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0至6岁影响一生,原来妈妈亲自带小孩这么重要
avatar
0至6岁影响一生,原来妈妈亲自带小孩这么重要# NextGeneration - 我爱宝宝
n*y
1
最近看了一个心理学家的博客,学到很多
我自己没有小孩,不知道养孩子的艰难
但是看了这个心理学家的博客
感觉妈妈亲自带孩子,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重要
我一般潜水,不发文的
可看了这些,觉得还是有必要给大家提个醒
尽管艰难,还是不要将孩子送给亲属养育
尤其是0至6岁的时刻,这对一生的性格都有影响
有兴趣可以去看武志红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417037145
下面摘抄一些这个博客里的内容
必须知道的是,孩子越小,越需要稳定有质量的爱,不断的变换养育者,对他们是一种
很大的折磨。
对婴儿来讲,这是极其可怕的经历。我通过咨询发现,对于婴儿来讲,如果身边没有人
陪着,那意味着,他时刻都处于地狱中,甚至,他时刻都是在和魔鬼打交道。
用稍理性的话来说,即精神分析的一句名言:无回应之处,就是绝境。
按照心理学的理论,孩子要跟妈妈长到三岁,而且妈妈的爱要有质量,如此就可以形成
基本的安全感。
真正自信的基础,是爱;而自卑的基础,是因为爱的匮乏。虽然条件不好也可以导致一
定的自卑,但这远不如爱的匮乏作用大。
一岁前的婴儿,特别是六个月前的婴儿遭遇极有效的哭声免疫法,果真变成了一个可以
独自安静睡觉的婴儿,他的心理会是如何变化的?
这一点,没有人能确切知道,因为,婴儿无法说话。并且,除非极其罕见的个案,否则
婴儿期都是没有记忆的。
不过,再大一些的孩子,就有记忆了,譬如三岁后的孩子。
正好,一位来访者W对于哭声免疫法有清晰的记忆,他是在幼儿园时被这样对待的。通
过他的描述,可以看看他心理的转变,以及这一事件对他造成了多么深远的影响。
先说明一下,大人对他使用哭免法时,目的不是为了让他独自睡觉,而是听话不提无理
要求。
弗洛伊德的著作《性学三论》中讲到一个故事:一个三岁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
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阿姨回应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
到我。”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
没有回应,就是黑暗;有回应,就有了光。
不仅要回应,而且回应要及时。最新研究发现,若婴儿向妈妈发出信号,而妈妈能在七
秒内给出准确回应,婴儿就没有受挫感。若超过七秒,受挫感就会生出。若总是受挫,
甚至总是彻底受挫——妈妈基本不回应,那么,婴儿就会减少甚至再也不向妈妈发出呼
应。严重的宅,极可能都有这样的背景。
幼时总是生活在无回应之绝境的人,甚至会形成这种心理:精准的回应,会让他有被瓦
解感。因为,幼时总处于匮乏回应的状态下,他早已弃绝了对回应的渴望,并在极有限
的回应和孤独中形成了一个脆弱自我。这个脆弱自我,只有在基本孤独偶尔有回应的状
态下,才能保持一种惯性的平衡,但精准的回应,带着深切共情的理解,会瞬间穿透他
的自我,唤起他对回应的强烈渴望与恐惧,这强烈的情绪几乎要冲毁他的自我之壳。这
样的人,他们都会成为如孤魂野鬼般的存在。
在无回应之绝境下长大的人,认知治疗会是几乎不可能。一来访者,长时间内,咨询中
我说了什么,她甚至听不见。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次次精准回应的累积,她逐渐能听到
我说什么。这也是因幼时严重缺乏回应,她的自我,几乎没有将他人纳入。
每个人,他能共情别人,都是因先得到了足够多且好的回应。
那些安静又孤独的人,其安静即,不向别人发出自己的声音,也不求别人回应。同样,
他们也很难回应别人。一位看上去超安静的女子说,她封闭自己,不求别人关心,也不
关心别人。关于童年,她最常有的记忆是,妈妈痛苦,她逗妈妈,但妈妈板着脸没做任
何回应。
avatar
y*m
2
要送回国的大多数都是迫不得已,有困难过渡一下.一般也是尽早接回来.大道理谁
都懂.用不着时不时的灌输这种心灵鸡汤,给送回去的人添堵了.

【在 n**********y 的大作中提到】
: 最近看了一个心理学家的博客,学到很多
: 我自己没有小孩,不知道养孩子的艰难
: 但是看了这个心理学家的博客
: 感觉妈妈亲自带孩子,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重要
: 我一般潜水,不发文的
: 可看了这些,觉得还是有必要给大家提个醒
: 尽管艰难,还是不要将孩子送给亲属养育
: 尤其是0至6岁的时刻,这对一生的性格都有影响
: 有兴趣可以去看武志红的博客
: http://blog.sina.com.cn/u/1417037145

avatar
C*s
3
这种文章纯粹给当妈的心里的刀口上撒盐,如果有条件谁不想亲自带啊。
avatar
v*s
4
还真有人亲自带6年的?要我早就闷出精神分裂了。
avatar
b*a
5
我亲自带老大三年。期间断断续续送daycare 四个月。很不容易啊
avatar
s*1
6
不是送回去不送回去的问题,而是小孩子需要跟人交流,有爱的保姆强过不管不问的父
母。做不到全时间带孩子,找好的保姆或daycare,然后每天保证一定的quality time
都是有益的行动。
我也读武志红的博客。其实他自己小时候也算经过哭声免疫。他妈妈抑郁症,勉强挣扎
着带孩子,他小时候一直哭一直哭大概到14个月就突然不哭了。他自己其实很内向的,
没有孩子也不打算要孩子,这些都可以从他的博客里找到。他的parenting tip其实都
是纸上谈兵,从未实现过,你愿意把多少付诸实践自己把握啦。
avatar
c*N
7
我中国的同学里,可以说80%以上都把孩子扔给老人带,然后自己吃喝social,其实中
国人在带孩子这件事上父母不拿自己当主要角色的有很多,真的不都是生活所迫,我觉
得好多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只是很功利罢了,孩子只是他们人生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一个
证明别人有自己也有的标志而已,而不是为了经历和孩子的一起成长而生孩子。我真心
觉得武志红的博客挺好的,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应该是全世界范围内比较低的,而且
重视水平也是最低的,读他的博客会给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做一个基本的评估,认识到
自己某些方向的问题,从而在生活中努力去改变,对婚姻家庭甚至于工作事业上都会有
一定程度的帮助

【在 n**********y 的大作中提到】
: 最近看了一个心理学家的博客,学到很多
: 我自己没有小孩,不知道养孩子的艰难
: 但是看了这个心理学家的博客
: 感觉妈妈亲自带孩子,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重要
: 我一般潜水,不发文的
: 可看了这些,觉得还是有必要给大家提个醒
: 尽管艰难,还是不要将孩子送给亲属养育
: 尤其是0至6岁的时刻,这对一生的性格都有影响
: 有兴趣可以去看武志红的博客
: http://blog.sina.com.cn/u/1417037145

avatar
h*u
8
我国内同学也是,然后画里画外的给我显摆:你看我的孩子我一点儿都不用操心!哎呀
没想到你在美国生活的这么辛苦!我心里说,我一点儿都不羡慕你,好吗?

【在 c**********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中国的同学里,可以说80%以上都把孩子扔给老人带,然后自己吃喝social,其实中
: 国人在带孩子这件事上父母不拿自己当主要角色的有很多,真的不都是生活所迫,我觉
: 得好多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只是很功利罢了,孩子只是他们人生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一个
: 证明别人有自己也有的标志而已,而不是为了经历和孩子的一起成长而生孩子。我真心
: 觉得武志红的博客挺好的,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应该是全世界范围内比较低的,而且
: 重视水平也是最低的,读他的博客会给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做一个基本的评估,认识到
: 自己某些方向的问题,从而在生活中努力去改变,对婚姻家庭甚至于工作事业上都会有
: 一定程度的帮助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