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13)

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13)

博客

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13)

一手抓输入  一手抓输出

1984年初,我们语文教研组长吴六林老师,决定让我和年轻的甘晓星老师负责抓全校学生的语文课外活动,成立了“华中师大一附中写作爱好者协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已经开启了计算机时代。

众所周知,“输入”和“输出”是计算机工作的两个基本的程序,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且不说于学语文教语文的我,先来说说我和甘老师抓写作爱好者学习写作的事。

学生写作文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将他们积累的知识和生活,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向外输出。即使是写作爱好者,如果知识贫乏,生活单调,也无论如何写不出优秀作文来。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抓学生写作课外活动时,特别重视输入新信息。

输入新信息,要对准学生的兴奋点。所谓兴奋点,就是学生最关心的人和事。开展活动击中了学生的兴奋点,输入信息就最有效。八十年代初,热播的电影《武当》,深受青少年喜爱,组织协会会员看完《武当》,我们请来该剧的编剧谢文礼给他们作辅导报告,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且使他们初步了解了文艺创作的一般规律,对利用历史资料进行再创造也增加了一点感性知识。

处在青少年阶段的中学生的兴奋点,虽然会随着社会各种信息的传播经常转移,但是,他们对本地区与自己的兴趣联系最密切的人和事,却总是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因此,我们经常邀请本省知名的中青年作家与学生见面或座谈、或讲课。每次活动前,组织学生读作家的代表性作品,让他们提出各种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集中分类交给作家。作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讲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传授治学之道,指导写作方法,有的作家还结合学生的习作进行讲评。

当时以创作儿童文学作品闻名的青年作家、后来武汉市作协主席董宏猷,是甘老华中师大的校友、中文系学生会的学兄、好朋友,甘老师先请他常来给学生讲课。后来董宏猷又帮我们请来青年作家胡发云、青年女剧作家、《五(2)班日志》的作者沈虹光,还请了《人民教育》红烛征文一等奖获得者、湖北大学中文系的涂怀呈老师等来与学生见面、座谈或讲课。

青年作家和青少年文学爱好者直接见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作激情。如写作爱好者协会主席、实验班语文课代表孙燕,每次活动不仅非常认真听作家们的讲授,而且按作家介绍的方法自备了随笔本、观察生活本,凡是作家介绍的名著,她都挤时间去读。后来,她的短篇小说《校园并不平静》发表在1985年第二期《中学生》。她还利用中考后一个暑假时间,写了一部长达六万多字的反映八十年代中学生生活的中篇《正值青春年少时》。发表在1988年地三期大型文学刊物《长江》上。这部中篇小说深受同学欢迎,被同学们分头抄写了两本在同学中流传。为了进一步修改,她还在班上主持召开了一次讨论会,听取同学们的评价和建议。老作家、省作协的田野先生读了该生的习作后,亲自找她谈话给予鼓励,青年作家董宏猷和沈虹光读后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输入新信息,要切入学生的敏感点。所谓敏感点,即学生接受信息欲静难抑,能产生强烈的感触之所在。八十年代初的中学生,对反映十年浩劫的“伤痕文学”已不再感兴趣,他们憧憬未来,更关注当时各条战线正在进行的改革,各种大型文学期刊中反映贴近时代的作品,最受他们欢迎。在学校图书室的积极支持下,组织写作爱好者们定期借阅文学期刊,开展文学评论,交流读后感,这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他们强烈地希望反映中学生自己的生活。如郭威的小说《一个中学生的苦恼》,抓住老师下课拖堂那几分钟,生动地描写了学生的心理活动,抨击了升学率第一的歪风。彭方的散文《我盼望着长大》(见《中学生文苑》1986年第五期)则表现了一个中学生的崇高理想。

总而言之,输入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输出更多更好的作文。学生的写作能力,只有在不断的输入输出中才能得到提高。

输出尽可能多层次,充分满足学生的发表欲。青少年好表现自己,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只要引导得法,就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荐送发表学生的优秀作文,尽可能体现多层次,扩大发表面。学生的习作,有的向全国有影响的报刊推荐,有的就向地方报刊推荐。后来,学生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包括全国有影响的报刊,共计发表习作一百多篇;协会会刊《楚歌》则是会员发表习作旱涝保收的园地,一般情况下每月出一期,每期至少可发十几篇习作,会员人手一册,另外给各班分送两册。爱好者们对自己刻印的散发着油墨香的“杰作”更为珍惜,班上的其他同学也非常喜欢看身边的同学写的作文。

多渠道输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时,为学生出版的刊物很多,还经常举行各类征文竞赛。我们只要得到信息,便积极主动与有关报刊取得联系,组织会员应征参赛。如八五年参加了《中学生》杂志“文学社团专栏”征文,送稿五篇;参加上海《少年文艺》文学社团征文活动,送稿十五篇;爱好写作的会员不论作文发表与否,都乐意接受指导老师的指导,独立完成作文之后,不厌其烦地修改誉正,增强了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回顾那几年“写作爱好者协会”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语文课外活动也要实行“三个面向”,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学生写作心理发展变化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一手抓输入,一手抓输出。我们既研究一般中学生学习写作的规律,也探索少数冒尖学生早成才、快成才的特殊规律。开展文学社团活动,既为少数学生尽快提高写作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因材施教”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附录】校园并不平静    孙 燕

新学期的第一堂外语课,就让学生搅了,而且是外语课代表和副班长带的头。这叫冷老师好不恼火!一下课,她就气冲冲地找到初三(4)班班主任肖老师,要求换课代表,建议撤副班长的职。

课下,课代表憋着一肚子气。副班长也撅着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自己对这堂课的看法。只有董晴没有参加这热烈的讨论。她那严肃安然的神情和这激动的场面很不协调。

直到下午班会时间,肖老师才搞清事情的缘由。原来是这么回事,冷老师是从上学期才开始教初三(4)班外语的。她有一套规规矩矩的教学方法,可学生们不喜欢。她上课喜欢自己不停地讲,可学生偏偏喜欢质疑问难,互相讨论,课堂上往往争得不可开交,她喜欢把知识嚼碎了喂学生,可学生非要自己艰难地去啃“窝窝头”不可。

肖老师曾婉转地提示过她:要让同学们互相讨论。可她却想那成何体统?要是老师回答不出的问题,让学生答出来了,那老师还有威信吗?

因此,她硬是要“满堂灌”,继续走她的老路,同学们当然不满意!她今天一进教师,就感觉到气氛不对。于是,她板起脸问:“怎么都无精打采的?难道不欢迎?”

“不是不欢迎!”课代表举手站起来说,“是因为您老不改变教学方法。我们有意见。”

副班长也站起来说:“对!只要您不再‘满堂灌’了,我们就欢迎!”

听了他们俩个的发言,大家都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一下就把冷老师惹火了!

她一发火,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倒使气氛更加紧张,连课都没法讲了……

就这样,冷老师一下课就气冲冲地去找班主任。

肖老师可为难了。因为同学们无非就是要求改变教学方法,并不是无理取闹,老师理应支持。

可是,冷老师却余怒未消,还坚决要求让董晴当外语课代表!

“董晴?”肖老师眼里闪现出一个冷静而善于思考的小姑娘,“好吧,你去找她谈谈再说!”

谁知道冷老师找董晴谈的时候,董晴却使她大失所望!

“冷老师,我不想当您的课代表。”她平静地说。

“啊?”冷老师有些失态,“为什么?”

“我也不赞成您的教学方法。我们气您是不对,可这是您的教学方法不对头引起的。”

“我让你们多学点知识,难道不好吗?”

“您教我们学会知识当然很好,如果教我们会学知识,那不更好吗?“她有些激动了,象是在演讲。

冷老师没料到平时沉默寡言的董晴,不仅能说会道,而且感情充沛。

“冷老师,您记得吗?有几节课您稍微给了我们一点自己活动的机会,我们是多么高兴啊!”

“哦,是这样……”冷老师自言自语。

“我不会说什么,但我保证,只要您改变教学方法,就一定会象泰戈尔说的那样:”今天他们向你身上抛掷尘上,等到那天,他们会向你献上花环!”

冷老师沉思了。

听了董晴这一番话,她仿佛看到了同学们那忧虑、焦灼的目光。

送走了董晴,学校己经放学了,整个校园一下子静了下来。冷老师漫步在通向教学楼的小路上。她的怒气全消了,可思绪却久久难以平静……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李培永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