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七窍出血咋回事?# NextGeneration - 我爱宝宝
S*3
1
在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武侠小说中,描述人临死前的景象往往是“七窍出血”,随之而
挂。这个描述正确吗?真的有七窍出血这回事吗?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还真有这么回事。
所谓的七窍出血,是指眼、耳、鼻、口七个器官的出血,就是现代医学中的全
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医生们喜欢简称为DIC)在头面部的表现。此外,患者还可以发
生全身皮肤的瘀斑、瘀点和皮下出血,是一种非常危险、死亡率极高的临床并发症。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在这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因某些
疾病的因素,消耗了体内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如各种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等物质(有
些文献也因此将之称为消耗性凝血病),而肝脏对这些物质的生产,又满足不了身体的
需要。这样,血液就会在身体的任意地方,尤其是受损的部位如皮肤穿刺点、碰创处渗
透出来,形成皮下瘀斑、瘀点或者持续性的出血;在没有外伤的部位,会因为应激性溃
疡,发生胃出血,最后经口腔、鼻子呕吐出来;或者在呕吐的过程中,因压力增大,导
致耳、眼的粘膜发生损伤,导致耳、眼部位的少许出血;肺部的渗出也可以经咳嗽而引
起口鼻出血。这种特别危险的临床综合征,即使在现代医学如此发达的时期,抢救也时
有失败,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实际上等于死亡。
几乎所有能导致人死亡的疾病,最终都可以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排在第一
位的大概是各种损伤引起的出血。在妇产科,产后出血如果处理不及时,或者合并有其
它严重疾病,就很容易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至于有人将产科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称之为“产科DIC”。其实,任何疾病的急性DIC的发病机理都差不多。
其次是一些严重的妇科疾病,如死胎发生后,胎儿组织会在子宫内不断地溶解
、释放一些消耗凝血因子的物质进入母体血液,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引起弥漫性血管内
凝血。死胎发生后一个月,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几率大约是25%;发生后两个月时
,产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几率可以高达50%。有些人在死胎后害怕清宫时的疼痛,就
寻求各种偏方、秘法,其实是很危险的。有天很晚的时候,有位网友私信我,说她流产
后40天,还没有清宫,那天到医院抽血后,针眼一直流血不止,已经有3个多小时。她
还拍了张照片给我,真的是吓死我了。根据她的病史、体征,我高度怀疑她发生了弥漫
性血管内凝血,建议她立即到医院去急诊,这大概是我在网上指导的几个最为危险的病
人之一。
几乎所有的医生都必须掌握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发生发展过程、处理与
治疗原则,尤其要会识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的表现。否则,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到了晚期,尤其是合并了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休克,抢救起来真的是非常困难。在妇产科
,有些疾病很容易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除了上面举的这个例子外,还有胎盘早剥、
羊水栓塞、子痫前期重度、产科合并有各类严重的肝病、各种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各
种妇产科感染性疾病伴有中毒性休克、妇科恶性肿瘤接近终末期时等等。其实,感染与
肿瘤对几乎所有科室的危重患者,都是一样的:七窍出血而亡。
抢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不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而且要及时终止其病理
生理过程。如输入新鲜的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等,这实际
上就是在补充被消耗的凝血物质。前几天网络上有位记者朋友因消化道大出血而紧急寻
找“纤维蛋白原”,其实就是预防和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这些药物,几乎全部来自血浆,而血浆采集的不足,
使得这些血液制品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极少数非常紧缺的药物之一。国人对“血”看得比
命还重,无偿献血一直满足不了临床一线的需要,这些血浆制品就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
状态。由于国家对危重孕产妇的死亡率下达了“不能死”的硬指标(已经大大低于美国
),所以几乎所有的产科主任都有自己的特别途径可以及时弄到这些紧缺物质。不过,
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还在于全体人民认识到这个物质的重要性,大家都积极主动
地去献血,才会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不至于使自己“冤枉死”,比如抢救车祸时的大
出血。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