益高涨。当地华人决定改变这一现状,由几个店老板一起成立了“美化德信街委员会”。

王董家慧 美国 13:31
那时,一位身为建筑师的侨领与当地政府磋商后,和老街坊们立下规定:德信街白天可以开车,晚上则变成名符其实的步行街,他们还在街口立了一个新牌楼的模型,实地考察效果。

王董家慧 美国 13:31
这一方案立即得到了众多华人的支持和肯定,他们的劲头更足了,当即下决心彻底改造路面、建立牌楼。华人们很快开始为唐人街的改造募捐。

王董家慧 美国 13:32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德信街南北两端建起了钢筋水泥的大牌楼,成了华侨华人在当地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的象征。

方丽 13:32
@王董家慧 美国 家慧加油!棒棒滴!

王董家慧 美国 13:32
@方丽 英国 谢谢你的鼓励!

王董家慧 美国 13:33
大牌楼顶部为中国宫殿式琉璃瓦,两边镶嵌花岗石,但在牌楼正式安装时,“美化德信街委员会”认为应该再增加些中国元素,便决定在北侧牌楼下埋入一个“时间囊”。

王董家慧 美国 13:33
据说,当时埋入地下的“时间囊”是一个不锈钢铁箱,里面放着四样物品:一罐来自中国的泥土,原本华人在澳洲过世后要把骨头带回中国埋葬,以示入土为安,“如今有了中国泥土,寓意华人在澳洲也能魂归故里”;

王董家慧 美国 13:34
一份当时的澳洲报纸和一份已有百年历史的华文报纸,“一来显示华人文化源远流长,二来代表华人在澳已与这里的文化相互交织”;

张汝惟-美国硅谷 13:34
@王董家慧 美国 华人在逐步有地位和话语权了。

路精保(美国) 13:34
@王董家慧 美国 牌楼就像地标,地界,就像征着存在。

王董家慧 美国 13:34
一只金龟,“象征福气、财富与长寿,祝愿华人在这里吉祥如意”;一些中国古钱,“说明华人来澳洲并非要带走这里的财富,相反还为当地创造更多的财富”。

王董家慧 美国 13:35
改建后的德信街,街道虽不宽,但两旁树木下有亭台、座椅,富有中国园林特色。良好的环境迅速带来了投资,如今站在街上,看到的是一派繁荣景象——街道两边的商店几乎是清一色的中文招牌,商品琳琅满目,顾客盈门;入夜灯火辉煌,中餐馆前食客络绎不绝,一时间如同置身于国内城市。

路精保(美国) 13:35
@王董家慧 美国 牌楼招揽生意呀。

王董家慧 美国 13:36
事实上,悉尼的唐人街已经演变成了“中国城”,以德信街为中心,旁及禧街、小禧街、沙瑟街等,中文街牌下还都写上了一行中文的“欢迎光临华埠”,令华人倍感亲切。

方丽 13:36
@王董家慧 美国 中国人的骄傲!

王董家慧 美国 13:36
穿过唐人街,到了北侧牌楼下。两旁楹联上,“德业维新万国衣冠行大道”、“信孚卓著中华文物贯全球”的金字,点出了悉尼唐人街的功能和特色。

王董家慧 美国 13:36
在北侧牌楼的对面、是悉尼各亚裔社团发起建立的“澳大利亚华裔军人英雄榜”纪念碑。它的一侧是纪念碑文,另一侧是华裔军人的英名。

路精保(美国) 13:37
盼望那一天也到此一游。

王董家慧 美国 13:37
二战期间,澳大利亚华侨华人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它证明,华人曾经用热血和生命保卫了澳大利亚。

方丽 13:37
@王董家慧 美国 家慧的摄影技术也很好哎!赞一个!

李京文-硅谷·江西-上高 13:38
@王董家慧 美国 澳大利亚的景观实在是太美了@任仕薇(贵州海外青年创业创新会) @路精保(美国) 心动不如行动

王董家慧 美国 13:38
华人移民澳大利亚的历史可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叶。

王董家慧 美国 13:38
欧洲人正式踏上澳大利亚大陆是在1770年,70多年后,澳大利亚在1846年迎来了第一个华人。自此,澳大利亚的社会经济发展史出现了华人的身影。目前澳大利亚已经有约100万华人,从1到100万的这个过程并非一条直线,期间由于反华和白澳政策经历了多次起伏。

王董家慧 美国 13:38
在1848年之前,主要来自福建的华人零星来到澳大利亚做劳工,他们大部分在农场做工或在家庭做佣人。

方丽 13:38
@路精保(美国) 路大哥好!

王董家慧 美国 13:39
据1848年10月3日出版的《悉尼先驱晨报》记载,第一批121名华工在前一天抵达悉尼,从事垦殖。自此拉开了契约华工输入澳大利亚的序幕。

王恩逵(加拿大) 13:39
@王董家慧 美国 中国人的骄傲!

王董家慧 美国 13:39
当时中国国内处于清朝道光末年,人口剧增,可耕作土地有限,天灾频频,华工出国谋生成为青壮年走投无路的选择。

路精保(美国) 13:39
@王董家慧 美国 祖籍国强大了,华人的地位也相应地升高了。

杨东东 Dong Dong²?¹? 13:39
悉尼侨界因为群姐和佳慧的到来而兴高采烈

路精保(美国) 13:40
@方丽 英国 感谢有你!

王董家慧 美国 13:40
@路精保(美国) 您说的太对了!

王董家慧 美国 13:40
另外,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西方国家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为华工输出创造历史条件。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急速扩张,在各个殖民地开拓种植园、矿山、道路、港口等,急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王董家慧 美国 13:40
在澳大利亚,羊毛产业发展迅速,很多农场急需劳工。据记载,1830年澳大利亚人口仅7万人,羊却有数百万头。农场主向澳政府要求输入外劳,由于各种原因,输入印度等国的外劳计划受阻,于是华工成为澳政府的目标。1848年第一批大规模华工输入,随后大批福建人从厦门登船"卖猪仔"来到澳大利亚做苦力。

王董家慧 美国 13:41
从1848年到1853年这五年间,超过3000名华工在悉尼港登陆然后分散到新州各个农场从事农耕劳作。这些廉价劳力刚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就遭受歧视,他们辛勤工作却极少有关于他们的记录。这些华工有的人在契约期到后即返乡,但有的人却留下来度过余生。

王董家慧 美国 13:41
淘金热(1853-1877)

王董家慧 美国 13:42
1851年,在澳大利亚现在的新州和维州几个地方发现了金矿。消息不胫而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其中包括华人。淘金热期间华人在澳大利亚的人数高峰期达到4万之多,是澳大利亚1901年联邦成立前华人人数最多的时期。

王董家慧 美国 13:42
与之前的契约劳工大部分来自福建不同,前来淘金的华人基本都来自广东。19世纪中期中国南部处于太平天国时期,时局混乱,当时香港也已经被割让给英国,成为中国对外联络的窗口,很多广东人通过香港卖猪仔,当苦力来到南洋并一路往南来到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发现金矿后,消息灵通的广东人怀着一夜暴富的梦想,变卖家当到处借钱举债买来船票,在海上航行三个月,飘洋过海来到墨尔本。

路精保(美国) 13:42
@王董家慧 美国 现在中国人,中国企业也可以在澳洲剪羊毛了。

王董家慧 美国 13:43
华人淘金者的到来并不受到欢迎。在整个淘金热时期,华人矿工在矿场一直是被歧视的群体。

李京文-硅谷·江西-上高 13:43
@王董家慧 美国 讲滴太棒了!目前澳大利亚遍地见到华人和中餐馆

王董家慧 美国 13:43
@李京文-硅谷·江西 谢谢您!

王董家慧 美国 13:43
从1853年末开始,华人淘金者开始大批涌入,其中不少人确实淘到金子。逐渐的,早期发现的金矿差不多被淘完,一些有经验的华人矿工带领新来的矿工寻找新矿。由于澳大利亚的金矿是地表浅层沉积矿,开采和发现都比较容易,不太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一些华人矿工竟然寻找到几个大金矿,其中一条被华人发现的矿脉被命名为Canton矿脉,阿拉拉特(Ararat)也是华人发现的有名的金矿。

路精保(美国) 13:44
@王董家慧 美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华人华侨在海外也站起来了。

王董家慧 美国 13:44
随着华人矿工逐渐开发自己的金矿,开始招来欧洲殖民者的嫉妒,加上华工吃苦耐劳,客观上拉低矿工的工资水平,以及由于语言不通文化习俗不同,华工很少与其他国家的矿工沟通,导致反华情绪日益高涨。这种反华情绪到1850年代末和1860年代初达到顶峰,期间发生了两起著名的反华事件。

王董家慧 美国 13:44
一是伯克兰暴乱(Buckland riot)

王董家慧 美国 13:45
伯克兰暴乱发生在维州伯克兰谷的金矿,当时有大约2000名华人矿工和700名欧洲移民居住于此。双方的矛盾日积月累之下,在1857年7月4日爆发,当天大约100名欧洲移民袭击华人矿工,华工被打被抢劫并被驱赶到伯克兰河对岸,至少三名华人矿工伤重不治。警方逮捕了13名肇事者,但是在随后的审判中认定这些暴徒是受到旁观者怂恿才袭击华工的。

路精保(美国) 13:45
@王董家慧 美国 涨知识

王董家慧 美国 13:45


王董家慧 美国 13:45
直到2007年,暴乱发生150周年纪念日,当地才竖起一个纪念碑纪念事件中的受害者。

王董家慧 美国 13:46
二.林宾平原暴乱(Lambing Flat riots)

王董家慧 美国 13:46
林宾平原暴乱发生在新州如今的扬格镇(Young),也是在1860-1861年这个地区发生的一系列反华事件的统称。

王董家慧 美国 13:46
林宾平原暴乱的起因有两个,一个是悉尼地方议会否决了一项反华提案,另一个是有谣传称1500名华人新矿工正前往扬格地区,欧洲裔矿工对华工的积怨一触即发。

方丽 13:46
@王董家慧 美国 家慧功课做的好!谢谢你的付出!

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13:47
@王董家慧 美国 家慧功课做的好!谢谢你的付出!

王董家慧 美国 13:47
@方丽 英国 @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感谢有你们!

王董家慧 美国 13:47
事发在1861年6月30日晚,约两千名欧洲裔暴徒持枪驱赶华人矿工,破坏他们的帐篷,抢劫财物,并把他们的辫子拽下来。约一千名华人矿工不得不逃离并在其他地方安营扎寨。警方第二天赶到林宾平原,捉拿肇事者头目,并逮捕另外三人。当时的报纸《Argus》报道了这次事件。

王董家慧 美国 13:48
林宾平原因这次暴乱事件蒙羞,后来改名为扬格(Young)。

王董家慧 美国 13:49
反华政策(1877-1901)

王董家慧 美国 13:49
淘金时期来的华人移民不是目的,他们的目的是挣钱。因此淘金潮结束后,大部分华人都返乡做生意娶老婆了,少部分留在墨尔本的主要从事三种职业:第一种是做家具,现在墨尔本市区还有不少华人家具店;第二种是菜农,现在在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市场还能看见不少华人在卖菜,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第三种就是继续矿工生涯,到其他州例如塔斯马尼亚开采锡矿。

商良 马达加斯加 13:49
插队欣赏

王董家慧 美国 13:50
从1880年代开始,在墨尔本和悉尼等大城市的反华情绪在平息一段时间后又有所抬头。在金矿挣到钱的一些华人来到城市做生意,他们开店或摆摊。到1890年,仅在新州就有将近800个店铺由华人经营或拥有。华人从事的职业也越来越广泛,厨师、烟草种植、洗衣、种菜、木匠等等。

王董家慧 美国 13:50
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从乡镇搬到城市居住,澳大利亚社会关于"黄祸"的言论甚嚣尘上,新州在1881年和1888年两次出台移民限制法,各州纷纷效仿。甚至有观点认为,各州在移民问题上的一致反华立场也是联邦成立的促成因素之一

方丽 13:51
@赵睿加拿大 每一次讲坛的音乐都特别合适、好听!感恩你们一直的付出!@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王董家慧 美国 13:51
受这些反华政策影响,华人移民基本只出不进,人数骤降,在1900年澳大利亚成立联邦之前在澳的华人不足5万人。这个时期留下的华人也尽量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学习汉语,甚至改名换姓,不愿意自己的子女被看出有华人血统。

王董家慧 美国 13:51
白澳政策(1901-1973)

王董家慧 美国 13:51
1901年澳大利亚成立联邦,最早通过的法律之一就是移民限制法案,禁止一切来自欧洲以外的移民。这些白澳政策虽然没有明确写入法律,但是却存在了70多年,特别在1900年代初期,白澳政策的实施使华人移民进程严重受阻。

王董家慧 美国 13:51
白澳政策最具代表性的是对移民采取"听写测试"这项十分文明的规定,移民官有权挑选任何一种欧洲语言对入境者进行一项50个词的"听写"测试,没有通过测试的人禁止入境。这项为华人移民"度身定做"的规定可操作性极高,移民局官员的目的是阻止华人入境,因此如果你精通英语,他就用德语考你,如果你刚好精通德语,他就考拉丁语,最后总有一种欧洲语言你不懂的。

王董家慧 美国 13:52
此时正值中国国内辛亥革命。据说澳大利亚华人当中不少人支持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当年康有为曾想到澳大利亚来,但是担心无法通过听写测试就放弃了。

乔卫 13:52
@王董家慧 美国 真棒

王董家慧 美国 13:52
白澳政策"成效"显著,到二战开始前,澳大利亚的华人只有不到3万,达到历史最低点

王董家慧 美国 13:53
不过,随着国际经贸关系和人员往来的日益频繁,与时代进步背道而驰的白澳政策存在的几十年多次受到现实的挑战。

一战期间有约1000名华人符合应征入伍条件,但是在白澳政策下,华裔青年要参军报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除了要满足严格的体格要求,还要面对种族归类等诸多限制。首先你要体检达标,当时的最低身高要求约为163公分,此外还要满足种族的要求。没有显著欧洲血统的人不能入伍澳大利亚帝国军。

许志怀 (Robert Hsu) 13:53
据考证,那段日子华人在澳大利亚很艰难!

王董家慧 美国 13:53
但是战事所需,最终有206名华人参加一战,一战结束后,在澳大利亚出生的华人人数首次超过在中国出生的华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抗日战争打响,在战争后期大战后期,澳大利亚接收了在太平洋英属岛屿上饱尝炮火蹂躏的华裔千余人,疏散至澳大利亚各地。

王董家慧 美国 13:53
哥伦布计划

王董家慧 美国 13:53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到了1950年代,澳大利亚实行哥伦布计划,资助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学生前来澳大利亚留学,哥伦布计划为澳大利亚输入大批人材。当时二战结束,澳大利亚一方面面临人口不足、经济发展受阻的困境,另一方面思想慢慢开化,意识到对亚洲移民与其一味地封堵,不如吸收一些有才华的年轻人,为澳大利亚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

王董家慧 美国 13:54
1957年,澳当局宣布居住在澳大利亚15年以上的非白裔人口有资格获取得公民权。1958年,移民法废除了听力测试代之以更简单的入境考核。

王董家慧 美国 13:55
1970年代,白澳政策已经无法阻止历史前进的车轮,1973年来自工党的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正式取消存在了半个多世纪之久的白澳政策。

王董家慧 美国 13:55
多元文化(1973-今)
1970年代是澳大利亚移民史上重要的阶段。越南战争接近尾声,北越攻陷南越,大批越南难民流向世界各地。澳大利亚慷慨伸出援手,据统计,澳大利亚接收的越南难民人数是所有其他国家接收的总和。

王董家慧 美国 13:55
语言生
中国改革开放,一批向往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的中国大陆学生到澳大利亚学习,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一个小高潮。当时来的大部分是得风气之先的上海人,不少人变卖家具,凑够五千澳元来澳大利亚。

路精保(美国) 13:56
@王董家慧 美国 海外劳工,移民,其实是很艰辛的。

王董家慧 美国 13:56
这批中国来的语言生从1985年开始,高峰期出现在87、88年,人数一度达到五万人。1989年之前在澳大利亚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后来获得霍克政府特批无条件留下来,这些815和816签证类别的留学生成为澳大利亚华人社会的一支生力军,随后他们把中国国内的家人也申请过来,掀起了一股小小的移民潮。

王董家慧 美国 13:56
留学生与商业移民

王董家慧 美国 13:56
199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继续吸引大批中国学生前来留学,他们当中有大概四分之一的人留下来移民澳大利亚。1990年代末开始,一批投资商业移民加入移民大军。不过这两类移民与早期移民不同,属于理性常态化的国际流动。

Change Partner
澳大利亚好声音;Cocktail Lido - The Red Lounge

王董家慧 美国 13:57
如今在澳大利亚的华人人口已经达到一百万,其中近50万澳大利亚华裔在家里说中国方言,去年有超过12万中国留学生来澳大利亚留学,100万中国游客来澳观光旅游,中国也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澳中两国在去年底签署了自贸协定,人员往来也成为其中一部分。

王董家慧 美国 13:57
在国际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的今天,澳中经贸文化往来日益密切,华人移民在当中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代澳大利亚的华人移民继承了先辈吃苦耐劳的优秀传统,发扬新一代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我们就是澳洲社会的主流!” 如今的澳大利亚华人骄傲地说!

王董家慧 美国 13:59
@周媄媄 @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方丽 英国 感谢有你们!

王董家慧 美国 13:59
离别澳洲时,群姐说:“104小时悉尼、Ballina两地紧张的拍摄、采访马上就要启程赶往下一站了,感谢澳洲华侨华人给予的热情接待和支持!……中澳友谊万岁!祝澳洲的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快乐平安健康!”

王董家慧 美国 13:59
澳大利亚之行就介绍到这里,请随着摄制组的脚步,下星期飞到南太平洋岛国~汤加。 让我们不见不散。

付智涛 14:00
依依不舍当燕姐和佳慧姐走的时候,感觉时间飞逝。

王董家慧 美国 14:00
谢谢大家的支持!

秦佳 14:01
@程程 @乔卫 @杨子岩 @(null) @吴琼 @南京 周雯 @廖中强 美國 @斐济 冯捷尤 @周媄媄 @李云祥 li yunxiang @石岳 北京海淀侨联 @刘枫 斐济 @付智涛 @王晓辉(美国华盛顿) @吕虹 @坦桑尼亚 孙传红 @张琳美国硅谷-纳帕谷 @Nancy美国旧金山李翠英 @梁安 @海峡Regina @史广俊 @张汝惟-美国硅谷 @王海军—韩国 @池日明(巴基斯坦) @庞燕加拿大 @白.其朝日格(蒙古国) @希腊汪鹏 @金慧 @王董家慧 美国 @姜彦彬(俄罗斯) @路精保(美国) @南通崇川葛燕 @赵睿加拿大 @陈丽洁 美國 @李京文-硅谷·江西 @方丽 英国 @丁又锋北京 @许志怀 (Robert Hsu) @张勇 美国洛杉矶 @陈蕾 山西省侨联 @希腊 虞陈星 @韩梅梅 - 塞浦路斯 @李競芬(競芬姐)美國舊金山 @朱秋华河北唐山侨联 @刘鹤龄(赞比亚) @毕德玲 @有义 美国旧金山 @June Chang @李肖含~北京 @徐佳佳缅甸 @沈敏 @任仕薇(贵州海外青年创业创新会) @菲律宾-周经伟 @王恩逵(加拿大) @杨东东 Dong Dong Yang @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商良 马达加斯加 @林大旺 @欧阳飞鹏-美国硅谷 @钟李院(汤加王国) 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侨联之友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