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荀子》卷22正名篇诗解7心知止治从欲乱亡
avatar

《荀子》卷22正名篇诗解7心知止治从欲乱亡

琴诗书画情易医
1楼
《荀子》卷22正名篇诗解7心知止治从欲乱亡
题文诗:
凡语治而,持去欲者,无以导欲,困于有欲.
凡语治而,持寡欲者,无以节欲,困于多欲.
有欲无欲,其异类也,生之具也,非治乱也.
欲之多寡,亦异类也,情之数也,非治乱也.
其欲也者,不待可得,所受乎天,求从所可,
所受乎心.所受天欲,制于所受,乎心之多,
固难类比,所受乎天.所欲生甚,人恶死甚;
然而人有,弃生成死,非不欲生,而欲死也,
不可以生,而可以死.故欲过之,而动不及,
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合义,则欲虽多,
奚伤于治?真情之窟,能知所止.其欲不及,
而动过之,心使之也.心之所可,失理悖道,
则欲虽寡,奚止于乱?治乱在于,心之所可,
治乱亡于,纵情所欲.不求之其,所在所本,
而求之其,所亡情欲,虽曰得之,则失之矣.
至治治本,治本治心,心真义正,真情自止.
【原文】
凡语治而待去欲者<1>,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2>,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有欲无欲,异类也,生死也<3>,非治乱也。欲之多寡,异类也,情之数也,非治乱也。欲不待可得,而求者从所可。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求者从所可所受乎心也。所受乎天之一欲,制于所受乎心之多,固难类所受乎天也。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恶死甚矣;然而人有从生成死者<4>,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故欲过之而动不及,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欲不及而动过之,心使之也。心之所可失理,则欲虽寡,奚止于乱?故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于情之所欲。不求之其所在,而求之其所亡,虽曰我得之,失之矣。
〔注释〕
<1>去欲:这是道家的观点。如《老子》说:“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第三章)“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第三十七章) <2>寡欲:这是孟子、宋钘的观点。如《孟子·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又见第十八篇。 <3>荀子认为人生活着就有欲望,死了才无欲望,所以说“有欲无欲……生死也”。 <4>从[zòng 音纵]:通“纵”,放纵,此指放弃。
〔译文〕
凡是谈论治国之道而依靠去掉人们的欲望的,是没有办法来引导人们的欲望而被人们已有的欲望难住了的人。凡是谈论治国之道而依靠减少人们的欲望的,是没有办法来节制人们的欲望而被人们过多的欲望难住了的人。有欲望与没有欲望,是不同类的,是生与死的区别,但不是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原因。欲望的多与少,是不同类的,是人情的必然现象,也不是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原因。人的欲望并不等到其所欲之物可能得到才产生,但追求满足欲望的人却总是认为可能得到而争取。欲望并不等到其所欲之物可能得到才产生,这是来自天赋的;追求满足欲望的人却总是认为可能得到而争取,这是出于内心的。来自天赋的单纯的欲望,被那些出于内心的众多的思考所制约,结果当然很难再类似于来自天赋的本性了。人们想要得到的,莫过于生存;人们所厌恶的,莫过于死亡。但是人却有舍生就死的,这不是不想活而想死,而是因为在那种情势下不可以活而只可以死。所以,有时欲望超过了某种程度而行动却没有达到那种程度,这是因为内心限止了行动。内心所认可的如果符合道理,那么欲望即使很多,又哪会妨害国家的安定呢?有时欲望没有达到某种程度而行动却超过了那种程度,这是因为内心驱使了行动。内心所认可的如果违背道理,那么欲望即使很少,又哪能阻止国家的动乱呢?所以国家的安定与动乱取决于内心所认可的是否合乎道理,而不在于人情的欲望是多是少。不从根源所在的地方去寻找原因,却从没有关系的地方去找原因,虽然自称“我找到了原因”,其实却是把它丢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