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了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总要说:吃了吗?甚者,有时候从厕所出来,有人碰见了也来上一句:吃了没?有的人还是能反应过来,感觉到不是太合时宜,但也只是摇摇头,笑一笑,因为这句“吃了没”其实等同于“你好”。中国人不善于招呼人,就连“你好”,“谢谢”这样的词汇日常生活中都不好意思常用,因为这显得太文明,太文明的语言,会让人觉得关系疏远,生分了。
可是。 这个“吃了吗“的问候语到底怎么流行起来的呢?似乎没人去考证。为什么中国人,尤其是有些年纪的人们习惯于用“吃了没” 这样一个问候语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生活在解放前后的那辈人,经历过挨饿的人,都知道挨饿是怎么个滋味,吃饱肚子是那个年代的人们最关心的事情。一句“吃了没”不知代表了多少刻骨铭心的记忆。
民国18年(1929),北方饥馑,尤其是陕西关中, 连续几料庄稼颗粒未收,饥民遍地, 尸横乡野路旁。我的伯父收留了一个逃荒女做媳妇, 可舍不得给她吃饭, 他的营生就是每天蒸一锅包子去街上卖,一天就能赚几个包子吃, 媳妇每天只给吃两个包子, 一天, 媳妇饿的受不了, 将要卖的几个包子扳开吃了馅又放回去, 让男人在集市上丢了丑, 回家暴打媳妇一顿, 没几天连病带饿就死了。伯父还讲过另一件事,当时街上有一卖烧饼的,一天一个叫花子抢了一个烧饼边吃边跑,卖烧饼的就去追,叫花子跑不动跌倒在地,急中生智,见身边有一陀牛屎,就将烧饼塞进牛屎里了,卖烧饼的一看无奈,踢了叫花子一脚走了,叫花子拿出烧饼,衣襟上搽了搽接着吃。
我父亲是个孤儿,从小吃饭就没有保证,当兵抗战时,也曾经有过几天时间里粒米未沾,1942年河南大饥荒,父亲的38军驻离郑州不远的黄河边,赵寿山军长用私款从陕西老家买粮济慈灾民,军部常设粥棚,有一孤女常去领粥,便和父亲相识,她死活叫父亲娶了她,就是因为能有一口饭吃,但因军纪不允,便无后果。父亲始终把吃的事情看成高于一切的头等大事。困难时期吃大灶,家里所有粮食被充公了,父亲紧张得不得了,生怕我们孩子们挨饿,千方百计买来高价粮食藏好。所以那时候我家自己并没有断炊。
60, 70 年代在农村的生活经历使我对吃也有很深的理解,尤其是困难时期,黄土高原天旱, 天天盼着下雨有个好收成,生产队的玉米好不容易长起来,又架不住被偷。那一年,生产队让我和一个老头看护玉米地,两人一天到晚在地里转,只见玉米棒子被搬走,也看不见贼的影子, 没人的午后,我们俩自己也偷烧玉米棒子吃。那个老头子嗜赌成性, 解放前就坐过国民政府的牢,解放后又坐过两次新社会的牢,他说还是共产党的牢好坐, 他说第二次是他故意想去坐牢才去犯事的。牢里虽然吃不饱,但总有口饭吃, 在家里经常断炊。他说劳改场的饭天天顿顿就是杂粮一锅煮,一天两顿,大约每人一碗,吃饭的时候就是抢,叫抢牢饭。他有一个绝招经验,抢饭食先盛小半碗,三下两下先扒了,再盛一满碗慢慢吃,动作慢的人甚至一满碗饭都抢不到。
80年代以前,人们对吃是最关心的,大家都养成了非常节俭的习惯。什么都舍不得花,什么都留着,因为总是担心万一哪天又没吃的了该咋办?所以,家里的破烂东西舍不得丢的,屋子常常显得不是很不整洁。很多年轻人对老年人的这些“坏”习惯很是不理解。老人们也不理解年轻人这么不会过日子,因为他们一辈子节俭习惯了,任何浪费都会心疼。 我从小就养成的习惯,打鸡蛋时要把蛋壳里残留的蛋清都抠出来,怎么也改变不了。
咱家的小儿子现在吃饭,每回都要剩一大口在碗里,老夫有些看不过眼, 多次严肃教育无济于事,忆苦思甜无效,现身说法置若罔闻,我说非洲孩子,中东难民饥饿者无数,他云我撑着吃了那口饭,对非洲孩子没有任何帮助,想想倒是也有些道理。这世道究竟怎么了?
这句话“吃了没”,现在人们还在用,可能用得少些了,仅仅是一句问候语,这有点类似于英语中的“How are you?”。我想, 这个“How are you?”,原本是问你的健康状态如何?没什么毛病吧?其实老外们见面也不是真得要问你身体怎么样?也只是一个问候语而已。可能也代表了老外对身体健康很关心,吃没吃饭原本就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
曾经有过这样的笑话,多年前,一帮美国人去中国访问,中国朋友习惯性地跟他们打招呼“吃了没”。这群老外理解成中国人要请他们吃饭,于是就一直等着。直到饿得受不了了,才问到底什么时间吃饭?最后搞清楚,原来这句“吃了没?”只是问候一下,没有谁真要请客的意思。
80 年代初有一个留学生在某所大学学汉语,中文已经很好了,很快结交了一个中国学生朋友,是农村来的,每次见面都要问候洋朋友“吃了吗”, 这位留学生朋友开始纳闷,怎么总是问我这个,最终他忍无可忍地爆发了: “你总问我“吃了吗”干吗?我有钱”。原来他认为朋友瞧不起他,说他太穷,吃不起饭。
说起老外的“一根筋”,大家都有体会,中国人都知道寒暄是什么意思。很多老外却分不太清什么是寒暄,什么是客气。刚来美国不久,一次我午饭带了一盒饺子。微波炉热完后,那香味传出去很远。几个鬼子凑了上来,我自然客气一下,但是他们真不客气,不过几下子,饺子就没了。我当时心里想,这帮鬼子太没教养,我小的时候都知道要推辞一下,才能吃点尝尝,这老美也太实在了些吧。
“吃了没?”——可谓中国经久不衰的问候语,实在是因为长期以来肚子问题乃是国人的第一要务,“民以食为天”、“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千里为官,为了吃穿”之类的俗语就是最好的印证。
现在人们不再为肚子发愁,人们见面打招呼,自然而然也不太用“吃了吗?”
那么,现在打招呼说什么呢?
买车了吗?
给儿子买房了吗?
最近的行情会不会是:
买股票了吗?
买黄金了吗?
但愿中国人从此不再为吃发愁。
见面问候:“涨了吗?” 这多好啊!
不过,我仍然思念那乡村原野、农民式的打招呼——“吃了吗?”
70 年代末,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下乡,常到老乡家吃派饭,一天交一斤粮票,4角钱,农民们总是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哪怕自己的孩子眼勾勾地看着。不论你从谁家经过,也不管彼此认识不认识,总是这样的场景——先是一阵狗叫,接着就有主人来到门口问你:“吃了吗?”
这淳朴的乡情,浓浓的人情味, 永远也忘不了。
(请看我以前写的一篇关于吃的故事: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6352/201407/2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