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和痛风的预防
某天和工程学院的教授喝酒,问他要不要啤酒,他说有痛风,不能喝啤酒了。只接了一小杯香槟。我们坐下来聊他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多喝水,多活动手脚。。。我说:其实就是增加尿酸的溶解。他恍然大悟:哦,这么解释的!有道理!。。。
其实很多慢性疾病的处理以及日出生活都和简单物理化学知识有关。痛风其实是身体里某些基因的表达出了问题,导致的尿酸不能被降解后很快排出体外,从而在身体里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尿酸会在关节处沉淀形成结晶,导致关节痛。这个过程其实和化学实验里某种饱和溶液出现结晶的情况相似--通过蒸发减少溶剂的体积; 降低温度减少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要预防痛风,毫无疑问就是不让多余的尿酸在体内结晶。多喝水就是让溶剂的体积增大,多喝的水要排去体外,就会带走一定量的尿酸; 结晶最容易在身体的末端形成,喝水从嘴到排尿,往往只有很少量的水会流经身体的末端,所以,多动手脚会加速血液循环,让不饱和的水有更多机会流经身体末端,带走那里高浓度的尿酸; 多活动手脚本身也是一种实验室配试剂时为加快溶解速度的“搅拌”过程; 而身体的末端往往也是体温最低的地方,活动手脚有利产生热量,让身体末端温度升高,有利结晶的化合物溶解; 走不动了洗热水脚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痛风禁食的很多食品其实都是高嘌呤含量的食品,大学生化知识就有用了:细胞小分裂快的部位往往是DNA/RNA多的地方; ATP/GTP/AMP高含量的部位尽量避免。。。
灵活运用书本知识为日常生活服务需要不断地思考。我的很多思维方式其实得益于早年文革时代的教育--那时村办高中的很多老师都是村里初中高中毕业生,他们书本知识有限,但往往脑子灵活,能将有限的知识和实际生活连起来:碳酸铵是弱酸弱碱形成的盐,不稳定,容易分解释放氨气,要保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搬沉重的机器考虑滚动摩擦小,在下面垫圆木滚动。。。
灵活运用书本知识,书呆子也有春天。
(二0一八年九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