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独上西楼(一百八十九)诊所
无言独上西楼(一百八十九)诊所
日子在繁忙和琐碎中一天天度过,两年后,邬燕终于在她家附近找到了一个开诊所的合作伙伴。那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Linda。
Linda是犹太后裔,她出生在中国,八岁以前跟父母生活在上海。1949年大陆解放的时候,她随家人移居美国。中国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那么的亲切。
她告诉邬燕,她出生没多久就腹泻不止。父母把她抱到西医诊所,医生诊断她得了急性肠炎,需要住院治疗。之后,她母亲陪她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每天早上医生都要给她量体温,化验大便,还给她注射了当时非常昂贵的消炎药,盘尼西林。但是她的病不但没有起色,反而越来越厉害。到最后,她几乎奄奄一息了。医生对她的父母说:“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这孩子大概是没希望了。”
Linda是她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年轻的家长悲痛欲绝,面对着就要断气的孩子不知如何是好。
Linda出生前,家里就按照中国人当年的习惯给她找了一个奶妈。Linda母亲的奶水充足,她没吃过奶妈的奶水。奶妈只是帮助照顾Linda母女。现在听说孩子不行了,奶妈也很伤心。她跑到医院去探望小小的Linda。看了看这个小姑娘,奶妈觉得她有可能是肚子着凉了。她提议给Linda用一贴“暖脐膏”。
医院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办法,所以同意她们试试。没想到,一贴小小的膏药救了Linda的命,几天之后,她出院了。
如今的Linda早已结婚生子。她丈夫也是个犹太后裔,一个成功的银行家。Linda生了三个孩子后一直在家里做全职母亲。现在三个孩子都长大成人,最小的都上了大学。忙碌了一辈子的Linda在空巢之后为自己的闲暇时间做了很多种打算。感念于中医救过她的命,她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常常去光顾曼哈顿邬燕工作的那家中医诊所。逐渐地,她和邬燕熟识了起来。对于邬燕的医术和敬业精神,Linda非常佩服。得知她们二人的家都在新泽西,而且相距不远,Linda产生了跟邬燕一起开诊所的想法。
诊所由Linda的丈夫投资,Linda和邬燕办理各种各样的手续。在邬燕所在城市的繁华地段,她们租了三间办公室做诊所。一间是接待和候诊的地方,其它两间做诊室。邬燕跑了几家二手货市场,买来了候诊用的椅子和办公用具。针灸用的治疗床是比较特殊的。不知道打了多少电话,邬燕终于在旧金山唐人街的一家中国店找到了这种治疗床。
一切准备工作都具备了,邬燕去跟曼哈顿的那家中医诊所辞职。老板和同事们都为失去她这么一位好医生而惋惜。老板一再强调,如果邬燕有朝一日想回来继续工作,诊所的门永远是对她开着的。
邬燕过去的病人得知她自己开了诊所,不少人开车从纽约到新泽西来看病。病人们还把邬燕介绍给自己在邬燕诊所附近居住的亲朋好友。尽管如此,诊所刚刚开张的一年里,病人还是严重不足。除去房租,邬燕和Linda的收入少的可怜。但是这两位女性都不是轻言失败之人。她们都在为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努力着,坚持着。
虽然诊所离家近了,但是邬燕的工作从每周两天变成了每周五天。有时病人下班之后才有时间来就诊。为了方便病人,为了诊所的盈利和名誉,邬燕常常工作到很晚才能回家。没有病人预约的时候,她会将诊所交给Linda管理,开车回家料理一家人的伙食。周末,他们一起打扫卫生,出门购物。
日子过的紧张而有序。邬燕的诊所逐渐地走上了正轨,病人越来越多,收入稳定了。Linda和邬燕都松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月月已经八岁多了。冷卫星和邬燕都感觉到他们住的地方学区不理想。要给孩子换学校,除了送到私立学校,就只有搬家去一个好学区。
自从搬到新泽西州,他们一家一直住在租来的两居室。因为天安门事件,1990年,布什总统给在美的中国留学生发布了豁免权。也就是说,凡事在1990年4月前来美的大陆同胞都可以直接申请绿卡,不论来时是哪一种签证。如此,不少中国来的留学生获得了绿卡,开始在美国找工作。强生制药公司冷卫星工作的部门就招聘了好几个大陆同胞。
三年来,周围许多同胞都买了房子。据说贷款买房子在美国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政府为了鼓励大家买房,将买房贷款中的利息作为抵税的一部分。这对卫星他们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如果贷款买了房子,不仅解决了住处,有了自己的产业,还可以少交一部分税。于是,他们去银行做了评估,拿到了根据他们收入可以贷款买房的数据。于是,寻找新的住处成了他们周末的一项重要任务。
就在二人忙碌地工作,照顾孩子,寻找自己第一个房子的时候,冷卫星收到了父亲冷尚民的来信。
版权归蜗牛湖畔所有,未经本人允许,不得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