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汉字是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面光辉旗帜
作者:潘正伯
近期,网上有一部分文人,由于自己喜爱繁体字,违背国家对文字规范化要求,擅自在公共空间使用繁体字,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规范的行为,值不得提倡。如今,更有一位潘庆林政协委员,公然在两会期间,以提案形式提出以10年为期,废除简化字,恢复繁体字。真狂呀!
鲁迅先生生前曾提醒人们:“专门家多悖;博识家多浅”。他解释说:专门家多悖,不是悖在他自己的专业内,而是悖在他的专业外。潘庆林是生意人,生意做得好,会赚钱,钱可通神,当然会有人聘他当政协委员。面临经济危机,本应立足自己本业,提几条如何增加就业、如何振兴中小企业、如何改善弱势群体境遇之类的议案。却偏要越出自己的专业,跑到语言文字学领域去提提案。这也体现了,财富确实能使某些人发狂的弊端。
属于语言文字学的问题,应该倾听语言文字学家的意见。
真正的有造诣、有广泛影响的语言文字学家已经不多了。我这里要提及的是百岁老人周有光老先生,周老先生是享誉世界的语言文字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从1898年《马氏文通》出版始,共收录30人,到2001年还健在的仅他1人。但是,他又不是那种受专业紧紧约束的专门家,这从他1980年担任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中国方面三委员之一(中方参加《简编》工作的有500人,参加《全书》的有300人)来看,他也是得到国际、国内公认的高水平博识家。他的亲友们开玩笑叫他“周百科”。他在2002年(96岁时)出版的《21世纪的华语和华文 周有光耄耋文存》中的同名文章:《21世纪的华语和华文》(载该书59~66页,三联书店出版)很值得关心文字改革的朋友们一读。这样的书和这样的文章读一读,就不会瞎放炮了。
为了省事,这里从该文中提取两个观点供网友们和潘庆林参考:
(1) 任何一种语言文字,始终处于简化过程中。就汉字来说“以前的变化是:春秋的雅言,秦代的书同文,两汉的废篆书、改隶楷,唐代的反骈俪、用散文(“古文运动”),清代的废八股,历代石经的字形规范化。”(引文取自该文第59页)。语言文字的简化,是任何人阻挡不了的。
(2) 书法家是简化汉字的先行者。“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有324个字,其中102个是简化字,占总字数的三分之一(31%)。欧阳询的《九成宫》有1019个字(字迹不清的不算),其中164个是简化字,占总字数的六分之一(16%)。历代大书法家都写简化字,许多简化字是书法家创造出来的。”(引文取自该文第62页)。当代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认为简化字不如繁体字美。我想主要是他们不知道以上两点,一旦他们知道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欣然接受,回过头来为推动汉字简化作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我国的汉字改革运动,从五四以前就开始了。从事这项工作的,都是些有深厚古典文学、文字学、语言语音学功底的学者。他们一直对于汉字之难耿耿于怀,对不识字的大众深怀同情,他们的奋斗目标是要改变中国这个文盲大国的危局。孜孜不倦,钻研多年,做出了许多贡献。
由于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等的坚持,新中国建国后文字改革延续下来,专家们在继续发挥作用,使我国的汉字简化和扫盲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环顾全球,我们的简化汉字和使用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在使用汉语汉字的国家和地区里,首屈一指。今日我国电脑和手机的迅速普及,实受益于此。这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对世界文化的一点点贡献。周有光老先生说,“21世纪,汉字将成为定形、定量、规范统一的文字”。可见,眼前的路绝不是退回繁体字去,而是继续简化和规范化。改革尚未成功,网友们:让我们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