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MBTI,星座……为什么我们热衷于各种各样的标签?

MBTI,星座……为什么我们热衷于各种各样的标签?

娱乐新闻

作者 | 伯翰



最近MBTI火了起来。学堂君在与朋友聊天的时候,也经常会被问道”你的人格类型是什么?”



“我就知道,你这么xx,一定是xxxx。”这种说法是不是似曾相识?

如果学堂君没有记错,上一个让人们乐此不疲地往身上贴的标签还是星座——

“我是INTJ,我思维严谨、有逻辑性、足智多谋”,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我是金牛座,生性沉稳,具有很强的毅力”。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产生以下的疑问:



为什么我们热衷于贴标签?


贴标签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让我们如此热衷于给自己或他人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签?



//1.节约认知资源

认知心理学家S. T. Fiske与S. E. Taylor认为,人们普遍具有认知吝啬(Cognitive Miserliness),不愿意花费时间和努力来精细考虑问题,而是根据简单、有效的策略来评估信息并做出决策[1],即根据别人身上外显的、易于发现的信息来描绘这个人的形象或作出判断。人们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我们总是在追求认知的简洁性,试图用最短的时间来了解一个人。





“贴标签”就很符合这一行为的需求。通过给他人或自己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我们就可以通过简化的标签来了解别人所具有的特质,或是让别人在短时间内获得对自己的大致了解[2]。



比如说,当你刚进入大学进行自我介绍时,”二次元”这一标签就可以让你迅速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当你告诉新结交的朋友自己是INTJ时,他们会迅速了解到你可能是个思维严谨、逻辑性强的人(想了解更多有关MBTI的内容,可戳:火出圈的MBTI,会是下一个星座式标签吗?)。



//2.归属的需要

社会类别化(Social-categorization)与自我类别化(Self-categorization)是指人们会基于自己或他人身上的共同特征把人们分为不同的群体,或将自己归入某一群体中[3]。

社会类别比较强调个人所具有的职业、阶层等社会属性,而自我类别通常具有明显的语言、肤色等生理特征。

但共同点是,两种类别化的目的都是通过给自己贴上某一群体的标签,来寻求对特定群体的归属感

“北方人”“南方人”,或是“土象星座”“水象星座”,这些标签都表现出个人对归属感的需要。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不仅仅再局限于个人的感受、知识与思考,而是逐渐受到所归属群体的影响,把群体成员这一身份逐渐内化为个人自我的部分[4]。



贴上标签,会有什么影响

标签效应(Label effect),是指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即让自己所具有的特质逐渐与标签的描述相一致。比方说一个勤奋的人被贴上“勤劳能干”的标签,他就会变得更加勤劳;当一个吵闹的孩子被贴上老师“坏孩子”的标签,他就会变得更加让人难以忍受。

Kraut的研究要求被试对慈善事业做出捐献,然后依据被试是否有捐献行为将其分为“慈善的人”、“不慈善的人”以及控制组;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要求这些人做出捐献时,发现“慈善的人”捐献的比控制组多,而“不慈善的人”捐献的比控制组少[5]。

这说明,人们在被贴上标签之后,往往会被标签所驱动,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标签的描述。





怎么才能不被负面的标签所操控?


//1.让他人对自己产生正面的期望


期望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Rosenthal effect),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期望能够戏剧性的收到预期结果的现象。比如说一个原本成绩不出色的孩子,在老师的期望之下,会取得相当不错的进步。

Rosenthal以“测试学生发展潜能”的名义在美国一小学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收集了一批学生的名单,并告诉学校和教师这些学生是该校最有发展潜力的群体,期望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在保密的同时进行长期观察。八个月后,Rosenthal团队对名单上的学生进行回访,发现其不仅在学业成绩、智力发展上取得了较大进步,甚至在个人品德、人际关系、行为等方面都有了更好的表现[6]。

这说明,他人产生的积极的期望可以成为我们成长发展的助推器。当我们意识到“他对我有期待”,就会基于“我要证实这是对的”这一自证预言而努力,最终带来好的结果[7]。





//2.那些标签与我无关

《被讨厌的勇气》中曾提及过“课题分离”这一概念。所谓的“课题”,可以被理解为“事情”,而课题分离,就是分清“这是不是我的事情”。

阿德勒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自己的课题被别人指手画脚。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能够发生巨大改变。

怎么分辨这是谁的课题呢?很简单,谁来承担结果,就是谁的课题。这为我们解决负面标签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角度:别人给我们贴上的负面标签,是他们的看法,带来的结果(比如让你愤怒)也要由他们来承担,因此这些负面标签并非你的课题[8]。

别人怎么往你身上贴标签,与你无关。



投票


学堂君

学堂君觉得,有一些标签可以帮助我们超级快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cp站队,比如柯哀or新兰👀


向上滑动阅览参考文献:

[1] 白洁.(2013).论认知吝啬.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01),99-3

[2] 卢长宝, 胡珮姗.(2018).懒惰的消费者如何决策?——基于线索效用理论的消费者认知吝啬研究综述及营销启示. 外国经济与管理(08),58-70.

[3] 陈满琪, 陈睿.(2021).自我类别化对社会参与的影响.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02),245-263+273.

[4] 黄瑞.(2019). 从自我类别化看”王凤雅事件”. 新闻研究导刊(08),48-49.

[5] 段锦云,周冉, 古晓花.(2014). 正面自我标签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心理学报(10),1591-1602.

[6] 黄莹.(2022).教师期望效应研究综述.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2),67-69+91.

[7] 李姜锦,刘春林, 李珏兴. 代际视角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自证预言. 科研管理.

[8] 郎婧.(2022).自我启发的治愈之路——深度感悟《被讨厌的勇气》. 牡丹(04),17-19.



作者 | 伯翰

编辑 | 鹿角湾

美编 | Zene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夸夸群 | 熬夜 | 手机 | AA制 | 杠精 | 学婊

欲擒故纵 | NTR 男子汉 | 择偶 | 分手

心理绘画 | 心理人 | MBTI | 心理咨询

家暴 | 出柜 | 吵架 | 童年 | 生育

同性恋 | 抑郁症 | 性教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相关阅读
原创公众号
为什么总觉得别人对自己有敌意?让人感到安全又放松的8个「恢复角落」| 社长日签外国势力左右美国大选?两党竞争毫无底线!民进党真有“两套”地震警报系统!俄外交部“乌克兰危机超越边境”,英防长“转入战前时代”!刘诗诗10年前旧照被扒,引2.4亿网友围观:这简直就是刘亦菲2.0吧..."氛围感"拉满!!12款ins风「四件套」杀疯了!A类婴儿纱软糯哭~2024“渣女背心”太绝了!又纯又欲,出街撩撩撩撩爆了~~震惊!科学家竟然在宇宙中找到了地球上不可能存在的分子!为细菌设计的迷宫,让它们无法感染人体小思考 |人生丝滑技巧从C++切换到Rust,开发效率提升两倍不止这下戏里戏外都成了狗男人?第21期柬埔寨电影工作坊“高棉金棕榈”在澳门,听两位本土创作者分享短片的力量这条仙女流光蓬蓬裙,不愧是温婉优雅风的必备单品!“长久的男女关系,离不开这一点”邓元杰精彩文章汇总(2024年4月1日前)上海4000万买房的都是富豪?门槛真不如你想的那么高姜文沉沦女色,我选择原谅完整版 Y Combinator W24,100+ AI项目全览|硅兔独家让你精通ssh命令和SSH服务GO的并发与并行最适合今晚和娃一起看的电影,我找到了这7部2023年美国留学生拒签率飙升至36%,不能只欺负中国学生!2024年F1美签申请新变化,你必须了解!怎样养育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法国教育专家给的9个建议爱尔兰诞生最年轻总理, 16岁涉政,大学辍学,却成为国家教育部长......【行业日报】美国和英国人工智能安全测试建立伙伴关系20岁鲍登学院中国女生自杀身亡,校长表示令人心碎和震惊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