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诗评】第3期 三人行 必有吾师
总 编:
落日长河
主 编:
蒹 葭
副主编:
淡泊轩主 禅 心 人
编 委:
慧 眼 西 风
朱 狄 陈 平 凹
三 映 如
1
竹韵清音,意在言外
点评赏析/ 西风
竹韵清音,意在言外
——评塞外林野《入竹林百日自嘲》
点评赏析/ 西风
也曾抬眼望森森,应是竹风听鹤琴。
隅角雪残芽偶露,屏前花落酒频斟。
三人行止观高下,百日沉浮问浅深。
未必抛砖能引玉,横吹凤笛寄清音。
——【竹韵清幽-格律诗词】318期
作者网名塞外林野,多半是喜欢放浪形骸生涯的人。中国古代的隐士,多为有志有能之人,怎样团结更多的能人,兴旺团体、单位和社会,竹林显然在做有益的尝试。
这篇作品选择的角度别具一格,它仿佛是自己的一篇总结,又像是对竹韵群的一幅素描,也算是借他人(或作品)读己心的感发。
(一)
以诗“自嘲”的作品,往往是表面笑自己世务不通,一厢情愿、自作多情的感受,实则多为愤世嫉俗并申明自己坚持理想的情怀。 如鲁迅《自嘲》中先遭“未敢翻身已碰头”,自己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丁元英《自嘲》中的“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从另一个方面讲,能自嘲,方有机会成为强者,方能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二)
这篇作品的结构十分清晰,既然愿意进入一个新群,之前对那里的环境必有期望和想象。作者的想象是“竹风听鹤琴”,风雅之至,令人神往;同时也是作者自嘲的主要原因 - 世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古今未有例外。
颔联,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入群以后,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刚入群,不免先在角落站着看热闹,等“雪残”后才“芽偶露”,逐渐崭露头角;他在手机屏前也开始所谓“饮酒赋诗”或者“饮酒读诗”,看起来也其乐融融。
颈联笔锋一转,触及到所有大群共同的问题:素质、 人品不一, 争论对人不对事, 等等。 竹韵总群也未能免俗,笔者也在里面“观过高下”,“问过浅深”,对此深有体会。 作者在这个转合点,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意味深长,且留下余地 - 三人行,必有我师,人品也有高下,何况十人、百人,几百人? 颈联上下句分别用一对反义词,“高下”意在后者,“浅深”重在前者。尾联对此种感受也有所照应。
“未必抛砖能引玉”,照应颈联,作者也许把自己在群里发出的诗词和意见,自谦为“抛砖”,实际上更像是下句中的“横吹凤笛”- 凤求凰,清音待和声,这恐怕是作者这个业余诗词高手入群的主要期望吧?可惜这个目的未必达到,当然,残缺的美更有回味,更富于曲折,也更适合以诗歌这种含蓄的方式来表达。
(三)
此诗的主要特色是“旁敲侧击”,把加入竹群百日的感受,曲折委婉地表达出来,牢骚发得不失含蓄;又以“寄清音”道出“嘤其鸣兮,求其友声”的衷曲,也符合儒家温柔敦厚的宗旨。
全诗语言流畅而形象,“森森”、“竹风鹤琴”,“雪残花落”等都是传神的笔触,不动声色地描绘出生动的画面; 用典也很有特色, “三人行”和“横吹凤笛”, 一正用一反用,贴切地表达 出真情实感。
尾联“抛砖引玉”的意思没有问题,但是用得稍嫌拖泥带水,“引玉”二字就足以说明问题。 整体上来看,“旁敲侧击”的表达方式虽然高明,但是也有瞻前顾后之嫌 - 以至于让评论者十分期待和作者直接交流,以期他能尽诉衷曲。
总地来说,塞外林野先生这首七律,贴近竹友的诗词生活,语言典雅而有情韵,行云流水般地展现了复杂的情感和期待,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都值得大家借鉴学习。
2
即景发兴,想象奇特
点评赏析/ 朱荻
即景发兴,想象奇特
评胡鸿七绝 • 五松山写意(新韵)
评论/ 朱荻
青瑶不用杖藜攀,奔壑流云直下滩。
借个扁舟吟啸去,一篙撑上五松山。
——【竹韵清幽-格律诗词】
(竹韵)第16期
本诗的题目是《五松山写意》,确实描写了一幅有山有水的风景画。这首诗之妙不在于景物具体描绘的工致,而在于即景发兴,想象奇特,通篇有味。
开篇第一句就提出论点,指出上山不需要攀登。 这一与通常经验相反的议论,一下子就把读者吸引住了。用"青瑶"描写山的葱绿秀拔,选词得当。
第二句接下来解释这是因为山影已经倒映在水里。"奔壑流云直下滩"从山引到了水。这一句作者似乎借鉴了李白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奔"和"流"在这里是动词作形容词用,很生动。但是笔者感觉这里用动感很强的词描写青山白云倒映水中这件相对静态的事情,虽然生动,但是跳跃较大。尤其"直下"二字不容易让人联想到"影入"。当然这可能是笔者领悟力不够。读完全诗再回头仔细思量,这一句的意思还是明白的。 作者可以自行斟酌一下。
第三四句,作者接下来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不用杖藜登山。 既然山在水里,借舟泛水,一篙上山,也就顺理成章了。 诗作很有想象力,趣味盎然。诗结句"借个扁舟吟啸去,一篙撑上五松山"有李白那种"将船买酒白云边"的浪漫情怀。
通篇不着修饰,感觉一气呵成,成功地展现了一派山青水秀的景色。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水,只是通过描写山的倒影来衬托出水的清澈,并且把自己置于山水之中,通过"吟啸"二字表达出喜爱之情。 笔者觉得作者成功地捕捉山水恍惚之间的感觉,从侧面很好地突出了五松山山水之美。
这种诗心和创作手法在现在浩如烟海的诗词作品中不多见,值得鼓励。 建议作者可以从音韵的角度再考虑一下韵字的选用。“攀”,“滩” 和“山” 均是阴平韵脚,读起来抑扬顿挫感稍欠缺。如果能做活了“三阴平”或者选用别的韵字,可能会更好一些。
其实这种山水倒影的诗词作品,古人也经常写。分享一下我喜欢的一首辛弃疾的《生查子 独游雨岩》。这首诗也是语言浅显,但是一片山水清幽气象和作者怡然自得的心态完全写出来了。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3
乡愁绵远,意在象中
――浅评曼无《木兰花慢 • 望乡》
文/ 陈平凹
乡愁绵远,意在象中
――浅评曼无《木兰花慢 • 望乡》
文/ 陈平凹
望群山靡迤,数鸿雁,几离亭。又夕照霞飞,炊烟袅去,翠黛残青。闲宁, 抚琴向晚, 任幽怀自逸慕娉婷。无梦难成愿景, 落花不悔曾经。
清零,厌烁诸星,垂冷眼,叹空灵。未已望乡人,思归路远,步履时停。 风铃, 欲摇却静, 识凄凄逆旅瘦人形。寥引清音故曲, 隔篱倩月来听。
——【竹韵海外】《特辑三 • 归乡》
乡愁是诗歌永恒的话题,也是本首《木兰花慢• 望乡》长调的主题。 词眼正是诗题“望乡”二字,在本首词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 乡愁是那一山夕照、一行鸿雁、一座长亭、一抹晚霞、一缕炊烟、一阙琴音、一行步履、一串风铃、一身孤影…… 这林林总总的景观描写,情境交融,美不胜收。
这里所写之景,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即为主观之“意”,而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所以说,意象是沾染或渗透了诗人感情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简言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
下面笔者就用分析意象的方法具体分析本首词。
上片首字“望”既领启下文,又切合题意,观景顺序由远及近,从远方的“群山”、“鸿雁”、“离亭”,到眼前的“夕照”、“炊烟”、“翠黛”,这些蕴含故友送别、悲欢离合的传统古典意象的选择,引发游子羁旅思乡之情。同时,又以时间为序,串连起这些意象,怀乡之情愈见浓郁。
接下来,一句“闲宁,抚琴向晚”不但承接了上面从傍晚时分入夜的时间顺序,而且由摹写景色转到内心感受的心理活动。这才有了“任幽怀自逸慕娉婷”的悠悠一叹。杜牧《赠别》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娉婷意即美好的青春年华。表达身居异国他乡,依然羡慕故乡度过的青春岁月,但这一深层意义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点到即止。
行文至此,作者意犹未尽,更进一层抒发胸臆,引发读者共鸣。“无梦难成愿景”,在这里作者将思乡心切、难以成眠入梦,回乡之愿难以一下子实现的惆怅和感伤轻轻道出。“落花不悔曾经”,尽发人世沧桑之叹,同时又赋予了望乡人始终眷恋故土、执着扎根于故乡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有我之境”。
下片仍遵循时间顺序(“厌烁诸星”),由“落花”意象很自然地过渡到群星闪烁夜晚里的望乡人,一下子连用垂眼、叹气、停下脚步这三个动作,将作者回望故乡、心中恋恋不舍、求而不得的徬徨心态展露无遗。
这个时候,作者又不失时机地引入一个代表故乡生活的“风铃”意象,将自己的一腔怀乡情感寄托其中,“欲摇却静”, 看似写风铃在风中摇摆不定的姿态,实则映衬望乡人欲回乡而不得、只能从心底思乡的忐忑心情。 而“识凄凄逆旅瘦人形”,更以拟人手法,将风铃能辨识出望乡人客居天涯的枯瘦形状,饱含人道主义关怀,带来些许温暖亮色。
尾句以“寥引清音故曲, 隔篱倩月来听”收束全篇,给人意犹未尽之感,这一声声催人泪下的故园曲调,何不隔着篱笆(泛指墙)请天上的月亮来听一听呢!这里呈现的意象,仿佛就是一幅极其唯美的月下听曲图,大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之概,只不过这里是“月下使人愁”、“曲终人未散”罢!
本首词也有不足之处:一是整体意象偏古典化,虽蕴深意,然亦陈旧,难见创新;二是上片意象繁复,有堆砌之嫌,彼此关联度不太大,较为凌乱,而下片结构显得单薄,叙景抒情稍嫌拖沓,且意境未作更多提升;三是为凑韵存在个别生造词之嫌,语气稍微滞了一些,如厌烁、寥引等,在一定程度影响阅读的通畅感以及对词作内容的理解。
由此可见,一首词作的构思是否巧妙主要在于它是否创造出了深邃、引人人胜的意象。综合而言,本首词的创作有得有失,瑕瑜互见。可取之处,就在于它依托一系列反映乡愁的意象,将望乡人的思乡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而缺陷也在于意象过多、过散,令人顿生芜杂之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17.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