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沙漠里的梭梭
avatar

沙漠里的梭梭

陈培才
1楼
我认识梭梭这种植物,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那年冬天,因为团里的一个大煤矿出了瓦斯爆炸事故,导致煤炭十分紧缺。团中住在窑洞里的学生,由于无炭生火,学生散发的热气使房顶结了一层白霜,晚上还得戴着帽子睡觉。早晨起来毛巾冻得硬邦邦的,讲究的人到邻近单位的自流井上把毛巾冲化了擦把脸,很多人冻得跟本就顾不得颜面。
连队本来应该分配的冬炭,只好自力更生,到沙漠中去打梭梭柴分给每家每户,以保证冬季取暖。
那天,拉梭梭柴的几辆马车本该天黑前就回来的,可是到了半夜才到达,其中一辆马车上没有梭梭柴,躺着一具冰冷的尸体。据说是由于马匹受到惊吓,车夫拼命也没能使马车停下来,最后因体力不支,从马车上跌了下来,被车轮碾压而死。
第二天,我和几个胆大的同学还去看处理后事的现场,当然也看到了那具尸体的面部。从那以后,我很长一段时间晚上不敢出门,看到梭梭柴就好像看到了那个人,烧着梭梭柴就感到这光和热来之不易。一个鲜活生命的逝去,换来了炉中的熊熊火焰,温暖着连队每户人家。
在漫漫长大的岁月中,我对梭梭总是耿耿于怀。
每当走进沙漠,就可以看到一窝一窝的梭梭卓然独立,并不是拥挤的生长,而是拉开一定的距离,以求根深蒂固,在沙漠中得到少之又少的水份。它们的枝杆静默地站立在起伏绵延的沙丘上,不知送走了多少峥嵘岁月,才饱含着一身久远的气息和沧桑的魅力。
梭梭为灌木或小乔木,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长到10米之高。树杆地径可达50厘米,颜色灰白,以便反射掉部分阳光的照射,减轻高温对树体的灼伤。老枝灰褐色或淡黄褐色,木材坚而脆,没有明显的年轮和树皮,在与风沙的长期博弈中,使其树形特异多姿,通常具环状裂隙。当年的枝条细长,斜升或弯垂,节间长4-12毫米,直径约1.5毫米。梭梭当年萌发的枝条呈节状,颜色翠绿,每两节之间有一个小小的突起,成为极小的鳞片状。这个鳞片状突起的部分就是退化了的叶子,目的就是减少其蒸腾水分的面积。梭梭幼嫩的绿色枝条具有叶绿细胞,所以梭梭的光合作用只能在嫩枝上进行。嫩枝承担了绿叶光合作用的功能,也继承了落叶的特点。在干旱炎热的夏季到来后,部分嫩枝就会自动脱落,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梭梭的大部分枝条不能木质化,到秋天就从树上脱落,掉满一地,不掉的枝条则木质化变成了老枝。梭梭的嫩枝因具有叶子的功能,是沙漠食草动物的美味,也是骆驼最喜欢的饲料。小时候我曾也学着骆驼的样子嚼了一小段,其味略带一点点咸,也有一点点酸,好像还有一点点清甜。梭梭根系发达,最深处可超8米,民间流传着“地上1米,地下10米”的说法。其根往往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侧根通常分布于地表层40—100厘米,可充分吸收春季土壤上层的不稳定水,下层侧根一般分布于2—3米,便于充分利用土壤内的悬着水。成熟后的梭梭材质坚硬,易燃而产热量高,火力为木材之首,稍逊于煤,堪称“荒漠活煤”,是优良的薪炭材。早在元朝末年陶宋仪《辍耕录·锁锁》中就记载过:“回讫野马川有木曰锁锁,烧之,其火经年不灭,且不作灰。”若是湿的梭梭柴好像里面有油,燃烧时经常会发出“油滴猛燃”或“爆裂”的响声,同时释放出一股清香的气味。梭梭的老根燃烧后的火炭,能保存很长时间,用火钩拨动一下,全身散发出一圈一圈的“金光”。
在沙漠中,只要有红柳生长的地方就有梭梭,它们常常结伴而生,而红柳不能生存的地方梭梭也能够生存,可见梭梭比红柳更能抗干旱和耐盐碱。所以人们把红柳称作沙漠中的“美女”,而把梭梭称为沙漠中的“美男子”。
春风里,梭梭开花了,像是“美男子”对“美女”爱慕的表白。梭梭花把涩涩的苦味掩藏在心中,带着蜜饯糖似的甜意,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每一根枝条,枝节的叶腋处都贴生着一簇绚丽的花絮,细小而繁多,极不显眼,不细瞧很容易错过。繁茂时期,纤细的针叶状花瓣,雄蕊向外伸展,攒簇成一团团粉嘟嘟的绒绣球。球形的花儿,像田野里的蒲公英,缀满了梭梭的枝条。它们的花色丰富多彩,大多是黄色的,也有粉红色的和灰白色的。有的在黄色的花蕊里夹杂着淡淡的粉红色,有的在粉红色的花蕊里夹杂着淡淡的粉橘色。一树粉红,一树鹅黄,缤纷错杂,绚丽灿烂。一棵棵梭梭的花树,好像一抹抹艳丽的彩云漂浮在茫茫的沙海上,点缀着荒凉的沙漠,不仅绽放着生命的坚韧与美丽,也给沙漠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成熟的梭梭果实,边缘是五片扇形果翅,翅缘乳白或米黄,内侧酒红色向外一轮轮晕开,造型美观漂亮,远看像迎春的腊梅,以致许多人会误认作是梭梭开的花,所以有“沙漠梅花”的雅称。“梅花”中间镶嵌着一颗黑色种子,成熟后的种子仅仅只有几个小时的存活时间,但只要在适宜条件下,两、三个小时便会萌发,因此梭梭被称为“目前世界上种子发芽最快的植物”。
梭梭是一种神奇的植物,一年内具有两次休眠的特性。四月底至五月初,型小而数量繁多的花开放以后,子房暂不发育,为了对抗高温而处于休眠状态,被称作夏眠。直到秋季气候凉爽后才开始发育成果实,十月底或十一月初成熟。天气变冷后,为抵御严寒,梭梭再一次进入休眠状态,又被称作冬眠。
传说在自然界中,有一种植物吸尽了大地的精华和万物的灵气,所以才使大地变成了沙漠,因此人们把这种植物称为“地精”。它的名字叫“肉苁蓉”,是一种极其名贵的中草药,具有独特的补肾、抗老年痴呆、保肝、通便、肿瘤辅助治疗、抗辐射等十多种药用功能,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在中医界,人们又称它为“金笋或地精”。“肉苁蓉”一般都在沙土下生长,是沙漠中依附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主要是靠吸收“梭梭”的水分和养分存活。肉苁蓉像一根根“木棒”插在沙地上,还未到开花季节,肉苁蓉身上紧密地包裹着豆子似的花苞,开花后,好似“木棒”上长满了小喇叭。
梭梭树被称之“沙漠之王”,它通常生长在沙漠的边缘。因为它的根系十分的强健发达,能够忍受严峻的寒冷天气和干旱环境,有极强的抗逆性。具有抗盐碱,防风固沙,遏制土地沙化,改良土壤的作用。平均每一棵梭梭树就能固定大约十平方米的荒漠,是保护沙漠地区绿化的重要树种。能使周边沙化草原得到保护,在维护生态平衡上起着不可比拟的作用。
由于梭梭对人们有很多的益处,所以过去人为滥挖乱砍、过度放牧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梭梭大量死亡、林地面积萎缩,草场面积退化,甚至有些地方梭梭已经消失殆尽。使得自然生态不断恶化,风沙任意肆虐。现在不仅严禁滥行砍伐,对已破坏的梭梭林地也进行了封闭管理,将有些牧民迁出保护区,派专人日夜看守护林,以促进其自然更新。不仅如此,还选择适宜梭梭生长的地段,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建立人工梭棱林。挖取肉苁蓉也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挖后必须填埋坑穴,以利梭梭的生长。在二十多年的依法治理下,使之生态植被得以恢复。
人们正视过去,立足现在。珍惜大自然,珍惜沙漠中生命的一袭华美,珍惜苍凉里鲜活的一抺绿色,就是珍惜我们自己,珍惜人类的未来。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