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也谈上海人的地域歧视

也谈上海人的地域歧视

博客

相信许多人对上海人歧视外地人都有体会。上海人的地域优越感很强,这从在公共场合上海人扎堆大声讲上海话的现象中可以看出。在国内出差旅游,常常见几个上海人操着上海话旁若无人的高声谈笑。在国外也是如此。也就是上个星期四,我在多伦多听谭盾的交响音乐会,我旁边坐在几个上海人,他们在那里大声用上海话交谈,生怕人们不知道他们是上海人似的,让人很不舒服。

我在八十年代常去上海出差。那时上海的商品还是时髦的代名词。我婆婆是解放后从上海搬到北京的,她老人家对北京的商品是不屑一顾的。其他东西是没办法,只能在北京买,但服装一定要在上海买。所以每次出差,都肩负着采购的重任。但我最怕的就是逛南京路,人多拥挤是没有办法的事,可那售货员的态度真让人没法忍受。我虽然来自北京,讲着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但一律被视为乡下人。问十句她们都不带搭理的。实在没办法,只好求在上海工作的我老公的哥哥陪同。他从小生长在北京,三十岁以后才到上海,但是,为了不受歧视,老大不小的年纪,还要学上海话。当他用那不太标准(他自己说的,我不知道)上海话要求售货员把商品拿过来时,售货员的态度好多了。

还有一次跟一位会讲上海话的无锡人一起出差上海。我们两个去南京路买东西。当时我是想买两双鞋,先让售货员拿一双,又让售货员拿另一双,没成想那售货员不耐烦了,嘴里嘟噜了一句上海话,我也不知道她在说什么,但我的同事却同她吵了起来,都用上海话吵,吵了半天我都不知道是为什么。吵完后我的同事告诉我是因为那个售货员骂我说话像挤牙膏一样,要什么不一次说完。

当时在上海南京路的商店里常常看见吵架的。最精彩的要数东北人与上海的售货员吵架。往往是一个高大的东北汉子,操一口苞米碴子味十足的东北话(特别赵本山),语言中夹杂着许多难听的粗口,高声与售货员小姐对骂。平时伶牙俐齿的售货员小姐在东北大汉面前威风尽失。有一次我看见一位售货员被一个东北大汉骂得直哭,我居然有一种非常解气的感觉(不要说我不同情弱者,实在是被上海售货员欺负的太厉害了)。

平心而论,歧视我的大都是售票员售货员等服务人员,这可能由于他们没有别的优势,只有地域优势了。而在我常去的上海华东师大,我所遇到的大多都是非常友善,非常好的人。记得有一次在华师大问路,一位白发长者,给我指了路之后,并没有走开,待我走好远了,身后还传来带浓重上海口音的普通话:“右转,往右转”,让我好感动。

我对上海人没有任何偏见,相反,对他们怀着敬意。因为我所认识的人里面,最出色几个都是上海人。

地域歧视在国内实际上是非常普遍的。北京也有很强烈的地域歧视。但北京的情形很特别。不像上海。上海是歧视不会讲上海话的,而北京则是歧视有浓重北京口音的地道的北京人。细想起来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讲京片子人的大多住在胡同,他们的职业以服务业为主。而北京各大学,科学院研究单位以外来人员为主,他们讲普通话;政府机关各大部委、军队大院等权利机构也是以解放后入住的外来干部为主。他们有着精神上优越感。特别是那些大院里的孩子,根本看不起老北京。他们找对象的条件之一就是说话不能带太浓的京腔,他们管那叫说话舌头没捋直,在嘴里打转转。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黑眼睛的苏珊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