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在还来得及之前-----预防下一个杀手的出现 (上)

在还来得及之前-----预防下一个杀手的出现 (上)

博客

                           

2015617日晚,戴伦·鲁夫(Dylann Storm Roof)震惊了全美国。这个23岁的年轻人,走进南卡州查尔斯顿市黑人教堂大开杀戒,接连开枪致死9名非洲裔美国人。如同每一次血腥事件发生之后,在众多媒体的议论之中,退伍的美国联邦调查局专员乔·纳瓦罗撰文,告诫人们学会识别杀人的某些特征,预防悲剧的发生。

乔·纳瓦罗参与调查类似戴伦·鲁夫这样的杀手事件,有二十五年的经验。他指出,社会上争论杀手的杀人动机是“恐怖行为”、“阴谋论”、““独狼”“种族仇恨”、甚至把杀人归于基因原因等等,都没有点到要害。这些杀人犯有一些共同的性格特征。只要人们懂得识别这些特征,就能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这些特征是:

自恋的性格特征---这些人相信他们是特别的人,有权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什么都懂,比人家都聪明,没有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喜欢贬低别人。这些自恋的性格特征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与人的对话、交往中都能表现出来。

偏执的性格----明明自己害怕,却贴上“恨恶”的标签。特德·卡钦斯基(Ted Kaczynski)害怕科技,所以他恨科学家。蒂莫西·麦克维(Timothy McVeigh标榜自己“恨政府”,所以炸了联邦政府的大楼;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害怕穆斯林占领欧洲,杀了他痛恨的政治家的孩子。戴伦·鲁夫害怕黑人,所以由恨产生杀机。

让仇恨燃烧---偏执是毫无理由地恨---恨人、恨事,恨的牙根痒痒,恨得摩拳擦掌,以至于走火入魔,无法控制他们的犯罪行为。这也可以从他们的言语,甚至穿着上看出端倪。不论他们给自己的仇恨贴上多么看似合理的标签,他们看待人和事都是“非黑即白”---要么是我的朋友,要么是我的敌人。但是因为他们思维的不可理喻性,他们会把自己不认同的看作是威胁,进而胸中燃起仇恨的烈火,导致他们走极端。这是对社会和大众最危险的事情。

收集伤痛---他们收集社会上真真假假不公平的、过去发生过的不幸或者做错的事件,拿这些事件说事,表明自己仇恨社会有道理。实际上是为他们自己的偏执性格辩解。他们通过不停讲述、发表言论、举行集会等,不断地把过去的伤痛变大,为他们日后的罪行为找借口。

沟通---通过跟人的谈话、日记里的内容、网上留言等等,包括身体语言、衣着打扮等各种各样的沟通方式,都能够看到他们对“伤痛”的想法、担心、仇恨。只要人们留意,可以看到他们日后想要施行犯罪的线索。

武力解决---这些人认为他们恨得有道理,于是不断积累过去的伤痛,暴力就成为他们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他们不是寻找办法解决由于自己偏执人格障碍,造成仇恨在胸中燃烧的问题,而是开始寻找武器,施行犯罪行为。这个时候他们是铁了心要干一场了!

孤独---实施犯罪前,他们都有一段时间是孤独的:先是心理上孤独,继而不与人交往。这样一来,谁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因为不与人来往,他们确保自己不受干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添伤,预备着用暴力解决问题的计划。由于独处,他们更专注于仇恨,不断地修改着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方案。

定时炸弹---从自恋型人格障碍,伴着偏执燃烧仇恨,预备用暴力解决问题,这颗危险的定时炸弹已经安装好了。这是时候,如果朋友、家人、熟人、邻居等有所警觉,只要弄清楚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爆炸,拆掉这个炸弹仍然有可能。

犯罪行动---到了这个地步,这些人已经泯灭了良知,即便是把他们锁在家里,或者向警察报告等,也无法阻止他们实施犯罪行为。剩下的,就等着第二天看大屠杀的新闻了。

乔·纳瓦罗作为与暴力犯罪分子打交道有经验的政府官员,他提出识别罪犯性格特征,从犯罪人的言行、情感、欲望等等中,找到蛛丝马迹,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这样的办法当然可以阻止一些犯罪行为的发生;但是,这种办法无疑是被动的。我们要问的是:自恋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等等会走上犯罪道路的病态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未完待续)

 

杨虹:心理辅导学博士、心理辅导师。曾任西雅图西华报、华声报专栏作家。新浪网教育频道国际学校驻站作者。《慈祥与残酷:透视中国式父母之爱》作者 

更多了解该书:       http://www.rainbow-fans.com

 

资料来源: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moral-landscapes/201506/love-killer-very-evil-kid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spycatcher/201506/identifying-the-next-mass-murderer-it-s-too-late

                 《慈祥与残酷:透视中国式父母之爱》信实文化出版社, 2014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forhong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