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娇惯”体现的是父母人性的自私而非爱 zt
avatar
娇惯”体现的是父母人性的自私而非爱 zt# NextGeneration - 我爱宝宝
l*6
1
上海大学乐乎博客 > 思维训练 • 悟识人世事 > “娇惯”体现的是父母人
性的自私而非爱
2010/9/9 0:46:34 | “娇惯”体现的是父母人性的自私而非爱
            
160;        
去年9月因90后新生入学“娇惯”引发了热议,今年又快入学了,说说这事。
“娇惯”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人性?
从心理上分析,“娇惯”是父母付出成本最低而收益最大的一种行为,或者说父母在思
想、心理、精神方面付出的最少,而得到的满足感最大。
为什么这样讲?
首先,“娇惯”子女的父母不考虑后果。
即父母在“娇惯”子女时,没有考虑“娇惯”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即“娇惯”对子女
的人格养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经过“娇惯”的子女在成人后会是一种什么状态,这
种状态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竞争,是否有助于子女的人生发展。
做事不考虑后果的人是快乐的。
其次,“娇惯”子女的父母不约束自己的思想与行为。
做事不考虑后果,自然不会以结果为导向来改造、约束、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即不
是以社会普遍认知的“好”的标准来养育子女,而是以自己认知的“好”的标准来养育
子女。或者说,不愿意改造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率性而为。
不约束自己思想与行为的人是快乐的。
没有了考虑后果与约束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的过程,就使“娇惯”子女的父母不必经历由
此产生的心理、思想、精神上的种种“痛苦”,而使由此产生的心理、思想、精神上的
快乐更大。“娇惯”子女的父母享受的就是这种快乐,只是这种快乐通常只存在于父母
能够掌控子女的时间段内。一旦子女进入社会,这种快乐必将终结,进而转变为一种痛
苦。
经过上述二点分析,可以作更进一步思考,“娇惯”子女的父母“娇惯”子女,是为了
子女,还是为了父母?
所有的父母都不会承认是为了自己,从主观上也可以这样认为,但从客观上,尤其是子
女进入社会后的结果看,没有为了子女。因此如果排除主观因素,仅从客观结果反推,
“娇惯”子女的父母“娇惯”子女更多是为了自己在情感、精神与心理上的满足和享受
,而非考虑子女。
或者说,“娇惯”体现的是父母人性的自私而非爱。
常说爱是一种付出,但是付出错了呢?效果不好了呢?光看动机与出发点就行了吗?显
然不行!因此爱的核心是责任。父母对子女之爱的核心是对子女的责任。子女必然要成
为社会人,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因此,父母对子女之爱要体现在社会责任上,即父母
培养的不仅是自己的子女,更是在培养能够符合社会需要、适应社会规则、能够在社会
中生存与发展的社会人。如果不顾及这一点,培养出的子女不能适应社会,甚至被社会
淘汰,那这就不是爱,而是罪。
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只有结果好了,才能不再可怜,而是可喜,可乐了。
此贴由 上大李晨 在 2011/9/20 23:24:55 进行编辑...
1
我顶!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