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再聚曼哈顿
这个夏天,没有出远门。
好不容易熬过漫漫严冬,等来了春光烂漫、夏日花开,何不在家好好享受一番呢?
不过夏天倒是没少去逛曼哈顿。
我现在进城,不是为了景点或什么特殊节目,完全就是走走逛逛。写下来,作为游记是不合格的,也没有攻略可以参考,只是一份细碎的记录。对我来说,随便去哪个街区走走,都会有新奇的视角,永远也不觉得烦闷或重复。这就是纽约的魅力,至少对我是这样的。
六月中旬好友一家来访,一起随走随逛,不亦乐乎:《随走随拍随想》
过了一周是儿子生日,他远在北京,我代他去看他最钟爱的地方:《今天是个好日子》
七月初的周末天气晴好,说走就走坐上巴士,去总督岛看海吹风。
隔了一周北京老同学来出差,必须聚!继续进城逛吃,还赶上了曼哈顿大停电。
这两次也写在博文中:《逛总督岛,会老同学,遭遇停电》
八月份又进城,和住在曼哈顿的好朋友相聚。写在这里留个记录。
如果不是与老同学L夫妇相聚,我几乎忘了自己二十年前还有一段白天上班、晚上读书的"奋斗史"。
话说那会儿我在曼哈顿做着"白领丽人"。每日套装高跟鞋人模人样的,又是在光鲜好玩的广告行业;其实是揣着一个鸡肋文凭、做着一份十三不靠的工作。
那会儿电脑热,我的脑子也热,想着人家都转行IT挣大钱了,咱也去!
于是,我就去读书了。不是街边的培训班,是大学里正儿八经的CS Master program喔。
忘了怎么混进去的,也忘了怎么撑下来的。反正一周两三次下班后来不及换衣服就去上课,云山雾罩地听老师胡侃。
学了一年,真心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我半路出家又是part time,不是拔尖的好学生,但也能跟上,也没挂科啥的,就是觉得甚是无趣。我是自我的人,不勉强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所以虽然大家劝我说文凭就在眼前,坚持一下吧,我还是放弃了。
这一段经历还是很正面的。我以"CS硕士在读"的身份跳槽到所在行业的龙头老大,在IT部门打擦边球,办公条件超好,有独立办公室,觉得可以把"白领丽人"上的引号去掉了,至少可以挪个位:白领"丽人",maybe.
再后来,我又换了现在的工作。那会儿我已经不需要把这段读书经历写在简历里了。再说,辍学有什么可写的?
这次读书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L等一票好友。当时我们一个小圈子常来常往,他们都是一等一的好学生,毕业后都乘着IT的东风在各行各业大展风采,如今都是顶梁柱。
后来大家步入中年,日渐繁忙,来往得少了,但友谊依然在心里。
L夫妇曾住在我们家附近,他们精于厨艺又热情好客,那会儿是我们聚会的大本营。家里老人来探亲,也在他们家里互动过。后来他们搬到曼哈顿去住,来往就比较少了。
这次重新聚首,说不出的高兴!他们也爱旅行,刚从多洛米蒂回来,明年准备去百内,我们正好互通有无,交换一下攻略。
原本想吃个Brunch。他们现在是正宗的New Yorker,咱们入乡随俗一下嘛。
好友家附近有个"Upland"。没曾想,因为奥巴马访问纽约时在那里吃过一个汉堡包,她家就成了美国版的"庆丰包子铺"了。火得不行,订不上合适的时间。
无法就近,就干脆换个环境去西边吧。在HARBS吃个便餐然后去Highline走走,或者Chelsea Market逛逛。
唠叨半天,怎么一张图都没有?!
好吧,先看看岁月的杀猪刀如何把一个勤勉奋斗的"白领丽人"变成一个抱狗种菜的中年大妈的。
我这个执念的人,HARBS只是一个连锁店,真的值得一去再去嘛?好在好友夫妇没去过,就图个清静干净,适合聊天。
两张吃的:
再看看无主题随拍。
最喜欢曼哈顿这些闹中取静的地方。
街头小景
地铁里的大汉
想起来了,这次没去成"Upland",但五月份国内老同学来参加孩子在哥大的毕业典礼,我们去了人气爆棚的"Community"吃brunch。聊得开心吃得尽兴,值得推荐一下这个店。
是不是人气旺盛?
一部分吃的
以吃来结尾,很符合我的习惯。那么,就此打住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