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和小学同学今年在微信重逢
今年我和小学同学今年在微信重逢
我念过两个中国的小学,一个是在一家高等院校里的附属小学,很著名,另外一个是朝阳区一所普通的小学。我最近和第二所学校的同学又联络上了。我见到了很多面孔,都长大了,对我很关心,寒暄问暖,非常的温暖。
在这个班级里,我有一个朋友,她和家庭和我的是朋友。我因为是三年以后转学到新的学校,她一直很关照着我。我姥姥和她家很近,走着就到了,我和她是属于形影不离的关系。后来我离开中国之后,她是十二岁去的日本和她的父母团聚。多年后,我和她断断续续一直有联系,几年前我回国她父母也请我们全家吃饭。那个时候她在日本,还向飞到中国看我。她说起有一个男生,班长,是一个企业的老板,成功的创业者,客户是很多名人。我就搜索了他的微博,在那里联络到了他。然后我就跟所有人联络在一起。
我之所以记得他还有一个原因,因为我临走之前,他送给我几张照片,有他,还有班级里几个男生,还有他的小猫,后面还签名。特别让我惊喜。我还以为没人把我当回事呢,每想到临了儿,都挺愿意跟我保留联系的。也许他也是因为家里长辈有在海外深造积累的一些经验,他的业务也在国外有关。所以他比一般同学见多识广,比较能和我交流,对美国好像非常了解。其实我们俩在上小学的时候说话不多,但是现在长大了反而可以说的很深。
到了微信群里,有好几个同学,我真的忘了他们的样子了,或者是名字和外表对不上,半天才想起来。也许当年我真的太小了,而且因为我跳班,我比他们都小一岁,又是转学过去的,我因为我不容易和他们打成一片。但是我很意外的发现他们很多对我竟然印象很深。聊上几句突然想起来了。还有一个每天走路回家的男生,我们也联络起来了。很多人名字和脸我都忘记了,但是很惊讶他们记得我。我离开中国的时候只有十岁,我离开的时候他们曾经给我录了送别的录音,每个人都说一句,我出国的头几年,经常会听一听同学以及家里亲戚的录音。那都是乡音,给我归属感,让我不寂寞。而且很多朋友都给我照片留影和小礼物。有个礼物真的让我铭记一生,也让我记住了送它的那个同学。
还有一个同学,也让我惊喜。他在我临走之前,他送给我一个粉红色的小塑料盒子,是一个女孩子放首饰之类的,很可爱的设计。我当时真的很意外,因为他真的是一个比较冲的,脾气很直率带点倔强的男孩子。我当年没有跟他说过几句话,但是临走之前他还对我这么贴心,真的让我惊讶。因为我小时候是个假小子,但是他还有点把我当女孩儿,给我一个首饰盒儿,哈哈。他出生在一个艺术家的家庭,他父亲是艺术家,他也带艺术范儿。他现在已经是北京的798的有一定知名度的策展人了。比以前,他变化很大。以前是白里透粉的小生,现在是一个胡子啦碴的硬朗爷们儿。相似的是,以前他就非常有个性,非常直,崇尚自由,有点不羁的态度。整天穿一套牛仔服,有艺术家气质。而现在他还是这个样子,就是非常的是个男人的感觉。好像刻意有点邋塌。而且他从小就跟有公正心,现在也是带点仗义的感觉。
他是真酷,真的艺术家风范,是从事艺术评论和理论一类的工作,他们老爷子也是那种大院的家庭的孩子,艺术家。他也子承父业。
我说,你真的和以前差不多,没怎么变啊?
他说,我现在已经油腻了。
其实他是谦虚了,他现在很成熟,非常的容易交流,非常有深度,也有情商。说实话,我和这个男生没经常交流。但是我们俩三十年后再次接触还是一见如故。我真的是太意外了。他知道我也画画,非常感动,给了我很多资料,和我交流了很多从策展人眼中的艺术方面的观点和主张。他又有艺术追求又有适合作主办者的人际能力,所以真的是很适合他的行业。我也可以从他身上感受到国内的文艺发展以及很多新的动态。
多年过去了,这些年来在美国,我经常会浮现他们的面孔。而且我上初中的时候也曾经和在我美国的同学分享他们的照片。他们现在有一些都非常成功,非常有自己的一番事业。所以我为他们也很高兴的。只要我从小看着有潜力的,长大了也确实有潜力。
大家都居住在北京,经常聚会,也经常去看已经住在老人院的班主任老师。我的老师好像有八十岁左右,他坐轮椅,住老人院。他好像是中风了还是有点别的疾病,总之是一直在。他们爱和老师开玩笑,逗老师开心,或者汇报老师的健康,将老师当成自己的父亲一样的关照。我也让他们向老师转达我对老师的思念。
说实话,我一走这么多年,我真的非常不敢相信我居然还能和这些同学联络上。缘分,真的是,无论我到了天涯海角,多年之后我们还是能够在网络上重逢。回想我十岁独自坐飞机来美国的时候,在飞机上,当飞机刚刚离开地面的那一刻,我就自问:“以后我还会不会和中国有什么关系啊”, “如果没有学中文的学校,我还会写中国字吗?”。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离开基本就是散了。那时候没有网络,电子邮件,微信等电讯工具,连打长途电话都是一种奢侈。最开始的几年我经常给国内家里人写信,汇报我在美国的日子。但是多年来因为我念旧,注重亲情,我没有忘记很多的人。曾经有一个人说我:“你一交朋友就是一辈子的朋友”。其实我和这个人只是简单在朋友聚会上见过几次而已,他和我没说几句话,就给了我如此高的评奖。他的话现在已经成了我在努力的目标,而且他也说中了。其实也是,人生在世也会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但是看开了就好,人的一辈子如果能留住朋友除了缘分之外也需要包容心。
十岁的时候因为要换老师,很多同学大哭一场,将老师视为父亲。他们都非常非常重视感情,对于朋友和老师非常投入,经常关注老师。记得老师以前经常唱一首歌:“牡丹之歌”。以前很流行,我们父母那一代人非常喜欢。虽然现在可能会有人说:“你怎么会听这么土的歌儿”,其实不是,这些老歌让我回忆起以前的人,那个充满人情味的年代以及同年成长的地方。
这些年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真的让我没有忘记的就是这些从小长大的小伙伴儿们,这些发小儿。祝福他们幸福,我真的很期待不久的未来我能够带着孩子们回北京和他们团聚。
在微信上面,我逢年过节会放点两个孩子们的照片什么的,我这两个同学先后说:真棒!。逗S了,哈哈,这个玩笑开的,那么诙谐,那么含蓄。他们在国内,很多的孩子都已经上中学了。而这些童年的面孔,都已经当爹了。大家从小在一起,人到终中年又重新见面。而且无论还是在大洋彼岸,终究没有忘却。其实有些就是很一般的关系,但是还对我很热情。而且长大了,以前的小孩子都变的成熟,非常会交流。好像让我觉得心里很踏实,很有底。我以为很多朋友已经是过客了,我真的非常感恩多年后能够和老朋友重逢。
“牡丹之歌”-蒋大为
在日的朋友们,根据观察,日本人我好像还是比较喜欢古典些的。
我喜欢古典些的,不一定双眼皮,但是鼻子得直挺,脸庞要得体,周正。
日本人因为有朝鲜和东北亚洲基因,很多都眼睛都小,脸形状比较娟秀。眼睛长的比较靠上。整体位置要协调。
可能是在国外久了,好像比较喜欢更东亚洲特征明显的那种感觉。像这几位有点古典人偶,浮世绘,日本娃娃的的感觉。亚洲女孩就这样素淡的其实也很耐看啊。
小眼睛也不一定就不好,小眼睛的也挺聪明的。像这几个日本姑娘皮肤白皙,头发漆黑,这样也满好。而且有个共同特点,眼神儿带点哀怨的感觉,但是又是很克制,哀而不伤的感觉,有什么痛苦都会隐藏的很深。越是这样越令人怜惜。
性格上女人比较柔顺,但是也很有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