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身边的日韩朋友谈起女性的幸福标准
从我身边的日韩朋友谈起女性的幸福标准 ( 请勿置顶首页)
现在,很多人喜欢关注韩国。韩国现在为什么瞩目,主要有两点,经济上的富裕和对自身文化的输出。网络上经常有不少对韩国人的争议,但是很多人没有和朝鲜人接触过,多是人云亦云盲目偏激地评论。如果有机会接触会有一个不带带色眼镜的感触。
我记得将近三十年前,我在初中的时候开始接触韩国人。有一次在英文课上,新来了一位小亚洲姑娘。当时英语老师为了帮她适应,请班里一位来自中国的小哥给她做翻译,结果说了半天没有用,才意识到对方是韩国人。虽然说小女孩面相和大部分中国人差别不大。中国那时将其称为南朝鲜。那天我还挺高兴的,那时我刚来美国不久,初中里都是美国人和外国朋友,突然看到她,心想,太好了,我不是唯一的一个东方人了,觉得不孤单了。我当时和这个小女孩关系不错,天天一起玩儿。因为都是亚洲人感觉很多习性几分相似,好像回到了亚洲。她是瘦瘦的,很纤细,瓜子脸,眼睛不大,文静内向,很会读书,看起来是那种很稳的类型。但是很能歌善舞,朝鲜民族的特点,天生喜好。每次学校有什么活动,她和她妹妹都会主动提出表演朝鲜舞,大大方方的表演。你就觉得这人不乏味,爱玩,爱表达,说明这天生性格里带着一点风流韵致,该外向表达的时候表达力适中,不会过于的拘谨,死板。大凡高丽人都是如此,有严肃刻板的一面,也有潇洒自如比较放得开的一面,性格属于比较大大咧咧容易相处的。该沉稳的时候沉稳,该开放自己的时候开放自己。
当时,同学里还有一个日本姑娘,小脸儿圆圆的,皮肤特别白,干什么事都特别周到井井有条,说话客客气气,对人总是微笑着不断点头,你就感觉身上很有传统东方女性的气质。这种气质和汉族以及大部分人还不一样,她明显带有一种“和族”气质,一举一动非常的规范化,特别的中规中矩。我和她交往深入,因为我觉得她很有礼貌,不是一般的体贴。我有私人问题跟她可以说,她体贴我,真心对我好,不会对我出言不逊,或是说话不礼貌之类的,什么话都是顺着别人说。基本上你会感觉他们国家国民在战后的素质教育很全面,性格非常的谨慎,安分守己,正面发展和自我完善。当时我和她只有大概十一二岁,我给她编了一支手镯,我就是刚学会编,闲的觉得好玩,随手送了她一个。结果呢,过了几天她就送给我一个她自己折的纸鹤,那种漂亮的日本花纸做的。还加上一个日本的纸娃娃做为小礼品。然后还加上一个纸条,上面写的:“谢谢你的手镯,很开心能和你成为朋友。这个是来自于日本的古都,京都”。我当时惊讶她如此客气,然后我当时不时的就把这几样礼品拿出来看看。后来读过日本的作家川端康成写的小说“千纸鹤”,看到这个纸鹤在日本文化里的象征。多年过去了,我每次一叠这个纸鹤就想到这个来自日本的朋友。我当时念的是一所外语学校,里面的学生都是学习一门外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也包括日语。这家日本人特别有意思,她的母亲的一位日本朋友给所有的学习日语的美国学生表演茶道。地上铺着Tatami, 礼仪者身着和服,拿着一个竹子编的工具搅合茶叶,那种绿芥末色的抹茶。还端着那种日本的粗瓷碗怎么转,面对客人还是怎么样,包括手绢怎么叠,每个细节都有个讲究,非常的格式化。其实这种仪式化的东西在中国民间已经不多了,只有一些老年人才把玩一些这些东西。中国现在保留的主要是明代以后的东西,没有人会席地而坐,喝茶的方式也是福建的功夫茶,江南的龙井,或者北方的花茶,仪式上属于通俗化消遣,没有和修行之类的目的结合。因为中国近代文明从明代起就是一种市民经济,市民的嗜好取代了贵族化的仪式,比较实用。而且中国文人品茗比较随性,崇尚老庄之道,形而上的,在山水中化为悠然自得,不似日本非常格式化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她从她家庭圈子里了解这个文化继承的传统,我就不难明白她的那种耳濡目染对她的一些举止上的影响。其实怎么说呢,如果在家里安心照顾家庭能把自己孩子培养好,素质提高,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长远的益处,出人才,遵从秩序,提高国民总体的素质和教育程度。这个教育水准不仅仅是表现在学术和技能上,而是德育美育多重方面。
前面我提到的那个韩国小女孩性格也是这一类的,虽然语言不一样,但是感觉就是比较亲近了。后面又来了几个韩国的男孩女孩也是类似。他们在西方国家总体不是特别外向和主动,又带直率和耿直,喜欢和亚裔交往。如果一旦成为朋友还是不错的。而且他们很抱团,思维和心机也比中国人简单。当时九十年代初,韩国也是移民很多,即使在美国的非移民的城市。我和韩国人感觉比较近,不知道为什么,如果不沾什么极端民族主义成为隔阂,天然的有亲近感。朝鲜半岛位于山东之东,自古与中夏隔岸相望,一衣带水。
同时也曾经有过箕子朝鲜这么一个历史过程。他们较少的一部分祖先也是来自于燕辽的这个地域,另外较多的成份的是来自于北亚,东北亚与中亚,迁徙到朝鲜半岛和当地的三韩本地居民融合。他们改朝换代较少,古代早期文化保留较多,你可以感觉他们自己的民族性以及早在中国春秋时期的那种周礼和儒家文化的影响,我记得非常清晰。这种先秦文化, 春秋的风骨已经淡化。原因一改朝换代,文化不断更新。原因之二,中国文化经济重心南迁,原本华夏主流文明中心不再被重视,变成了一种存在感较低的地域。而被南迁江南地区和当地融合的一些地区的风尚,取代中原文化中心,一直到近代都是如此。三来,游牧文明的渗透,许多所谓的异族影响,多次文化融合早已经变化了数十次,早已没有原先的样子。所以这种地域性文化思维淡化了,先秦气息早已经不在,也许只留在古籍上,以及一些传统的地域里尚存春秋遗风,而从朝鲜邻邦人身上,能够感到某种仿佛曾经熟悉的中国历史印迹。不是明代文化的外在影响,而仿佛是一种非常早期的先秦文化的精神的遗韵。他们的那种带有先秦品格伦理秩序。比如说崇尚礼仪的态度,忠义的品格。他们的社会会比较强调这个东西。现在的中国人一部分身上有这些东西,老一代人的家传,或者传统习惯与记忆等等。中国内地因为文革就忽略了这些东西,但是过了这十年,该回来的还是回来。
我每次接触一些韩国人,就感觉他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文化让人回到很古老的历史记忆中。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过于热情地说他们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只是彼此层有这些政治文化上的往来,故而不感到陌生。近年,韩国人一味地要将一些非物质遗产称为己有,被很多人谈论,但是我认为这不是一件坏事啊,也不必计较,因为它证实了中国的文明的远东地区的辐射以及各国共同的认同感。民间可以逐渐将这种负面敌对态度当作一个文化上保持联络和认同的过程,促进良好的文化学术交流以及民间文化共识。日本和中国的界限很清楚,而朝鲜半岛和多民族的中国就有撤不断的关系,因为界限模糊,所以容易争执。但是也许未来随着中国的发展,这个距离就不断拉近了。
我当年认识的那些韩国人呢,还算比较平和收敛,性格也比较保守。不是近年那种整天迷恋于商业化流行文化的年轻人。在韩流之前,韩国青年其实也不是让你感觉那么肤浅庸俗,例如喜欢拿自己国家的经济地位压别人一头。有礼貌的韩国人不会主动去挑衅别人。韩国人和中国人一样,有一些有教养的,也有缺乏教养的。有一点,他们有比较明确的态度,就是一致维护自己所来自的国家。他们的民族性真的很一致,很齐心,因为国家小,单一。中国人呢,是一人一个看法,各个不同,在一些事上争来争去没个结果,你可能觉得闹起来很头疼,纠结,挣扎但是不会感到乏味。他们韩国人的单纯还是交往起来比较舒服的,真的很可预知,不易变卦和出乎意料,简单透明直线条一些。他们这样做为贴心朋友比较有安全感,信任很好,可靠,讲义气。性格上韩国女人总体上比较强悍一些,明显的是性格上比较硬朗,不服软儿,而且态度非常直接表露,很干脆,但是普遍还算比较讲理。
我在大学里认识一个美籍韩国裔的女孩子, American born Korean. 我们去海外学习,经常一处相伴。她就是特别的厉害,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其实人不错,很仗义的。她的那个性格就是一点都不让自己被人欺负,她这种很辣的有点像个帮派里的大姐大,厉害干练,年轻小姑娘很有领导能力,她这种性格还是很让男孩子喜欢的。这一类是美国长大的,有韩国和美国的特点,和那种从韩国迁过来的带有传统作风的还是差异存在的。韩国女部分很明显有一种特别彪悍的气质,但是跟我非常的坦然交往,实话实说,包括一些私人问题都能够透明交流。韩国女一般不会羞答答的或者像一些中国女孩那样假装矜持,故意端出一副封建淑女的样子,矫饰自己。她们会比较主动又适度的表达爱意。而她们韩国人可能会说一些女孩所经历的秘密与我交流。她们真的是有一点憨,带棱角,但是也不傻,就是比较放得开,无话不说,谈起男女关系一切以自己幸福为主,不会掩盖自己的感情。
我当时认识另外一个韩国女孩,她好像是十岁左右到美国的,她呢,就是非常的温柔,善良。观其言,就是一个天性温良并且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的人。她和上面的那位真的不一样,特别温柔,但是也是带着坚韧的态度,外柔内刚。她交了一个男朋友,因为她自己很漂亮,笑容甜美,圆圆脸儿,尖下巴,双眼皮,眼角略带一点桃花眼,那种端正的长相就是让人感觉到很舒坦,善良。说话和善,但是也有主见,而且品学兼优。我就觉得她男朋友肯定也是特别般配。她说,他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儿,我男朋友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是很在意外在的东西,不是太在乎自己男朋友的外在的东西,并且很坚定的认准了一个人就坚持到底。上面那个厉害的韩裔女子,也是这样子啊,她男朋友外貌比她差很多,她自己都在说她男朋友的缺点,但是,她觉得她男朋友对她特别好,把她当成一个公主。也许她在谈恋爱上还是把自己被爱更做为基本条件。这两个女孩真的是让我感觉非常的知足长乐。那个比较温柔的女孩子还说,她父母能够让她出来到外面学习,她觉得非常的知足,感恩,她经常流露出一种内在的平静和一种发自内心的祥和。这几个韩妞很像中国东北的姑娘,很率性,但比北方的汉族人还更加的直线条,透明,没有掩饰。这种性格是他们的民族性,感觉她们特别的坦率,这种性格羡慕,因为没有必要面临过多的城府的人群。具备这种性格让人觉得在一起无需算计,有安全感,靠得住。而据说他们韩国人当中的汉文化迷恋者却反而欣赏一些汉族人的心怀城府。对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交朋友重要的是实在,真城,厚道,憨厚却不糊涂,坚守一份感情。对方能给自己什么不重要,比较珍贵的是能有一个可以没有顾虑地依托感情的人,放心,靠得住。
另外,我高中还有一个韩国朋友,她是上了高中之后才来到美国,她更加的具备韩国特质,爱面子,在乎物质和名誉地位。她也是天天和我粘在一起。而且她经常给我打电话,诉说她的一些观念和遇到的困惑,很多的人际关系问题。她家里面很有钱,是个企业的业主,送几个孩子出国留学。她应该算小留学生,她出国的年龄段令她身上更具有亚洲人的观念。她每日絮叨她家里的家庭的矛盾等等,我一听就觉得跟中国人特别像。两个人都是青少年,所以关注的都是升学和交友等问题。这些韩国女孩的共同特点就是真的很透明的敞开表露她们内心的真实体验。没有那种自我矫饰和包装,特别的坦荡。她的很多的人生的困惑和纠结,就和一些韩剧里极为相似,我听她唠叨也不用看韩国影视剧了,因为接触了真实的韩国人的生活。她一开始就特别想上常春藤大学,后来考入了一所著名的公立大学,读完经济学研究生。她起初很坚持要嫁给自己的同胞韩国人,但是没有什么合适的韩国男友,后来她找了一位台湾的ABC, 生了两个孩子,小孩的模样还是更接近韩国人。她虽然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选择了做家庭主妇,就像一般的韩国人,婚后相夫教子。我接触几个韩国的年轻全职妈妈,都是非常的理所应当的做着家庭的事情,没有什么纠结。她们业余都学很多才艺,以及厨艺等课程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而且给人的感觉是比较甘心,有自己的一种定位。而且对外呈现出来的是漂亮利落,优雅大方的谈吐和气质,从容,干练,但是不缺乏女人味。无论选择干什么事都踏踏实实的,心安理得,其实挺好,其安稳心态令人羡慕。其实我认为女权就是给女人们可以选择的范围,而在每个选择里都自己感到能够阶段性地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
韩国人比较抱团,非常的保护自己的国家和群体。一些韩国人对亚洲人一般表面看似有一种看似高傲的表象,或者比较狂,极端点的言语有点自我,偏执。让人偶尔不太舒服,但是这种表象的态度也不用当回事。部分人也许是因为缺少自信才会刻意表现这种心态。也许男性这样的比较多。其实韩国人心眼儿不坏,天性就是这种样子,自制力和爆发力并存。一方面极其隐忍,但是发起脾气又特别狠。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听他们韩国人说话很安心,他们认死理儿,那种比较强硬的样子让人觉得做为交往反而比较有安全感。而且她们的性格特别的实在,有一说一,也是那么在乎别人的评价,对人没有防范。这个性格很容易相处。平心而论,如果韩国人持有那种谦和的态度,而不是因为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表现出的那种傲慢和自我膨胀的态度,不是太炫耀商业成功以及物质竞争,若心态平和如同已经发展完善的日本,他们会得到更多的其它国家的尊重,像他们老一代人那样地遵循礼贤之道,谦虚稳重。韩国国民心态的例子可以当作未来的中国人迅速发展,维持一个健康心态的参照。中国人也一样,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反省,而不是过渡的自我膨胀,才能不断维持可延续性的发展势态,不不是夸大自满和唯我独尊。
然后呢,说完这几个韩妞,我就又想起了我遇到过的两个位朝鲜族女性。她们是在中国的东北出生长大的。一提到这两个朋友也是,一见着人可热情了,特别的主动。一位是移民美国,我偶尔萍水相逢的一个成年出国学英文的新移民。还有一个是来美国大学做博士后。她们是朝鲜族按说应该是和韩国人很近,但是她们一见到汉族老中也是特别的亲切。她们好像见到老乡了,话说个没完。韩国超市里面也有很多的朝鲜族籍员工,会说朝鲜语和汉语,和韩国移民和中国地区的人沟通,说普通话带点东北口音。其中一位,她是在学英语,我曾经做志愿的助教的工作。她一见到我会说汉语,眼睛就亮了,刚认识我就不停的跟我说心里话。她一个人来到美国,嫁给一位韩国人,在中国曾经有一个前夫和一个孩子。我觉得她当时也许非常孤独,想家,她跟我说她特别的想念她女儿,想办她移民到美国,但是又担心女儿和现在这个韩国的丈夫关系处不好。她非常的强烈的说,你是不知道啊,自己孩子不在身边有一种撕心裂肺的感觉。我当时就很同情她啊,一个劲的安慰她,我说:别急,你现在这日子先好好的过着呗。我当时也是想,一个人来美国,再婚,孩子老人都在家乡,肯定对家里有非常多的放不下,非常多的牵挂。同时,她又说她跟她再婚的韩国丈夫非常好,她说她对她先生细致服帖的程度已经让她旁边的朋友们说都没有什么必要过于殷勤,但是她说她愿意。对比她,还有前面几个韩国姑娘,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旦喜欢上一个人,就死心塌地的对男人付出。然后呢,她们几个的共同特点就是对丈夫很尊重,不让老公干家务活,她们即使全职上班也是如此。我其实还是很欣赏她们这种一根筋全心全意扑在老公身上的毫不保留的付出。一些汉族男人做家务,她们就觉得很不理解。而且她们在谈起自己老公/男朋友的时候都会非常直接地表现出很自豪,而且也不感觉助长男性的大男子主义有何不妥。而且,感染和对朋友分享自己的感情体验,让对方为她高兴。不会像中国人那么出于礼貌地刻意谦虚一些,中国女人喜欢表面端着点儿,但是内心傲慢,喜欢当众表现出自己有能力让老公做家务和包揽一切琐事。现在国内一些地方的人以丈夫拎包和参与烹饪和家务感到自豪,或者特别提倡女权,如果您夸女人贤淑是一种美德,不那样强调女权,就意味着您思想老套落伍,其实我认为这种态度是一种盲从。何必要这么装呢。我认为其实真正的自由有选择就是愿意传统就传统,愿意现代就现代,适合自己的感觉和家庭的格调,感到和谐就好。现在很多怎么生活都是跟风,结果自己将就勉强,为了入流,刻意做给别人看,我认为其实没有必要。还是顺着自己的性格使得自己本身适宜。
我认识另外一个嫁给美国人来到美国的上海女孩也是总是问我和其它一些朋友,想家吗,想家吗?我当时就是就是很不理解啊,我觉得她嫁给一个美国人,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宝宝,在美国日子也过的挺好的,她还总想家干嘛?也许因为我父母一直都在美国,我没有这种感觉,而且我那时没有结婚,没到年龄,体会不到某些人生微细感触,那种对亲情和故乡的留恋。当然,现在这几年我们搬家,离开我父母,有时候也是经常的挺惦记他们的,希望老头老太太日子过的好,身体健康。不管有事没事时不时的打个电话问候问候。
说了半天,会想到前面我提到的几个女友,有时候觉得,你说,人的一生遇到点事情还是能够有几个可以袒露心里话的朋友好。感情上有什么需求,有一个能让自己得到一些排解烦闷获取同情的地方。某些少女和青年时期的朋友,以及那些不染世俗的真挚感情,现在想想也是挺难得的,很珍贵的。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有一个台湾校友,她给我写了一封贺卡,她说她就是很高兴能结识我这么一个很真挚的人。其实现在想想这几句话,倍感温暖,学生时期的友情确实是很纯真的,虽然说也不是没有矛盾或者想法永远投契,但在有限的背景接近的人群当中,寻找比较相互尊重的交流和了解。当人们入了社会之后,就越来越感觉这些情谊还是很难得的。后来,我搬迁几次,也没有机会再见到这些朋友,希望和祝福她们一切都好。
写了这么多,我想大家应该了解我的性格了。交朋友喜欢直率,坦率,大度,透明,真诚,相互平等尊重,简简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