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三国演义》里的诗词
avatar

《三国演义》里的诗词

孟庆德
1楼
古代白话小说,其中常穿插夹带些诗词,即使“三言二拍”中的短篇之作也不惜篇幅,如元代戏剧般要在小说开头弄些定场诗。短篇尚且如此,长篇更是经常“有诗赞曰”、“有诗为证”,那些诗却大都不怎么样。例如《三国演义》在写张飞和关羽首次用丈八蛇矛和青龙偃月刀杀人的后面就来了一首:“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再如“有诗赞玄德”初出剿贼:“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还有“有诗单道赤兔马曰”:“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这些顺口溜一般所谓的诗都来得太省事,让人实在没法恭维,比说书艺人的定场诗、过场诗也并不高明哪去,顶多就如一些戏曲唱词,很可能本就是从说书艺人那里来的,因为《三国演义》本就是集史书、平话和戏曲而成。
《三国演义》,在罗贯中那里原叫《三国志通俗演义》,后人不断向其中伸手,一些人向其中大量羼入明人周静轩的咏三国的所谓诗作,毛纶、毛宗岗父子批改“三国”时又将周静轩的许多诗删了去,在《凡例》中说:“叙事之中,夹带诗词,本是文章极妙处,而俗本每至‘后人有诗叹曰’,便处处是周静轩先生,而其诗又甚俚鄙可笑,今此编悉取唐宋名人作以实之,与俗本大不相同。”我不知上引几首所谓的诗在《全唐诗》《全宋诗》哪页能找得到,周静轩之作在毛氏父子动过手的《三国演义》里也还有,和上面的几首对照一下,说都出自一人之手也可以,由此可以看出毛氏父子诗歌欣赏的水平,但唐宋人若听说这些是唐宋诗,怕不都得吐血,悉取唐宋名人作,这简直已是公然说谎行骗。不仅骗,还窃,毛氏父子向《三国演义》动手,删周静轩之作,但全删了可能又觉得少了“文章妙处”,自家大概也写不出更好的,便将周静轩之作留下几十首,而依自家对曹刘的好恶,把罗贯中原作中对曹操本不算太多的公允之论全部删去,而周静轩骂曹操之作则全部留下,对周静轩夸刘备之作也是能留皆留,留是留下了,却把周静轩的名字全都剔了去。此外,毛氏父子还将明人杨慎说秦汉的《临江仙》一词拿了来,隐去作者姓名,放到《三国演义》的最上头,这个放得倒是天衣无缝,使得多少不知者会以为这是小说作者专为这书之所写,毛批“三国”在全书最后那首用来结尾的“古风”后面还批了一句:“一部大书以词起,以诗收,绝妙笔法。”好像都是小说作者作的,这在现在就是剽窃了。今天,通行本《三国演义》作者分明署罗贯中一个,罗贯中岂不有了侵权的嫌疑,然而却是怪不得罗贯中,罗贯中死的时候,杨慎还没有出生呢,他不可能有《镜花缘》中唐人知道后人事的本事。人民文学出版社大概觉得捅破了不好玩,在1973年12月北京第3版、1979年9月北京第1次印刷的《三国演义》中也将该词置顶而不标词作者之名,天津古籍出版社出过一回《毛批三国演义》,把这首词还给了杨慎,却把词牌印成《西江月》,把杨慎也标成宋人了,不知是不是坊间的什么人弄的。
小说家们喜欢在书中弄诗词,还喜欢让书中人物也弄诗词,《水浒传》中,向无文采的押司宋江,喝了几杯酒,竟也来了诗兴,忽然做了一首言志之《西江月》题在墙上,险些丢了性命;《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吊足了刘备的胃口,在将见刘备时也要吟一首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毛氏在这首诗下批道:“仲尼之梦,是梦周公;孔明之梦,必是梦伊尹。”我很不喜欢似这般故做解人,替他人说话,你知道诸葛亮做什么梦?你凭什么替诸葛亮做主必要他梦见谁,你以为这是抬举诸葛亮,诸葛亮要是不愿意呢?孔子梦周公,孔子自己说过,诸葛亮梦伊尹,在哪里说过?从《三国志》到《诸葛亮集》都是没有这话的,诸葛亮夙夜忧叹,事必躬亲,哪有工夫做梦,有人甚至说诸葛亮是累死的,从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来的这首诗中的“大梦”,也分明并非梦见谁之“梦”,却是对世间红尘之梦的否定,是要状小说中诸葛亮的高超,真不知毛氏父子对这诗是怎么读的。伊尹有“三聘台”,诸葛亮正被“三顾”,也许毛氏在这里是要开个玩笑,但这玩笑一点也不好玩,虽然《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和《九州春秋》说刘备和诸葛亮是鱼水互找,但小说里诸葛亮一边吊人家的胃口,一边却去梦伊尹,这算怎么回事,而向李伯勋撰《诸葛亮集笺论》中去看,是看不到这首诗的,早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全相三国志平话》里也没有,这首诗很有可能首见于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中的诗,凡是从《三国志通俗演义》来的,倒是多比后来羼入的强,刘备三顾茅庐中那首“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恰合老翁冬日雪中骑驴过小桥,诸葛亮的岳父说这是在女婿家观《梁父吟》看来的,大概是要引导读者以为该诗是诸葛亮作的吧,这就跟陈寿有点渊源了。张彦远说诸葛亮会画画,其实是没有的事,这个我在另一篇文字里说过;《三国志·诸葛亮传》谓诸葛亮“好为《梁父吟》”,后人就把些《梁父吟》或《梁甫吟》归于诸葛亮名下,小说中这首《梁父吟》很能应书中之景,但和泰山梁父以及当地凄叹悲凉的民歌曲调全都没有关系了。北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书中收有《梁甫吟》五首,第一首题下即标诸葛亮之名,闻一多《乐府诗笺》却谓:“此篇旧题诸葛亮作,不足辩。”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版《二十四史全译》于《三国志》“好为《梁父吟》”处译为“喜欢吟诵《梁父吟》”,是译得不错的。李伯勋撰《诸葛亮集笺论》,也把《乐府诗集》中这首《梁甫吟》收了进去,但收在《附录》之《辨伪篇》里,于考辨中说得明白,谓:“‘好’者,好为吟唱也,并非就是歌词的作者。”有学者说,梁父是泰山下一小山名,吟,即有凄叹色彩的吟唱之歌,此类凄叹之歌生于梁父而又从梁父传唱开来,后人依此土风曲调填写歌词而又沿袭旧题,便皆称为《梁父吟》。(参见李伯勋撰《诸葛亮集笺论》)诸葛亮好为的《梁父吟》是其中的一首,还是其中的几首?陈寿没有说,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也没有说。
毛氏的确向小说中添了些唐宋诗,有些却是假冒伪劣,故事讲到诸葛亮病逝,小说附诗以表缅怀悼念,毛氏从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拿来一首署名白乐天的七律,又添了一首署名杜甫的七律,这两个全是假的,都是后人伪造的。
承《三国志通俗演义》,毛氏向《三国演义》中也留用了曹植的《七步诗》和曹操的《短歌行》,前者被人怀疑是否真为曹植所作,后者却真就是曹操的诗。曹操的诗,那是没的说,不是谁能代写,也不是会写诗就能写得出来的,多少文人之作,与曹诗相比,都显得软而且弱了,不用他的原作,任何人的诗也放不到他的名下,全都不够分量,扛不起他的名。明人胡应麟谓:“魏武沉深古朴,骨力难侔。”另一位明人吴乔亦谓:“魏武终身攻战,何暇学诗,而精能老健,建安才子所不及。”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