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加尔文主义神学错误的四大类型
avatar

加尔文主义神学错误的四大类型

田童心
1楼
加尔文主义神学错误的四大类型
田童心
鉴于加尔文主义神学思想的负面影响在当今教会里普遍而深入地存在着,我们认为,当今中国基督教最大的问题在于,包含严重错误的西方传统主流神学尤其是加尔文宗原罪论预定论神学思想伴随着基督教的快速发展而正在无声无息地毒害中华民族。我们辛苦传福音若是传了一个错误的有害的“福音”,那是何等可悲!
历史上西方神学思想的偏颇最主要的就是加尔文主义神学思想里的原罪论和预定论,准确地说就是“人性全然败坏”和“无条件的拣选”两大神学观点。西方传统主流神学多多少少都有类似的问题,但是以加尔文主义神学思想问题最为集中和典型。
为什么说“人性全然败坏”和“无条件的拣选”两大神学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它违背了圣经和耶稣基督的教导。圣经里耶稣基督教导我们的人性论是,人既有“肉体软弱”又有“里头的光”。圣经里教导我们的拣选论是,“上帝拣选看人内心”。
“人性全然败坏”和“无条件的拣选”两大错误观点的危害性有哪些?两大错误观点在逻辑上使得努力行义变得既不可行又不必要。两大错误观点在心理上诱导信徒放胆作恶,误入歧途。“无条件的拣选”让我们联想到施洗约翰对恶人的警告:“不要自己心里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太3:9)。而“人性全然败坏”则让我们联想到《约伯记》里撒但的人性论。撒但看人完全看不到人性里的“里头的光”。事实上很多典外文献告诉我们,最初撒但与上帝分道扬镳就是源于对人性的不同看法。所以,人性论决不是神学思想上的小事一桩,人性论关系到我们在神学思想上究竟是站在上帝一边还是站在撒但一边。人性论乃是关系到终极立场的大是大非问题。而拣选论则是关系到信徒生命光景的重要观念。既是如此,我们就有必要对加尔文主义神学思想里的错误问题加以深入分析和解剖。笔者曾经在《原罪论预定论批判》那篇长达五万字的文章里比较详细地做了这个论述工作。现在,为了便于弟兄姊妹同工同道的理解和把握,这里进一步把加尔文主义神学错误概括为四大类型:
加尔文主义神学错误的第一大类型是:把罪的普遍存在理解为人性的全然败坏,把现象性的理解为本质性的,把罪与罪性两个概念混为一谈,用罪性完全覆盖人性这个概念。完全看不到耶稣基督所说的人“里头的光”的存在。
比如,《约翰福音》8章7节:“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罗马书》3章10—18节:“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很多信徒就常常拿这些来论证人性全然败坏。我们肯定人人都犯过罪,但是不能够因此得出结论说人性全然败坏。只有考察了有史以来全人类的每一个人以后,如果发现他们都犯过罪而且无一个人懂得悔改,才能够得出结论说“人性全然败坏”。
加尔文主义神学错误的第二大类型是:把人与上帝的灵性互动关系解释为单方面的单向机械关系。仅仅片面地看到信徒的信心是上帝所赐,而把人回应上帝的能力抹杀干净,把亚当夏娃之后的人类贬低为完全没有灵性的机械人。
新约圣经的教导:“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雅各书》4章8节)。旧约圣经的教导:“慈爱的人,你以慈爱待他;完全的人,你以完全待他;清洁的人,你以清洁待他;乖僻的人,你以弯曲待他”。(《诗篇》18篇25、26节)“耶稣基督亲自把这个道理概括为“寻找就寻见”。
我们当然相信,个人悔改是源于上帝的主动而先在的引导工作,但却不是单方面的工作,人的悔改也和人的自由意志抉择明明有关。可以作类似理解的经文大量存在,不胜枚举:
《约翰一书》4章19节: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总有人能够回应上帝的爱。)
《约翰福音》15章16节: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指上帝之引导、呼召的先在性和主动性。并没有否定人回应这种呼召的能力和主体人格。)
《腓立比书》2章13节: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此节经文前的2章12节明明说到教会弟兄们对于上帝旨意的常常“顺服”。)
《罗马书》8章14节:因为凡被上帝的灵引导的,都是上帝的儿子。(此节经文的弦外之音是,上帝的灵时刻都愿意引导任何人,但是实际上能够被上帝的灵引导的人乃是接受上帝的灵引导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配称上帝的儿子。并没有否定人具有回应引导的主体人格。)
《哥林多后书》3章17节: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此节经文的弦外之音是,上帝的灵在哪里就意味着哪里接受了上帝的灵的引导。并没有否定人具有回应引导的主体人格。)
《约翰福音》1章12、13节: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上帝生的。(此处经文清楚地告诉了我们,“从上帝生的”人就是“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乃是一物的两面。)
《约翰一书》5章4节:因为凡从上帝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此处经文清楚地告诉了我们,“从上帝生的”人就是对上帝有“信心”的人。也是一物的两面。)
《约翰福音》15章4-7节: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人若不常在我里面,就像枝子丢在外面枯干,人拾起来,扔在火里烧了。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此处经文的“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就是“人若不常在我里面”的另一个说法。此处的假设语气本身就表明人可以有所选择。强调上帝引导的先在性和主动性并没有否定了个人心灵主体性的存在和回应上帝引导的自由意志的存在。)
《以弗所书》2章8节: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典型的神人合作论。“不是出于自己”指悔改之前的生命行为并不能让我们得救,救恩乃上帝所赐。)
《罗马书》3章24、25节:如今却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上帝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上帝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典型的神人合作论。)
《提摩太前书》2章25、26节: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或者神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叫他们这已经被魔鬼任意掳去的,可以醒悟,脱离他的网罗。(此节经文的“神给他们悔改的心”是说“神通过弟兄们的劝戒而主动地在那抵挡的人的心中做工”,此节经文明明说到面对上帝的引导工作和弟兄们的劝戒,迷途之人有主体性地回应劝戒并且主体“醒悟”的可能性。但是所用“或者”一词却又明明在说迷途之人也可能拒绝悔改,并不因为“神给他们悔改的心”他们就能够必然悔改。此段经文把上帝一直存在的深入人心的引导工作和世人的自由意志的各个方向同时展示给我们。)
《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4、5节:被上帝所爱的弟兄啊,我知道你们是蒙拣选的。因为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福音的传播需要上帝救恩赦罪的权能、圣灵的叩门感化、传道人的言语、信徒的充足信心。)
《帖撒罗尼迦后书》2章13节:他从起初拣选了你们,叫你们因信真道,又被圣灵感动,成为圣洁,能以得救。(个人能够得救的条件,除了有上帝预先准备的救恩之外,还需要个人在圣灵的叩门感化过程里能够不一直硬着心,需要个人接受救恩并且悔改。倘若这里不存在一个关系中的两个主体,倘若圣灵对个体人心包办代替,个人被圣灵“感动”一词也就根本无从谈起。)
《雅各书》4章7、8节:故此你们要顺服神,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有罪的人哪,要洁净你们的手。心怀二意的人哪,要清洁你们的心。(此节经文明明说到面对上帝和撒但在人心里的不同的工作,个人不仅需要而且能够做出不同的抉择。)
《使徒行传》5章31节:上帝且用右手将他高举,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显然,并不是所有的以色列人都悔改了。所以,赐给悔改之心决不是像工程师更新软件似的那么机械和单方面。此节经文明明说到面对上帝在人心里的工作,有人悔改有人拒绝悔改。圣灵会为我们代求、叹息、呼唤、叩门,但是圣灵绝不会对人的悔改包办代替。)
《使徒行传》11章18节:众人听见这话,就不言语了,只归荣耀与上帝,说:“这样看来,上帝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显然,并不是所有的外邦人都悔改了。同上。)
《使徒行传》16章14节:有一个卖紫色布匹的妇人,名叫吕底亚,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来敬拜上帝。她听见了,主就开导她的心,叫她留心听保罗所讲的话。(她能够接受福音显然不是单单由于“主开导她的心”,也是和她“素来敬拜上帝”的个人持续追求归向的内心生命光景分不开的。)
《撒母耳记上》10章6节-10节:耶和华的灵必大大感动你,你就与他们一同受感说话。你要变为新人。这兆头临到你,你就可以趁时而作,因为神与你同在。……扫罗转身离别撒母耳,神就赐他一个新心。当日这一切兆头都应验了。扫罗到了那山,有一班先知遇见他,神的灵大大感动他,他就在先知中受感说话。(面对上帝的旨意,人可以选择性地回应上帝。只不过这里扫罗选择了顺从神意。可以对比的是先知约拿在面对上帝旨意的不同抉择中所体现出来的主体性。)
《约拿书》1章2、3节:“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为他们的恶达到我面前。”约拿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面对上帝的旨意,人可以选择性地回应上帝。)
浪子回头故事和约拿故事都表明人并没有丧失这个面对上帝呼召而能够“醒悟”回转的自由意志。约拿的后来的心意改变就是上帝赐给人一个“新心”的极好诠释:上帝不仅没有代替约拿思维和决定,而且还在约拿决定顺从之后特意开导他的心窍以使之更清楚地明白上帝的心意。根据约拿的经历,我们可以断定,扫罗若不愿意成为上帝所用的人,他也完全可能像约拿那样逃往他处然后需要上帝做更多的说服工作。但是扫罗没有那样做。
另一处说明上帝在人心里的工作一定通过人的主体性而非绕开人的主体性的经文是《以西结书》11章19节和18章31节的对比:
我要使他们有合一的心,也要将新灵放在他们里面,又从他们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他们肉心,……所以主耶和华说:以色列家啊,我必按你们各人所行的审判你们。你们当回头离开所犯的一切罪过。这样,罪孽必不使你们败亡。你们要将所犯的一切罪过尽行抛弃,自作一个新心和新灵。以色列家啊,你们何必死亡呢?主耶和华说:我不喜悦那死人之死,所以你们当回头而存活。
上述此段经文里“自作”原文是“自己取得”(get),中文和合本经文“你们要将所犯的一切罪过尽行抛弃,自作一个新心和新灵”一句在中文《圣经新译本》译为“你们要把你们所犯的一切罪过弃掉,为自己造一个新的心和新的灵。”《圣经现代中文译本》译为:“要抛弃你们所做的一切坏事,换一个新的心、新的灵!”所以,悔改回头的个人责任是无可推卸的。此段经文最明白地告诉读者:“上帝将新灵放在人里面”和“人抛弃一切罪过,自作一个新心和新灵”乃是一物的两面。我们求赐新心就必得着新心,因为上帝说“求则得之、寻找即寻见、叩门就开门”(《路加福音》11章10节)。这里关键的是我们必须首先有一个愿意追求的心而非懒惰的心。到了《以西结书》36章24-27节那里,“上帝赐给人新心新灵”又具体指上帝通过基督道成肉身展示的神圣恩典而吸引人们改变自己刚硬之心并且自觉地归向上帝:
我必从各国收取你们,从列邦聚集你们,引导你们归回本地。我必用清水洒在你们身上,你们就洁净了。我要洁净你们,使你们脱离一切的污秽,弃掉一切的偶像。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
在新约的《以弗所书》13章14节那里明确地呼应《以西结书》36章24-27节,明白地告诉我们,“上帝赐给人圣灵”和“人的信”、“人接受圣灵的引导”是一物的两面,是同时发生的事:
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原文作“质”),直等到上帝之民(‘民’原文作‘产业’)被赎,使他的荣耀得着称赞。
加尔文主义神学错误的第三大类型是:割裂上帝的神性来强调上帝的主权,割裂上帝的预知来强调上帝的预定。完全看不到“上帝拣选看人内心”这个圣经大道理。
圣经告诉我们,上帝决不背乎自己,他决不会滥用自己的主权,他在使用自己主权的时候决不会违背自己的神圣属性:公义和慈爱。上帝的主权不是人的主权,上帝的主权更不是魔鬼的主权。上帝决不会喜悦罪恶,上帝也决不会亏待寻求他的人。因为上帝“做万事”的时候是“随己意”而不是“随他人意”更不是“随魔鬼意”。
《出埃及记》33章19节:
耶和华说:“我要显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经过,宣告我的名。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
预定论者往往以此节经文作为“无条件的拣选”的证据。深受预定论毒害的马丁·路德竟然麻木地说:“神让有些人心硬、眼瞎,使他们觉得被遗弃,又把他们先交给罪,再因为这个罪责备他们,这从人的智慧来看,可能会认为太荒谬了;但是对信徒,对属灵的人来说,这一点也不荒谬。他们知道即使神把全人类都灭绝,也丝毫不影响他的善良。” [1]
不错,上帝当然是有主权的,但是我们知道圣经里有一句话说:“我们纵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为他不能背乎自己。”(《提摩太后书》2章13节)上帝永远是上帝,上帝的权柄永远不会成为撒但的权柄。按照人的理解,全体人类在犯罪之日都该灭亡,但是上帝的神圣旨意却是唯有拒绝悔改者灭亡。上帝的神圣真理不仅包含着神圣公义神圣慈爱也包含着神圣期望。这意味着上帝尽管有无上的主权,但是这主权的展开使用却不能不受制于上帝的神性主体。上帝的确可以随己意做万事,但是却绝不会违背自己慈爱公义之本性以及对人类的期望。窑匠的确可以随己意弄泥,但是没有窑匠不期望经过自己之手的泥巴能够成为有用器皿,何况上帝比窑匠更有慈爱公义,人类也比泥巴更有值得期待之价值。耶利米先知明确告诉我们,上帝决不会按照“恶道”来“弄泥”,相反,上帝的“弄泥”的真正本意却是要期望“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
耶和华说:以色列家啊,我待你们,岂不能照这窑匠弄泥吗?以色列家啊,泥在窑匠的手中怎样,你们在我的手中也怎样。我何时论到一邦或一国说要拔出、拆毁、毁坏,我所说的那一邦,若是转意离开他们的恶,我就必后悔,不将我想要施行的灾祸降与他们。我何时论到一邦或一国说要建立、栽植,他们若行我眼中看为恶的事,不听从我的话,我就必后悔,不将我所说的福气赐给他们。现在你要对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说耶和华如此说:“我造出灾祸攻击你们,定意刑罚你们。你们各人当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改正你们的行动作为。”(《耶利米书》18章6-11节)
加尔文主义神学错误的第四大类型是:把圣经里时常跳跃的生活语言理解为平面的逻辑语言。
例如,《以弗所书》2章1-3节:“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他叫你们活过来。”相信人性全然败坏的人总是拿这处经文说,罪人等于死人,不可以悔改,死人怎么可以自己活过来呢?但是注意此处“死”这个词不是说个体人的曾经死掉或已经死掉,而是指过去的行为所对应的是必然的死亡的命运。这是圣经作者在永恒视野下脱口而出的类似于日常生活里的话语,作者的跳跃性的思绪完全没有局限于人生百年这个视野。所以,在人人无法避免的第一次的死尚未实然到来前,悔改得以存在,并且每个人是否悔改决定了每个人是否能够避免第二次的永死。上帝的灵藉着耶稣基督的信息让我们醒悟,本质上可以说他叫我们灵性复活。没有基督的先在的入世,真理就得不到关乎生命的见证,就不能够让我们很多人醒悟悔改。类似的用法如《路加福音》15章24节“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又如《歌罗西书》2章13节“你们从前在过犯和未受割礼的肉体中死了,上帝赦免了你们(或作“我们”)一切过犯,便叫你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
又如,《提摩太前书》1章15节说:“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马可福音》2章17节:耶稣听见,就对他们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这些经文也常常被一些信徒拿来论证基督徒应当仍然自称是罪人。再加上根据《罗马书》8章33节得出“基督徒已经是义人了”这个信仰观点,那么就更容易在虚幻的安全感中放松灵性追求了。于是就得出“基督徒称义而同时是罪人”的观点。这样的观点加上“人性全然败坏”的宣讲,就容易产生强烈的不良暗示:基督徒可以犯罪,犯罪是正常现象。以至于某个鼎鼎大名的教会领袖竟然教导人说:“大胆地犯罪吧,但是也要大胆地相信(恩典)”!
总之,如果说加尔文主义神学的错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缺乏辩证思维。加尔文主义神学错误的产生,当然有近代西方世界机械论思维盛行的历史原因。但是今天,教会传道人必须觉醒。如果我们继续不加批判地宣讲加尔文主义神学“人性全然败坏”和“无条件的拣选”两大错误观点,就等于在麻木地毒害中国民族,毒害信徒,就等于在麻木地做撒但的帮凶。这样的教会事工,岂能得上帝的喜悦呢?历史上当以色列民间流传着极其错误的信仰观念的时候,以西结先知站了出来。今天,中国教会甚至普世教会的各个地方,需要无数个以西结先知勇敢地站出来,向会众指出西方传统主流神学思想的问题,引导信众剔除人的错误教导从而回归圣经真理。
2020年7月25日
avatar
田童心
2楼
加尔文《基督教要义》批判
田童心
这里,我们要对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一书里的典型神学思想问题举要性地辨析批判,以期对于历来弥漫在普世教会乃至当今中国教会里的加尔文神学思想的解毒。
加尔文主义的五大要点基本都是有问题的,但是核心问题不外乎原罪论与预定论两大方面。即:
1、由于仅仅看到人性里的“肉体软弱”的一面,强调亚当夏娃之后的人性全然败坏,强调信心是上帝单方面所赐,泯灭了人的生命主体性,否定了人回应上帝的可能性及其价值,否定了人还有“里头的光”有待发出的基督教导。
2、在预定论上割裂上帝的神性片面强调上帝的主权,强调上帝无条件的拣选。仅仅因为人的善行功德不足就否定上帝的预定和预知有关,没有看到上帝拣选看人内心的圣经教导,没有看到知行合一、信行合一的生命奥秘,更没有看到良心马太效应。
下面,我们要具体看加尔文《基督教要义》里的有代表性的神学思想问题句子,引文版本是钱曜诚等人翻译的并且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10年3月出版。所引用的加尔文原话用楷体字列出,随后的文字是田童心的评议。
P226:亚当的犯罪不但使自己受祸和沉沦,也使全人类的本性与他一同沉沦了。
评议:把人性等于罪性,不仅仅是用词不当,更重要的是心理层面的负面暗示。
P229:他们的整个本性就是罪的种子。
评议:上帝为什么不是抛弃而是要拯救已经败坏的人呢?
P233:我们若说人能凭自己行最起码蒙神悦纳的事,就是窃取神的荣耀。
评议:把人回应上帝呼唤的人性也一并抹杀。
P244:奥古斯丁在另一处嘲笑说,意志确实是自由的但未被释放,他说:意志有不行义的自由,但却是罪的奴仆!他也在另一处重复并解释这句话:人无法行义是出于他意志的决定;并且,惟独藉助救主的恩典他才能从罪的权势下得释放。当他宣称人只有不行义的自由时,似乎就在嘲笑自由意志这空洞的术语。因此,若没有人会误解这词,我对使用这词绝无异议。但是我深信,在教会中保留这词危害极大,反之,若去除这词将成为教会的祝福。我自己决定不使用这词,我希望别人也可以听我的劝解。
评议:这里严重混淆了“自由意志”和“自由”两个概念。在罗7:18那里保罗区分这两个概念说:“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
P256:彼得能认出基督乃是出于父神特殊的启示。人能认识神是神的作为。
评议:不错,但是片面。这启示为何独降于彼得而非文士和法利赛人呢?同样,上帝赐予人真理以及上帝吸引人到基督这里来,这些都没有否定人类本身具有的回应上帝的内在灵性属性。
P264-265:我们的意志若无圣灵的帮助,不会渴慕向善。……常常困扰信徒的肉体与灵魂的争战。然而这灵魂指的是重生后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
评议: 这里暴露出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已经扭曲了他本人的正确的文本理解力。罗7:24-25经文如下:“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从《罗马书》7:24-25节看,在保罗生命里的肉体与灵魂的争战(罗7:18、19)是在遇见耶稣基督之前就有的,只不过那时难以胜过,而今靠着耶稣基督就能够胜过。而人在遇见耶稣基督之前的“心战”正是良心未泯的体现,正是基督救人的突破口。因为上帝拣选看人内心。
P267:人所有的部分都属血气。
评议:这是将人性仅仅等于肉体性,否认了基督在《马太福音》6章23节所说的人生命“里头的光”,否认了上帝的灵亘古以来对全人类的呼唤引领工作,否认了创造主安置在人生命里的神性形象和灵气的存在,否认了《箴言》20章27节明确说的“人的灵是耶和华的灯”。
P269:他也不只是斥责某一时代道德的败坏,而是斥责人本性永不改变的腐败。
评议:保罗在《罗马书》3章10-18节那里引用旧约经文所要表达的是罪的普遍性而不是人性全然败坏,他用的是生活语言而非逻辑语言。在保罗引文所对应的旧约经文里批判的矛头更是仅仅指向“心里说没有神”的“愚昧人”。加尔文的问题常常是混淆了罪与罪性这两个概念,常常由人人都犯了罪就推论出人性全然败坏。因为逻辑上,人人都犯了罪也不能够推论出人性全然败坏。只有满足了从古至今无一人能够悔改的前提条件,才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事实上挪亚和约伯就是加尔文主义的有力批判者。
P275:除非他完全更新我们,否则人心完全无力行善。
评议:在这里加尔文片面地大谈《以西结书》11章19、20节以及《以西结书》36章26、27节两段经文:“我要使他们有合一的心,也要将新灵放在他们里面,又从他们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他们肉心,使他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他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们的神。……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加尔文选择性地忽略同样记载在《以西结书》里的另外一段经文《以西结书》18章31、32节:“你们要将所犯的一切罪过尽行抛弃,自作一个新心和新灵。以色列家啊,你们何必死亡呢?主耶和华说:‘我不喜悦那死人之死,所以你们当回头而存活。’”如果受加尔文主义的影响,教会的宣讲仅仅停留在单方面地强调“连我们的信心都是上帝所赐给的”,则问题就产生了,就会在信众心灵里造成如此的负面心理暗示:连我们的心灵抉择都可以被包办代替,则还有什么需要我们付出努力的呢?于是“懒汉式信仰”就遍地产生了。下面是保罗的一些话常常被加尔文主义者拿来论证其“人性全然败坏、无条件的拣选”等等教义,其实是片面地理解了保罗:“信心不是出于人自己的,乃是神所赐的!”(弗2:8) “人之所以能够相信顺服基督,乃是由于人蒙了神的恩典”。(腓1:29)“神的恩慈是领人悔改!”(罗2:4)“是神给人悔改的心,叫人可以明白真道!”(提后2:25)这些经文如果被错误地理解为“连我们的心灵抉择都可以被上帝包办代替,上帝的拣选和我们的心灵没有任何关系”,那么,保罗在新约书信里对众人的反复劝勉还有何意义呢?
P276:信徒并没有与恩典同工;意志先被恩典更新。
评议:加尔文引用《腓立比书》2章13节“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他论证说“意志先被恩典更新”。这里不仅显明加尔文只注意到了上帝引导的先在性却全然抹杀了亚当夏娃之后人类仍然存在着的回应上帝的可能性,不仅显明加尔文不明白上帝改变人心的过程不是机械的,还显明加尔文并不明白“良心马太效应”的道理。《约翰福音》6章45节说:“凡听见父之教训又学习的,就到我这里来。”《约翰福音》3章21节说:“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约翰福音》7章17节说:“人若立志遵着他的旨意行,就必晓得这教训或是出于神,或是我凭着自己说的。”这些句子连同撒种的比喻故事,都在教导我们良心马太效应的道理。一个人饥渴慕义决不是在听见了基督福音的那一刻才开始发生的,而是在素来的良心里早就愿意行真理,只不过素来受限于缺乏一个活生生的真理与生命的关系见证,而常常被肉体的软弱所困扰。
P280:既然圣经说我们立志行事都是神所运行的,这就排除了我们参与这事工的可能性。评议:上帝的引导和呼唤是先在的和主动的,但是上帝期望人的回应。这里明明存在着上帝和人类两个生命主体。否则,救赎事件就是自导自演的低级无聊之举。上帝改变人心不是粗暴强制性的,不是机械性的包办代替。例如上帝改变埃及法老的人心,以及上帝改变约拿的人心,等等。
P286:神并没有将他的恩典赐给所有的人。神赐恩典并不是按照人行为的功劳,也不是按照意志的功劳,而是无条件地赏赐。
评议:加尔文引用奥古斯丁写给卜尼法修的信件,完全不明白“上帝拣选看人内心”的道理,这恰恰说明西方神学早在古代教会时期就已经病入膏肓。西方传统主流神学的问题决不是个人性的,而是体系性的。
P291-230:有时神更直接地使人心刚硬。其中的一例便是,神使法老王的心刚硬。
评议:这一部分附近,加尔文反复在讲论人的意志在神的掌管之下。我们当然不否认“人的意志在神的掌管之下”,但是他的讲论明显失于机械和片面。根据圣经本身的提示,出4:21这节经文“我要使他的心刚硬”的另一个版本是“我要任凭他的心刚硬”。这很好地提示了我们,理解此类的经文应当结合耶稣基督所言的“求则得之”的道理来辩证地思考而不应当片面地机械地理解。宏观上,上帝当然可以像改变垄沟的流水一样地改变人心,但是这个过程在微观上决不是机械性的单方面包办代替的过程,否则就不需要上帝做很多的工作了。上帝改变约拿的心以及上帝改变埃及法老的心,都没有绕过人的生命主体性,并且由于人的生命主体内在存心的不同,而使得上帝的工作果效迥异。
P314-315:选择乃是出于本性,择善却属乎恩典。……如今我们可以坦然无惧地说,圣灵在人心里所运行的,也是人所行的,虽然人的意志离了恩典就不能择善。所以我们当记住先前所引用的奥古斯丁的话:人忙碌地在自己的意志中寻找任何良善是徒然的。……纵使人的意志中有任何良善,也是出于圣灵纯洁的运行。
评议:我们当然相信上帝时时处处向一切人呼唤,各人由于内在存心不同而有不同的回应。但是如果连这内在存心都视为上帝包办代替的,看似谦卑,却是将人内在本具的神性形象剥离掉了,仅仅看到了人肉体的软弱却无视人里头的光,把人视为一具没有思想没有分辨能力没有良心的机械木偶而已。这取消了人的生命责任同时也取消了人的生命主体性。我们相信,上帝拣选看人内心,那么,上帝拯救世人这一事件在加尔文的逻辑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为上帝的拯救和人的生命主体没有发生关系,而是和包办代替的一个陌生的新主体发生关系。在加尔文的逻辑里上帝的拯救实质上是自导自演的无聊剧作。
P316:“它”应该是“他”。
评议:这里可见加尔文的理解力有时候混乱得很。对于创4:7的经文,没有哪一个圣经译本是像加尔文如此理解的。创4:7的经文是:“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
P316:吩咐本身并不证明人有能力遵守。
评议:倘若如此,那么,圣经反复无数次地呼唤人类悔改,而人类却根本没有悔改的可能性,这样岂不是无理要求?逻辑上极其荒诞。
P316:罗9:13-16的经文:“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难道神有什么不公平吗?断乎没有。因他对摩西说,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
评议:加尔文引用这段经文想要表达,人在亚当夏娃之后没有生命主体性,人心都是上帝包办代替的(见P317),包括林3:9所言及的人与上帝的同工,也不是人的生命主体的参与同工,而是上帝像驱动玩偶一样地使用人们(见P318)。我们需要从加尔文主义这里猛醒的是,上帝尽管有无上的主权,但是这主权的展开使用却不能不受制于上帝的神性主体。上帝的确可以随己意做万事,但是却绝不会违背自己慈爱公义之本性以及对人类的期望。窑匠的确可以随己意弄泥,但是没有窑匠不期望经过自己之手的泥巴能够成为有用器皿,何况上帝比窑匠更有慈爱公义,人类也比泥巴更有值得期待之价值。耶利米先知明确告诉我们,上帝决不会按照“恶道”来“弄泥”,相反,上帝的“弄泥”的真正本意却是要期望“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耶利米书》18章6-11节)相关的经文还有《提摩太后书》1章9节:“上帝救了我们,以圣召召我们,不是按我们的行为,乃是按他的旨意和恩典。”《提多书》3章5、6节:“他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他的怜悯”。
P318:即使我们承认神在造人时就给人能力选择生命或死亡,但如果我们说人已丧失这能力又如何呢?
评议:因为始祖一次的犯罪,罪进入世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决不等于说人类的人性因此全然败坏。也决不能说人类里没有一个人能够回应上帝的呼唤,懂得悔改,选择上帝所喜悦的光明生命之路。挪亚、约伯等人就是亚当夏娃之后的人性尊严的辩护者。
P319:圣经从来没有教导说人是“半死的”,反而教教导就属灵的生命而言,人完全是死的。当保罗说到救赎时,并没有称信徒为“半死的”:“当我们死……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弗2:5)。他并不是呼召半死的人接受基督的光照,而是呼召那些已死的人(弗5:14)。同样,基督亲口说:“时候将到,死人要听见神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约5:25)。
评议:类似的,还有弗2:1-3这里的一处经文也常常被加尔文主义者所引用:“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他叫你们活过来。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从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相信人性全然败坏的人总是拿这些经文说,罪人等于死人,不可以悔改,死人怎么可以自己活过来呢?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死”这个词不是说个体人的曾经死掉或已经死掉,而是指过去的行为所对应的是必然的死亡的命运。所以,在人人无法避免的第一次的死尚未实然到来前,悔改得以存在,并且每个人是否悔改决定了每个人是否能够避免第二次的永死。上帝的灵藉着耶稣基督的信息让我们醒悟,本质上可以说他叫我们灵性复活。没有基督的先在的入世,真理就得不到关乎生命的见证,就不能够让我们很多人醒悟悔改。类似的用法如《路加福音》15章24节“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又如《歌罗西书》2章13节“你们从前在过犯和未受割礼的肉体中死了,上帝赦免了你们一切过犯,便叫你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上帝的救恩预备在先,但是这个拯救必须是从我们的饥渴慕义和悔改开始。这里,实际上涉及了一个普遍存在着的解经问题。那就是,常常把生活语言混淆于逻辑语言,断章取义而形成片面的教义。我们不能够指望圣经的作者们像今天的学人们这样讲究缜密的逻辑和表达的语法,尤其是对于新约时代那些使徒们。对于他们的很多书写,我们今天的研究者其实没有必要过分拘泥于字句和语法。我们需要努力把握全本圣经的“精意”。保罗在《哥林多后书》3章6节特别提醒人们说:“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
P529:我们一切的良善都是圣灵恩典的果子,在圣灵之外,我们的才能不过是心灵的黑暗和邪恶。如前面明确的解释,若非我们的心体贴圣灵的事,基督就与我们无关。
评议:明显的,这里存在着前后矛盾。黑暗的心灵如何能够体贴圣灵呢?如果按照严格的数学里的代数学来分析的话,这里实际上并不存在着“ 我们的心体贴圣灵”而只是存在着“圣灵体贴圣灵”,岂有他哉?连亚当夏娃之后的人回应上帝的能力都否认了,人类就丧失了主体性。这真是静悄悄地发酵的一副毒药,麻痹无数信徒于无声无息中。
P934:神赏赐一些人永生的盼望,而判其他的人永死。然而,我们的仇敌(特别是那些主张神的预知是预定论的起因的人)对这教义有许多吹毛求疵的异议。我们承认这两个教义都是神所教导的,但若说预定论是根据预知,这是荒谬的!
评议:这是加尔文预定论思想里最典型的一处明确否定把上帝的预定和预知紧密挂钩的论述。我们在这里唯一能够支持加尔文的是,他所担心所批判的是认为“上帝的预定拣选来自于对于人美好功德行为的预知”的观点。但是,若明确否定上帝的预定和预知紧密挂钩,不仅在教会统绪方面否定了保罗在《罗马书》8章29节的神学观点:“神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而且在逻辑上就完全不给人心的寻求、回应、饥渴慕义等等留下任何必要的空间,就必然在逻辑上推导出“无条件的拣选”这个错误的教义。我们细细地看保罗在圣经里反复教导我们的话,就会明白,保罗教导的意思是,上帝的恩典临到我们并不是由于我们的行为的完美无瑕,他尤其强调的是信之前的行为不足,当然我们信后的行为也未必完美。注意,保罗说的是行为,他并没有说无条件的拣选,没有说上帝拣选什么也不看,我们知道,旧约圣经《撒母耳记上》16:7那里的神圣宣告以及耶稣基督亲自解释的“撒种的比喻”都明明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就是“上帝拣选看人内心”。下面是保罗的一些话: “神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拣选既是出于恩典,就不在乎行为,不然,恩典就不是恩典了!”(罗9:11-16;罗11:5-6)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2:8-9) “神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他的怜悯!”(多3:5) “神救了我们,以圣召召我们,不是按我们的行为,乃是按他的旨意和恩典!这恩典是万古之先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提后1:9)
P935:摩西教导以色列之所以与众不同,完全是出于神白白的慈爱,免得亚伯拉罕的后裔自夸。他宣告神拯救他们的原因是:神爱族长,“所以拣选他们的后裔”。(申4:37)
评议:这里加尔文论证上帝拣选以色列民族完全不是由于以色列民族历史上的好功德好行为,这是不错的。但是他试图得出否定上帝的预定和预知挂钩的结论,最终令信众推导出“无条件的拣选”这个错误的教义也是不可避免的。理由同上。摩西说,上帝爱以色列人是由于上帝爱他们的祖先,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守约,并不是“无条件的拣选”。而根据以色列民族流传的典外文献可知,上帝当初拣选亚伯拉罕的时候就是明明地显示出“上帝拣选看人内心”的道理。亚伯拉罕绝不是无端地中了上帝的“绣球”。
总之,加尔文《基督教要义》在其他地方还有多处类似的问题,继续列举可以从略,但大都不外乎原罪论和预定论两个方面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也都是由于缺乏辩证思维,如果我们不考虑撒但的诱惑这个方面的原因。原罪论的实质涉及人性论,而预定论的实质涉及拣选论。这都是基督教神学思想大厦的基础话题,因为它们涉及了信仰的主体性是否存在的大问题并且会强烈影响着信仰主体的信仰光景。如果我们确认这些基础方面存在着问题,那么,信仰基督的我们这些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传道人就不应该无视它们,也不应该继续麻木地认为西方传统主流神学“虽有问题但不是多么严重”,更不应该继续“瞎子领瞎子”般地继续把错误的神学思想教导信众、毒害信众。
2018年11月23日
avatar
田童心
3楼
纠偏——儒家基督徒神学的现代价值
田童心
内容提要:儒家基督徒神学今天已经发展到有理有据的地步。传统儒典里的上帝信仰观念属于普通启示无疑。基于普通启示的两大作用,儒家基督徒神学的现代价值一般而言有两个,一是向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民众特别是知识分子传福音,二是印证和保护圣经的特殊启示,纠历史上神学思想之偏。今日中国教会正在进行的基督教中国化,其背景大异于此前的基督教中国化。这使得儒家基督徒神学的现代价值的第二个方面“纠偏”的意义凸显。进而,我们可以从儒家基督徒神学的现代价值来理解中国崛起的神学意义。
关键词:儒家基督徒神学 普通启示 基督教中国化 纠偏
中国传统文化虽是由多条河流汇聚而成,但是几千年来,儒家文化因对世间社会活动影响最大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主流力量。基督教在中国传播,耶儒关系是无法回避的。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逐渐把走耶儒融合路线的利玛窦及其影响下出现的一批基督徒习惯性地称为“儒家基督徒”(Confucian Christian)或者类似的名称。所以,我们顺理成章地称呼利玛窦开创的这条神学思想路线为“儒家基督徒神学”。这不是人为地凭空捏造出的一条神学路线,也不是已经死去的古董,而是事实上已经横亘达四百年之久的反复呈现并且一直活跃至今的一条神学思想路线。它经历了明末、清初、清末、民国、新中国改革开放至今这五个活跃期。最近一百年来,耶儒融合的儒家基督徒神学路线甚至蔓延到了海外华人基督徒和海外欧美基督徒那里。在今天信仰非体制化的信息自由传播时代,儒家基督徒神学更加容易走向自觉、丰富和成熟。因而理论上可能存在着并且事实上已经存在了无数种儒家基督徒神学。
一、为什么说儒家基督徒神学已经发展到了有理有据的经得起推敲批评的成熟地步?
1、大批儒家基督徒学人早已经考据论证,原始儒家的“上帝”信仰,既不是华夏民族祖先的三皇五帝,也不是自然之天的神格化,而是一位至高无上的人格神。在此“人格神”层面上,就具备了与圣经里的上帝信仰的起码可比性。有上帝信仰才能够谈得上有神学。
2、大批儒家基督徒学人已经发现,儒典人格上帝信仰与新旧约《圣经》所启示的人格上帝信仰在重大真理内涵上具有丰富而深刻的一致性。根据圣经经文所能提供的信心帮助,儒典人格上帝既不是“别神”又不是“魔鬼”。而是华夏民族祖先对于人类创造主的远古记忆的存留,是有待于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见证的“未识之神”,也是上帝在人心里的普通启示的重要内核。因为,旧约圣经告诉我们“别神是虚无”,并不存在;而新约圣经告诉我们“魔鬼心里没有真理。”儒典人格上帝信仰里既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真理内涵,那么,它就具有了被认信为普通启示的资格。
3、儒家基督徒神学已经形成卓有特色的基督论。有了基督论的神学思想,就能够形成一个丰满的解释体系。基于耶稣基督亲口的自我表白而形成的一个全新的“真理见证论的基督论”,有效地改变了在“普通启示”与“特殊启示”关系问题上顾此失彼的神学旧貌。基督说“我……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约18:37)这里强调了“特殊启示”是对于“普通启示”的见证。逻辑上,既曰“见证”,就自然存在着被见证者的印证,因而普通启示也有理由被重视起来,因而就必须肯定在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之前,上帝一直在全人类的心里做工并且留下脚踪和痕迹,因而就必须肯定一定有人能够回应上帝的呼唤,因而就必须肯定人性不是全然败坏。从另一方面看,这个基督论也兼顾了基督的宇宙性和耶稣生平的独特性,既拓展了传统上无视普通启示价值的“别无拯救”的基督论的视野,又弥补了丁光训主教所强调的“宇宙基督论”的逻辑漏洞。
4、明代众多儒家基督徒信仰实践证明了儒典人格上帝信仰具有了普通启示的作用和果效。他们重视儒典五经的上帝信仰,他们重视“钦天奉天知天达天”,在遇见耶稣基督的时候能够向前一步而接受基督为“真天”的见证者。这不是文化的自我否定而是心灵的逻辑生长,完全符合基督所说的“良心马太效应”,完全符合作为“特殊启示”传播桥梁的“普通启示”的果效特征。明代有众多儒家基督徒,有此心路历程的绝非一例而是一大批。
5、白晋开创的儒家基督徒汉字索隐派的论证证明了中国文化源头和圣经信息的联系。明末的利玛窦开创了儒家基督徒神学的义理索隐派。清初的白晋则开创了儒家基督徒神学的汉字索隐派。以华夏族(汉族前身)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直通上古不曾中断的历史,汉字是其奇妙载体。从一个基督徒的有神论信仰角度而言,越往上古,人类对于伊甸园故事的记忆就越发清晰,那么,在远古汉字被造之时,古人一定在汉字里保留了许多远比今天更加清晰的伊甸园记忆。这就是清初传教士白晋的在汉字里索隐发微的思路。
白晋的工作虽然有不少的被批评为牵强附会的例子,但是仍然有一些索隐考据的结果,让我们感到,撇开《圣经·创世记》的故事以及耶稣基督的事迹来解释某些汉字的由来,的确是有困难的。此类汉字不是一两个而是一批。比如,汉字里同音字很多,但是祭祀的“祀”字何以用表示上午九点钟的“巳”字来做声旁?裸体的的“裸”字何以用“果”字来做声旁?“婪”、“禁”、“他、它”何以如此构形?所以,对于白晋开创的汉字索隐派的价值也不能够全盘否定。只不过,零星的索隐,说服力不够强大而已,但不是没有说服力。
6、《基督易传》提供的印证证实了引导中华民族祖先的灵不是别的乃是耶稣基督的灵。圣经告诉我们,上帝所做的一项主要的工作就是通过圣灵的默示感动众先知,将真理的亮光传给他的百姓:“主耶和华若不将奥秘指示他的仆人众先知,就一无所行。”(《阿摩司书》3章7节)上帝的爱普及万千,“他并不偏待人。”(《使徒行传》10章34节)“耶和华善待万民,他的慈悲,覆庇他一切所造的。”(《诗篇》145篇9节)那么,合理的推论是,上古之时,上帝的默示在文明早开并且文化不辍的华夏民族的上古经典中一定有所记载,上帝一定也在华夏民族祖先的心里做工并且留下脚踪。如果说这方面的证据,仅仅是儒典五经蕴含着大量真理性信息这个事实,那么说服力还是弹性的。近年来的基督徒读《论语》活动也受到了保守的无神论的儒学知识分子的批判,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里排斥基督教为“洋教”的人士多而且顽固。不仅如此,中国基督徒人群里也不乏有人攻击耶儒对话、耶儒融合为亲近异教、不属灵,等等。可见有些人连在哲理上沟通一下耶儒两家也不能够接受了。在此背景下,2019年《基督易传》出版了。此书的信息解读让我们看见,《周易》六十四卦的意境按照顺序完全吻合于耶稣生平和《使徒行传》的六十四个场景。“《基督易传》这诸多的一系列的连续而有次序的索隐工作在逻辑上就近乎实证,携带着巨大的印证之力,证实了《圣经》的确是真神带领下的默示,证实了《易经》的确是真神赐给中国人的玄秘经典和化了妆的福音书,证实了引导中华民族祖先的灵不是别的乃是耶稣基督的灵”。按照数学上的相关性概率叠加理论,对于一件事,两个百分之五十概率叠加印证后的概率是肯定大于百分之五十的。那么,从最保守的角度而言,我们有理由相信,按照顺序的连续六十四个百分之五十概率叠加印证后得到的概率就非常接近于实证的百分之百。故而,儒典五经里的上帝信仰作为普通启示就值得基督徒正面对待。
总之,我们的确可以说,儒家基督徒神学今天已经发展到有理有据的地步了——它有理论有证据,经得起批判,因而,它已经有资格成为传道人手里的一件传福音的文化武器,因而,它值得基督徒学人继续拓展。
二、儒家基督徒神学的现代价值
普通启示有两大作用:“普通启示”是“特殊启示”传播 的桥梁和预备;“普通启示”是对于“特殊启示” 的印证和保护。基于普通启示的这两大作用,儒家基督徒神学的现代价值一般而言有两个:
1、向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民众特别是知识分子传福音。这个价值和作用从利玛窦以来就存在着,也将继续存在。
2、印证和保护圣经的特殊启示,纠历史上神学思想之偏。这个价值,今天教会里少有人意识到。需要稍微详细展开一点论述。
当今中国基督教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不是无神论环境,也不是教会内部的腐败。这些都是其次的问题。当今中国基督教最大的问题在于,包含严重错误的西方传统主流神学尤其是加尔文宗原罪论预定论神学思想伴随着基督教的快速发展而正在无声无息地毒害中华民族。我们辛苦传福音若是传了一个错误的有害的“福音”,那是何等可悲!
A、教会神学思想的偏颇在哪里?历史上西方神学思想的偏颇最主要的就是加尔文主义神学思想里的原罪论和预定论,准确地说就是“人性全然败坏”和“无条件的拣选”两大神学观点。西方传统主流神学多多少少都有类似的问题,但是以加尔文主义神学思想问题最为集中和典型。
B、为什么说“人性全然败坏”和“无条件的拣选”两大神学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它违背了圣经和耶稣基督的教导。圣经里耶稣基督教导我们的人性论是,人既有“肉体软弱”又有“里头的光”。圣经里教导我们的拣选论是,“上帝拣选看人内心”。
C、“人性全然败坏”和“无条件的拣选”两大错误观点的危害性有哪些?两大错误观点在逻辑上使得努力行义变得既不可行又不必要。两大错误观点在心理上诱导信徒放胆作恶,误入歧途。“无条件的拣选”让我们联想到施洗约翰对恶人的警告:“不要自己心里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太3:9)。而“人性全然败坏”则让我们联想到《约伯记》里撒但的人性论。撒但看人完全看不到人性里的“里头的光”。事实上很多典外文献告诉我们,最初撒但与上帝分道扬镳就是源于对人性的不同看法。所以,人性论决不是神学思想上的小事一桩,人性论关系到我们在神学思想上究竟是站在上帝一边还是站在撒但一边。人性论乃是关系到终极立场的大是大非问题。
D、加尔文主义神学思想的负面影响在当今教会里普遍存在。在每年新入学的神学生那里,我们能够清晰地看见这种负面影响。笔者所看到的一份名单中,所谓的家庭教会有多半都是加尔文宗(往往以改革宗、归正宗命名教会)。笔者所接触的体制教会里骨干的牧者大多或者明确表态不敢质疑权威的加尔文主义神学,或者是没有意识到加尔文主义神学的严重危害性。
在中国传统儒典里,有很多思想资源可以促使我们对“人性全然败坏”和“无条件的拣选”两大神学观点提出质疑。中国传统儒典里的普通启示的很多道理却是非常吻合于圣经和耶稣基督的教导。故而,我们可以说儒家基督徒神学具有印证和保护特殊启示的现代价值。
今日中国教会正在进行的基督教中国化,其背景大异于此前的基督教中国化。此前的民国时期基督教本色化,目的是让基督教在中国处境下生存下来、传播开来。而今天的基督教中国化的大背景,却是基督教已经大规模地传播开来,已经让中国的主流文化界主流政治界倍感压力。今天的基督教中国化的未来目标应当是进入中国的主流文化,而不是仅仅谋生存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主流文化界主流政治界排斥今日基督教的迅猛传播呢?简而言之,一是不少的基督徒的道德光景不理想,割裂信和行的关系,未能发出光来。二是不少的基督徒文化见识狭窄,在神学思想上盲从西方神学,用基督教信仰来全盘否定中国文化,完全看不到中国文化里普通启示的独特价值。三是,不少的基督徒在神学思想上盲从西方政治神学,试图用西方政治模式来生硬地改变中国。如果把眼光放大到全世界的基督教,妨碍中国主流社会接纳基督教的上述这三个方面的原因,也是同样地存在的。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可以扪心自问:最近几十年来,西方世界那些号称基督徒的大批政客的所作所为,是荣耀上帝呢还是抹黑上帝呢?
而妨碍中国主流社会接纳基督教的上述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在最深刻的层面上说,都和加尔文主义神学“人性全然败坏”和“无条件的拣选”两大错误观点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使得儒家基督徒神学的现代价值的第二个方面“纠偏”的意义凸显。
所以,期望中国基督教会的同工同道们,觉醒起来。如果我们继续宣讲加尔文主义神学“人性全然败坏”和“无条件的拣选”两大错误观点,就等于在麻木地毒害中国民族,毒害信徒,就等于在麻木地做撒但的帮凶。
三、从儒家基督徒神学的现代价值来理解中国崛起的神学意义
无神论者并不能够明白中国崛起的神学意义,但是作为基督徒和传道人,必须明白中国崛起的神学意义。
从儒家基督徒神学的现代价值的两个方面(传福音和神学纠偏)来看,对比蒋介石执政时期的中国基督徒比例,现代中国的崛起是不是有助于向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民众传福音?未来中国更加强大的崛起是不是有助于纠历史上西方传统主流神学的思想之偏?这是毫无疑问的。西方曾经有人预言伟大中国将成为保护基督教健康发展的精神摇篮。这个预言长期以来令人费解,而如果我们从儒家基督徒神学的现代价值来理解,就能够顺理成章了。
借助于中国强大的讲仁义的文化场而强有力地矫正西方传统神学思想,从而彰显真理,最终有益于包括中国教会在内的普世教会的信徒灵性生命的健康成长,并且进而在社会政治层面挽救西方文化所造成的全人类的危机。这是从神学维度所展望到的未来中华文化可以贡献于全人类的应有之内涵。对此远景远象,我们应当有信心。
2020年7月24日
avatar
田童心
4楼
这是从神学维度所展望到的未来中华文化可以贡献于全人类的应有之内涵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