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两厅细部待琢磨——房崇修房 86

两厅细部待琢磨——房崇修房 86

博客
我在同时并进地修家庭厅和餐厅,有时按工程需要,有时是兴之所至,可谓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在做完了墙面和地板两大项以后,细枝末节还很多,哪样也不能忽略,忽略了就会表现在明面,拖累了整体的质量效果。洋人修房子的行家常说:Pay attention to details,或者说no details overlooked,都说的是细节的重要。看不见的部分做得对不对,要行家才能看得出,或者日久才能检验出;可是表面细节却是人人可见,立即现形的,糊弄不得。这一集就来综述一下在两厅完成前,我所处理过的各个细部。

一,门窗边框。

这是指门窗周围连接门窗和墙体的较厚(5/8或3/4英寸)的木板框,与墙相切,是门窗与结构木方的中介,也是墙面的终结者。在门的周围(包括没有门的开口),我尽量利用了拆除旧门时的原物,因为尺寸基本不变。在原门锁和铰链的位置有缺口,还有钉眼和磕碰损伤怎么办?办法是用墙灰堵上,与补墙一样抹磨两三遍,最好是用sheetrock 90的干灰,其结果可以做到完全消失无痕。再刷底漆和油漆两三遍,门框就整旧如新了。下图是一处铰链凹槽的补法。



在窗的周围也是同样情况,但是我采用了新买的板子,因为新旧尺寸相差太多。这是我在在换新窗时,要拆框做从砖到砖遗留的问题,本来如果经验丰富,测量准确,是可以定制连木框的新窗的,那会省很多事并且质量牢靠。可是我经验不足,估不准这木框应该多宽,就定了裸窗,为后期加工留了麻烦。四块木板都要用台锯先削出槽来,以塞入塑胶窗框。我用了半天,才把两窗的边框搞定,但是你在图上却不一定看得出费力之后的成果——请注意窗的周边,那一小圈白框。



二,门窗边线(trim)及脚线(baseboard)。

这都是起遮掩和装饰双重作用的线,只是位置不同,宽度也应该不同。买来的MDF材料的板已是白色,但那是primed,就是已刷底漆,还要再刷一层半光油漆。为了油漆不串色,所以最好在装前先刷漆,如上图。

钉时要细心量准尺寸,用mite saw锯45度角,再用气动直钉枪固定位置,从上往下钉,沿边线的两边打钉。下图是一个尚未完成的窗边线。



门的边线因先于地板而装,产生另一问题,就是确定与地板相接的高度。我取来一块地板垫在下边,再略加几页纸的厚度,在其上钉门的边线。这样,到铺地板时就不需要再锯边线了。自己铺过地板的朋友,方能理解那个麻烦。



地脚线应该比边线更宽,是在铺完地板之后才装的,做法基本相同,下面的图中顺便可见。

三,顶角线(crown moulding)。

这个就是纯装饰了,为了使客厅、餐厅以及家庭厅显得更高雅华丽些,才干这个锦上添花的事。装顶角线的难度较大,因其是呈斜面固定在屋顶与墙面之间,所以是个三维立体的问题,稍有差池,就两面不能合拢。我在装厨房的木质顶角线时,就产生过问题,还是上家坛在patio兄的指点下才装好。不是说吃一堑长一智吗?我这次却又一次犯几乎同样的错误。我主观认定crown moulding是45度角固定,所以其在顶和墙所占的宽度是一样的,就这么装上了第一条,可是再上第二条,却怎么也不能合拢。patio兄的锦囊是先在下边组装起来再上墙,可是我这两个12英尺的长条怎么可能先组装呢?连得起来举不起来呀!我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用下脚料做了一个试验品。



把这个试验品顶到屋顶墙角位置,画线实测,才得出顶角线的正确位置和角度。原来其所占墙的宽度要大于顶的宽度,二者的比例大约是1.3:1。换句话说,就是要比45度更立起来一点,大约是51度。我不知这个数据是否理论上正确,但是我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愿求证于方家。
 
按照我在安装厨房木质moulding时学得的方法,把材料锯出特殊的角度,是个平角33度多仰角31度多的双斜面,然后用气钉枪钉到墙和顶上去。最理想的是还找到墙内木方处钉,但我嫌麻烦就没有下功夫去找,反正moulding不重,多处钉进墙体也行。12英尺的moulding太长,需要先画好准确位置,再两个人合力才能钉上去。这时肯定有钉眼和缝隙,还不算完成。



四,灯上饰圈。

一般来说,餐厅正中的吊灯是全房里最重要的一个灯,需要装饰突出它。所以需要在灯上装一个饰圈,也是与周围的moulding相呼应。按照说明,装它有用螺丝钉的,也有说用强力的建筑胶的,但是我实践后发现两者都不必要,只在装灯时延长铁盒的两个螺丝,就在中心固定住了。



现在先只看一个灯圈,至于灯是啥样子,下次再看全貌吧。

五,填眼腻缝。

这其实不是一个单项,而是在trim、crown moulding、baseboard和饰圈等多个方面都需要做的一个附属步骤,但因其作用重要和用途广泛而单列一项。钉后必有眼,因墙体误差等原因也必有缝,或宽或窄,要靠wood filler和caulking来填补粘合。别看这事小,但装修完成后的整体感觉、质量高低、手艺如何,很大程度上就看这最后一抹。这么说吧,只要没有缝,手艺就还成;只要一露缝,业余就现形。下图是我填眼腻缝的三种材料,视用处不同而灵活采用。



六,地板连接。

上次已经分两集讲了家庭厅的地板,接着再铺餐厅的地板,当然不能再重复报道一遍了。但还是有点与前次不同之处,可以在此作为一项补充。餐厅有两个门,下面是通门厅的门,我故技重施,还是用一横来打头。在门框下面,要锯出一个小拐弯,再塞进去。这门外将铺瓷砖或石板地面,会与地板等高。



上图只是捎带的铺垫,下图才是我要强调的重点。我的餐厅原来是厨房,铺的整片vinyl地面,所以在下面加了1/4英寸厚的plywood木垫板(underlament),就比相邻的现厨房(原餐厅)高了一块。一般来讲解决的办法有二:一是不能容忍高差,就得拆掉全房间垫板。我不愿意这么做,因为既费力又糟蹋材料,我正嫌sub-floor强度不够呢,何况门厅里也是同样情况,难道也要拆吗?第二个办法是容忍高差,在厨房接口处加一个reducer过渡。在考虑多时以后,我两法都未取,而创造了第三法。



两门框之间的这条地板是后铺的,它的外侧比内侧高1/4英寸,我在外侧的下面垫了一条3/4英寸宽的合成地板料,使其变为一个缓坡。这是沾了我的地板宽的好处,在5英寸的宽度里降低1/4英寸,坡度是5%或4.5度,就不很明显,算是平缓过渡了,就像香港回归一样。这个坡度在图中几乎看不出来,但从反光率的不一样能感觉到。最后再另加一条T形实木moulding盖在接口处,它本来是为两边同高的地板接头设计的。为使地板有胀缩余地,我把接口略锯宽了些。这T形条是原木的,我stain成深色了。



上图就是stain时的现场。怎么这么多条木头呢?谁记性好,我的家庭厅里还有活没完成呢!

七,壁炉木台。

这木台就是所谓馒头(mantel),我把壁炉贴了石墙以后,还剩了这事没有做完,此时一起补齐。买石头时可以定做这“馒头”,要价500多,把我吓回来了。我在Home Depot买了枫木的材料,自己量体裁切,先染色再组装。用的是我去年刷外门剩的stain,涂了三遍。等干以后,钉在石墙原来准备好的木方上,再刷了两遍清漆,还是过去刷地板剩的。



深色的木头与浅色的石墙形成对比,效果还算不错。我花了不到50元。

八,瓷砖台基。

这也是壁炉的一点遗留工程。壁炉的基础石台以下,是原来的米黄色瓷砖,与我的石墙不协调,也太旧。这里既不适合用石头来贴(太厚会超出台檐),也不适合用地板来盖(也厚,难贴)。我的办法是专门买了两块深棕色地砖,裁成窄条,像贴墙砖一样贴住。这颜色的地砖是没有多少人愿意铺的,但用在这里正合适。其深色与地板连成一气,使整个壁炉显得稳重了。



不知不觉,又整了个八法,这次可不是有意的。

这一集里看的都是局部的照片,因为要讲的就是细部嘛,我就尽量避免整体照,先藏而不露。等下一集,我再专门展示整体的新旧对比,只爱看完成效果的妹妹们,下次再来吧。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房崇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