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命运——看电影《爱情的牙齿》
性格决定命运
——看电影《爱情的牙齿》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可是对于缺乏阅历与经历的人来说,这话其实并不好理解。如果恰好有一个实例能够诠释这句话,那就是最好不过了。没想到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就真实而鲜活地破解了这话的含义,这部影片就是庄宇新导演的《爱情的牙齿》。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最后第三年,也就是1977年。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前的两年,人们的思想虽然已在开始要求变革,但还是没有脱离文化大革命的禁锢,在许多事情与观念上还是墨守比较左的那一套做法。
反映在学校里,学生们还残留着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的做派,表现出越左越革命,越左越正确的样子。影片的主人公钱叶红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人物。一帮穿着军人服装的女混混跟在她身后,她是她们的头儿,这一群人把自己打扮成正义的卫道士,在学校里兴风作浪,一切貌似与革命相抵触的东西都是她们打击之列。
就在她们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不甘遭受凌辱的那个男同学,拿起一块板砖朝向钱叶红的后背就是重重地一击。没想到在这个暴力对抗过后,当她聚众向那个男生讨个说法的时候,那男生二话没说抢过她手上拿着的一块板砖,举起来就狠狠地砸向了自己的右脚上,那只脚只穿着单薄的胶鞋,当时他就无法站稳,忍受着剧痛被人搀扶着离开现场。
这个自残行为让她震惊之极,她没有想到那个男生因为爱她,竟可以以这样极端的举动来为她挽回颜面。这件事唤醒了她的性别意识,她开始不再抗拒来自那男生的爱慕了。可惜的是那个被她严重伤害过的男孩子却因溺水而死亡了,这个不幸的变故,成为她心中永远的伤痛。令她那迟迟到来的情窦初开,还没有美丽开始就痛苦结束了。
背负着这样的内心创伤,她上了大学,成了医科学生。三年以后,在医院实习时,却被一个38岁的已婚男患者勾引,不仅以身相许,还怀了孕。在这种情况下,她居然要自己为自己做引产打胎。她把男友训练成她的助手,协助她完成这件事。在男友老婆带孩子回娘家的的时候,她在男友家经过九死一生的折磨,完成了这件事。那时她22岁。这个打胎的情节是影片的重头戏,借此表现了她的坚强、勇敢与意志。同时也凸显了她性格的偏执,行为的极端,考虑问题的简单与不计后果。
结果还是百密一疏,自食其果。这件见不得人的事情,第二天就被人发现了。在当时的年代,这样的事情可不是小事,在办案人员面前,她倒是面不改色,一口咬定是他勾引了男方,责任在她身上。明知道这样说的结果,她一定要遭到学校开除处分的。可是她还是这样做了。这又是她的性格使然,表现了她的重情重义,敢做敢当。不过这种仗义之举倒是令人钦佩的。
由于她甘心牺牲自己,他的男友没有因此而承受法律责任。她挽救了他。她却回到北京进屠宰厂当了一名工人。她倒是无怨无悔,甘心情愿地接受命运的惩罚。回顾她的这段感情经历,应该说她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遇到了一个错误的人,开始了一段错误的感情,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自己给自己引产打胎)。她付出的代价是断送了自己的学业、前程与一生的婚姻爱情。
实际上,她被那男人勾引到手的过程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她的逞能,不服输,又好强的心理作祟,所以被那个男人一将军就就进了圈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夜里她正在值班室看手抄本小说时,被那男人撞见,恰恰因为这一点,那个心术不正的人便乘虚而入,点中了她的死穴,她也就乖乖地上钩了。
钱叶红同那个男人有了第一次性关系后,就离不开他了,不到约会的日子便跑去他上班的地方去找他。这让他很紧张,也很生气。钱对他是真动了感情还是因为性的吸引而离不开她呢?应该不是单纯为了性,而是真的爱上了他。这只要看她与他在一起的表情与眼神就能看出来。
她在他面前表现了一种极其少见的母性温柔。这对于一个从中学时代起,就缺少女性色彩的她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可以猜想,如果她与他的事情不被人发现的话,也许她会义无反顾地嫁给他,虽然他们两人年龄悬殊,但毕竟他是她的第一个男人,她把她的第一次给了他。她对他有刻骨铭心的感情。
再后来,在暗淡的生活中,她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为了结婚而结婚,她就把自己嫁掉了。这桩婚姻之所以能够被促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丈夫在外地工作,每年只有二十天探亲假可回来,对此她很释然,她告诉她的丈夫说,这样好,有新鲜感,否则在一起呆长了要吵架。
归根结底她的心思不在她丈夫身上,但与他组建一个家庭,她也没觉得委屈,在她看来,以她不光荣的经历来说,能有人不嫌弃她、娶了她,就已经不错了,还讲什么条件呢。所以她与丈夫相安无事了五年,儿子也四岁了。
可是在性格上,她与她的丈夫还是格格不入。她丈夫是个做事有条理,凡事又都有计划的人,并且全部心思都在这个家上,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宅男。可是这些优点在她眼里都不算什么,而且令她痛苦难当。
新婚第一夜,丈夫把床头灯打开,她紧接着就给关上,丈夫再打开,她又给关上。如此反复好多次。丈夫是好脾气,无奈之后,还是把好事兢兢业业地做了下去。这些都说明她与她的丈夫,性格都极其相似,偏于固执,缺少弹性,不易相处。
所以,当她的丈夫调回北京后,她终于坚持不下去了(这时的她早已在婆婆的帮助下做回了本行,当了医生)。夜已深,但仍无法入睡的她,告诉丈夫她申请了支援西藏的工作,要一去三年。丈夫是个老实人,也是个好人。
面对她的心不在这个家里,丈夫很无奈。虽然不愿意,他还是同意与她离婚。谈判结束时,丈夫当着她的面,用钳子把自己的一颗虎牙拔了下来,鲜血从嘴角流出,丈夫把牙递给她,说:“你不是喜欢这颗虎牙吗?送给你,留个纪念吧。”并说“只有疼,才让我能记住你。”
真是一个比一个还狠,没想到这个文质彬彬的丈夫竟然也用如此极端的方式纪念他的爱、他们的婚姻。所以在片子的结尾,钱叶红也要求牙医为她拔掉一颗牙,而且不打麻药,她说:“我想体会一下这种感觉。”
影片到此就结束了。可是钱叶红的所作所为却是让人捉摸不透。婚后的她,在路上曾经看见过他,她的前男友。为此她置正在买东西的丈夫于不顾,像丢了魂儿似的跟着他的身影往前追。虽然没有追上,却看出她的心还在那个男人的身上。
偏偏很巧的是,就在她与丈夫谈论离婚的当口,她独自一人在路上的时候,竞与那个男人不期而遇了。他们在街边小店坐在了一起,聊了几句,他问她,结婚了吧,还好吗?她说,就要离婚了。他又说,他已经离婚了,而且也调回了北京。她听到这话站起身就要走,他叫住了她,问她,要不要留个电话?她说,不必了。
从这个情节看,她似乎又不爱他了。好像她已经从那段痛苦中走了出来。可是她回家时却是心神恍惚,坐卧不安,以至于还要到外面游荡到深夜才归。这期间她也去过她与她丈夫第一次约会的公园,在她们曾经坐过的长凳前徘徊。面对离婚,她的心里还是充满了矛盾、挣扎与痛苦。
当天夜里,她与她的丈夫都没有睡意,他们相依站立在窗前,天亮的时候,她丈夫转身去把他的那颗虎牙生生地拔了出来。她丈夫的这个举动,会不会就像当年她被人拍了一板砖,她的那根断掉了的感情神经就可以被接上了,从而能够爱上她的丈夫了呢?如果不是,那她为什么也要去拔掉自己的一颗牙,而且不打麻药,难道仅仅为的是去体验同样的痛?
从1977年到1987年的十年里,她没有停止过折腾,而且一件事比一件事骇人听闻。本来临了已经有了一个好端端的婚姻,一个好端端的家,却硬是不珍惜,硬是不爱那个一点儿毛病都挑不出来的丈夫,唯一的解释就是,她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换句话说那个时代造就了她的性格,并由此酿成了她的悲剧。
从本质上说她是个很好的人。善良,正义,开朗,坚强,能忍受疼痛与苦难,并且为人仗义,能承担,看重情义高于自己的名誉屈辱。可是因为那种极左的社会环境,压抑了她的健康发育,误导了她的是非标准,以至于她17岁时,还把男女之间正常的花前月下的交往,当作耍流氓,搞破鞋,甚至公开羞辱这样的人。这实在也是当时社会与教育的悲哀。
这种社会偏激,反过来又导致了她的性格更向着极端与偏执方向发展,以至于她不知道她到底需要什么。她的第二段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自我迷失。由于成长中缺失了很多教育与社会指导,该萌发的性意识没有及时萌发,该经历的过程没有亲历过,所以在畸形环境中长大的她,一踏上社会,一旦遇人不淑,就必然会吃亏上当了。
以后结了婚,又不知道节制自己的性格,不会在平凡琐事中发现与体会爱,不会在与丈夫的相处中看到他的优点和长处,无视他对自己的爱与包容,不会珍惜,不能忍耐等等,最后执意要以离婚收场,为自己不幸的经历再添上一个挥之不去之痛,并且又伤害了一个人,毁坏了一个家,令五年的婚姻毁于一旦。
这部电影是2007年8月份公映的,一上映就受到普遍的好评。很多影评人都说这是一部讲述爱情之痛的片子,导演也有这方面的强调。可是从片子的全部故事情节来看,并不单纯是这样一件事情。
它实际上是讲述一个性格偏执的女人在感情上的极端经历。从而告诉人们性格决定人的命运,极端的性格会做出极端的事情,不仅会影响婚姻与爱情,也会影响当事人的一生。
令人不可置信的是,钱叶红遇到的三个男人在对爱的表达上,都比她更极端,都是用了一种很自残的方式宣誓他们的感情。第一个男生用板砖砸伤了自己的脚,第二个男人用破碎的玻璃划破自己的手腕,第三个男人用家中的钳子硬拔掉了自己的虎牙。
他们的有过之而不及的行为,都令钱叶红震撼。也都更激发了她爱的神经,让她在懊悔中怀念失去的爱。所以人们有理由相信,经过这一轮的折腾,女主人公体验了无麻醉拔牙之后,那个剧痛能唤醒她对丈夫应该有的爱。这颗虎牙就是爱情的牙齿,它的死亡挽救了爱情与婚姻。
女主角的扮演者叫颜丙燕,演过不少影视剧,得过不少奖项。在这部片子里她一个人演了一部戏,她的表演自然,真实,不留痕迹。角色人物十年生涯里的三段感情戏,都被她演得层次分明,很有个性。无论是学生时代当女混混时的愚昧野蛮,还是后来被人勾引,甘心乐意献身的执著多情,以及再后来做了人妻之后的淡然麻木,都诠释得生动酣畅,非常有戏。因此她荣获了当年金鸡奖的最佳女主角奖,中国电影界的最高荣誉。
该片的一个值得探讨之处是,这么大的一个故事,却是女主人公在牙医的治疗椅上向牙医讲述出来的。这于情于理都很难说得过去。
第一,牙医与女主人公是什么关系?如果仅仅是普通朋友关系的话,不至于让女主人公述说自己的身世。具体何种关系,片子里没有应该的铺垫或者交待,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缺憾。
第二,这样一个故事在那个环境里来叙述也是令人不可信的。尽管情节中已有交待,女主人公这个治牙过程已经有五次了。即便如此,还是令人难以置信。牙医治疗室没有讲述这种故事的氛围,这是一个错误的的场合。
第三,用倒叙的方式讲述这么多的故事,在艺术上显得太简陋、太单薄了一些。同时,女人公在片尾处以清晰的面孔亮相,既降低了影片的感染力,也令观众失去了必要的想象力。是表现手法上的遗憾。
虽然片尾的对话是以旁白出现的,可是还是没有能够抵消女主人公,在牙医椅子上那张默然的面孔,给观众带来的印象与困惑。为什么不能再含蓄一些,再朦胧一些,多给故事留下一些空白,让观众对她的形象与心思,多有一些想象的空间呢?
鸣谢:感谢杜马君与apple1君的友好推荐!
杜马君的博客和该片链接是: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12&postID=21688
油管链接:http://www.youtube.com/watch?v=3pXouzzv6DY&feature=watch_response_rev
le Premier am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