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人生(235)与学生一起去采访怪味作家祖慰
我认为,是我不一般的人生经历锻造了我的“怪味”文章:
我当过演员,你们看看,我的造型还可以吧?(学生笑起来了)
下放到长阳当知青,说话有点平民味吧?
当过七年兵,扔手榴弹差点把自己炸死了,也算是经历过一次生死考验了吧?
记不得是哪位名人说过,“文学只承认冠军”!不论哪个行业,冠军总是少数人!所以哪里人少,我就到哪里去!
命运虽然捉弄了我,但是古人早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多一点辩证思维方法,就多一些人生的收获!
唐胜同学(见【附录二】)接着问祖慰:祖老师,您怎么看自然界、人类社会、科学的规范呢?
祖慰:规范不同不可比,各有各的价值。就说人类社会吧,论理关系、血缘关系、人际关系等等特别复杂。凡是论理方面的作品,都是超时空的,但又不以超时空来评价作品的价值。
“那作家在社会上的作用是什么呢?”在祖慰老师稍作停顿时,马上有一个学生问祖慰老师。
祖慰立即明确回答:“公鸡的作用。”
祖慰老师接着说:“太阳不是公鸡叫出来的;人也不是公鸡叫醒的!”
但是公鸡的生物钟到时候就要“打鸣”,如果哪只公鸡总是“半夜鸡叫”,主人一定会先杀掉它。(见【附录三】)那么作家的作品要有一定历史的提前量,引起社会的“共鸣”,就像农村中每天早晨总有一只公鸡先叫,然后全村的公鸡才都叫起来一样。这里就有一个作品的“最佳信息时效”问题。
作家有什么样的理论,就观察什么样的世界。
祖慰接着讲他的观点,他说,自古以来就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听老师讲课,与朋友聊天,其实,你就是在“阅读他人的大脑”。我非常喜欢你们华师一附中这样的学生,不只是来听我说什么,还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即席提出问题,只有这样“与君一席话”,才能有“胜读十年书”的效果!不论是阅读他人的大脑,还是作品,都要边阅读、边思考。相信你们一定记得的古人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要是通过自己思考而作出的选择,即使将来失败了,也是英雄!
你们采访人物、观察人物,还要提高效率。
我非常乐意接受你们这一代学生的采访,因为你们来之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这从你们即席提出的问题就可以看出来。我觉得,你们今后不论做什么,都要有“效率”观念,而提高效率就是要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完成更多的工作量,或者在相同的投入下获得更高的产出。那么从写作的角度来说,你首先必须具备充实而丰富的知识结构,抓紧时间读书吧!同时必须具备未来方向的“审美意识”。简单说,就是你的思考要像“爱的放大器和恨的放大器”。
思考是我们人类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通过不断地思考,我们可以不断地取得进步并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我现在与你们谈话时,就在边说边想,当然,“想”也是有层次的。但是,一定要把握进入信息时间,到输入信息的时间最短,也就是要以最小的阅读量获得最大的信息量。
最后我非常感谢你们,为我提供了湖北省最好的重点中学语文实验班的学生(见【附录四】)现在想些什么、怎么想的。我在回答你们的即席提问时,已经讲了我想说第四个问题,要多一点辩证法;第五个问题就是刚刚讲的阅读量和信息量的关系。谢谢你们!
大家起立鼓掌感谢祖慰老师。
【附录一】见我的博文《教育随笔(40)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附录二】唐胜同学于3月6日读了本文后,微信给我:
谢谢李老师!这次的写作课(采访祖慰)对于我的一生,都有非常大的启迪作用。
不仅仅是写作,而是决定写作真实意义和力量的思考能力。更加具有戏剧性的事情是,2003年上海的一次朋友聚会上,恰好祖慰也在,我心里一惊,那么多年,他依然身板直挺,虽然少了十几年前那种逼人的锋芒。我稍稍定神,把高中一年级访问他的问题又提了一遍:“科学和文学,哪一个对于人类的进步更有价值?”
您猜,怎么样?
他的回答几乎和十几年前一模一样!他笃定文学的作用,热情赞美人类作为感性动物的本能,他相信文学对于世界的推动,相信文学对于人性的关怀。
我出生于一个理科世家,在之前的教育中,“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硬道理”。一次写作课的采访,和著名作家面对面交流,看到不一样的人,听到不一样的表达,体会不一样的思考维度,对于一位正在探索和建立自己世界观的十六岁少女太重要了。
【附录三】2022年3月6日在《文学城》读谢盛友先生的《往事不如烟——悼祖慰》后留言:
看了您这篇文章,非常感动!您与祖慰的友谊情真意切,更从文中了解了祖慰的一生。想起来,早在1986年,祖慰当时住在长江边上的武汉音乐学院时,现在一时也记不准是哪位武汉作家帮我联系上了祖慰,接待我带着我的一帮爱好写作的华中师大一附中的高中学生的“采访”。让我们受宠若惊,更让我们吃惊的是他的直率敢言。到现在还记得他在回答学生问题时,说了一句“半夜鸡叫”的鸡,一定被主人最先杀掉!当时听过他讲话的学生,89年64从清华大学跑回武汉对我说:“祖慰老师了不起!早就预见到了这一天!”愿祖慰老师在天上享受平安喜乐吧!我看了文章后,还感到非常亲切!非常感谢您的文章,让我想起了许多往事和友人。谢谢您!
【附录四】简介人教社1982年推出的分编型语文改革教材:
1982年秋季开学,教育部决定在全国各省、直辖市选两所城市和两所农村省重点中学,试教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出版的初中《阅读》和《作文·汉语》(1986年修订后改名为《写作》)分编型改革教材。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也是改革步子最大的一次教材改革实验。初中阅读责任编辑张定远,写作责任编辑王连云。
1985年秋季开学,各省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班使用的阅读和写作分编型教材,阅读的责任编辑是周正逵先生,他是人教社高中语文阅读实验教材的设计师。这套阅读教材一改多年的陈旧模式,设计并编写出了高一《文言读本》(上下册),高二《文学读本》(上下册),高三《文化读本》(上下册)。这样的教材既有梯度,又有深度,当然教学也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必须改革教学方法。他尖锐地批评人教社以前的教材是:“从小学到高中,上了12年的语文课,长期是在平地上转圈,记叙、说明、议论,这三个部分循环,本身没有梯度。”
高中写作责任编辑王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