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破译道德经
avatar

破译道德经

向秋多吉
1楼

想开这个贴想法已久,只是俗事耽误太多,笔者很小时就读过太上感应篇,读过道德经,想必在中国至全世界,读道德经,研究道德经不在少数,而且还有不少的人写过心得见解,其无非将老子定义成了一种思想,一种原始的自然的哲学,但至到笔者学佛之后,发现以前看的一切解读道德经的都像是文盲去解读数字家一样。
在这里尤其要提醒大家一下,东方的宗教其实并不是西方的宗教一个定义,东方的佛教,道教,甚至包括瑜伽,都是不承认什么创始神,造物主的存在,而西方所谓的宗教还停留在东方远古巫教的认识水平上。
各个论坛,头条,热点里,见过不少学道的骂学佛的,学佛的骂学道的,其实真正的佛教徒,学道者,都不会对骂,对骂的都不过是二货一样的角色,因为世间的真相只有一个,佛和道,不会阐述其他的真相,整个东方的宗教都无例外在追求世间的终极真相,只不过称法不同而已,于是就产生了门户之见。
在佛法的观点上,世上所有的宗教无非都是有情生命暂时的烦恼和障碍形成的,所以真正的佛弟子不会敌视外道,不会诋毁外道,不会排斥外道,因为佛的本质是要度化众生,无论有情众生在六道中哪一道,同样无论有情众生在哪一教,都是佛要度化的对象,同样,所有的外道都可以在佛法中得到进步和补益。
在道法的观点上,宗教就是一种形式,根本就没必要存在,道是真相,是规律是本质,追寻道,就是要去研究一切符合真相本质的事物,所以无论是中国的,本土的,外来的,或是外在的任何形象形式,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是否符合“道”。
所以东方的宗教,本质上是教化,并不是迷信。
这里要提一下,道教的历史和发展并不单纯,可以说还是比较复杂,并非像佛教那样,直接由释尊讲法,弟子造论,成就者宣讲这样的路线,而是一个多源头,多路线的,组合拼接而成的。
因为道教本质是有三个先祖,两个道主,三个先祖分别是黄帝,老子,庄子,两个道主分别是南方的张陵和北方的葛洪,张陵是符箓为主的传承,葛洪是丹道为主的传承。
黄帝一脉并非只是道教之祖,应该准确的讲是兵家之祖,从符箓到阵法,还有密祝,包括奇门遁甲,观天测地,一切术法都是兵家的,而兵家隐没之后,名称已经没有了但术法还是传了下来,张陵八十岁入川时创立了鬼道,川内已有巴巫张修创立了五斗米教,后来张陵的孙子杀了张修,吞并了五斗米教,然后把张陵捧成了教主。
张陵和蜀中十巫都斗过法,而且也只收了部分巫术,学习借鉴了创立教派的经验,也就是用兵家结合巫术创的教,但是研究的却是道德经,张陵还写过自己的感悟叫老子想尔注,所以道术是兵家的起源,道法就是道德经为灵魂。至于北方的葛洪自有其自己的传承,这里就不必多讲,总之张陵和葛洪,把中国历史上最神秘最强大的东西都糅合进了道教里。
所以这里就不讲术法了,如果对术法有兴趣,请看《封神榜里真正的神仙体系和阴谋论》里面有提到一些。
avatar
向秋多吉
2楼
二,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这是现代人的理解,后面还有那些所谓哲学化思想化的,根本看都不要看,全在扯蛋,复制都不想复制。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
首先要了解,中国传统的经典都是先讲总纲,再分细讲,所以第一章就是整篇道德经最深最全最直接的讲述,道是什么。
再则,老子本身是不想传道的,因为当时的中国能理解道的人根本没有,所以老子认为就算是宣讲这样的学说也没人听得明白,而机缘巧合之下,不得不宣讲一下,于是无可奈何的创造这个“道”的概念。
在佛教里,世尊成道之时也不想讲法,是在帝释天的请求下开始传法,而传法的对象根基也不足,所以是从最低层开始往高层讲,所以区别就是老子并未想传法,所以讲出来你听不听得懂是你的事,而世尊是想传法,所以希望听法者能听懂。
所谓道可道非恒道也,就是说“道”这是没办法用语言描述而无奈之下,说出的这个字,而这个道,本质是无常的,不是永恒的,第二句,名可名,非恒名,就是对前一句的具体化,名是指人们对一切万事万物的定义,叫名相,世人总觉得凡是我们所见所闻所感,就是真实的,就是不会变化的,但实际潜在是在变化的,因此名可名,非恒名,就是打破这种固有的认识,告诉你,凡是你脑子里认定的东西,也都是处在变化中了,不是不变的,包括宇宙,山川河流。
这两句加起来,后面名可名非恒名也,就是先要打破名相的执着,才可以体会到“道”的本质,不要把“道”固有化,体系化,形象化,概念化,凡是有这些倾向的都不是真正的道。
avatar
向秋多吉
3楼
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
这两句是解释名相的特点,要了解道,先从名相着手,在一切都没有定义和概念的时候,是最初的时候,这与禅宗里最深的解释不谋而合,在我们生命的最初的时候没有任何垢染,是完全清净的,当产生概念的时候,就是有名,有名是通过什么来产生的呢,这里并没有写明,只是告诉你了有名,万物就出现了。
也就是当有概念的时候万物才产生,没有概念的时候万物并没有产生,而并不是人们平时认为的先有万物才有概念,这个与量子力学的见解是一样的,与佛法的见解也是一样的,万事万物并不是固有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我们产生的一点妄念中慢慢形成的。这一点上就完全否定了唯物主义,否定了物质不灭,并且直观的讲明了是先有精神才有物质,而不是先有物质才有精神。
avatar
向秋多吉
4楼
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
因为没有概念时,物质就不存在,这里的欲,如果理解成欲望就错完了,要按佛法里理解成念头,当处在一直没有念头的时候,以观其眇,而这个“眇”如果理解是微妙,你就掉坑里了,而且爬都爬不出来,这个眇是指一切事物细化到最细化时,也就是把一根头发丝,分解到一千万个千万千万这样分下去,到最终时,就是眇,这个眇代表着生灭的一种动态,时而存在时而不存在。
恒无欲也,解释就是当没有念头的时候就是进入很深的禅定了,这时就能感受到世间万物的本质真相,就是生灭,就是眇。
恒有欲也,就是产生念头之后,形成概念之后,然后就会去探索并完整这个概念,就是观其所徼,比如说没有宇宙时就想了解地有多大,当了解地有多大时就想了解宇宙有多大,而这个多大不过就是一切念头和概念形成的,并不是本质真相。
avatar
向秋多吉
5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就是你无念头观察的生灭,还是有念头观察出的实相,只不过是不同方法观察的体验,但实质上并无不同,也就是你用显微镜下看到的和你用肉眼看到的,虽然有差别,但却是同一样东西,不会是其他的不同的东西,区别只是在一个是现象,一个是本质。
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这是整个道德经的精华,悟通了这个,也就得道了,所以从来都是谈玄论道,不讲出玄来,就论不了道,可见这个玄字,包含了整个道的实质。
这个玄有的学者说,这指,又深又黑,其实千万不能这么理解,因为老子不是凡夫,所以不会用凡夫的概念去描述,所以这个玄字主要是接合玄之又玄,就不可能是深和黑可以代表的,而是指的变化,玄之又玄,指的就是我们总认为自己找到了变化规律,但是老子告诉你,变化之中又有变化,不要去停留在表面变化之中,要一直深入研究变化中的变化,直到通达生灭的真相。
比如说,你先观察一个事物的变化,观察好了后就是玄,但是你不要停止,你要更深入的观察,然后用光学显微镜去观察同一个事物,又会得到新的结论,这是又玄,但是仍然不要停止,又要用电子显微镜去观察,依此下去,直到观察到”眇”,所以这种不停止的观察探索就是众“眇”的入门。
没有这种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否定,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认知,是不可能进入众“眇”之门的,这个玄之又玄,就是人修炼进步的要求。其实无论是学佛还是修道,都必须通过玄之又玄,把学到的理论溶入念头之中不断的进步,否则境界止步不前。
avatar
向秋多吉
6楼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注释]
①恶已:恶、丑。已,通“矣”。
②斯: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
这叫作二元对立,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分别出一个美和丑的区别,所以善和恶也是一样,都是由我们凡夫的感官感受去分别出来的。
avatar
向秋多吉
7楼
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
这些更加详细的描述了二元对立的情况 ,又对立又相互依存,然而这里的恒也,和第一章的非恒道的恒,并不是一个解释,很多人这里犯了糊涂,明明就一个字,为什么会有另外的解释。
第一章写的是圣人的感知,第二章实际上写的是凡夫的感知,所以第二章这个恒,并非永远存在的意思,而是平衡的意思,就是说凡夫的世间都是由这种二元对立中产生的平衡去认知认同的,在凡夫没有更高的境界之前是不能打破的,打破了美和丑的概念,凡夫的心里就没有了生活的激情,就比如说圣人的感知里美不是永远的,丑也不是永远的,两者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如果对一个凡夫去讲,凡夫就会对圣人产生误会,邪见。
所以这个恒,是指不要去打破二元对立的平衡,为什么不打破,后面要讲。
avatar
向秋多吉
8楼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圣人居无为之事,并不是圣人不作为,无为是指圣人虽然了解道,了知一切本相,但不去刻意的打破,说破,这就是无为。
不言之教并不是说不说话只做事,是因为语言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准确的描述,所以真正的道,越用语言去形容就越带人入坑,这与佛曰,不可说,是一回事。所以不言之教就类似禅宗。
万物的变化不过是一种现象,无论万物如何变化,本质是不变的,所以圣人虽看见这一切现象却不迷惑其中且了知道的本相,但是凡夫并不了解,所以圣人如果去强行说破则会让凡夫生起邪见,圣人行中道,不偏袒任何一方,体现出并不存在什么得到和失去。(因为不存在得到和失去,所以也没有痛苦)
佛法上讲不堕二边是一样的,这可以说是一个超凡入圣的境界,但是用凡夫的心态去解析就说老子是什么自然朴素,只是没有明说是天真愚昧,所以以前解析的那些都是用凡夫去揣度圣人的解析,都是不可取的,笔者对这个自然朴素的定义怀疑了很多年,直至近几年才悟通。
avatar
向秋多吉
9楼
第三章
[原文]
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注释]
①上贤: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贵:重视,珍贵。货:财物。
③盗:窃取财物。
④见(xian):通“现”,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虚其心:虚,空虚。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
⑥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
⑦敢:进取。
⑧弗为:同“无为”。
⑨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这一段是老子的一种理想化,虽然是倡导知足得乐,倡导胸怀天下,在生活中少执着,因为欲望如果无限膨胀,就会引发抢掠,引发争斗。
但是这里的虚其心,并不是让你心里空虚,这是扯蛋的解释,虚其心就是人的心应该像虚空一样宽广,无限,而不是斤斤计较,贪这个想那个。
要让人们吃饱,锻炼好身体,后面这句也让人误解,使民无知无欲,其实老子并不是让人不去学习不去思考全都变成傻白甜,是因为当时的春秋时代,其实是地广人少,人们通过劳作完全可以过得富足,但是那个时代的人非常聪明,一吃饱了就开始研究技术,特别是机关术,这些研究者无心,但是机关术一成熟,就被用到战争,烧杀抢掠。
这个无知无欲就是希望不要去研究这个研究那个,技术加上欲望就会天下大乱。
实际上这一章为什么是老子的理想化呢?因为按佛法的理解,天下每个人的根基是不同的,业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就喜欢知足少欲,有的人则就喜欢争斗,强行要求不同根基的人都要做到这样是不可能的,只是理论上成立。
就像任何人都知道,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心存善念,战争和悲剧就不会上演了,道理是一样的,但现象上却看,战争的危机一直都存在,人们的欲望不但没减少还在加大。
老子那个时代的机关术在战国时就变成战争的应用,多少生命在此送命,就现代来讲,各种牛X的新武器层出不穷,目的也是为了杀人和摧毁,而越是研究得先进,战争的危机和破坏力就越大,理论上大家都不应该去扩大这种研究,但现实中为了自保,大家都不得不去研究。
所以老子思想境界本身就属于个人的修为,只有极少数根基成熟的可以应用,而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达到。
avatar
向秋多吉
10楼
第四章
[原文]
道冲①,而用之有弗盈也②。渊呵③!似万物之宗④。锉其兑⑤,解其纷⑥,和其光⑦,同其尘⑧。湛呵⑨!似或存⑩。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⑾。
[译文]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注释]
①冲:通盅(chong),器物虚空,比喻空虚。
②有弗盈:有,通又。盈:满,引申为尽。
③渊:深远。呵(a):语助词,表示停顿。
④宗:祖宗,祖先。
⑤锉其兑:锉(cuo):消磨,折去。兑(rui):通锐,锐利、锋利。锉其锐:消磨掉它的锐气。
⑥解其纷:消解掉它的纠纷。
⑦和其光:调和隐蔽它的光芒。
⑧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于尘俗。以上四个“其”字,都是说的道本身的属性。
⑨湛(zhan):沉没,引申为隐约的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书中“浮沉”的“沉”多写作“湛”。“湛”、“沉”古代读音相同。这里用来形容“道”隐没于冥暗之中,不见形迹。
⑩似或存:似乎存在。连同上文“湛呵”,形容“道”若无若存。参见第十四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等句,理解其意。
⑾象:似。
道冲①,而用之有弗盈也②。渊呵③!似万物之宗④。
就凭这个道冲这两个字,可以断定老子已然是证悟空性的修行者了,几乎了知了一切实相,但是却只是证悟到空,却还未达到更深的境界,所以只是感叹其深远,感叹其为万物的来处,但是却还没窥到道的实质,按佛法的解释,只达到了类似心经的境界,也就是了知了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等,只知道空中无什么,却还没了解空中有什么。
所以老子的境界是超越了凡无,达到解脱,却离佛还是很远的距离。
锉其兑⑤,解其纷⑥,和其光⑦,同其尘⑧。湛呵⑨!似或存⑩。
其实是老子对道的一种感悟和探索,其中最后的结论是很重要的,隐没后,似或存,也就是这一切的物质,包括老子自己,都是似或存的状态。
现象上存在,实质又不存在,这就是似或存。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⑾。
不知道这个道是从哪里来的,就像比天帝还要更早,所以老子已经窥到了空性,接近实质的边沿,但是仍没有达到最终的答案。
老子的境界在佛教里就是菩萨的境界。
avatar
向秋多吉
11楼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多闻数穷⑤,不若守于中⑥。
[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注释]
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正如元代吴澄据说 :“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②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守中:守住虚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
这句是道的核心思想之一,天和地是一种规律,是无常的,不能以人的心去揣度,没有仁或不仁,没有想去偏袒谁,这不像西方宗教的那样讲什么神祝福什么民族,什么神又厚爱什么民族,实际在春秋时代老子就已经否定所谓造物主的存在。
万物生灭本身就是无常,因为这个本相,圣人的心也是了知无常的,普通的人生个人要欢天喜地,死个人要哭天哭地,实际在圣人眼里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天地之间就是自然演变,人类及动植物都在这种自然演变中苟延残喘而已,一场自然改造来临,山会倒下,地会裂开,什么都会消失。所以了知无常的圣人眼里,普通人和纸狗没什么区别。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天地自然 就像一个风箱,会自然的运作,不存在什么第一动力,第二动力,但是这个风箱又是空的,虽空却又不停止。
这是老子对虚空的理解,同时联系前面的道冲,虽是空虚,但又不停止,为什么不停止呢,老子还并没有研究出来。
avatar
向秋多吉
12楼
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译文]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注释]
①谷神:过去据高亨说:谷神者,道之别名也。谷读为毂,《尔雅•释言》:“毂,生也。”《广雅•释诂》:“毂,养也。”谷神者,生养之神。
另据严复在《老子道德经评点》中的说法,“谷神”不是偏正结构,是联合结构。谷,形容“道”虚空博大,象山谷;神,形容“道”变化无穷,很神奇。
②玄牝(pin):玄,原义是深黑色,在《老子》书中是经常出现的重要概念。有深远、神秘、微妙难测的意思。牝:本义是是雌性的兽类动物,这里借喻具有无限造物能力的“道”。玄牝指玄妙的母性。这里指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
③门:指产门。这里用雌性生殖器的产门的具体义来比喻造化天地生育万物的根源。
④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
⑤若存:若,如此,这样。若存:据宋代苏辙解释,是实际存在却无法看到的意思。
⑥堇(jin):通勤。作“尽”讲。
[引语]
老子在这一章里继续说明“道”的特征。他所运用的方法仍是比喻、借代。他用“谷”象征“道”,说明“道”既是空虚的又是实在的;他用“神”比喻“道”,说明“道”生万物,绵延不断;他用“玄牝之门”比喻“道”是产生万事万物根源,等等。他想说明“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
[评析]
本章用简洁的文字描写形而上的实存的“道”,即继续阐述第四章“道”在天地之先的思想,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认为“道”是在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它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永远不会枯渴,永远不会停止运行。这种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谷神不死”,体现出“道”的永恒性,即恒“道”。
“玄牝之门”是产生万事万物的地方,它的作用非常之大。“玄牝之门”、“天地根”,都用来说明“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始源。古代也有人把本章的要旨解释为胎息养生之术,认为“天地之门,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所气。每至旦,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之上,徐徐按捺百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以吐故纳新。是蹙气良久,徐徐吐之,仍以左右手上下前后拓。承气之时,意想太平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御览方术部》引《修养杂诀》)这是把老子的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的解释。这种思考的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的一种发挥。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如果解读谷神就是道的话,那就太侮辱老子了,这里的谷神实际就是自然之神,因为天地自然的运转,所以这是玄这种力量的出处,这种力量绵绵不断,用之不尽。
虽然表面上看,整个宇宙的生灭就如老子所悟,生生不息,用之不尽,星球炸了后又组成新的星球,但实际上仍然有尽时,当业之尽时,宇宙也就尽了,这不得不说是老子的局限性,还在体验着变化之最初,但这个最初却并非无穷无尽。
avatar
向秋多吉
13楼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注释]
①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
②以其不自生也: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以,因为。
③身:自身,自己。以下三个“身”字同。先:居先,占据了前位。此是高居人上的意思。
④外其身:外,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
⑤邪(ye):同“耶”,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
这就是中国传统长生不老的思想的源头,其实老子并没有说人可以长生不老,只是讲天地的久远的道理,而实际天地久远与是否自私没有关系,只是借此作比喻来告诉大家,想活得长久,就要放下自私,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所以圣人能成就,主要是不争,无为,不去以主观的得失去思考,所得反而得到更多,这个放下自私,可以说是任何宗教都推崇的世间法,也是出世间法的开端。
avatar
向秋多吉
14楼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
这句非常重要,提出了善的区别,有的人自以为善却不知道真正的善是利益他人而不争,这一点上佛道两家都是一致的,只不过佛讲众生,道讲万物,都是利他而无私。
道德经里的上善,与佛教的菩提心在此是高度重合的,而要达到最极致的时候就是道,也就是空性。
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这里居善地就不是什么选择的地方,而是几于道的地方,就是善地,这个善地就是远离俗世的地方,心善渊,就是心量要像深渊一样广大,也就是远离俗世,培养心量,这个就是避世修行,这一点上就把那些说道家入世说的打脸打得啪啪直响,真正的修道其身必居善地,其心必求善渊,凡是所谓入世者,不过就是去承受了却共业而已,反被无知之人看作是修道。
就这一点上看,凡是居在闹市的,都是远离道的本性,凡是所谓下山助什么大业的都不是学道之人。
avatar
向秋多吉
15楼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⑤。功成身退⑥,天之道也⑦。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注释]
①持而盈之:持,手执、手棒。此句意为持执盈满,自满自骄。
②不如其已:已,止。不如适可而止。
③揣而锐之:把铁器磨得又尖又利。揣,捶击的意思。
④长保:不能长久保存。
⑤咎:过失、灾祸。
⑥功成身退:功成名就之后,不再身居其位,而应适时退下。"身退"并不是退隐山林,而是不居功贪位。
⑦天之道:指自然规律。
这一章仍主写处世之道,其核心实际上是欲望不要无限的膨胀,要适可而止,做事到一定程度时也要收敛,这是从天那里学来的道,因为中国至黄帝时期开始就开始学天之道,也叫天之德。
老子是用这些具体的事例解析看天做人的理念,为世间可以顺应天意,明哲保身,为修行可以进退有度,不失道心,为修气也可以顺通经络。
现代人一天到晚无非就是欲望支配,受执着控制,到现在还没等到什么孟象,光光,拿出点实际的解析出来辩驳,否则只会让我不停的耻笑你们的无知。
avatar
向秋多吉
16楼
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③?涤除玄鉴④,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⑤?天门开阖⑥,能为雌乎⑦?明白四达,能无知乎⑧?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⑩。
[译文]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
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注释]
①载营魄抱一:载,用作助语句,相当于夫;营魄,即魂魄;抱一,即合一。一,指道,抱一意为魂魄合而为一,二者合一即合于道。又解释为身体与精神合一。
②专气:专,结聚之意。专气即集气。
③能如婴儿乎:能像婴儿一样吗?
④涤除玄鉴:涤,扫除、清除。玄,奥妙深邃。鉴,镜子。玄鉴即指人心灵深处明澈如镜、深邃灵妙。
⑤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即无为而治。
⑥天门开阖:天门,有多种解释。一说指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一说指兴衰治乱之根源;一说是指自然之理;一说是指人的心神出入即意念和感官的配合等。此处依"感官说"。开阖,即动静、变化和运动。
⑦能为雌:雌,即宁静的意思。
⑧知:通智,指心智、心机。
⑨畜:养育、繁殖。
⑩玄德:玄秘而深邃的德性。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③?涤除玄鉴④,能无疵乎?
这是老子的修行成果体验,其实只有这一句是非常完美的,因为老子已经内观自我,放下了执着,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就已经把长生不老给打脸了,精神和肉体迟早有分离的时候,这个悟不通,就要误入邪道。
至于后面治国那句,则是老子的局限性,想让统治者成为修行者那是完全矛盾的,就像圣雄甘地,在印度得到了成功,但是他希望中国人学他在日本人面前绝食,那就扯蛋了。
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⑩。
这个要求很高,作为一切都是无私的奉献出去,只有真正的成就者才可以做到,能领导所有人却不控制所有人,这个玄德不是普通的人能做到的,这也是老子为什么不传法的道理,因为他局限于给统治者讲法, 可惜统治者都不听。
老子是希望将统治者洗脑,从而达到天下无为不争太平的理想状态,虽然老子的修为上悟到了放下执着,可惜对天下的功利心仍未真正放下。所以统治者们害怕道,不但不尊道,还边沿化,还捧儒来压道。
这也就是道家始终只有极少数的根基特别好的人才真正去研究,而根基差一点的,不是曲解就是批驳,这就叫不入道,不上道。
avatar
向秋多吉
17楼
@国防科技101 2018-05-09 11:14:14
向秋多吉:2018-05-09 10:13:14 评论
评论 直心待人:修成之后的确要回到世间,至于回到世间要做什么,就不能给你讲了,因为要保护你及全家。
===================================================================
“凡是所谓入世者,不过就是去承受了却共业而已.”--------你前面早就透露了,还故意装得神秘兮兮的? !
-----------------------------
修成后入世度人,和下山与天下争,两者完全不同,道家下山度人是只找相关根基好的人度化,一次也就一两个,不会太多,跑下山去参与红尘斗争的那是共业。
avatar
向秋多吉
18楼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埏埴以为器④,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注释]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②毂:音gu,是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③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无"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
④埏植:埏,和;植,土。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
⑤户牖:门窗。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
笔者认为:
这是老子举例来说明有和无的作用,其实就是世俗与究竟的区别,世俗就是以用肉体,眼耳鼻舌身意,去感知的世界,通过这种感知进步才能悟到道。
而究竟就是悟到道的特点,清空了世俗的杂念,欲望,烦恼,之后就超越了普通人的感知,很可惜老子只讲了道理,却没有去提到修法, 如果道德经里有具体的修法,后面的大成就者当数不胜数,可以说就悟道而言,老子已经是一个至高点,其后再无人能超越。
因为精神和思想确定了实物,但精神是什么呢?思想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上若非学佛里讲得通透,否则读老子的这一章是会误读的,精神和思想就是无,通过训练精神和思想,才能让“有”变成适合的工具,而又不会不受控制。
因为精神上没通过训练,导致各种发明创造也不受控制,最终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就如西方科学家一样,不断的无节制的搞黑科技,搞到最终能毁灭全人类的地步,直到那时才去反思那样发展科学是否对人类有用,比如基因科技,比如核科技。
这就是没有通过训练精神,无度的开发运用,还认为那是什么上帝的指导。其实这个过程在中国春秋时代就已经存在过了,比如偃师,比如鲁班。
avatar
向秋多吉
19楼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聋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驰骋⑦畋猎⑧,令人心发狂⑨;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⑩;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注释]
①五色:指青、黄、赤、白、黑。此指色彩多样。
②目盲:比喻眼花缭乱。
③五音:指宫、商、角、徵、羽。这里指多种多样的音乐声。
④耳聋:比喻听觉不灵敏,分不清五音。
⑤五味:指酸、苦、甘、辛、咸,这里指多种多样的美味。
⑥口爽:意思是味觉失灵,生了口病。古代以"爽"为口病的专用名词。
⑦驰骋:纵横奔走,比喻纵情放荡。
⑧畋猎:打猎获取动物。畋,音tian,打猎的意思。
⑨心发狂:心旌放荡而不可制止。
⑩行妨:伤害操行。妨,妨害、伤害。
⑾为腹不为目:只求温饱安宁,而不为纵情声色之娱。"腹"在这里代表一种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目"代表一种巧伪多欲的生活方式。
⑿去彼取此: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彼"指"为目"的生活;"此"指"为腹"的生活。
笔者认为:
这一段非常重要,不是老子装B,装高雅,也不是古人原始朴素,而是老子对外在的五色五音五味的对人心的实质影响讲得很清楚。
就像禅宗所言,耳听于声而不染于心,如如不动的境界,这一点上道佛两家都是高度重合,可以说虽老子没有言明,但这个状态就是禅法,只不过当时的人并不懂,而直到佛教禅宗传过来时才知道这种不受外界影响的内观清净叫禅。
老子通过分析了知了世间娱乐乱心的本质后,达到知足少欲,吃够了就不去多想,而去悟道,这与佛教日中一食是一样的,只要能有活到明天的力气就足够了。
无论是过午不食还是日中一食,并不是挨饿苦修,而是以这种比较强迫的方式让人减少贪心,控制欲望的目的。
为什么呢?老子和佛陀都讲得很明白,欲望和贪执就是一切痛苦之根源。
avatar
向秋多吉
20楼
@国防科技101 2018-05-10 17:55:26
老子通过分析了知了世间娱乐乱心的本质后,达到知足少欲,吃够了就不去多想,而去悟道,这与佛教日中一食是一样的,只要能有活到明天的力气就足够了。
无论是过午不食还是日中一食,并不是挨饿苦修,而是以这种比较强迫的方式让人减少贪心,控制欲望的目的。
为什么呢?老子和佛陀都讲得很明白,欲望和贪执就是一切痛苦之根源。
=================================================
那时真修行人过午不食......
-----------------------------
你是在表达你的无知吗?
avatar
向秋多吉
21楼
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⑤。
[译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注释]
①宠辱:荣宠和侮辱。
②贵大患若身:贵,珍贵、重视。重视大患就像珍贵自己的身体一样。
③宠为下:受到宠爱是光荣的、下等的。
④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为如果我没有身体,有什么大患可言呢?
⑤此句意为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笔者认为,这章里
1,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
这句话上面的解释是完全错误的,用佛法来讲,宠辱都不过是一种现象和自身的执着,要把这种执着看成是一种大患。
而不是按字面意思理解成什么荣辱看得和生命一样重要,这完全是南辕北辙的解释。
为什么宠辱是大患呢,
2,宠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因为对自己得失的执着太多,得也惊,失也惊,就好比是职场把名利看得过重,所以升职也惊,没升职也惊。
3,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
为什么要把这种名利执着看成像大病一样呢?因为“为吾有身”,就是因为我们执着于我们的自身,执着于“我”得到了,还是没得到。所以当没有这个“我”的时候,哪来的大病呢?
这句话,绝对不是字面是解释的“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
这完全是一个普通人的曲解,老子这段话就相当于小乘佛法里讲的“人无我”的空性法门。
4,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⑤。
所以最好是放下对自己名利得失的执着,而将自己的心胸放到天下,也就是不要为自己去奋斗,要去为天下去奋斗。(以身为天下,就是把自己的身体与天下无二无别,也就是周总理讲的我为人人。)
爱以身为天下,就是佛法里讲的大体同悲,自他交换,把天下的利益当成是自己的利益,舍小我而求大我的精神,而不是上面乱讲的爱惜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
所以这种世间人的误读,非常可悲。
avatar
向秋多吉
22楼
第十四章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①;听之不闻,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④,故混而为一⑤。其上不徼⑥,其下不昧⑦,绳绳兮⑧不可名,复归于无物⑨。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⑩。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⑾。能知古始,是谓道纪⑿。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注释]
①夷:无色。
②希:无声。
③微:无形。以上夷、希、微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感官无法把握住"道"。这三个名词都是幽而不显的意思。
④致诘:诘,音ji(阳平),意为追问、究问、反问。致诘意为思议。
⑤一:本章的一指"道"。
⑥徼:音jiao(上声)。清白、清晰、光明之意。
⑦昧:阴暗。
⑧绳绳:不清楚、纷芸不绝。
⑨无物:无形状的物,即"道"。
⑩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⑾有:指具体事物。
⑿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初始。
⒀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笔者分析:
老子这段话再次证明了他已证悟到世上一切都是空性,都是幻像,认为这就是道或者道的规律,前面那个叫孟像的认为世上高最的法就是世间法,这段文字完全打脸了。
因为这世上一切如幻亦如梦的话,世间就本质上不存在,只不过是一种幻像,但是老子说依靠这个道的空性,可知古始,但是古始是什么呢?这一点上不能说明老子完全通达一切本相,也不能说老子没有通达,但是这个古始的确整部道德经也没有讲明。
在佛法而言,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梦幻泡影,但是梦幻之中仍有一个自性,这个自性就是光明,也就是佛性,也就是通过道的规律可以最终看到的古始。
因为无始以来至今生这个佛性, 这个古始都一直存在,直到现在及未来。佛法在不同的经里有不同的描述,比如清净,光明,真如,佛性,如来藏,其实都是一个,真相只有一个。
avatar
向秋多吉
23楼
作者:国防科技1014 时间:2018-05-12 14:04:03
向秋多吉:2018-05-12 11:41:06 评论
学佛有两种身份,一种是在家,自己赚自己吃,另一种是出家,出家僧众要依靠信众供养,这一点上,误解的有不少,凭什么僧人可以白吃白喝,一边要饭还一边耍高调。其实是因为学佛的核心是慈悲心
向秋多吉:举报 2018-05-12 11:41:40 评论
,并不是自己不劳动而是种地的时候,会伤害很多小虫子,而僧众这个身份是肩负着导人解脱的责任的和在家的居士不太一样。所以佛家僧众托钵乞食,一方面避免杀盗业,一方面方便接缘众生,
=======================================
那么,如果大家都讲"慈悲心”,为了避免杀盗业,为了不伤害很多小虫子,不劳动不种地,没有粮食,大家都活不了了,不就全解脱了吗?
======================================================
向秋多吉:2018-05-13 00:18:02 评论
那么度众生是不是空话呢?当然不是,只是佛菩萨只会尽力去度,因为众生是度不尽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人人都因为慈悲心不种地了,没有粮食大家都活不了了,大部分也会转生天人,也有部分可能直接解脱。
----------------------------------------------------
@国防科技101 2018-05-13 01:01:58
======这段话还是有必要列出来给大家看一看!尤其是要让那些想学佛修行的信众看看。大家用在小学学到的知识去思考就行了。。。。。。
-----------------------------
如果你认为死了就一了百了了,这才是需要拿出来认真审视一下的。死亡不过是生命循环的过程,是正常的规律,但是死了后去哪里那才是可怕的。
avatar
向秋多吉
24楼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②;豫兮③若冬涉川④;犹兮⑤若畏四邻⑥;俨兮⑦其若客⑧;涣兮其若凌释⑨;敦兮其若朴⑩;旷兮其若谷⑾;混兮其若浊⑿;孰能浊⒀以静之徐清?孰能安⒁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⒂。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⒃。
[译文]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注释]
①善为道者:指得"道"之人。
②容:形容、描述。
③豫:原是野兽的名称,性好疑虑。豫兮,引申为迟疑慎重的意思。
④涉川: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⑤犹:原是野兽的名称,性警觉,此处用来形容警觉、戒备的样子。
⑥若畏四邻:形容不敢妄动。
⑦俨兮:形容端谨、庄严、恭敬的样子。
⑧客:一本作"容",当为客之误。
⑨涣兮其若凌释:形容流动的样子。
⑩敦兮其若朴:形容敦厚老实的样子。
⑾旷兮其若谷:形容心胸开阔、旷达。
⑿混兮其若浊:形容浑厚纯朴的样子。混,与浑通用。
⒀浊:动态。
⒁安:静态。
⒂不欲盈:不求自满。盈,满。
⒃蔽而新成:去故更新的意思。一本作蔽不新成。
笔者认为,老子试图用比量去让人们更容易接近道,也说明了道不是孟象这种说世间法最高的凡夫可以理解的,但十分可惜,其实道要接近其本质必须修行,通过修行去感悟,才能知道,文字的限量只会越扯越远。
但其中有一点提到很重要,就是道永远不自满,虽然这也是一种世俗的观念去解释道,但是却也达到了世俗观念极限了,因为真正的道就没有满或不满的区别,只是凡夫有这种区别而已,而有了满的概念时,往往离道更远一些,而保持不满的概念时,能更容易近于道。
世间无论哪家哪门的修行,都是以此为标准,成为一种共法。
至于那些总把自己的认知看成是王者的,都是可怜人,福报太差或者福报消耗过快的表现。
avatar
向秋多吉
25楼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归根⑤曰静,静曰⑥复命⑦。复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注释]
①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极、笃,意为极度、顶点。
②作:生长、发展、活动。
③复:循环往复。
④芸芸:茂盛、纷杂、繁多。
⑤归根:根指道,归根即复归于道。
⑥静曰:一本作"是谓"。
⑦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⑧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则。
⑨明:明白、了解。
⑩容:宽容、包容。
⑾全:周到、周遍。
⑿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界的代称。
笔者认为: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
这段话如果修禅宗的修行者一看就非常熟悉,通过静坐中开始观修万物的根源。
归根⑤曰静,静曰⑥复命⑦。复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
这段话就很高深了,不是什么凡夫就可以理解的“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
老子通过定中感悟到一切的根源都是静,但是并非是一直处在静的状态,而又会循环往复,这就和佛家所讲,“成住坏空”是一个道理。这里面的空,就是老子讲的归根的静。
知常并不是世间人认为的聪明,而是内在的一种通达,了知了万物都是在成住坏空的过程往复,就不会执迷不悟了,这就叫明,或者叫觉悟。
道乃久,没身不殆。
看到所谓的终生不会遇危险,真是笑喷了,道乃久,讲的是道从来不会停止,也不会断掉,所以处在生命的循环中,身体没有了,人并没有死,而是进入到这个生命循环中,这就是轮回。很多人说轮回中国人没有这种概念的可以打脸了。
无论是最早的印度教婆罗门教,还是后面的佛教,包括我国的本土的老子的道家,都把轮回的现象解析得非常直接到位。
今天这个无知的国防科技2014还在惊叹死了后转生的问题。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
回头再来看这一句,由于不知道轮回,所以就妄念,这个妄念就总认为世间是真实的,灭了后就什么都没有了,总认为世间所看见所听见的都是无误的,却不知道实际我们眼睛看不到的,耳朵听不到的世界大了去了。这就叫妄作凶,就是因为产生了这种妄念,就会想人生只有一次,那就要尽情享受,还要不择手段,这就是凶,因为不明真相而生妄念,因为生妄念而作凶。
知常容就是知到这个规律是常在常性,就不会计较分别,就不会去产生各种烦恼,比如这个好,那个不好,等,这就是容纳一切。
当容纳一切时就是容乃公,这个公就是指平等心,也就是佛法里讲的众生平等,公乃全就是当对一切都公平公正没有分别心时,就俱足了,就全了,俱足了了知道的条件。
全乃天,这里的天不是指天空,也不是指天下,而是指空间一样的虚无,广大无边。天乃道,反过来看就是先有知,才有公,有了公就有了全,有了全就能像天一样的广大便成了道。
这个观念在佛家来讲,没有分别心的时候,就已经解脱了,因此老子讲的得道和佛所讲的解脱是一回事,但是得了道并不等同于成佛,解脱只是脱离了凡夫,还离成佛还有很远的距离。
由此,可以说老子虽是成就者,这一点佛教界也是承认的,因为老子写明了当人通过禅修了知成住坏空的真相时,就有了平等心,然后心胸广大无边,最后没身不殆,为什么能身体都没有却还没死呢?因为生命本身就没有死,而是重新复命,进入轮回,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就是解脱,只是境界上离佛的确还有很长的距离。不过也比世间其他宗教学说高出很多倍了,可以说是外道里唯一与佛法能相应的。
avatar
向秋多吉
26楼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③,其贵言④。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⑤。
[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注释]
1、太上:至上、最好,指最好的统治者。
2、不知有之:人民不知有统治者的存在。
3、悠兮:悠闲自在的样子。
4、贵言:指不轻易发号施令。
5、自然:自己本来就如此。
笔者认为:
太上并不是什么最高最好,太上是指传说中的太皞,也就是天帝的原型,在后来的神话体系里叫玉皇昊天上帝,在西游里叫玉皇大帝。
不知有之,是指普通人是不知道其实我们一直都有一个太上曾引导管理过我们,为什么管天下的叫天子,天子就是代表太上来管理下界的。
虽是老子在教天子如何做人,实际上是对社会构架的一种理想,认为天子如果都俱足那样的德性,百姓都有那样的认识,这就一直都太平了,实际上人类的根基都是呈金字塔的。老子是站在金字塔顶端发表感叹。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①,有仁义;智慧出②,有大伪;六亲不和③,有孝慈④;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注释]
1、大道: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秩序。
2、智慧:聪明、智巧。
3、六亲:父子、兄弟、夫妇。
4、孝慈:一本作孝子。
笔者认为:
大道废①,有仁义
指的是什么是大道?就是对道的一系列感悟,按照道的规律去修行,这叫大道,这个大道修好了,就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所以大道废弃了,没有人去修持了,行为上就失了道,形成了很多的祸乱,这个时候对立面的仁义就体现出来了。
同样有了仁义的出现,代表道已失,人们推崇什么就代表缺失什么。
智慧出②,有大伪;
这里讲的智慧并不是前面讲的知常曰明,而是指的世间人的创造,那种无度的创造,好或不好的都不能叫智慧,有大伪,就是因为世间的智慧都是由欲望引发,用于算计他人,虚伪不实。
六亲不和③,有孝慈④;国家昏乱,有忠臣。
所以这一切乱象,都是因为大家私欲过重,没有节制,对大道完全不理解。
举个例子就是说,大家都知道人死了,再哭也不会复活,但是就是只知道哭,比如说大家 都知道东西掉了再急也不起作用,但是就是急。
那是因为人不知道人死了后去哪里,会怎样才这样,那是因为大家 不知道掉东西的因缘所以才着急,这些都是因为大道废的原因。
avatar
向秋多吉
27楼
@直心待人 2018-05-15 15:09:03
向秋多吉 时间:2018-05-15 09:46:46 同样有了仁义的出现,代表道已失,人们推崇什么就代表缺失什么。
===================================================
说的有理。比如你现在在推崇道德经。就代表你没有道德!
-----------------------------
是社会大多当你这样的人需要,所以我才破译,破译给你看的,我一个能去破译的人需要吗?
avatar
向秋多吉
28楼
向秋多吉:
因为生命本身就没有死,而是重新复命,进入轮回,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就是解脱,
--------------------------------------------
@认识自己2016 2018-05-15 16:24:03
向秋多吉:2018-05-14 12:44:10
评论 光光_2017:解脱仅仅是不在受轮回的影响,本身仍然有烦恼,只是能控制烦恼不成长,不受烦恼影响,而成佛就是完全再不会有一丝烦恼。
=====================================================
你个狗屁,一会说进入轮回是解脱,一会说解脱仅仅是不在受轮回的影响。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嘛!
-----------------------------
什么时候说过进入轮回是解脱 ?
avatar
向秋多吉
29楼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①,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②以为文③不足,故令有所属④;见素抱朴⑤,少私寡欲;绝学无忧⑥。
[译文]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注释]
1、绝圣弃智:抛弃聪明智巧。此处“圣”不作“圣人”,即最高的修养境界解,而是自作聪明之意。
2、此三者:指圣智、仁义、巧利。
3、文:条文、法则。
4、属:归属、适从。
5、见素抱朴:意思是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朴是同义词。
6、绝学无忧:指弃绝仁义圣智之学。
笔者认为:
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局限性,因为人们根基不同,老子提到的是精神上的最高端,希望每一个一下就能按圣人的标准去思考,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佛法来讲,承认世间的情况,根据根基不同,先从仁义出发进行训练,再世界观进入教育,当世界观的认知得到一定的改变时,这才讲少念头,少欲望,绝学无优。
所以老子的苦心,在凡夫人眼里就是老子是简单朴实,只不过老子提到的境界离凡夫的确太远。世人都想聪明变成人上之人,但对老子所讲的绝学无忧,就不敢认同。
所以老子提到的实际上是出世间法的比较高端的境界,世间人当然是无法理解,甚至是乱理解的。
avatar
向秋多吉
30楼
第二十章
[原文]
唯之与阿①,相去几何?美之与恶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③,不可不畏。荒兮④,其未央哉⑤!众人熙熙⑥,如享太牢⑦,如春登台⑧。我⑨独泊兮⑩,其未兆⑾;沌沌兮⑿,如婴儿之未孩⒀;傫傫兮⒁,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⒂,而我独若遗⒃。我愚人之心也哉⒄!俗人昭昭⒅,我独昏昏⒆。俗人察察⒇,我独闷闷[21]。澹兮[22],其若海;飂兮[23],若无止。众人皆有以[24],而我独顽且鄙[25]。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26]。
[译文]
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注释]
1、唯之与阿:唯,恭敬地答应,这是晚辈回答长辈的声音;阿,怠慢地答应,这是长辈回答晚辈的声音。唯的声音低,阿的声音高,这是区别尊贵与卑贱的用语。
2、美之与恶:美,一本作善,恶作丑解。即美丑、善恶。
3、畏:惧怕、畏惧。
4、荒兮:广漠、遥远的样子。
5、未央:未尽、未完。
6、熙熙:熙,和乐,用以形容纵情奔欲、兴高采烈的情状。
7、享太牢:太牢是古代人把准备宴席用的牛、羊、猪事先放在牢里养着。此句为参加丰盛的宴席。
8、如春登台:好似在春天里登台眺望。
9、我:可以将此“我”理解为老子自称,也可理解为所谓“体道之士”。
10、泊:淡泊、恬静。
11、未兆:没有征兆、没有预感和迹象,形容无动于衷、不炫耀自己。
12、沌沌兮:混沌,不清楚。
13、孩:同“咳”,形容婴儿的笑声。
14、傫傫兮:疲倦闲散的样子。
15、有余:有丰盛的财货。
16、遗:不足的意思。
17、愚人:纯朴、直率的状态。
18、昭昭:智巧光耀的样子。
19、昏昏:愚钝暗昧的样子。
20、察察:严厉苛刻的样子。
21、闷闷:纯朴诚实的样子。
22、澹兮:辽远广阔的样子。
23、飓兮:急风。
24、有以:有用、有为,有本领。
25、顽且鄙:形容愚陋、笨拙。
26、贵食母:母用以比喻“道”,道是生育天地万物之母。此名意为以守道为贵。
笔者认为:
我⑨独泊兮⑩,其未兆⑾;沌沌兮⑿,如婴儿之未孩⒀;傫傫兮⒁,若无所归。
只需要讲一句就明白,圣者如婴,圣者的神色就像婴儿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木头也不是傻子呢,因为得了道就应该是这样。
这是老子对得道和没得道之间的对比,也就是凡夫与圣者之间的对比,就佛学看来凡夫根基较低,迷惑现实,圣者根基较高,得到了清静,这个清静也就是沌沌兮,没有任何的多余的杂念,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安住。
当安住于一定的状态中时就是成佛。
avatar
向秋多吉
31楼
当今社会道德几何?由于失了德,更失了道,人的痛苦和执着比前几千年都要更大,所以称为末法时代。
但是末法时代,更能涌现出追求完全摆脱痛苦的需求,这种需求下,真正求法者又比前人更精进。
不过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诋毁别人就真的能抬高自己?别人处在没烦恼的状态中分享,就已经是如如不动了,有其于想着这些,不如好好读读道德经,你得到什么才是重点,至少代表在进步。你什么都没得到,就永远在固步自封,甚至在退步。
痛不痛苦,其实只有自己知道,完全解决痛苦和烦恼不是通过骂人去实现的。
avatar
向秋多吉
32楼
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孔①德②之容③,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④。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⑤;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⑥,其中有精⑦,其精甚真⑧,其中有信⑨,自今及古⑩,其名不去,以阅众甫⑾。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⑿。
笔者认为:
老子这一章是第一次详细描述了道的实质,但是上述解释是一种误读,因为老子在前面对道已经有了定义,所以,道之为物,是指如果你把道当成是一种实有的东西时,是恍惚的,是时而存在时而又不存在的。
后面两句是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⑤;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恍惚之间,时而只是象,时而又是物,都存在于恍惚之中,以普通人的思想去理解就理解不清楚,但是用佛法的观念一下就讲明白了,一切都在生灭之中。一生一灭就是恍兮惚兮。
这句话并不是讲道有实质,而是讲你要去理解道,你就要首先了解恍惚之间,也就是生灭这个状态。
窈兮冥兮⑥,其中有精⑦,其精甚真⑧,其中有信⑨,
而生灭的更深层次,其中还有“精”,如果这个“精”真是细微微粒,那么老子也就不过是小乘的境界,而这个“精”具体是什么,老子这里并没有讲明白,只是说这个“精”是真实存在的。
avatar
向秋多吉
33楼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则全,枉①则直,洼则盈,敝②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③为天下式④。不自见⑤,故明⑥;不自是,故彰,不自伐⑦,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
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
[注释]
1、枉:屈、弯曲。
2、敝:凋敝。
3、抱一:抱,守。一,即道。此意为守道。
4、式:法式,范式。
5、见:音xian,同现。
6、明:彰明。
7、伐:夸。
笔者认为:
老子试图以道的特点去对现实进行纠正,但却忽略了世人不看本质,只看现象,用本质的特点去解决现象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
其实老子的意思是,如果大家都看到了本质就不必去争了,不争,自然也不会有争斗,战争,祸害。这一点上佛道都是共通的。
但是首要去了解这个本质才能达到,不了解本质则不可能达到,老子总认为,他能观到道的本质,所有人都可以,这是不可能的,不要说当时,就算是老子过后两千余年,真正达到老子境界的又有几人呢?
avatar
向秋多吉
34楼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①。故飘风②不终朝,骤雨③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④;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⑤。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不言政令不扰民是合乎于自然的。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从事于失的人就同于失。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就会有人不信任。
[注释]
1、希言:字面意思是少说话。此处指统治者少施加政令、不扰民的意思。
2、飘风:大风、强风。
3、骤雨:大雨、暴雨。
4、从事于道者:按道办事的人。此处指统治者按道施政。
5、失:指失道或失德。
笔者认为:
这章没什么好解释的,老子总希望统治者有德,但可惜的是有德的统治者往往都成不了事,在春秋时代还好说,越到后来越是无德。
avatar
向秋多吉
35楼
第二十四章
[原文]
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注释]
1、企:一本作“支”,意为举起脚跟,脚尖着地。
2、跨:跃、越过,阔步而行。
3、赘形:多余的形体,因饱食而使身上长出多余的肉。
笔者认为:
无论佛道两家,都认为人之傲慢是修行的最大障碍,而傲慢是由固有认知而形成的,而这将使人无法进步,更别说是接受感观以外的事实真相。
avatar
向秋多吉
36楼
第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①,先天地生。寂兮寥兮②,独立而不改③,周行而不殆④,可以为天地母⑤。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⑥,强为之名曰:大⑦。大曰逝⑧,逝曰远,远曰反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⑩。域中⑾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⑿。
[译文]
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注释]
1、物:指“道”。混成:混然而成,指浑朴的状态。
2、寂兮寥兮:没有声音,没有形体。
3、独立而不改:形容“道”的独立性和永恒性,它不靠任何外力而具有绝对性。
4、周行:循环运行。不殆:不息之意。
5、天地母:一本作“天下母”。母,指“道”,天地万物由“道”而产生,故称“母”。
6、强字之曰道:勉强命名它叫“道”。
7、大:形容“道”是无边无际的、力量无穷的。
8、逝:指“道”的运行周流不息,永不停止的状态。
9、反:另一本作“返”。意为返回到原点,返回到原状。
10、人亦大:一本作“王亦大”,意为人乃万物之灵,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即天大、地大、人亦大。
11、域中:即空间之中,宇宙之间。
12、道法自然:“道”纯任自然,本来如此。
笔者认为:
老子悟到的是,天地久远,都是一直往复,并没有改变什么,这个运转的规律叫作道,而其中人是重要的一环。
这一点上十分类似于心经中所讲,不生不灭不诟不净不增不减,不少人也在这几句话里犯糊涂。
笔者怀疑老子认为,人的出现是道运行中产生的一个精华,因为只有通过人才能悟到道,而佛家认为,包括道在内的一切都是幻化出来的现象,这一点上看,老子接近于真相,但是仍然徘徊在人与外物的关系上没有进步 。
avatar
向秋多吉
37楼
第二十六章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①。是以君子②终日行不离辎重③,虽有荣观④,燕处⑤超然。奈何万乘之主⑥,而以身轻天下⑦?轻则失根⑧,躁则失君。
[译文]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注释]
①躁:动。君:主宰。
②君子:一本作“圣人”。指理想之主。
③辎重:军中载运器械、粮食的车辆。
④荣观:贵族游玩的地方。指华丽的生活。
⑤燕处:安居之地;安然处之。
⑥万乘之主:乘指车子的数量。“万乘”指拥有兵车万辆的大国。
⑦以身轻天下:治天下而轻视自己的生命。
⑧轻则失根:轻浮纵欲,则失治身之根。
[引语]
这一章里,老子又举出两对矛盾的现象:轻与重、动与静,而且进一步认为,矛盾中一方是根本的。在重轻关系中,重是根本,轻是其次,只注重轻而忽略重,则会失去根本;在动与静的关系中,静是根本,动是其次,只重视动则会失去根本。在本章里,老子所讲的辩证法是为其政治观点服务的,他的矛头指向是“万乘之主”,即大国的国王,认为他们奢侈轻淫,纵欲自残,即用轻率的举动来治理天下。在老子看来,一国的统治者,应当静、重,而不应轻、躁,如此,才可以有效地治理自己的国家。
笔者认为:重经为二元对立,最重要那句,静为躁之君,静代表意识归零,没有意识的时候才是主宰有意识的时候,再次证明老子已经证悟了空性,了知了寂止和意识的关系,也就是修禅定来控制意识的修法,这个修法已经非常高深。
轻则失根,简单的讲就是现代人整日想的都是吃喝嫖赌,觉得这才是人生意义,为了欲望和享受去拼命,这就是失了根本,而躁则失君就是人一直处于杀盗淫妄的状态中,就是躁,心念都是这些状态时就是失去了对自己的意识的控制,结果是很可怕的。
avatar
向秋多吉
38楼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⑥;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⑦。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⑧。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⑨。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⑩。
[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注释]
1、撤迹:轨迹,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
2、善言:指善于采用不言之教。
3、瑕谪:过失、缺点、疵病。
4、数:计算。
5、筹策:古时人们用作计算的器具。
6、关楗:栓梢。古代家户里的门有关,即栓;有楗,即梢,是木制的。
7、绳约:绳索。约,指用绳捆物。
8、袭明:内藏智慧聪明。袭,覆盖之意。
9、资:取资、借鉴的意思
10、要妙:精要玄妙,深远奥秘。
笔者认为:这句话道明了圣人的一切,道德经的圣人是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生命,这与佛的发愿是无二无别的,只是众生听不听教的问题,而对于师的理解更是上师瑜伽的层面,道家的深远和层次,远不是什么成仙,飞升等表面的东西,远不是现代的道教可以相比的。
avatar
向秋多吉
39楼
第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①,守其雌②,为天下溪③。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④。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⑤,为天下式,常德不忒⑥,复归于无极⑦。知其荣⑧,守其辱⑨,为天下谷⑩。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⑾。朴散则为器⑿,圣人用之,则为官长⒀,故大制不割⒁。
[译文]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朴素本初的东西经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注释]
1、雄:比喻刚劲、躁进、强大。
2、雌:比喻柔静、软弱、谦下。
3、溪:沟溪。
4、婴儿:象征纯真、稚气。
5、式:楷模、范式。
6、忒:过失、差错。
7、无极:意为最终的真理。
8、荣:荣誉,宠幸。
9、辱:侮辱、羞辱。
10、谷:深谷、峡谷,喻胸怀广阔。
11、朴:朴素。指纯朴的原始状态。
12、器:器物。指万事万物。
13、官长:百官的首长,领导者、管理者。
14、大制不割:制,制作器物,引申为政治;割,割裂。此句意为:完整的政治是不割裂的。
笔者以为:还复于婴,这就是大多修道者所求的一种精神境界,也就是返朴归真,因为腹中的婴儿是一种先天的禅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会感悟到世界的真相,但并不是变得像婴儿的想法样子就是禅定,所以修禅定是佛道两家,甚至整个东方修行体系的共法,目的只有一个感悟真相。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