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在车市连续下滑的背景下,总有那么一两家企业依然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是其中之二,而这两家企业同时也是广汽集团旗下的合营企业,也是广汽集团主要的利润来源。
本来想分析下这两家合营企业高超的盈利能力,只可惜他们与广汽集团签署了保密协议,并没有披露利润数据。不过从两家公司的分红数据可以看出,广汽集团旗下的合营联营企业,主要利润由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构成,因为两者分红占总合营联营企业分红约8成左右。
从两者的产能利用率来看,广汽本田近三年利用率分别是119%、125%、118%;广汽丰田近三年利用率分别是140%、125%、116%。相信这是很多自主品牌需要学习的地方,即采用紧产能,慢爬坡的节奏。首先,产能利用率肯定是超过100%的,即工厂是准备三班作业的,其次,即使是增加产能,也是少量增长,根据需要年增加5-10万台产能,这样的好处是即使行业周期性调整,也不会导致产能过剩。
从两家公司的ROE来看,近三年两者的合计合营份额净资产分别是125亿、106亿、90亿,对应的ROE分别是62%、68%、73%。造成如此高ROE的原因在于合营公司每年均进行大幅度分红,约净利润的8成被分掉,导致净资产增长迟缓,同时两家公司经营高杠杆率,负债率在60-80%左右,这里推测可能是占用了下游零部件企业大量的资金。一边是高水平的产能利用率,一边则是出现产能严重过剩,广汽自主品牌在产能增加和销量下滑的背景下,正遭遇产能利用率过低的痛苦。
2019年底广汽自主总产能达到82万台,但期内实际产量只有38万台,按公司披露的产能利用率仅有56%,实际上新增产能若按全年统计,产能利用率仅有46%。即如果2020年销量没有增长的话,产能利用率将低于5成。公司目前还有在建新能源产能10万台。
造成如今被动局面主要原因在于2019年新增加产能力度太大,新增30万台,相当于在2018年52万台基础上增长58%,如此大幅度增长,产能扩张明显比较激进。
2019年廣田自主销量下滑16万台,同比下滑30%。从销量结构看,造成自主品牌销量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公司SUV车型销量大幅下降。在此之前,SUV车型销量占整体销量8-9成,是前几年公司销量节节攀升的英雄,如今,却是公司销量大幅下滑的元凶。SUV车型2019年下滑18万台,下滑幅度大于廣田
本来想分析下这两家合营企业高超的盈利能力,只可惜他们与广汽集团签署了保密协议,并没有披露利润数据。不过从两家公司的分红数据可以看出,广汽集团旗下的合营联营企业,主要利润由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构成,因为两者分红占总合营联营企业分红约8成左右。
从两者的产能利用率来看,广汽本田近三年利用率分别是119%、125%、118%;广汽丰田近三年利用率分别是140%、125%、116%。相信这是很多自主品牌需要学习的地方,即采用紧产能,慢爬坡的节奏。首先,产能利用率肯定是超过100%的,即工厂是准备三班作业的,其次,即使是增加产能,也是少量增长,根据需要年增加5-10万台产能,这样的好处是即使行业周期性调整,也不会导致产能过剩。
从两家公司的ROE来看,近三年两者的合计合营份额净资产分别是125亿、106亿、90亿,对应的ROE分别是62%、68%、73%。造成如此高ROE的原因在于合营公司每年均进行大幅度分红,约净利润的8成被分掉,导致净资产增长迟缓,同时两家公司经营高杠杆率,负债率在60-80%左右,这里推测可能是占用了下游零部件企业大量的资金。一边是高水平的产能利用率,一边则是出现产能严重过剩,广汽自主品牌在产能增加和销量下滑的背景下,正遭遇产能利用率过低的痛苦。
2019年底广汽自主总产能达到82万台,但期内实际产量只有38万台,按公司披露的产能利用率仅有56%,实际上新增产能若按全年统计,产能利用率仅有46%。即如果2020年销量没有增长的话,产能利用率将低于5成。公司目前还有在建新能源产能10万台。
造成如今被动局面主要原因在于2019年新增加产能力度太大,新增30万台,相当于在2018年52万台基础上增长58%,如此大幅度增长,产能扩张明显比较激进。
2019年廣田自主销量下滑16万台,同比下滑30%。从销量结构看,造成自主品牌销量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公司SUV车型销量大幅下降。在此之前,SUV车型销量占整体销量8-9成,是前几年公司销量节节攀升的英雄,如今,却是公司销量大幅下滑的元凶。SUV车型2019年下滑18万台,下滑幅度大于廣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