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拜登大力扶持运输业 纽约市公共交通将获7.5亿援助

拜登大力扶持运输业 纽约市公共交通将获7.5亿援助

财经新闻

作为拜登政府新冠救援计划的一部分,纽约市公共交通系统将得到巨额资金的援助。这是在各大城市寻求全面重新开放,公共交通系统在被新冠大流行摧毁后,努力重新赢得乘客的情况下出台的。

图源:美联社。

据abcny报道,拜登政府周一表示,将从美国救援计划(American Rescue Plan)中向18个州的35家财政紧张的运输机构提供22亿美元的新冠病毒救济资金。这笔钱将用于支持日常运营,包括人员配备和工资发放,以及清洁和卫生,以限制疾病在公共交通中的传播。联邦政府要求在公共交通佩戴口罩的规定至少会持续到3月18日。

根据拜登总统的基础设施法,还将提供15亿美元的拨款,五年内共75亿美元,供运输机构购买由美国工人生产的低排放或无排放公交车,并修建公交设施。这一数字是前一年总额的两倍多。

当天接受新冠救济资金的城市中,包括了因客流量减少而遭受收入损失的大城市公交系统。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的交通系统获得了7.69亿美元,以稳定其运营。

资金注入之际,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口罩要求和其他防疫限制正在消退。许多工人开始重返办公室,随着人们重新出门通勤,政府看到了一个促进零排放交通的机会。

运输机构也在寻找增加客流量的方法,许多城市都大幅降价或提供免费乘车,以吸引郊区通勤者,更好地服务于更依赖公共交通的低收入社区。另一些则调整公交和地铁线路,减少在传统工作日高峰时段的服务,增加在其他时间就医或参加体育和娱乐活动的人的出行次数。

副总统贺锦丽(Kamala Harris)说:“我们的交通运输业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她一直在推动电动校车的需求,并在白宫公布了周一的行动。“我们需要清洁的空气,保护孩子们的健康,”她说。“我们可以用负担得起、方便和可靠的公共交通把我们所有的社区连接起来。我们可以在解决气候危机的同时发展我们的经济。”

与贺锦丽同行的还有交通部长皮特·布蒂吉格和环境保护署署长迈克尔·里根。他们还宣布了一项更严格的污染规定,用于清洁冒烟的柴油发动机,并为学区购买零排放和低排放的电动校车提供1700万美元的资金。这些排放物会导致人类呼吸系统问题。

布蒂吉格说,公共交通是减少空气污染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称这是一种双赢,因为它对通勤者来说是负担得起的,也减少了道路拥堵。布蒂吉格说:“我们正在这个项目中对公共汽车设施进行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帮助美国社区实现更好的通勤和更清洁的空气。”

运输机构将在5月之前申请运输部的拨款,这项拨款将在秋季发放。大约5%的资金还必须用于劳动力培训,以帮助运输工人为技术变革做好准备。

公交系统已经开始向电动公交车的方向发展。加州已经承诺到2040年实现全电动公交车队,纽约市和波士顿也是如此。华盛顿特区设定的目标是2045年。

这项努力是在公共交通面临挑战的时候做出的。根据美国公共交通协会(Americ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Association)的数据,与疫情前相比,全国只有大约55%的公交乘客返回了系统。损失最大的是为白领上班族服务的市郊通勤铁路系统。

(编译:SW)

欢迎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新闻来源: uschinapress
相关阅读

原创公众号
离谱!女留学生“坑爷”上热搜!自曝家产9位数,嘲讽穷人是“老鼠”!结果华商支票投同一个邮筒 两度被盗领 损失数千元 邮局系统安全堪忧全美第一枪!犹他州未成年人用社交媒体,要取得父母同意...2折入!!海蓝之谜润唇膏,一抹润过水蜜桃,男朋友都想多亲几口~正式通知:家庭教育指导师招募面向社会开放!!汽车大败局“寺庙咖啡”火了!有人为买“慈杯”咖啡排队一小时!还有这些东西也很火膨胀的山姆代购:搬空货架,月入10万爸妈的老花镜,戴错了也伤眼!内行人教你这么挑传奇落幕!"硅谷心跳"骤停,芯片传奇大佬去世!千亿对冲基金告急,美证监会紧急提示风险,影响多大?【大家】"投资图景大多都是在迷雾中展开!"广发基金林英睿:借AI力量提升投资科学性基金代销"心不死"?​这家保险巨头"二进宫",五大代销势力保险最弱,为何知难而上?中信证券:海外风险频发凸显中国资产吸引力,全年A股两条主线已逐步明确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国家发改委主任、财政部部长最新发声…国常会最新定调,4800亿"大利好"!证监会、发改委重磅发布!周末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新股+点评)“瓦格纳”要回到非洲,美国顾问:普京正在“吃掉”最好的俄军部队震惊科学界!微软154页研究刷屏:GPT-4能力接近人类,“天网”初现?“周受资”到底是谁?间歇性禁食“跌落神坛”?Cell子刊重磅:禁食时间越长,抗感染能力大幅下降!黄奇帆谈“脱钩断链”和“孔雀东南飞”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3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 海外热点 · 尽在指尖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