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蓑烟雨任平生
avatar

一蓑烟雨任平生

薛依云
1楼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新加坡研究苏轼的学者衣若芬(写了五本苏轼研究专著),今天(2020年9月26日)在新加坡的《联合早报》发表了一篇散文《新见如旧识》,提到“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作为爱好苏轼的粉丝读者,自然引起笔者研读探究的兴趣。
查阅媒体报道,得悉这书画特展于9月1日至10月30日在北京故宫文华殿与广大观众见面,共展出78件(套)文物精品,分为四个单元,从不同角度展现苏轼的精神世界,为观众勾勒出一个生动而立体的苏轼形象。这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的重要展览活动,笔者以为引用苏轼书画展是相得益彰,因为在中国文化史上,出色的文人雅士,历朝历代皆有,但也只有苏轼(1037~1101年)凭借诗词文采,书画琴乐等艺术修养与才华,跻身“千古风流人物”之列。
(二)《东坡笠屐图》之说
衣若芬的这篇文字,特别提到此次书画展作品,其中包括1949年以来初次公开的明代朱之蕃《临李公麟苏轼像轴》。

据作者介绍说“这件画苏轼穿屐戴笠,双手提起衣摆,作势前行的绘画,一般称为《东坡笠屐图》。据画上题语记录,此画作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同年4月,朱之蕃也画了同样的作品,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两件作品分别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和嘉庆七年(1802年)被翁方纲收藏”。(笔者加注:原画作者李公麟(1049-1106年),为北宋著名画家,与王安石、苏轼、米芾、黄庭坚为至交)。
作者另提到关于《东坡笠屐图》的一段插曲,说她曾经应邀在2010年海南儋州“东坡文化国际论坛”上发表演讲,讲题为“东坡海南笠屐故事的形成,传播与影响”。作者认为:“目前所见东坡在海南向农家借笠而归的故事,最早见于12世纪下半叶,上距苏轼去世已经50余年,其间均无记载;而且又过了将近50年,才见有绘画记录,与其将此类题材绘画当成“历史画”,无宁视作“故事画”。作者进而认为“东坡笠屐故事画不仅流行于中国的明清时代,15世纪到20世纪,日本和韩国的画家也图绘《东坡笠屐图》,是为东亚共同的苏轼文化意象”。
笔者浅见以为《东坡笠屐图》所展示的意象和精神,与苏轼名作《定风波》有内在关联,正如作者所说的“苏轼记梦参禅,在画像的“相”之外,此轴得以传世,乃缘于笠屐形象赋予的风雨不惊,怡然自如精神”;但这和作者延申旁述的“东坡在海南向农家借笠而归的故事”无关,更不能就此结论为“故事画”之说。
最直观的理由是这首《定风波》,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之后的第三个春天(宋神宗元丰五年即1082年),而苏轼再贬到海南岛的瞻州,已是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的事情。
(三)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
(1)理想破灭,顿觉人生如梦:代表作《卜算子》和《临江仙-归临皋》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为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于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到达,初寓居定惠院(一作定慧院)写了《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人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五月份迁临皋亭,又写了《临江仙-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其中《卜算子》比喻人生来去如鸿雁,代代往复,生生不已;但一个人的经历又像春梦一样,去而无踪,难以追怀。当代词学家唐圭璋(1901~-1990年)经典评论说“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此词借物比兴。人似飞鸿,飞鸿似人,非鸿非人,亦鸿亦人,人不掩鸿,鸿不掩人,人与鸿凝为一体,托鸿以见人”。词作看似流露某种政治寄托,但更多是人生仕途断崖式的理想破灭,顿觉人生如梦。故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之言。
苏轼还有篇著名的文章《记游定惠院》,一开头就说:“黄州定惠院东边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另作有诗一首:“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这哪里是写海棠,分明就是写作者自己。
(2)积极求索,始知随遇而安:代表作有《定风波》
词作有小注: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它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的第三个春天(1082年)。这时他已想开了,词句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静,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这首词作历来被人评为悠闲从容、旷达乐观。它不仅是苏轼的一首闲适词,更是一篇夫子自道之作。该词作于黄州谪所。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了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达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描绘了一幅极传神的"东坡雨中行吟图",表现了他处变不惊、笑对苍茫、"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潇洒气度,流露出悠游自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之思,揭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妙境,也是苏轼人生的真实写照。
且让我们逐句来欣赏一下:
莫听穿林打叶声
不要去听树林中敲打着树叶的雨声,意思是说不要听到雨声就害怕而奔跑。
何妨吟啸且徐行
不妨高声吟唱,悠然自在地慢慢前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手持竹杖,脚穿草鞋,轻便胜过骑马。
谁怕
怕谁,怕什么。意为对风雨根本不畏惧。
一蓑烟雨任平生
有了一领蓑衣就足以对付一生的风雨侵袭。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寒伴随着春风吹来正好醒酒。
回首向来萧瑟处
回头看刚才经过的遭受风吹雨打而使人感到凄凉的地方。
也无风雨也无晴
无雨无晴,好像什么也没发生。(其实这场风雨都已经无所谓了)。
我们按原词作小注“雨具先去”,似乎可解读为“携带雨具的仆人先离开了”。 小注又云“已而遂晴”,意思是“一会儿天气就晴了”,这突如其来的风雨,对苏轼来说只不过是人生中一场不算什么的小小经历与插曲吧了。
苏轼在黄州还写了另一首同样格调的《定风波》:“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明眼的读者一定看出来这和唐朝杜牧的《九日齐安登高》有点雷同“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有学者分析认为苏轼与杜牧有着相似的政治经历,两人都年少时进士及第,名噪京师;两人都胸怀天下,渴望一展抱负,但都因为政治斗争而遭到贬谪。凑巧的是,杜牧也曾在黄州做官(公元844年九月杜牧由黄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杜牧这首诗写于845年的池州齐山),既是重阳佳节有感而作。有相似的人生经历总是比较容易理解,这或许是苏轼引用杜牧诗作其中一个原因。
(3)回首想来,终识平生功业: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七月(宋神宗元丰五年即1082年)游赤壁矶,留下了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奠立了文学史上“豪放派”不可撼动的地位。
(四)苏轼与儋州
上文提到新加坡研究苏轼的学者衣若芬在《新见如旧识》一文有云“东坡在海南向农家借笠而归的故事”,即使考据证实确曾发生过,但笔者以为这也与《东坡笠屐图》无关,民间传说怎样也比不上大家熟悉的《定风波》词作中升华凸显其不惧风雨坦然处之的精神人格风骨。
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轼再度被贬,这次是天涯海角的海南儋州,时已年届62岁,苏轼自认为此去再无生还希望,便把全家安置在惠州,只带子苏过一起渡海。当时儋州非常荒凉,“北船不到米如珠”(《纵笔三首》)。苏轼“尽卖酒器,以供衣食”,常常以红薯、紫芋充饥。为了解决衣食之困,他向儋州太守要了一块官地耕种,以便自食其力。在这期间苏轼共创作了诗词140余首,其中《雨夜宿净行院》一诗,可作为这时期的思想总结,诗云“芒鞋不踏名利场,一叶轻舟寄渺茫。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这倒有点很像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苏轼在儋州居住了四年,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时65岁时遇赦北归,当年7月28日病逝于江苏常州。
读报随笔写于2020年9月26日。
avatar
薛依云
2楼
壮年雄志43岁的苏东坡身陷乌台诗案,对其仕途与人生遭遇形成断崖式打击,但他坚韧不拔,积极求索,始知随遇而安,这段期间代表作有上面提到的《定风波》:
1.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其实他还有多首《定风波》,一样出色,而风格各异,别有一番欣赏乐趣。
2.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3.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4.
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坐客喜笑,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故作是篇。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5.
千古风流阮步兵,平生游宦爱东平。千里远来还不住,归去,空留风韵照人清。红粉尊前深懊恼,休道,怎生留得许多情。记得明年花絮乱,须看,泛西湖是断肠声。
6.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墙。
7.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8.
莫怪鸳鸯绣带长,腰轻不胜舞衣裳。薄倖只贪游冶去,何处,垂杨系马恣轻狂。花谢絮飞春又尽,堪恨,断弦尘管伴啼妆。不信归来但自看,怕见,为郎憔悴却羞郎。
9.
月满苕溪照夜堂,五星一老斗光芒。十五年间真梦里,何事,长庚对月独凄凉。绿鬓苍颜同一醉,还是,六人吟笑水云乡。宾主谈锋谁得似,看取,曹刘今对两苏张。
avatar
薛依云
3楼
我们从文字上欣赏了苏轼写于1082年的《定风波》,我们看到他豁达洒脱的一面,殊不知道其中经历了多少千折百回的精神折磨和·内心挣扎,郁郁不得志,生活穷愁潦倒,
,且读他同年在寒食节写的二首五言诗:
(1)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2)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这幅留世的《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评论家认为这首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avatar
薛依云
4楼
《东坡笠屐图》文化现象之我见
学者衣若芬在其“东坡海南笠屐故事的形成,传播与影响”专论中认为《东坡笠屐图》是历代画家引用苏轼贬放海南期间有一次在雨中向农妇借笠出游而形成的故事画,时而盛传远播。
这样的最早说法或许是依据苏轼好友、人物画家李公麟 (1049~1106年) 在《东坡笠屐图》中题道:“先生在儋,访诸梨不遇。暴雨大作,假农人箬笠木屐而归。市人争相视之,先生自得幽野之趣。” 到了南宋周紫芝(1082-1155)在其《太仓稊米集》中更有详细记载:“东坡老人居儋耳,尝独游城北,过溪,观闵客草舍,偶得一蒻笠,戴归。妇女小儿皆笑,邑犬皆吠,吠所怪也。六月六日,恶热如坠甑中,散发,南轩偶诵其语,忽大风自北来,骤雨弥刻。诗:‘持节休夸海上苏,前身便是牧羊奴。应嫌朱绂当年梦,故作黄冠一笑娱。遗迹与公归物外,清风为我袭庭隅。凭谁唤起王摩诘,画作东坡戴笠图。”
但李公麟原画不传,难免或有托伪。现在传世的是明人朱之蕃(1575年—1624年)的《东坡笠屐图》,自称是临摹自李公麟作品,但题识则与前者迥然有别:“东坡一日谒黎子云,途中值雨,乃于农家假篛笠木屐,戴履而归,妇人小儿相随争笑,邑犬吠,东坡谓曰:笑所怪也,吠所怪也。右李伯时写像,上有此数语题识。偶然琐事,率尔片言。粉墨载之,未播人间。与巧显融,宁直迍邅。人中之龙,仙中之仙。景止高风,有托而传。万历己未四月四日朱之蕃临并志以赞”。
另有明代“吴门画派”画家唐寅(1470~1524年)的《东坡先生笠屐图》拓本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东坡在儋耳,自喜无人识。往来野人家,谈笑便终日。一日忽遇雨,戴笠仍着屐,逶迤还至家,妻儿笑满室。歆哉古之人,光霁满胸臆,图形寄瞻仰,万世谁可及。”
到了晚明陈继儒(1558~1639年)所绘的《东坡笠屐图》虽未见行世,但在四川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所藏的陈继儒刊刻的《晚香堂苏帖》中,便有一件《苏学士东坡像》,所绘为苏东坡戴笠拄杖,脚着木屐作行走状,实则《东坡笠屐图》。
也有学者认为,在文人墨客的酒后饭余的谈资中,《东坡笠屐》纯然是一则“化平淡为传奇的带有魏晋风流底色的故事”,尤其像名满天下的一代才子苏东坡来说,画面上诙谐中带有一种放逸旷达的精神,在那个讲究社会等级尊卑的时代,此举也算是一场不拘一格的名士风流,自然成为文人画中一个妙趣横生而又寓意深刻的主题,进而敷演而成的《东坡笠屐图》,以至于这样的构图模式便成为了后来苏东坡的标准像。明清文人钟情于《东坡笠屐图》之文化现象的重要原因,或是借助苏轼的坎坷命运抒发自己心中郁结,或从其达观中寻找慰藉。明代杨慎被贬云南,便绘有《东坡笠屐图》,表达自己“一肚皮不合时宜之慨”;近代张大千也有《东坡笠屐图》,艺术评论者认为更多是画家自我形象的拓展,在东坡笠屐形象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宋朝文人不只拿《东坡笠屐》行走之妙趣横生状来捉弄苏轼,还有高调谈论“东坡帽”(子瞻帽)的说法。譬如南宋洪迈(1123~1202年)《夷坚志》有“又取古人而传以新事,如‘人人皆戴子瞻帽,君实新来转一官,门状送还王介甫,潞公身上不曾寒’。” 句中也有“人人皆戴子瞻帽”的描述。《调谑篇》云:“元祐初士大夫效东坡顶高筒帽,谓之‘子瞻帽’。”
这是由于苏轼常爱与朋友谈诗论文,看书作画,品茶饮酒;其人性格豪放,潇洒不拘小节,经常穿着便衣(和尚衲衣,外套长袍)串门走户。为了衣着穿戴方便,宽松舒适,他还为自己设计了一种筒高沿短、脱戴方便的高帽子。由于自身的人格和气质魅力,他的这种穿戴方式,形成了一种自然高雅的学士文人的风度之美,引人注目,人皆欣赏。于是上至京师王工贵人、下至各地官绅之士,群起仿效,把苏东坡设计的帽子叫“东坡帽”, 为流行于当世找到了注释。由宋入元的大文豪赵孟頫所画的“苏轼立像”,后来由明入清的大画家八大山人朱耷所画的“东坡朝云图”,苏轼都是头戴此种便帽。
根据民间田野考据如出一辙的习俗印记,也有一种说法提到当苏轼被贬谪到广东惠州和海南儋州时,曾将南方人用来防日晒雨淋的“竹笠”做了改动,后人称为“东坡帽”,即在笠沿处加上了一圈几寸长的黑布或蓝布,以防止阳光直射到人的脸庞,这种东坡帽不是朝堂士大夫附庸风雅的装饰物,而是劳作在田间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必不可或缺的工具。
东坡笠屐图和东坡帽的故事,都发生在苏轼被流放到边远海南岛儋州的四年间,时已几经折磨催残不久于世之62岁的风烛晚年,笔者以为这也算是历代文人墨客对苏轼的喜爱和美好祝愿,用风趣化解流离他乡实际生活上惨淡潦倒与敝衣粝食如诗所云:“芒鞋不踏名利场,一叶轻舟寄渺茫。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说一千道一万,我还是喜欢他的《定风波》之“一蓑烟雨任平生”,在坎坷崎岖的人生旅途中自我释怀,真实而无需借助任何故事铺陈。
2020年9月29日补续
avatar
薛依云
5楼
@aniceday999 谢谢打赏送天涯分,祝你有一个愉快的国庆中秋双节快乐。
avatar
薛依云
6楼
@591161578abc 谢谢分享。余秋雨有文“苏东坡突围”作了有趣的衍生分析。俗话亦有说:性格决定人生。老苏为儿子取名“轼”,取意车前横木扶手,蕴含默默无闻扶危解困;另取字“子瞻”,希望他“高瞻远瞩”,知子莫若父,用心良苦。
avatar
薛依云
7楼
谢谢版主赏读推荐绿脸。
avatar
薛依云
8楼
【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时间: 2020年09月01日 ~ 2020年10月31日 每天 08:30 - 17:00
地点: 北京 东城区 故宫博物院
本次展览共展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超过70件书法、绘画、瓷器等文物,分四个单元介绍苏轼在书画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探索他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展览标题「千古风流人物」取自苏轼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第一单元「胜事传说夸友朋」通过选取苏轼及其师友的作品,展现他的交友圈以及所处的时代氛围,呈现以苏轼为核心的北宋文人群像。
第二单元「苏子作诗如见画」展出苏轼本人的诗歌墨迹,及后人根据其诗文创作的书画作品,展现其文学造诣和影响,呈现作为文学家的苏轼形象。
第三单元「我书意造本无法」展出苏轼书法的前人作品、苏轼本人的书法作品以及后人对苏轼书法的仿学、临摹和评论,展现其书史地位,呈现作为书法家的苏轼形象。
第四单元「人间有味是清欢」选取以苏轼逸事和其述怀小品文为题材的作品,展现他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呈现被后世视为文人典范的苏轼形象。
avatar
薛依云
9楼
3楼留文(2)提到苏轼另有首《定风波》词云“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其中“此心安处是吾乡”广为近人引述,说的是:心安是一种人生态度。身体可以漂泊,心灵必须沉静。
有学者研究,这首词是苏轼写给好友王巩,后者也因受到“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当时荒僻之地的广西宾州。王巩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公元1084年(元丰七年三月)苏轼由黄州量移汝州,赴任途中乞常州居住,1085年六月起知登州,十月以礼部侍郎召还,十二月抵京其间与王巩会宴,出柔奴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岭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即席创作此词以赞。
其实这样的情怀境界在唐朝白居易《种桃杏》诗句也有提及:“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诗句的意思是说:无论身处天涯海角,只要内心平静就能安然地把所在地当做家乡。路途遥远,谁还能唱出家乡的小曲儿?时间久长,我已渐渐忘却京城面貌。忠州的生活清闲幽静,我想以三年为期,种下的杏树桃树等待花开。
浅见以为唐诗宋词又何曾走远,其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欣赏,更是人文情怀的熏陶,千年以来仍然让人赞赏不已。
avatar
薛依云
10楼
《寂寞沙洲冷》
(一) 岁月长河东流水,留下沙洲任凭吊
这几个星期以来,中国南方迎来了多雨的天气,我闲来无事就坐在滕王阁对岸高楼住所的阳台上,望着悠悠赣江水浩荡而去;遥想一千三百四十年前二十六岁的王勃路过豫章,写下传诵千古的滕王阁序,我不断回味其结尾诗句,还是那么形象确切地描绘了当前的情景:“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喜欢唐宋诗词的我,心里一直非常惊讶古人对景生情,以景抒情的敏锐感悟能力,他们通过文字上高超的情景描绘,或怀古瞻仰前人品德风范,或抒怀心中抱负人生宇宙感悟,或遥想远方亲朋知己情谊,就如我眼前江上的这片沙洲,在浩荡而去的岁月长河里,日以继夜不断地被冲刷又不断地被堆积,往日的江水已经不知去向,但江中沙洲依然。
宋朝词人由感而发,如:
辛弃疾的《菩萨蛮》有词句云“锦书谁寄相思语,天边数遍飞鸿数。一夜梦千回,梅花入梦来。涨痕纷树发,霜落沙洲白。心事莫惊鸥。人间千万愁。“
杜安世的《凤栖梧-蝶恋花》“闲上江楼初雨过,满袖清风,微散谁知我。莲脸佳人颜未破,沙洲两两鸳鸯卧,时有渔歌相应和。叠秀危横,黛拨山千朵。一片凄凉无计那。离愁还有些些个。“
张元干的《望海潮》“苍山烟澹,寒溪风定,玉簪罗带绸缪。轻霭暮飞,青冥远净,珠星璧月光浮。城际踊层楼。正翠帘高卷,绿琐低钩。影落尊罍,气和歌管共清游。史君冠世风流。拥香鬟凭槛,雾鬓凝眸。银烛暖宵,花光照席,谯门莫报更筹。逸兴醉无休。赋探梅芳信,翻曲新讴。想见疏枝冷蕊,春意到沙洲。“。
当然,唐朝的诗人也是有感而发,如:
白居易的《晚望》“江城寒角动,沙洲夕鸟还。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李白的《登新平楼》“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又有《白鹭鸶》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李绅的《早发》“沙洲月落宿禽惊,潮起风微晓雾生。”
(二)滕王阁楼前的赣江沙洲
我现在旅居的高楼和滕王阁对望之间赣江的江心,就有一条断续狭长的沙洲,它介于扬子洲、八一大桥、南昌大桥以及生米大桥之间的江上,一直是这里的怡人亮丽景色线之一。据说在上个世纪初,这里还叫做“打缆洲”,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他们的祖辈从鄱阳湖附近迁到这里,过着洲上放牧、水上打渔的生活,附近船家在此,结缆晒网而得名。
在九十年代,延绵二十数公里的江面沙洲,还是一马平川,市民可以沿着沙洲从生米大桥一直走到扬子洲。后来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即在滕王阁对岸的昌北地区,兴起发展了红谷滩新区,其他原因也有繁忙的航运以及汛期时河水的不断冲刷,以及持续性采砂(含猖獗的非法采砂),也是造成沙洲面积减小的原因;如今老地图赣江中心标注的不少沙洲现已消失不见,只剩下一些偏滩。
记得去年八月,我刚搬来这里的时候,对周遭充满好奇;闲暇时,望着眼前的赣江,竖耳凝听无声的波涛流逝而去。每当起雾的日子,或清晨或傍晚,滕王阁的飞檐翘壁,就会若隐若现像在历史的深处向我招手示意,但吸引我的还是不远处江中的一大片连绵数数里的沙洲,由于当时江面正处于枯水期,裸露的沙地就像一只什么似地潜伏在那里,漂浮在水面微微地抬起头,像是等待一场豪雨腾空而起的巨龙?或许是左边不远处的八一大桥,桥一端竖立着两只狮子,另一端则竖着一只白猫一只黑猫,或许是连同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带给我太多潜意识的联想。天气晴朗时,偶尔会看到羊群牛群在沙洲那里悠闲地吃草,滕王阁在现代的楼群中已经无声无息地被遮盖住了。
一年多以来,我看到当地政府在赣江两岸的大楼搞起灯光工程;入夜时分,两岸沿江大楼同时亮起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相同的节日贺词,王勃诗句,万马奔腾,和高山流水的艺术效果在一江两岸同时绽放,非常震撼有动感;我也看到江面上的沙洲,不知几时也竖立起白色的飞鸟支架,在黝黯的江面上节奏性地亮起白光,连续的环回复始效果就像展翅前飞的鸟群,而背景的滕王阁在灯火装饰下,翠瓦黄楼通透越显气派万千。这里多了一副现代城市的繁华与喧嚷,少了一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自然景色与韵味。
(三) 苏轼的寂寞沙洲冷
常年出门漂泊在外,当我面对着夜晚黝黯江面隐约身影的沙洲,一轮明月高挂在八一大桥顶端的天空,很容易联想起苏轼的《卜算子》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苏轼被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词的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是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词的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在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据《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记载,此词还有一序,讲的是一个美丽而凄凉的故事,原序全文为:“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 这段小序和苏轼的词一样写的仙气飘渺。当时被贬黄州的苏轼寓居定惠院,每到深夜吟诗时,总有一位美女在窗外徘徊。当推窗寻找时,她却已翻墙而去。此情此景正是苏轼词上阕所写:“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当时苏轼已经六十几岁,没想纳娶这个女子为妾,却物色王郎之子与她为姻,在苏轼离开黄州后,女子就郁郁而亡死去,埋葬在沙洲之畔。当苏轼回来后只见黄土一堆,于是,就赋了这篇著名的《卜算子》。此首词的下阕是为了纪念那女子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篇序言,短短的数十个字,就婉约地道出了一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但笔者怀疑这故事是杜拟之作便以借题发挥,因为苏轼正是因为写诗讽喻而身陷文字狱被贬黄州,他不可能重蹈复徹。有故事说苏轼在湖州任满,进京去拜访宰相王安石,偏巧他不在,苏轼见桌上放着一首王安石还没有写完的《咏菊》诗,只有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的黄花满地金。”苏轼笑道“菊花开于深秋,耐寒不凋,怎么会被西风吹得满地金呢!”于是在后面顺手接了两句嘲笑王安石“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他见王安石迟迟不归,就回家了。王安石回来看了苏轼嘲笑的诗句,心想看来他不晓得黄州菊花落瓣,黄州正好缺个团练副使,就让他到那个“吹落黄花满地金”的地方去任职吧。
其实史料记载的是苏轼因为涉及《乌台诗案》,当时正处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便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是文坛的领袖,他的反对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最后被贬到黄州。 不管如何,苏轼这首《卜算子》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现代学者牟桂玲诗词讲评著有《红楼词话》,仿照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境界论,即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她把苏轼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对比第一境界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现代著名学者唐圭璋也认为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此词借物比兴,人似飞鸿,飞鸿似人,非鸿非人,亦鸿亦人,人不掩鸿,鸿不掩人,人与鸿凝为一体,托鸿以见人。这印证了东坡有诗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比喻人生来去如鸿雁,代代往复,生生不已。但一个人的经历又象春梦一样,去而无踪,难以追怀,可以作为对照。
(四)越发翠绿丰茂的沙洲在我心中堆积
既然想起了苏轼的《《卜算子》,怎能不向大家介绍由陈信荣作词,周传雄作曲及演唱的《寂寞沙洲冷》,这首歌词写得非常委婉,受到很多歌迷的喜爱,文字穿越了千古文化的内涵与意象,好像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景物表面的情伤,似乎还有沉淀千年的伤感。
歌词如下:“等你走后心憔悴,白色油桐风中纷飞,落花随人幽情这个季节,河畔的风放肆拼命的吹,不断拨弄女人的眼泪,那样浓烈的爱再也无法给,伤感一夜一夜。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是黄昏占据了心扉,有花儿伴着蝴蝶,孤燕可以双飞,夜深人静独徘徊。当幸福恋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闭上双眼难过头也不敢回,仍然渐渐恨之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歌词不断重复着,歌声不断呼唤着,眼前浮现恋人离开,思念者形容憔悴,独自徘徊在这个白色油桐飞舞的春天,河畔的风,肆意吹拂着他的脸庞和衣襟,似乎要把眼泪与忧愁也一起吹走。
面对着楼外赣江河面上的悠悠流水,就像一去不回头的岁月,在绵绵豪雨的时节,我内心对古人的思念,一如江水满溢的岁月,为我堆积留下的沙洲,它不曾被冲刷,也不曾离去,而且越发翠绿丰茂。
写于2014年5月24日
avatar
薛依云
11楼
钓鱼舟在《断桥村落》题为《笔墨随秋风》分享系列诗画,其中21楼有一幅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意画。

画面上部是游龙酣畅《念奴娇-赤壁怀古》书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画面中间部分,几抹横竖浓墨淡彩,大写意绘描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轮江月突围而出的壮观场面。这惊涛就像是要把堤岸撕裂;由于乱石和惊涛搏斗,无数浪花卷成了无数的雪堆,忽起忽落,此隐彼现,蔚为壮观。
画面下摆居中部分,人物肃穆昂然,面对着“大江东去,浪淘尽”,缅想“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据悉周瑜时年方三十四岁,豪情迈生,放眼江山,与诸葛亮联盟抗曹魏,“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回想自己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感概良多,显然是多愁善,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既然人生如梦,不如把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一起同饮共醉。
这这首《念奴娇》苏轼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时47岁,既然谪居于此,少不了到城外风景优美的赤壁矶清赏一番,通过对赤壁的雄奇景色的描写,表现了大文豪对三国的周瑜谈笑破敌的英雄业绩的向往,凭吊古迹而引起的自己功业无成而白发已生的感慨。词作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苏词的逸怀浩气、昂首高歌,气象高远、境界开阔、风格旷达,无疑是为我们开拓了一个新的世界。他打破了传统《花间词》中"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的幽约境界,对于一度盛行缠绵悱恻之风,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直到今天仍然象丰碑似地屹立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
我们今天细读苏词,可以觉察在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也是他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同时养护自己淳挚的精神。显然对佛学有深刻领悟的苏东坡,在仕途遭受打击之时,也意识到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豁达才是生命的讴歌。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不妨将樽酒洒在江心明月倒影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解脱。他在《西江月》有云“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另在同期作品《赤壁赋》表达更为清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这种文字宛然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翻版,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苏轼则以此超越现实。
正如本帖正文所陈述的,我从内心喜欢苏东坡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眼前突然浮现记忆中的另一个画面,那是许鞍华在1988年把金庸的《书剑恩仇录》搬上大银幕的电影片头,时逢海宁钱塘江中秋潮起,远处波澜壮阔铺天席地而来,冲击震撼着整个画面,导演特设四周静穆无声效果,这时只见一座轿子徐行而过,像是融入特定时空的某个历史画卷。
我仿佛看到里面坐着的是从海南岛归来江南的苏东坡,这些风雨浪涛,对他无损一丝毫毛。

avatar
薛依云
12楼
读到刘墉的一则寓言故事《蝴蝶蛹》,觉得非常有哲理,谨摘录分享如下:
有一个人无意中找到一个蝴蝶蛹。几天后,他留意到蛹出现了一个小孔,他就停下来观察它。过了几个小时,他见到里面的蝴蝶用它细小的身体挣扎从小孔出来。看来很久也没有一些进度,小蝴蝶好像尽了最大努力也没有办法出来。这个人于是决定帮它一把,找来一双剪刀将蛹的尽头剪开, 蝴蝶这样就很容易出来。但是这蝴蝶的形态有一点特别,它的身体肥肿,翅膀又细又弱 。这人继续观察蝴蝶因为他相信翅膀会渐渐变大而它的身体会越来越小。这没有发生。小蝴蝶余生只是托着肥肿的身体和细弱的翅膀,在地上爬着走。它永远也不会飞行。
这个善良的人不了解~蝴蝶必需用它细小的身体挣扎从小孔出来,它必需经过这个过程,蝴蝶才可以将身体里的体液压进它的翅膀里。大自然在此有个很奇妙的设计,就是蝴蝶从蛹中挣扎出来是为着预备它将来飞行需要的装备。
生命里面的挣扎是我们必需有的。如果老天允许我们顺利地过一生,我们也许就此不会变得坚强。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