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蛀书记(连载)
avatar

蛀书记(连载)

rsjby
1楼
2015年1月6日
在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佳十部作品之一”的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里,福克纳用“带给读者无限惊喜的意识流”手法描述了美国约克纳帕塔法县康普生家族的历史,以及其二十世纪初一代子女的生活历程。曾菡翻译的新星出版社版中文读本,虽不可能尽得原书三昧,但也可窥其一斑。读之,感概良多,难以释怀。
风中的雨:“体胖还需勤跑步,人丑就该多读书。”看到这句话,醍醐灌顶般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看书的理由!
墨荷:《喧哗与骚动》准备重读。原来读书还有这等妙处?“体胖还需勤跑步,人丑就该多读书。”
2015年1月14日
胡素珊的《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是本严谨的学术著作。它从国共两党的政治策略在农村和城市以及不同群体中的反响入手,分析国民党政权走向崩溃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多方面原因。与大多数写“内战”的书不同,此书几乎不涉具体战争,但其政治、经济策略背后的销烟却清晰可见,令人动容惊心。
墨荷:没读过。
avatar
rsjby
2楼
每看完一书,即在微信里作一短评,并发到QQ空间之说说里。偶有余言,又自说自话地在QQ里给自己留言。天长日久,竟也有点规模的样子。现以月为节,作“书余文字”之记载。贻笑大方,渎亵慧眼之处,还请见谅。
avatar
rsjby
3楼
2015年3月3日
《一缕秀发》是赫拉巴尔“河畔小城三部曲”的第一部。他以母亲的长发为中心,假母亲的角度来书写家人,家事,家乡。其视野虽略显狭窄,叙事也平淡无奇,但其对过着平凡生活的普通人的书写,却仿佛颠覆着小说的所谓“典型”创作。不过很奇怪,这些并不典型的普通人,在他笔下却又生动地“典型”起来。
风中的雨 : 赫拉巴尔认为:最大的英雄是那个每天上班过着平凡生活的普通人,是那些在社会的垃圾堆上而没有掉进混乱与惊慌的人,是意识到失败就是胜利的开始的人。
风中的雨 : 米兰•昆德拉评价道:如若有人要为苏联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结束后的时代命名,他必得称之为赫拉巴尔时代。
小虫儿 : 这个介绍不错 这书得读一下
墨荷 : 值得阅读
2015年3月10日
《甜甜的忧伤》是“河畔小城三部曲”的第二部。虽依然写家乡故事,但取“我”的孩童视角,书写领域更宽阔有趣。23则故事每篇都是要素完备文笔优美的短篇小说,又前后连贯,述说时代变迁与世事演进。最喜欢写猫、夜灯、黄鸟和教父这四篇,从中可以领略独特人文风情,体会其叙事背后“甜甜的忧伤”。
风中的雨 : 在这本书的腰封上,有一句话:“当不一样的童年遭遇同样回不去的故乡,唯有书写,能够照亮逝去的时光。”童年已逝,故土难寻。我们在成长的同时,不可逆地丢失了本真;时光流逝,故乡的一切早已不是童年的样子。寻觅,满是失落。而应对失落的办法,除间离外,最好的便是书写。
风中的雨 : 和《一缕秀发》比起来,《甜甜的忧伤》有旁观的视角,有“我”的童真,更显丰盈与意趣。小城的人物一一粉墨登场,一人一性一品,每个人的性格里都隐含着一种深刻的忧伤。这些忧伤“我”虽然有些说不明白,却感觉得到其中的亲切,其中的甜美。或许,这就是作者将此书命名的《甜甜的忧伤》的原因。
小虫儿 : 一个字 去看 嘿嘿
风中的雨 回复 小虫儿 : 哈,座山雕风格。
2015年3月12日
《时光静止的小城》是“河畔小城三部曲”的第三部。全书以养老院为核心,以其母亲的视角书写故乡小城。养老院里养老员们面对身体心理“老”的无可奈何,令人不寒而栗;沉浸于过往回忆里对小城历史和黄金岁月的发掘,“我”才能寻觅到最喜欢最快乐的日子。跳跃,穿越,魔幻,黑色幽默的书写神奇无此。
风中的雨 : 《时光静止的小城》1981年出版时名为《哈乐根的数百万》,是”旧时代一部无声电影的伴奏曲”。在小说里,它既是养老院里一直播放无所不在的音乐,也是养老员们一刻也不可离的安魂曲。从这个意义上讲,小说取名为《哈乐根的数百万》是合理的。但作为“河畔小城三部曲”的第三部,特别是从在其年老的母亲的内心深处小城的一切都停止于其回忆里这一贯穿全书的意旨看,取名《时光静止的小城》更能统领全书,更具诗意。
风中的雨 : 河畔小城三部曲,第一部《一缕秀发》写母亲青春时的小城;第二部《甜甜的忧伤》写我年少时的小城;第三部《时光静止的小城》写母亲年老时的小城,年老的母亲回忆里的小城以及年老的母亲发掘的历史上的小城。虽都写小城,但侧重点不同,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其风格,说第一部俏皮第二部纯真第三部沉重,应该比较贴切。
风中的雨 : 比较起来,最喜欢《甜甜的忧伤》,因为它既超越了《一缕秀发》的单调逼狭,又没有《时光静止的小城》的灰暗压抑。在《甜甜的忧伤》里,作者灵巧的书写笔法、精致的结构安排、优美的怀旧抒情,使其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如在身边,令读者有身临小城与其同伍的恍惚与期盼。
墨荷 回复 风中的雨 : 读评颇有深度。
风中的雨 : 当然,如果要说内容主旨深刻厚重和创作手法多姿多彩,应是《时光静止的小城》。在这部小说里对老年人生活与心理的细微描述,对人生与死亡的深入探讨,对过往与历史的回忆挖掘,都具有浓郁的哲学意味,促使读者去思索一些被世俗生活滚滚红尘遮掩甚至磨灭了的东西。
avatar
rsjby
4楼
在发出这些所谓的读后感时,也把少许的几个朋友在QQ里的留言附带发出。算是一种交流吧。
avatar
rsjby
5楼
2015年4月之一
2015年4月13日
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既讲词唐五代至南宋的发展轨迹,又讲古今欣赏词的方法,还运用中外文学理论对许多具体的词作进行了剖析。其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既援用现当代欧美科学化的成果,又深入到古中国形象化的广博空间,把词这种文学体式的要义阐释得淋漓尽致。越读越汗赧:原来,自己读词均为囫囵。
风中的雨:早期词多为小令,虽为文人所作,但均是歌舞宴乐时作给乐工舞伎吟唱的,既有瞬时的随意,又要考虑唱者听者的水准,所以比较浅白甚至俚俗,虽也用典,其词句并不生僻,信口读来,也还能懂。中期的几位大家,在词里注入其逸怀意兴,再加之作者本人的文学修为和开阔胸襟,虽为诗文余暇填词,其壮怀激烈如苏辛,其悲天悯人如李秦,均能触动读者的敏感神经,引起共鸣。词虽渐为长调,但铺陈适当,用词用典准确优美,亦能读懂。南宋后期,周姜吴王专心为词,长调铺排,精思细密,用字用典刁钻怪僻,以常理视之,不知其所云,没有精深博大的文学修为,欲读懂其词尤痴人说梦。词这种文学体式,发展至此,已入绝路。或许,宋后词衰的原因就在此。
2015年4月16日
历经将近一年时间,才读完流沙河的《书鱼知小》(增补本)。书鱼者,蛀书虫也;应是作者自谦。全书为短文结集,每篇千几百字不等。然一文一“小”议,不贪全,不旁骛,意乃精深,读之颔然。注解川内蜀地的一些俗语,寻到其古远的来脉,更令我欣然而喜:原来,生僻的蜀语,亦有不凡的起意与来历。喜欢!
墨荷:风雨。真是书虫。又看完了。除了点赞。就是嫉妒
风中的雨:当然,其说也有牵强的时候。比如:说林徽音之“徽音”出自《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林徽音察觉所谓“美好的德行”者,乃“大姒思贤不妒,进叙从妾,则能生此百数之男。”遂改名为徽因。徽因之父林长民,“万物万事,一落此君之眼,无不涣然。”(章士钊语)岂有不了解“徽音”在《诗经大雅思齐》里之意的道理,可见,其之为女取名为“徽音”应另有深意。流沙河之林徽音改名解,可作茶余之谈,定然当真不得。
墨荷回复风中的雨:她的字,徽因。没来由的喜欢
小虫儿:那么深 我就不去看了 嘿嘿
2015年4月18日
吕思勉的《中国通史》被称为“了解中国历史的最权威读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分门别类叙述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任一专题充盈之,则可为专史);下编按时代顺序叙述政治历史变革,可谓“通贯各时代,周赡各领域”。吕氏以一人之力而治通史,典章制度、理乱兴亡辅成均衡,读之受益良多。
风中的雨:读吕氏通史,遇到许多古雅的词语。比如:濡滞,泥定,戏下,剥极则复,蒿目,弊窦,钩考,弋获,机缄,耳食之谈,溺人必笑,登庸,徇外,苟简,疏舛……越读越惊心:原来,自己的历史是白学了。
风中的雨:吕思勉的《中国通史》与钱穆的《国史大纲》并称民国通史双璧。读完吕著通史后,是不是该去读钱著大纲了呢?还不确定。或许是读陈舜臣的《十八史略》。
墨荷:前一段整理K类,看到吕思勉大部头的书了。犹豫,不知读《中国通史》,究竟读谁的?最简白,浅显,适合我这个史盲。
风中的雨回复墨荷:了解梗概,吕著通史下编即可。
墨荷回复风中的雨:是啊,看你的介绍,我直奔下册即可了。谢谢风雨
风中的雨:只是江西人民出版社印行的这吕著通史,错漏不少。遗憾。
裸猿:老弟博览群书,自愧不如。哪天听你说说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见?中国人对待中国历史的态度有没问题?
风中的雨回复裸猿:我瞎读,读之即忘。只求过眼,于心无干。理解是否准确都不知道,哪谈得上有什么“高见”。
裸猿回复风中的雨:我是想向你请教。我总得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有问题:我们太重视历史了,所以眼睛就总是盯着过去;而我们重视历史,又是因为我们特别重视未来,要从历史中寻找经验教训,用以指导建设未来。后果是:我们忘了思考现在、活在当下。现实是丰富的、多变的、不确定的、复杂的,许多人不满意。
2015年4月21日
陈舜臣的《茶事遍路》算不上严谨的历史著作,也不是研究茶的专著。他撷取茶史茶事的重要脉略和有趣之处,钩考探究,将其置于历史与世界的大格局里来书写品评。因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学积淀,其文深醇优雅,别有意蕴。茶引发美之独立战争清之鸦片战争进而影响世界历史走向的提炼,令人耳目一新,思绪纷纷。
风中的雨:书里好几处错漏。这些错漏出现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书里,特别是出现在“理想国丛书”的书里,令人倍觉遗憾。近段时间看的书,总是遇到错漏,书之质量,堪忧。
风中的雨:此书是《茶事遍路》和《儒教三千年》的结集,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丛书”之一种。对于茶本身,只牛饮,无品其韵致之闲兴;但对茶之历史以及蕴含其中的文化品味,有一点兴趣。茶既是自然的,产之名山,就之好水;又是人工的,烘焙技艺决定其品质;更是文化的,茶在中国传统中不只是饮品,也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经过文化的注入与积淀,茶具有了其他饮品所无法取代的人文内涵和崇高地位。
风中的雨:因许多茶书散佚,在述及唐宋茶事时,陈舜臣引用了许多唐宋诗人的诗句。其为文为史的方法,很有陈寅恪“以诗证史”的味道。
墨荷:喝茶。却不懂茶。这书有高格
风中的雨:陈舜臣(1924年2月18日-2015年1月21日)中国台湾裔日本人、作家,出生神户市,本籍中国台湾台北。毕业于大阪外事专门学校(现大阪外国语大学)印度语专门科。 主要写作中国历史小说,是日本的中国历史小说创作的先行者。在他之后田中芳树、宫城谷昌光、酒见贤一、冢本青史等众多日本籍“中国历史小说作家”陆续出现。代表作:《中国历史》、《小说十八史略》、《鸦片战争》等。
小虫儿:雨哥知道的好多
avatar
rsjby
6楼
2015年4月之二
2015年4月23日
叶嘉莹《唐五代名家词选讲》选择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这四个词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进行剖析:温庭筠提升了歌舞宴乐曲子词的文学内涵;韦庄将词用于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冯延巳的词里饱含着一种不具体却带普遍性质的人生情绪;而词至李煜“而眼界始大”,其词“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风中的雨:其内容和《唐宋词十七讲》有交叉重复,但剖析更系统深入。虽然许多话语分析在《唐宋词十七讲》中读过,但再读亦有启发,算是复习巩固。估计后面要看《北宋名家词选讲》和《南宋名家词选讲》也是这种情况。
娇龙: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风中的雨:2014中国好书,正在播叶嘉莹。91岁的老人对诗词的理解真是不同寻常,令诗词门外汉的我也喜欢起诗词来。她的《人间词话七讲》获2014年中国好书文学艺术类好书奖。此书已在书橱,慢慢看来。
风中的雨:温庭筠对词的提升主要是在歌舞宴乐的曲子词里注入文学的成份。他的词虽然只写客观的景象,但由于用词典雅精美,而这些词又暗合于传统文学的意象,所以令人产生文学的联想。歌舞宴乐时的歌辞,经温之手渐成文人书写的体式,从俚俗而登大雅之堂。
风中的雨:而韦庄词超越温词之处在于他在词里注入了个体的情感。词到韦庄这里不再是歌舞宴乐时写给舞伎乐工的唱辞,而成为抒发个体情感的载体。虽然这些情感是个体的,具体的,但词经此变得主观了,更具内容了。
风中的雨:冯延巳进一步扩展了韦庄对词的内涵的拓展,虽依然写个体情感,但他在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具体的,是没有确定对象的。情感升华为情怀,你可以体会到他的忠贞坚守或无奈遗憾,但却说不清其忠贞坚守的具体对象和无奈遗憾的切实所指。
风中的雨:李煜的词以“赤子之心”表达纯真的情感。这些情感表面上看是他个人的,但由于其天才的体悟,却又是人类共有的。他无意中抒写了人生最深沉的悲苦与无奈,所以王国谁才会说“后主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墨荷回复风中的雨:王国谁才会说“后主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王国维是也。
墨荷:这是速7的读书节奏啊
小虫儿:这书封面干净好看
风中的雨回复小虫儿:遗憾的是这书亦有错漏,比如:第4页上“如果”被写成“如里”,第161页里“汩罗”写成“泊罗”。作为国内顶尖的文科学府出版社,在这么有人文底蕴的书中出现这么不堪的错误,真不知说什么才好。
风中的雨:中师时买过一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在似懂非懂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背诵过几十首,多为小令。叶嘉莹拿出来讲的词,多数都是当年背过的,依然记得。可见,虽然对词的理解有天壤之別,但好词不仅是专家认为好,就是懵懂者也会于懵懂中选中它,为之动心。
裸猿回复风中的雨:佩服,还能读诗词。心态永远不老。
墨荷回复风中的雨:哈,俺也出自师范。
风中的雨:弹指一挥,中师已是三十三年前!
裸猿回复风中的雨:我那时也买过,也背过。可惜书早已不知跑哪儿去了。
风中的雨回复裸猿:我的还在。虽书脊残破,四角卷折,陈墨旧蛀满目,但还列于书橱。望之抚之,青春仿佛。
2015年4月28日
叶嘉莹的《清代名家词选讲》分清初、全盛、晚清三个时期,择其代表人物的代表词作进行讲解。清词复兴,既有“异族入侵”后表达幽隐曲折的因素,更有加入清词写作者们才智超群而使词的创作、研究、整理达到空前的因素。叶先生的讲解探幽入微,深入别致,令咀嚼“别人咀嚼过的东西”也有收获且收获颇丰。
风中的雨:和唐五代北南宋词比起来,清词的文学意味仿佛更浓,参与写作者多为有清一代学养深厚的名家闻人。同时,清代特殊的时代背景,使词的写作者在表达志意襟怀时更加深隐曲折。因此,欲读懂清词,必须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深入全面的理解。
风中的雨:叶先生的《清代名家词选讲》重点讲李雯、吴伟业、陈维崧、朱彝尊、张惠言的词;对晚清时的蒋春霖、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略有涉及。因其受讲解时的时间限制,她没讲谈及清词时无法避开的纳兰性德,真是憾事。
风中的雨:唐五代北南宋词有一个从缘起、发展、丰富而渐至没落的清晰脉略。看完《唐五代名家词选讲》后,《北宋名家词选讲》还未到,我不想越过北宋而南宋;所以跳到了清代。在我心目中,清词虽有承继宋词的因素,但其却是一个独立的单元。
风中的雨:与“诗言志”不同,词这种文学体式的表达方式要隐晦曲折得多。用张惠言的话说,词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而“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诽不能自言之情”,其特质是“低回要眇以喻其致”。其言虽有偏颇,却与后来者王国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有异曲同工之处。正因为词这种文学体式的这些特质,在清初“异族入主中原”和整个有清一代的“文字狱”阴影的高压笼罩之下,文人学士要表达所怀所思,选择“幽隐”的词这种方式就成为必然。大批饱学之士加入词的创作队伍,使于元明两代式微的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比较大的提升,于是,词在在唐两宋后再度兴盛。只是,个人觉得,和宋词相比,清词太“文”,太“幽隐”,读起来诘屈聱牙,难及要旨。或许,这也是清词没有唐宋词之普及的原因所在。
2015年4月29日
陈舜臣的《儒教三千年》介绍三千年间儒教之诞生、发展和变化的历程。其所称儒教之“教”,既有宗教的成份,也有教育教养的成份,还有学问哲理的成份。从祈雨的巫师,而丧葬执行专家,至孔子时代终以“儒”的形式出现,经汉武定为一尊,由朱子抽象其“理”,“儒”已渗入国人血脉,“儒”之历史即国史。
风中的雨:尽管“儒”有祖先崇拜与祭祀礼仪,但与其称之为“教”,不如称之为“学”。
裸猿:哈,怎么图片书名与你文章中书名不一致啊?
风中的雨回复裸猿:是这本书的后面部分——“另一种:儒教三千年”。
裸猿回复风中的雨:哦。把儒教、儒术、儒学、儒家一锅熬啊。肯定有味道。
墨荷:儒之历史是国史。
avatar
rsjby
7楼
2015年5月
2015年5月23日
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1998年首版以来,迄今被译成40多种文字,销售1000万册的事实证明:宇宙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在其中的位置如何,以及宇宙和我们从何而来?宇宙为何是这个样子?这些深奥而形而上的问题,并不只是科学家、哲学家的专利,也为普通人所关注。读其,是对智识和理解能力的重大考验。
墨荷:对智识和理解能力的重大考验。风雨厉害。我被涮了,刚看了开头,就晕书了。于是,它被冷遇,弃之一旁了。
风中的雨:其中的“人存原理”,即:“我们之所以看到宇宙是这个样子,是因为如果它不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在这里去观察它。”就是一个充满哲学意味的很“能动”的观点。 读《时间简史》,会认识到“自我”的渺小,能更加宽容地对待自己、他人和身边的一切。“小我”只是人类之一员,地球之一粒,太阳系之一草芥,银河系之一尘埃,无边宇宙之一“虚粒子”。在这样的境况中,“你”还骄傲自我得起来?!
风中的雨: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总是指向两个方向:向外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向内对主观世界进行探索。向外探索宏观(虽然其宏观的起点是微观的原子、电子、中子、粒子等等,但其探索的最终指向却是宇宙),即广漠无边的宇宙结构,它的起点、生成、成长、成熟、衰老甚至消亡。这个宏观太宏观,以至于我们现在还无法知道它究竟有多大,终点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按《时间简史》里的理论,在这个宏观里的有些地方,不但没有时间,还有负时间的存在,甚至理论上还存在超光速的运动。如是,时光逆转仿佛可能。向内探索微观,即人的心理与精神。作为宇宙中或许唯一的智慧生命(目前科学无法证实也无法否认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智慧生命),人的肉体虽然是渺小的,但其精神和思想却是一个宇宙或许都不可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存在。使人觉得吊诡的是:目前为止,对不知其何大的宏观世界的探索,靠的却是不可捉摸的微观世界的,即人的思想与精神。用“智慧生命”来命名“人”,不只是简单的认知问题,而是深奥玄妙的哲学探讨。《时间简史》是对人类对宏观宇宙探索的系统总结。读完它,可以对宇宙有个基本的概念,其中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基础上对未知宇宙的猜想,也令人信服。但有没有一本书对人类对微观思想的探索进行系统总结呢?不知道:或许没有;或许有,只是我没看到;或许有,只是没有《时间简史》这么令人信服。
风中的雨:康德认为,人类的最终归宿无非两个:一是艺术,一是宗教。这个的哲学界定,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不期而合。我们对浩瀚无边宇宙之无穷无尽虽有探索的努力,但却无法实证根本,解释其存在,于是,人类寄希望于超然之所在,认为世间所有存在(包括人与宇宙)都是这个“超然”创造并依据其“心性”而产生、发展、消亡。面对不可预知的客观世界与未来,面对我们认知的不足与缺陷,宗教必然成为人类最后的必然选择。而人类对主观世界即人的思想与精神领域的探索,促使自己深入到自己内心深处,将人之思想与精神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外化,这些外化,便是艺术。当人类陷于内心茫然、思想冲突、精神困顿的时候,他自己创作的艺术必然就成为其消愁安神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可以说:宗教是对客观世界认知不足的必然结果,因为认识不知,所以必需有信仰寄托;艺术是对主观世界认知不足的必然结果,因为认知不足,所以必需有再现创造。
裸猿:人择原理有多种表述。其中比较容易理解的表述是这样的:世界之所以是这个样子,是因为你选择它成为这个样子。这曾经被批判为典型的唯心主义。
风中的雨:霍金认为:人存原理有弱的和强的意义下的两个版。弱人存原理是讲,在宇宙中只有在某些时空有限的区城里,才存在智慧生命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这些区域中,如果智慧生物观察到他们在宇宙的位置满足他们存在必要的条件,他们就不应感到惊讶。强人存原理是讲,要么存在许多不同的宇宙,要么存在一个单独宇宙的许多不同的区域,每一个都有自己初始的结构。这些宇宙中的大多数,不具备复杂机体发展的合适条件;只有在少数像我们的宇宙中,智慧生命才得以发展并能质疑:“为何宇宙是我们看到的这种样子?”答案很简单:如果它不是这个样子,我们就不会在这里!
2015年5月28日
《时间简史》猜想和描述广漠无边的宇宙结构,《我的简史》介绍思维丰富无垠的“人之个体”:史蒂芬•霍金。霍金诙谐幽默的自述,让读者见识伟大科学家的“常人情态”与“另面”;在其信手拈来的人生经历和思维脉动的深刻影响下,能有谁对自己的智力抱有信心?还有谁会怀疑:天才,是一种客观存在?!
小虫儿:他来过杭州的 盛传被当护士的老婆虐待 哈 八卦下 别生气雨哥
风中的雨回复小虫儿:他第二位夫人是他的护士。霍金在书里说她救过他几次命;不过,现在已离婚了。
avatar
rsjby
8楼
2015年6月之一
2015年6月1日
叶嘉莹的《北宋名家词选讲》用很大篇幅讲苏轼、周邦彦。东坡是大家,其在词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其词自然天成,大气磅礴,读来上口上心,易晓易懂。而周邦彦虽谓“集北宋之大成,开南宋之先声”者,但其词用心太过,遣句太巧,人为痕迹处处可见,读之若“周诰殷盘,诘屈聱牙”;不知叶为何如此推崇美成。
墨荷:练字是功夫 节日快乐
风中的雨:东坡词以感发见长。因其人生态度辽阔,对生活的体悟深邃,有“达则兼济天下”、穷亦积极面对的心态,所以其感发多能不拘泥于个人小情小调而有“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白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皆无尽”的通达高阔。因其为文“太天才”,信手拈来,均是好词,诵之朗朗上口;其词多为性情感发,读之能入心之幽微,同感常生。 东坡者也,或许应是古往今来,蜀地在全国之最有影响者。因生蜀地,对其自有一番超越一般的亲切崇敬。这,或许也是在整个北宋词客中,最喜欢以吟诗作文之“余力”为词的苏轼的原因吧!而美成词以思力见长。为词注重勾勒铺排,讲究遣字运句,写景抒情文字优美,多假唐诗入词,喜欢字有出处,句有不路。王国维在早期的《人间词话》里也不太欣赏美成:“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虽在后期的《清真先生遗事》里有所改观:“故先生之词,文字之外,须兼味其音律。惟词中所注宫调,不出教坊十八调之外。则其音非大晟乐府之新声,而为隋、唐以来之燕乐,固可知也。今其声虽亡,读其词者,犹觉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宣;清浊抑扬,辘轳交往。两宋之间,一人而已。”但其赞美者,侧重音律。读美成之词,必须具备深厚的古典文学积累和扎实的文字功底,不然,就会不知所云,难及其里,无法体味其个中三昧。对于我这样只是读读的人,这也是我喜欢苏轼,不太喜欢周邦彦的重要原因。
风中的雨:当然,对叶嘉莹这样专门研究词的大家来说,周词应有另一番意境。它可以令人反复玩味而越玩味越有味,弄清每一个字的出处,研究每一次韵的巧思,学习其“愈勾勒愈浑厚”并不觉其繁复的勾勒笔法,参摹其铺排之中的跳跃绝窍,每一次意会,都令人心动。对周邦彦的词,需要的是深读、精读、反复读,咀嚼再三,其三昧愈现。
裸猿:也是各有各的感受。对多数人而言,能的“玩味”东坡就很满足了,劳心费神去理解周邦彦又是何苦呢。专门吃这碗饭的专家们又不同了。
2015年6月9日
在《南宋名家词选讲》里,叶嘉莹重点讲了辛弃疾、吴文英、王沂孙的词。辛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其词开阔,意蕴高远,属叶所谓“诗化之词”中的大家高手;而吴孙是以思力为词,用字精细,巧思迭出,沿袭周邦彦,属叶所谓“赋化之词”者。吴王相较,吴词易上口好理会;而王词太巧太文,其情极难通达人心。
风中的雨:从《唐宋词十七讲》开始,先后看了叶先生的《唐五代名家词选讲》、《北宋名家词选讲》、《南宋名家词选讲》、《清代名家词选讲》。对词这种文学体式有了新的认识,对以前零星读过的词有了一个相对系统的认识。叶先生“说词”系列还有两本:《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与演进》、《迦陵说词讲稿》,均已购回,但却不准备再看了。在前面几本书里,叶先生对词的流变、演进、特质都有涉及,而且比较完备,其“歌辞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的阶段性划分与特点整理,已入我心,不需再深入去看;再者,我这样的读读者,非研究词之人,有点感性认知即可,何必进入理论之“象牙塔”。以前,总是错误地认为:读古典文学作品,只自己读就是了,按自己的理解体会就好,不喜欢拾人牙慧,不愿去咀嚼别人咀嚼过的东西。现在看来,却未必然。面对深奥的古典文学,凭自己的这点修为,怎么可能理解作者原旨?既然不理解作者原旨,何从谈到自己的体会。可见,“讲读”、“解读”之类的东西也有层次高低之分,也能助人更上层楼。只是,市面上的“讲读”、“解读”多都把读者视为“痴傻之士”“愚钝之人”,难与叶先生的“选讲”比肩。在4月23日央视“世界读书日”专题节目里,耄耋之年的高龄叶先生吟诵过一首词,其态知性儒雅、秀气俨然,其音婉转柔美、逶迤起伏,令人感悟到词之“要眇宜修”。面对叶先生讲词之“高山流水”、“江水泱泱”,顶礼膜拜之余,依稀有点自我的感知与体悟,或许,这就是读叶先生系列“选讲”的收获。
风中的雨:以前,词在我这里,常规地分为两大类:婉约、豪放。婉约者,冯李韦柳宴欧秦等,其词多小令,其内容多美女爱情,多春愁秋感。读之,能在内心深处引起那丝丝缕缕如柔条飞絮般纤柔的共鸣。豪放者,苏辛者也,其词多长调,其内容多志意抒怀。读之,只感觉豪气扑面,声势夺人,令人瞠目结舌而不知其何处。震惊之余,漫漫回味,渐有家国故土之思,人生苦短之叹。一直迷惑: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是婉约还是豪放?而今观之,词者,非仅婉约、豪放之分,其外还有,那就是周姜吴王等这一派。用叶先生的观点,词应用歌辞之词(此词中多婉约)、诗化之词(此词中多豪放)、赋化之词(周姜吴王等应为此属)。当然,婉约与豪放之分、诗化与赋化之分,都不是绝对而办是相对的,婉约之词作者里有写豪放词的,而豪放之词作者里也有写婉约者的,甚至同一作者也有同时为婉约、豪放词者,一首词里也有婉约、豪放情绪并存的。婉约豪放如此,诗化赋化亦是如此。纵观历代词人,其自发天然的,天才混成,信手拈来皆为词者,应是苏轼;其既有气势满怀志意又有词之特质者,应是辛弃疾。还好,此两者,都是我喜欢的词人。可见,不论是对于研究者,还是泛读者,对词的欣赏,还是有共同之处的。所以,读词,首先应进入苏辛之心;如要追求个人情绪之词化、感悟美女爱情之古典表达,可读冯李韦柳宴欧秦;若仍有余力,可及周姜吴王等。至于清词,虽在宋词上有所发展深化,但其难脱宋词之窠臼。清词所谓之创新,名曰复兴或许更为恰当。
avatar
rsjby
9楼
2015年6月之二
2015年6月9日
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并未去描述法国大革命“血腥”的历程,而是将笔触深入到旧制度的方方面面,以期回答“何以法国人先要改革后要自由?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之问。此书传统上被归类于历史著作,但其所论多涉政治、经济、法律、民族特性等,因此在我看来,它应是社会学著作。
风中的雨:在书的前言里,托克维尔写道:“我现在发表的这部书绝非一部法国大革命史;这样的历史已有人绘声绘色地写过,我不想再写。”“我始终认为,在这项独特的事业中,他们的成就无较外人所想象的和他们自己最初想象的要小。我深信,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从旧制度继承了大部分感情、习惯、思想,他们甚至是依靠这一切来领导了这场摧毁旧制度的大革命......”但托克维尔将书命名为《旧制度与大革命》,应是除要深入到旧制度的方方面面探求大革命产生的背景、原因等等外,还应该有大革命对法国现代民族国家建立、民族特性的形成以及推进欧洲历史进程等多方面的考察。在书的附录《1789年前后法国社会政治状况》手稿的最后一页上,托克维尔用铅笔写道:“法国人从旧国家保留了哪一部份?构成教士、第三等级、贵族的那些部份,后来变成了什么?哪些新的划分取代了旧君主制的那些划分?贵族的和民主的利益采用了哪些新的形式?土地财产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产生了哪些后果?国民的整个思想、习惯、风俗、精神,发生了何种变化?......这些问题乃是以下书信将论及的主要题目。”很明白,这是他将在本书第二部分里要回答的问题。但可惜,《旧制度与大革命》到此戛然而止,托克维尔至死也没有写出书的第二部份。这是今天读其书时最大的遗憾,但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遗憾,《旧制度与大革命》才留给人们更多的想像空间,才更具魅力永久不衰。手里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是商务印书馆“2014年北京第9次印刷”本,封面用“自由引导人民”油画。虽然这幅油画是展示法国大革命特性的经典之作,但考虑到此书的内容所及,觉其还是有些牵强,不知封面设计者是怎样思考的。
墨荷:社会学!
风中的雨: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和世界历史的影响,再拔高也不为过。虽然,其过程是“血腥”的,是“混乱无序”的,但在这些“血腥”与“混乱无序”里,却有其潜在的规律: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确保自由、平等实现的制度设计。人类在探索新制度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甚至反动,但其追求在总体上却是值得肯定的。谁也想不到:法国大革命在比较短的时期,重新进入新的专制;但同样谁也想不到:法国大革命最终还是摧毁了欧洲的封建专制,使欧洲各国逐步建立了近现代的民族国家。应该说,现代欧洲乃至当今世界的许多“普世价值”、“主导价值”都是法国大革命的直接成果。今天,当我们回首法国大革命时,既为其过程的“血腥”、“混乱无序”而震惊,但同时,又不得不为其从旧制度脱胎出这么多新的价值观、新的理念、新的架构而由衷赞叹。总是假设:如果没有法国大革命,欧洲的今天甚或世界的今天,会是什么样子?虽然这样的假设没什么实际的意义,因为历史已经走过来了;但这样的假设,却对理解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应该有所帮助与教益。就是在当下,法国大革命的许多内涵与成果,依然值得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国家与地区认真思考、借鉴......而“自由引导人民”的油画,或许就是法国大革命所形成的“普世价值”最具特色的艺术体现。
2015年6月12日
《过于喧嚣的孤独》是赫拉巴尔的代表作,虽只是中篇,却有对书籍、文化、生命、世事等深邃的关注。全篇通过废纸打包工汉嘉的独白,讲述其工作三十五年的故事和所思所想,犹如一部忧伤的叙事曲,叹息人类许多宝贵财富在“喧嚣”大潮中“孤独”地死去的悲哀。书中多次出现老子及其理论,读来倍感亲切。
墨荷:值得一读
avatar
rsjby
10楼
2015年7月
2015年7月3日
赫拉巴尔的《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通过一名侍者的成长、成功、迷茫、回归,从努力挣扎向上到成功迷途不知何所处再到看开一切找到生命的真谛而融入大自然的生命历程,既是真实之实在,又有哲学意味的喻托。在展示人性前行、回归的同时,对二战前后捷克国家、社会、人的描写也充满其独特的讽刺意味。
风中的雨:其实,小说的主人公,名为蒂迪尔的侍者并没侍候过英国国王,他只“是曾经侍候过英国国王的领班斯克希万涅克先生的徒弟”,他侍候过的是阿比西尼亚的皇帝。取这样一个书名,或许是因为“他”希望成为侍候过英国国王的领班那样的领班这一梦想,几乎一直主宰着其人生努力的方向……
风中的雨:作者书中无处不在的幽默、挪揄和调侃,令人欲笑难展颜,欲哭无泪。和许多“外向”的幽默不同,他的所有幽默有深深隐含于字里行间,属于典型的“内向”幽默,若不用心领会,很难体味其意旨。
墨荷回复风中的雨:“内向”幽默
风中的雨回复墨荷:自编的一个词。
小虫儿:雨哥最近看的欧洲的比较多么
风中的雨回复小虫儿:我乱看,看到哪里是哪里。
2015年7月8日
周大新的《曲终人在》取采访手记的形式,写一位官员的人生历程。欧阳万彤从一个农民的孩子从公社、县、市而省,从省长位置上退休。其为官经历可谓惊心动魄,令人欲叹又止、欲瞠还结。特定场域的氛围随着主人公上升的脚步越来越波诡云谲,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肤浅之旁观从书里有了更感性更理性的认识。
风中的雨:看以特定场域为背景的小说,总有《国画》的前因在里面,会不由自主地将其相互比较。因为先入为主的原因,总感觉后来的这类小说无论从深度、宽度、长度诸多方面,都比不上《国画》。当然,这个特定场域有其特定而固定的运行规律,其人其事居于其间,都只是大机器之一齿轮之一螺丝钉,写作时,人物塑造、事件描述、场景设计、结构安排要创新突破,要令读者耳目一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小说中,作者借着清河省省长欧阳万彤省长之口,有这样的表述:“我们这些走上仕途的人,在任乡、县级官员的时候,把为官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遇事为个人、为家庭考虑得多一点,还勉强可以理解;在任地、厅、司、局、市一级的官员时,把为官作为一种光宗耀祖、个人成功的标志,还多少可以容忍;如果在任省、部一级官员时,仍然脱不开个人和家庭的束缚,仍然在想着为个人和家庭谋名谋利,想不到国家和民族,那就是一个罪人。”显然,说这话的欧阳万彤是个“好人”,也是个“好官”,他的生存环境并不如意,他也终也没法彻底突围出来。这样的现象令人深思,也令人稀嘘不已。其曲虽终,其人却在 ,应该是作者的一种希望。其实,这不仅仅是作者的希望,或许也是我等大众的希望......
墨荷回复风中的雨:人有人格,官有官格。
风中的雨:不可否认,这是部与当下现实紧密结合的小说。书中的魏昌山很明显就是现实世界里另外一“山”的影子,尽管如此,小说依然不仅仅是在写过往,也不仅仅是要对曾经有过的或许现在也未彻底消除的现象的描述,在这些描述的背后,有作者深刻的关注与思考,有他对未来的设计与理解。虽然不乏书生之见,也有挂一漏万之嫌,但终究是一种对家国的终极关怀,应以一家之言待之、思之。
墨荷回复风中的雨:对家国的终极关怀?为官的境界?读过他一部优秀小说《湖光山色》也很不错
风中的雨回复墨荷:也看过《湖光山色》。
2015年7月17日
齐鲁书社出版的马大勇编著的《云髻凤钗》,介绍先秦至清女子发型及发饰的流变,资料详实,插图颇多,引证诗文不少,可一览古中国女式发型之演进、变化,女式发饰之繁复、多样。女子发型发饰既是其身体之一局部,为自然天成之物质实在;又是其身体之人为装点、拓展、美化,为艺术加工之艺术品。
风中的雨:看王跃文的《爱历元年》时,读到讲“堕马髻”部分,很觉有趣。联想到在古诗词文里读到的云鬓雾髻之类的词句,便在网上搜到了这本书。读来,有所了解,有所积累,也算是有一点收获。
2015年7月26日
因为《花间十六声》的深邃丰盈厚重,才看《画堂香事》。可惜,书的内涵品质与它的外在形式一样:很小。香之事、香之容、香之食、香之居四部,每部一长串的小目,看似架构宏大、内容广博,却无法真正成其“大”,深红华丽的绸缎封面遮掩不住其单薄无味。这样的书,出版何益?这样的书,读之何益?
风中的雨:忍了又忍,才用“无味”一词。其实,究全书之根柢,或许用“无聊”更为准确。
风中的雨:真不明白:同一孟晖,其《花间十六声》与《画堂香事》的品质竟然异同霄壤。
小虫儿:看雨哥挑剔 很有趣啊
avatar
rsjby
11楼
2015年8月5日
1999年病逝的苇岸,文笔随性自然,平淡无羁。其文中跳跃闪烁的诗性和不可捉摸的神性,充盈着对自然、生命、平常、柔弱等的礼赞挚爱,对现代进程、环境破坏、人类贪欲等的困惑不解不屑。苇岸曾说:最终导致我从诗歌转向散文的,是梭罗的《瓦尔登湖》。由此可知其《大地上的事情》的书写方向和文化内涵。
风中的雨 : 当朋友向我提起苇岸时,很诧异: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有这么一位作家?在当当网上搜到《大地上的事情》,一下子被这个朴素的书名和平淡的封面设计吸引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我这里是可以与三联书店媲美的出版社,看到这书由它来出版,自然又多了一份信赖。急急地读完,对苇岸的文充满崇敬与喜爱,他的文字清新自然、流畅跳跃,仿佛山间小溪潺潺而下,仿佛峰顶流岚恣意飘舞,令人不得不超凡脱俗,不得不对他笔下那些小情小景、小生命小事件生出无限珍视与喜欢,这样的书,读着有洗肠清肺之功效,可以把人的层次提高到一个相对的高度。但对他的理念,却感觉矛盾。自然主义,包括梭罗等等,当然有可取之处,对保护传统人文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必不可少的。但科技的日新月异,使现代化的进程不可避免,新的生产力为我们带来的何止是方便和并新异,更是生活方式的创新与革命。一方面,我希望享受丰盈的物质生活与现代便宜,但另一方面,在精神上却又羡慕那种“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寡欲无智“的“自然”状态,这样的矛盾,不仅仅是我有,所有的人或许都不多不少地存在着。所以,面对苇岸的话题,面对他那种“为了这个星球的现在与未来自觉地尽可能减少消费”的人生态度,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不过,读完了《大地上的事情》,我又重新有了读《瓦尔登湖》的欲念,这,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风中的雨 : 1998年,苇岸在其居住的北京昌平科技园东部田野的一个固定位置,对同一画面拍摄二十四节气照片,并开始《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的写作。他的这组文,我最期待的,因为在现代化的环境下,已经很少有人注意二十四节气了,甚至连我这样关心二十四节气的人,也难以把这二十四节气一一道来。而二十四节气里的人文气息、传统意义、农事涵蕴、祖先智慧,是永远也发掘不尽的。很可惜,苇岸最终未能完成这组文。他已经完成的节气文章和未完成的草稿,与我的想像不同,并没有太多地深入到节气的古往传统与文化意蕴里,而是很纯粹地书写节气当天他在那个固定地点观察到的固定画面里一切的变化。同一地点、同一画面,书写者容易犯重复雷同的毛病,读者也容易产生欣赏疲惫。但苇岸完稿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诸篇,却篇篇有新意,每篇都若初遇。看他拍摄的二十四张节气照片,跟着他走过一年,不太懂农事的我,也感触到了土壤特殊的气息与温度,也体味到了庄稼成长的艰辛与快乐,更是见证了一场大地的成长与年域变迁。对这组并不完整的文,我们或许可以说:其虽缺,却不残,其虽未成,却是绝响。
风中的雨 : 苇岸年谱1960年:1月7日生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小营村。1973年:入北小营中学学习。中学时对文字和文学非常有兴趣,习作过童话、寓言及小说片段。1978年:冬季,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哲学系,翌年春正式入学。期间与文学社同学广泛来往,并接触当时正在校园传播的朦胧诗,由此喜欢并开始诗歌写作,结识了一些朦胧诗人。在校期间曾因病休学一年。1982年:7月,到昌平县干部职工学校任教。8月,友人顾城和谢烨骑车来昌平旅行,游览了十三陵和北小营。写《童话诗人》刊于《诗歌报》。冬,结识海子。1986年:8月,首次单独作短途旅行,到内蒙赤峰、海日苏一带和河北丰宁的坝上林场,写《海日苏》和《去看白桦林》两篇散文。秋,参加“北京市第二届青年文学创作会议”。12月,经海子推荐读到《瓦尔登湖》。1987年:由于《瓦尔登湖》,写作由诗歌彻底转向散文。8月,独自到东北旅行,主要去了小兴安岭、黑龙江边的嘉荫镇和长白山,写散文《美丽的嘉荫》。1988年:开始写作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1989年:4月,写作《海子死了》,刊于当月《科技日报》。8月,独自去山西和陕西旅行。 1990年:8月,独自去新疆旅行,从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库尔勒、喀什、和田、于田、民丰、且末、若羌、尉犁再至库尔勒,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周,行程一个月,写《库车笔记》和《天边小镇》。1991年:6月,《大地上的事情》(二十一则)》《美丽的嘉荫》《海子死了》收入当代中国大陆新生代散文选《上升》(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新生代散文的概念逐渐被散文界及评论界接受。8月,去泸州、峨眉山旅行。9月,中秋节与李松结婚。10月,携妻子去西安、洛阳旅行。1992年:8月,应约与北京另两位新生代散文作者到武汉参加“中国当代散文研讨会”。1993年:“当代散文潮流回顾写作艺术借鉴丛书——新生代散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九千只火鸟》选入《大地上的事情(三十八则)》《美丽的嘉荫》《放蜂人》《诗人是世界之光》。在《一九九三年中国文学年鉴》刊出的楼肇明文章《散文“文体意识”的新觉醒》中得到重点评价。1994年:应《诗探索》之约写《怀念海子》。《中国当代散文精品》(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选入《美丽的嘉荫》。6月,在北京怀柔参加中华文学基金会与北京作协合办的“当代散文理论研讨会”。1995年:3月,在《山花》刊出的《新潮散文:文体革命与艺术思维的新变》中得到陈旭光很高的推崇和重点评介。4月,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列入楼肇明主编的“游心者笔丛”,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5月,加入北京作家协会。7月和10月,两次在《武汉晚报》开设的“文学对话录”关于散文热及新生代散文的讨论中均获得较好评价。12月,与友人合编《蔚蓝色天空的黄金》(小说、诗歌、散文各一卷),主编散文卷。《北京文学》刊出新生代14人散文集,收入《作家生涯》一文,同时推出安文撰写的“新生代散文取向”的相关评论。1996年:7月24日,《中华读书报》刊出《苇岸:大地的理念》短文。8月,在《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期散文的多元术变革》一章中给予了重介绍和评介。与诗人黑大春赴山东,之后沿黄河大堤从东明步行至河南开封,行程约四天。9月,《博览群书》刊出一平撰写的书评长文《光明的豆粒——读〈大地上的事情〉》。11月,《神奇的地球村》中国卷(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选入《放蜂人》。1997年:1月,《台湾文学选刊》封二开设“大地上的事情”专栏。在《为您服务报》1—4月开设“谨读赠书”专栏。中国当代散文检阅《新锐卷》(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选入《没有门户的宝库》《四姑》两文。2月15日,《武汉晚报》“微型作家论”专栏刊出陈旭光文《苇岸:倾听神秘与回到本真》。5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8月,《人民铁道报》“艺术家走访”栏刊出王京生文《苇岸:大地上的事情》。9月,《美文》珍藏本(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入“谨读赠书”一文。参加《世界文学》杂志和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的“世界文学与发展中的中国文学”研讨会。11月,与妻子因故离异。1998年:2月,着手为廿四节气拍摄和记录。5月,应《世界文学》“中国作家谈世界文学”专栏之约,写出《我与梭罗》一文,刊于第5期。6月,应约参加中国作协与《散文选刊》杂志在河南焦作举办的“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研讨会”。11月,接受《美文》杂志“关于九十年代散文写作随访”书面访谈。开始写作《一九九八廿四节气》。12月,被列为“1998年中国散文排行榜推选委员会成员”。1999年:1月,与全国二十位散文作家、评论家一起被列为“1999年《散文选刊》特约评刊委员”。3月,散文《大地上的事情》被选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计划出版的《建国五十周年文学作品精选》。在病中写出最后一则《廿四节气:谷雨》。5月,《人民文学》刊出《一九九八廿四节气》(六则)。整理书稿。5月19日19时,因肝癌医治无效辞世。
小虫儿 : 病逝 哎
avatar
rsjby
12楼
2015年8月9日
西蒙•蒙蒂菲奥里的《耶路撒冷三千年》是一本近700页的大部头。从公元前1000年“第一个决定耶路撒冷命运的人--大卫王”开始,围绕耶路撒冷这“唯一拥有两种存在的城市”,书写“天堂与人间”。它“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更是整个世界的缩影。”丰富的史料,准确的评述,完整地呈现三教圣地的前世今生。
风中的雨 : 作者说:“耶路撒冷被犹太人独占了一千年,被基督徒独占了大约四百年,被伊斯兰教徒独占了一千三百年,并且三大宗教没有一个是不依靠刀剑、投石器或榴弹炮获得耶路撒冷的。”耶路撒冷所潜藏的遍地圣迹、满城历史、驳杂文化,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望其项背,而只能羡慕景仰。 但耶路撒冷却只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背景下和历史里的“圣城”,在我们这些西方观念里的“远东人”眼里,耶路撒冷却只是一种充满异域色彩传说。《耶路撒冷三千年》里,基本上没有“远东人”的身影和关于他们的述说,从这个意义上考察“这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更是整个世界的缩影”的推介语,便觉其有些言过其实。
风中的雨 : 百度百科里耶路撒冷的大体历史: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公元前13世纪菲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人各部落迁入定居。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亡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此后的一千多年,耶路撒冷一直是由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居住,直到二战期间。在这期间他们抗击十字军等侵略者,付出了大量的牺牲。二战后,犹太人大量从其他地区迁入,同时驱逐巴勒斯坦人,改变了当地的人口成分。在1948年以前,耶路撒冷主要是巴勒斯坦人为主,城市也由巴勒斯坦人所控制。随后几年里英国开始资助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数量开始增加。1948年,巴以分治,耶路撒冷划到巴勒斯坦境内。随后战争爆发,以色列入侵并占领了西耶路撒冷,东耶路撒冷处于约旦的管理之下。以色列定都特拉维夫。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侵略并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并强迫当地的巴勒斯坦人离开巴勒斯坦,形成了巴勒斯坦难民。1980年,以色列国会立法确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是,除了美国以外没几个国家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认为该市的最终地位尚未确定,有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谈判决定。大多数国家都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而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宣布耶路撒冷将是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因此,耶路撒冷仍然是巴以冲突的中心。(这个“耶路撒冷的大体历史”有很强烈的感情因素,不是在客观、中立、实事求是的历史观指导下的表述。)
风中的雨 : 百度百科里耶路撒冷各称的由来:耶路撒冷名称的准确来源尚无法确定。在希伯来语中,Yelushalaim这个名字可以理解为yelusha(遗产)和shalom(和平)的合成词。另一个比较普遍的解释是它将《圣经》里两个城市的名字结合在一起:耶布斯(Jebus)和撒冷(Salem,意“和平”)。撒冷这个地名出现在《创世纪》14章,是大祭司麦基洗德的住处,他为来到这里的亚伯拉罕祝福。耶路的意思是“基石”或者“城市”,撒冷为和平,因而耶路撒冷有“和平之城”之称。在阿拉伯语中,耶路撒冷的名称意思是圣地,在词前加冠词成为,特指圣城耶路撒冷。同样的,意为房屋、住宅,意为神圣的(人)、圣洁的(人),两词合起来组成 则特指圣城耶路撒冷,字面意思也是圣人之家即圣地。耶路撒冷在希伯莱文中意为“和平之城”,阿拉伯语叫“古茨”意为“圣城”。其最著名的是1公里见方的老城,其城墙高12米,有8座城门,分为基督、阿拉伯、犹太、亚美尼亚4个区,老城东南0.14平方公里的圣殿山是圣城中的圣城。被一圈城墙所围绕的耶路撒冷老城的圣迹有:犹太教的哭墙和圣殿山、穆斯林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和苦路。
avatar
rsjby
13楼
2015年8月13日
前前后后三个月时间,终于背完了国学经典老子的《道德经》上下两篇八十一章五千余言。《道德经》“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背之“惟恍惟惚”,其“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之淡然超然绝然,令人深受启迪,思之再三。或许,“知天命”而奔“耳顺”之年,正是渐悟“天之道”、实践“天之道”的时候。
边学强 : 这个年龄能把《道德经》背下来,太厉害了,佩服!!!
向杰 : 太厉害了。
风中的雨 : 《道德经》原名《老子》,因其上篇(前三十七章)讲“道”,下篇(三十八至八十一章)讲“德”,故被后世称为《道德经》。《老子》(《道德经》)与《庄子》(《南华经》)、《列子》(《冲虚经》)并称“道家三经”。
2015年8月22日
王树增的《抗日战争》第一卷写1937年7月1938年8月间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大小战役。面对强大的现代化日本军团的进攻,中国还处于近代边缘的军队苦战经年,以血肉之躯顽强抵抗,虽损兵折将、丧城失地,却不言败、不苟和,以前所未有之气概,团结御侮。读之,仿佛置身现场,时而黯然神伤,时而血脉贲张……
风中的雨 : 王树增的“战争系列”从《长征》《朝鲜战争》《解放战争》而至《抗日战争》。看《解放战争》时,就想:会不会写抗日战争呢?可能不会,抗日战争历时八年,这么长的跨度,怎么可能用一支笔来描绘?一方面疑问着,一方面却又希望他来“全景式”地再现这场“御侮”之战。在2015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与临近9月的这个特殊时期,终于有了《抗日战争》出版。急切地买来,急切地读着,虽然第二卷已经买到,但却急切地期待第三卷的到来。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屈辱无法用文字描述。当年,以落后之中国,对抗强盛之日本,中国军民虽损伤三千余万之巨,国民政府也被迫迁到僻远之四川,却一直坚持抵抗,真正是拼尽血肉之躯,以抗敌人之飞机大炮,屡败屡战,从不言降,愈战愈强,最终取得了胜利。生在太平安好的今天,享受着丰裕安宁的生活,再回头看那时的战斗,心里涌出的何止是感概,还有不尽的感激。王树增的表述,虽不可能完全中立旁观,却客观平实,特别是对抗战前期正面战场的中大小战役里,国民党军队舍身忘死、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概之描述,令人耳目一新,回味再三。只是,战场上中日两国军队死伤悬差之巨,往往是十比一甚至几十比一,今日读之,仍令人唏嘘。几十年的时光一瞬而逝,战后的时日并不太平,以今之世界格局,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的中国,是否有世界第二的战力维持自身安全,保护和平,真不太敢妄下结论。
风中的雨 : 抗日战争最初一年,是正面战场最为激烈的一年。虽然由于地方势力(宋哲元之二十九军)对日本心存幻想和战斗力差距太大,使北平、天津未经大战而陷;但在随后的时间里,国民政府几乎投入了可以投入的全部精锐,先后与日军进行了上海会战、山西会战、徐州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上海会战历时三个多月,打破了日军“三月灭亡中国”的谬论。山西会战中的平型关战斗,是共产党军队的第一次亮身,取得完胜;忻口战役,差一点就铸就歼敌一师团的辉煌;徐州会战中前期的台儿庄战役,毙伤敌万余;后期在徐州陷落时,国民政府军队全身而退,未遭重创。南京保卫战虽是完败,但日军的疯狂屠戮却并没吓倒中国,反而暴露其非人性的残暴本质。武汉保卫战方略正确得当,利用山地、水网逐次坚强抵抗,既歼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使其多次从国内补充兵员;又赢得了布局大后方四川的战机,确保战略物资的大转移;还有万家岭大捷,摧毁敌一个师团几乎将其全歼。国民政府军队,无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除极个别贪生怕死、不听号令、擅自放弃阵地撤退外,绝大多数都能舍身忘死、浴血奋战、战至最后一人与阵地同归于尽。虽基干之团、营、连、排长伤亡殆尽,部队损失之大无法估量,但其气势与豪情,却令侵略者也不得不佩服,也使侵略者明白:以日本之小鲸吞中国之大之不可能;就是已经吞下的华北、华东、华中、华南,也将无法消化,不但不能成其“肌肉”,反而成其“痼疾”,并最终导致其灭亡。虽然,以中国自身之力量,要真正打败侵略者确有难度,但国际大势的风云变幻、小日本之日见窘迫和战力下降,都有国民政府死不投降的因素在里面。所以,对蒋介石先生之评价,仅此一点,就值得大书特书。
avatar
rsjby
14楼
2015年8月31日
余戈的《1944:松山战役笔记》是部“微观战史”,专写1944年6月至9月远征军收复松山之战。此书以日志的形式,以团营甚至连排的作战为战役之切入点和着重点,对中日官方、民间的史料进行大量引证、对比,力求“无限趋近于历史真实”。在他笔下的血雨腥风中穿梭的这几天里,有不知何所措其辞的无限感概与感叹。
风中的雨 : 在我这里,《1944:松山战役笔记》最令人感叹之处是双方投入的兵力比和伤亡比。远征军投入兵力24375人,日军投入兵力约1300人,约为19:1;远征军伤亡7763人,日军伤亡1250人,约为6:1。虽然在攻守战中,在投入兵力和伤亡方面,进攻方肯定会高于防御方,但在完全占有空中优势和火力优势的前提下,似乎不应该是这样的结果。战后,远征军多次分析总结过战役得失,除自身的原因外,最重要的一个外部原因是日军“军事行动上的严密作风”和无令不退、至死不降的个人战斗精神。在书的最后,作者将松山战役和朝鲜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进行了对比,得出一个结论:“这一切,充分显示了志愿军指战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并不输于日军的‘武士道’精神。”虽然把这二者拿来比较在感情上觉得有些不伦不类无法接受,但纵观历史,与日军“武士道”精神有一比并能超越这种精神的,或许只有这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如是,便可以想像松山战役之艰辛困苦,之残酷惨烈;就能理解为什么远征军先以新28师、后以第8军二万余众全力进攻,却伤亡七千多、历时百日才达成任务。作者说:“松山战役,可能是在中国最无名的地方发生的最有名的战役。”的确,任何研究抗战的人,都不可能避开松山这一仗。作者又说:“松山战役(包括密支那、腾冲战役)是中国军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取得全胜的攻坚战。”的确,面对强敌守之不易,而能攻坚全胜,此为第一。
风中的雨 : 松山战役中,约1300名日军分布在松山十余平方公里的防御面上,在存储大量战略物资的基础上,以事先构筑的坚固堡垒为依托,固守待援。虽援军在其覆灭之际也未到而且不可能到,但却令进攻之远征军伤亡惨重。远征军虽胜却惨,可谓“惨胜”。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全部阵地丧失后,一漏网日军潜伏松山,竟然先后毙伤远征军二十多人。
小虫儿 : 雨哥这样一分析就扫盲了 欢迎再扫盲
风中的雨 : 作者在书的腰封上说:“日本人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上,只有三次是他们所说的‘玉碎战’,也就是日本人被全部消灭的战役,它们分别发生在滇西的松山、腾冲和缅北的密支那。这三个地方都是中国人打下来的。”抗战十四年(应从“九一八”东北沦陷算起),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斗何止万千,中国完胜的屈指可数,全歼日军的纪录更是几不可寻。但有亚洲战场的这三场全歼守敌令敌“玉碎”的战役,却都是中国人打下来的,这,至少可以稍稍安慰一下我们。空军少将乔良评价这部书说:“读了这部书,你才会了解,人,可能疯狂到何种地步,也可英勇到何种程度。”其实,“疯狂”与“英勇”并不能截然分别,它们是对同一行为不同感情层次上的不同称谓。对死不投降的日本军人,我们用“疯狂”一词;对冒死冲锋的远征军将士,我们用“英勇”一词。《1944:松山战役笔记》之所以称得上“真实战史的血腥拼图”,用朱增泉中将的话说,就是:“余戈的这本书,有两个‘正视’:其一,正视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正面表现;其二,正视侵华日军在军事行动上的严密作风。”松山战役虽然是国民党远征军全歼松山日本“拉孟完备队”的战役,但在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研究部外军教研室编印的《日军战术特点》小册子中,“对日军防御战斗所解析的经典战例,就是1944年的松山战役。”可见,松山战役,不仅仅是国民党远征军对日军的一场战役,也是中国军人对日本军人战役,更是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战役。这场战役,虽然已经过去了71年,成为了历史;但这样的战役,却一直没有停止,而且还将延续下去。所以,所有国人,在享受当下难得的和平美景时,应有清醒的认识,不沉溺于眼前的和平;要知道:和平不会青睐弱者,没有强大的战力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和国内其他关于抗战的作品比较,《1944:松山战役笔记》力求“真实再现”,不妄执一说,对不同的记忆和史料,采取备存而不下结论的办法列入注释,一方面供读者自己甄别,另一方面等待史料的丰富,“这是历史的态度”。从这个意义讲,它的确算得上是严谨的历史学术著作,是国内抗战史中的佼佼难匹者。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历史,喜欢不喜欢抗战史, 都应该读一读《1944:松山战役笔记》。读完它,你会对国家、民族、战争、和平、人性、血性等等等等,产生许多不同于读之前的想法与思考。虽然这些想法与思考可能是很感性的、低层次的、形而下的,但却并不妨碍你“在一个残阳如血的黄昏”,坐在”屋角的某处“,静静地咀嚼、回味你刚刚翻完的《1944:松山战役笔记》。
小虫儿 : 这三次都是国民军打的吗?
风中的雨 回复 小虫儿 : 都是美械远征军(中国国民党军队)打地面,盟军空军制空。
avatar
rsjby
15楼

2015年9月4日
《南京人•续》按传统标点理解,是《南京人》的续集,买回后发现是《南京人》和其续集,喜哉。叶兆言的文笔平淡冲和,优美雅正,信手拈来,娓娓道来,从容写来,看似俚语俗言,读之却如甘饴,有返璞归真之功效。文笔与其笔下之南京和南京人的品性相相得益彰,相映生辉。比较而言,续集不如正部有味道。
风中的雨 : 续集是2009年结集的,正部之文大多写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京既是充满“江南烟水味”,有着久远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又是历经劫难饱受凌辱的城市。金陵王气,六朝烟雨,秦淮风月,民国首善,自是其值得骄傲的本钱;但建都立朝于此者,却多如昙花一现,后主层出,令人不得不兴兴亡之叹。而隋文帝之焚城,太平军之建都,曾剃头之攻占,更有小鬼子之大屠,令南京和南京人深受亡国亡家失亲失身之苦。幸而南京和南京人有韧性,不怨天尤人,不嗟叹世道不公,屡毁屡建。幸而南京和南京人包容,采中华之文采,撷众地之长强,集江南之精华,自成其格局。虽其江南首区之名已被上海取而代之,其治下之苏锡常也归心上海,但其特有之城市性格和人性生态,却是其他城市所不可替代。国之大,而南京一,或许就是叶兆言《南京人•续》想表达的意思。
风中的雨 : 《南京人•金陵王气》谈到孙权称帝时说:“他耐心地等待着,一直等到曹操和刘备都称了帝以后,……”不知是叶兆言笔误还是排版工手误,反正是错了:曹操至死也未称帝,曹魏第一个称帝的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幸好,在《南京人续•<江苏读本>中的南京》中叶兆言又说:“他耐心地等待着,一直等到曹丕和刘备都称帝了,时机已绝对成熟……”由此可见,前面应该只是笔误或排字工的手误。只是,这么明显的错误,编校未修改过来,很是遗憾。南京大学出版社的书在装帧上很有品味。比如此书,纯黑的封面封底,封面右边竖列书名和作者,上英文,下中文,典雅端庄,似乎有祭祀南京历次毁城之暗意。但书的质量却不太敢恭维。最喜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觉其为国内大学出版社之首,似乎有追平三联书店出版社的气势。
风中的雨 : 腰封上还有杨卫泽之荐语,可见此书出版时此公正主治南京,此公被拘后书之经营者也懒得重印腰封,或许还有借此广告之嫌。官者,主政宜,介入文化,似乎会让“清高”的文化沾染世俗烟火。不知当初书商印制腰封时叶兆言知情否?我宁愿相信他不知道,因为不管杨卫泽如之何,我都不希望叶兆言与之有交集。但书商出书,不论是书之装帧、推介、内容,似乎都应经作者认同。所以,杨的推介赫然列于书之腰封,令我迷惑:叶兆言难道还需要这么一个“父母官”来推介?因为这一推介,令我对书和出版社的品质,有了一丝不屑与冷眼;而对叶兆言,其谦谦君子的形象也多少有了缺罅与损伤。或许,叶兆言是不知情或者被迫无奈的:人在房檐下不得不低头,有主政者推介,别人或求之不得,何必生事推却!哎,为一腰封,为一官员,瞎想如此,何苦也哉。
2015年9月5日
《午后的岁月》是余斌对叶兆言的访谈,附录有叶兆言与杨志麟、林舟的对话。访谈看似随心所欲,指向却非常明确:文学、生活。叶兆言真实地“暴露”自己的“文学观”:文学之启蒙,对文学的态度,写作的“怪僻”和“生活观”:人生的经历,成长的过程,对家庭女儿的感情等等。这是一个完整丰盈的叶兆言。
风中的雨 : 《午后的岁月》这个书名就很吸引人。按常理讲:“午后”应该只有一段时光,哪来“岁月”?但用“岁月”两字,书名一下子就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时空的穿越感。你可以在悠长悠长的“岁月”里穿梭,徘徊,甚至迷失;你可以在你已经逝去的“岁月”里寻觅那或许充满阳光,或许布满沧桑的生命年轮;童年的懵懂,少年的灿烂,青春的冲动与热情,恋爱的甜美与醇香,世事的艰辛与困苦,自我的宽容与纯正,旁人的平和友爱或机巧诈智等等等等,都从“岁月”的笔画里扩散开来,包裹了你,令你陶醉,令你倍觉温馨温暖,令你迷惘,令你淡然一笑泯恩仇。作家,终究是作家,他轻轻一下,将两个看似不搭界的词语组合搭配,便使其意义画龙点睛般地产生一种质的飞跃,令人有不同凡响的感受感概。 很早就知道叶兆言,知道他是叶圣陶的孙子、叶至诚的儿子。看到他洋洋洒洒、下笔千万,便想:这是血脉遗传。后来才知道,他并不是叶至诚的亲孙子、叶至诚的亲儿子,而是叶至诚收养的孩子。虽然没有血脉遗传,但家族承续却是很自然的事。叶兆言多次说过,北京祖父家里、南京父亲家里有大量藏书,读大学之前,有的是机会读名著,而且也读了许多经典。用书香门弟来谈叶兆言的家世,无疑是准确的。叶兆言的祖父和父亲特别是父亲,并不希望他走作家这条路,甚至不希望他读文科,这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应该可以理解,也是为祖、为父者切身之痛后的真切感受。只不过,世事难料,阴差阳错,叶兆言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不但学了文科,成了作家,而且成了或许比他父亲更有名的作家。难道真有天意?! 叶兆言的小说读得不多,没多深的印象,也谈不上喜欢不喜欢,甚至觉得在小说方面,比起他经常提到的苏童、格非、余华等,似乎有些欠缺,但却很喜欢的他的随笔。叶兆言的随笔很有特色:一是有掌故,现代和当代的许多文化名人的轶事趣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二是有历史,他喜欢穿越时空,进入遥远的过往,撷取过往之看似无味慢品却有深意的事件,娓娓道来,令人喜爱;三是有他所谓的“江南烟水味”,如台城柳般柔软随风飘拂,如秦淮夜月般既清亮又迷离朦胧。他的文字,随情随性,平实朴拙,民间味浓,很口语化,不吊书袋,其文里很难看到生僻的文字与深奥的语句。但其不经意的一句引文,时不时出现的骈偶句,却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功底与知识占有。他的文里有难得的宽容厚道,平淡雅正,与他自己所述说的个人性格相得益彰,与他所居住的城市——南京的性格相映生辉。
2015年9月9日
王树增《抗日战争》第二卷记述1938年8月至1942年6月期间的中日战事,以武汉会战始,第一次远征军入缅作战失败终。其间大小战役多次,有枣宜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三次长沙会战等等,均是敌攻我守,虽偶有收获,但败多胜少。苦战苦熬,终于迎来了反法西斯同盟,胜利的曙光、鬼子的末日即将到来。
墨荷 : 艳羡风雨,读个不休!恍惚间,一个假期就结束了,一直在老家,无读书的心境
风中的雨 : 在1938年8月至1942年6月期间,中国军队也曾发动过两次对侵华日军的大规模攻势战役:1939年底至1940年初国民政府发起的“冬季攻势”和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发起怕“百团大战”。1939年10月,各战区的国民党部队已完成了第一、第二期整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以第二、第三、第五、第九战区为主攻地区,第一、第四、第八、第十、鲁苏、冀察战区为助攻地区,对侵华日军进行全面的攻势作战,整个战役共投入七十一个师,直接参战兵力达五十五万,出击一千零五十次,与敌作战一千三百四十次,歼灭日伪军警两万多人(其中击毙日军中将一名、少将一名、大佐两名),俘敌四百余人,击沉、击伤敌运输舰船九艘,缴获各种火炮十一门,步枪两千七百多枝。各战区战果不一:第一战区曾攻入开封、沁阳、商邱等地,歼敌颇多;第二战区曾克复闻喜、绛县、夏县、翼县、黎城、涉县、潞城等地;第三战区曾攻入南昌、杭州、富阳、余杭等城市,并曾短期切断长江水运;第四战区曾攻克翁源、英德、从化等地,并配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桂南行营夺占昆仑关,歼灭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五千余人,击毙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第五战区曾攻占王家岭、汪家河等坚固据点,日军伤亡惨重;第八战区之傅作义部曾攻入包头,并克复五原、临河等地,共歼灭日军四千六百余人,击毙日军水川伊夫中将(为国民党军队所击毙的第一名日军中将)及两名大佐;第九战区曾攻克崇阳、靖安等地,并给予当面之敌——日军第十一军以沉重的打击;第十战区、冀察战区、鲁苏战区均无较大动作。1940年8月20日到12月5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进势攻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一千八百余次,攻克据点二千九百余个,歼灭日伪军四万五千余人。整个战役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经过二十天的战斗,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第二阶段,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晋察冀军区进行了涞灵战役,第一二九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一二O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这两次战役的发起,除其它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外,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反对对日妥协。1939下半年,汪精卫的伪南京政府呼之欲出,汪精卫的投敌叛国,造成了国民党内部的分裂与混乱,亦“对敌后人心士气影响甚大”,国民政府决心发动冬季攻势,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阻止汪伪政府的成立。到1940年下半年,国民政府内部妥协投降的暗流涌动,与日本中级层次的谈判一直都在进行,并就某些方面达成了初步意向,为鼓舞和增强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阻止国民政府的妥协投降,八路军毅然发动了百团大战。
avatar
rsjby
16楼
2015年9月14日
王树增的《抗日战争》第三卷记述1942年6月至1945年9月中日间的战争。侵华日军虽战力逐日下降,兵力捉襟见肘,但其在正面战场上,除最后的芷江会战外,其余所有的主动进攻都基本达成了战役预期。如若不是坚强有力的外援,国际大势的巨变,以本国一国之力驱寇的确有些难以想象。不管怎样,终于胜利了!
风中的雨 : 在抗日战争的最后三年里,我们经历了最为艰苦的岁月。虽然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物资支援,但由于战略资源、战役协同、战术素养、战斗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在日本军队的进攻面前,总显得有些“不堪一击”。幸而日军兵力不足,资源有限,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军逐步击退,损耗了大量的战力,才使得国民政府在屡败屡战中不至于一退再退,四川的天然地理优势、人口资源优势等等保证了国民政府首脑机关的安身立命。当然,在这三年里,也有几场令人欣慰的战役:一是缅北战役,从印度的反攻虽然是美国人指挥并确保制空的战役,但地面部队几乎都是中国部队,美械装备的一二个师,就能一路攻坚,击溃歼来日军一个师团; 而从滇西的反攻,由中国人指挥并投入战斗,虽然伤亡比还是很大,却在腾冲、松山、龙陵几场大捷,令守备日军全员“玉碎”。二是长衡会战中的衡阳守卫战,国民政府并不满员的第十军,以近两万人力敌日军五个师团的进攻,坚守衡阳近两个月,第一次实现了伤亡比的逆转(日军伤亡超过国民政府军队);虽然此战的最后一幕有些吊诡神迷,“真相模糊不清”,但并不能抹杀此战的历史功绩。三是芷江会战,日军主动出击一开始,便遭受国民政府军队的反攻、围攻,大队、联队、旅团甚至师团被围的战斗时有发生,其进攻从一开始就演变为被进攻,最终不得不在没有达成战役目标时撤退,这应该是整个在抗日战争中,日军在正面战场上唯一一次未能达成战役目的的战役。
风中的雨 :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夜看到很晚,跟随王树增重温了一遍抗日战争。虽然王树增的《抗日战争》并不是严谨的历史学术,也不同于文学创作,与当下许多“抗战神剧”更有霄壤之别; 但看这样的书,至少可以了解到许多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的环境下不可能了解到的抗日战争。他的书里,既有历史的真实,也有文学的技巧,既有表达的克制,也有情绪的渲染......很多感概总是不经意涌出来:一是落后就要挨打。日军入侵我国十四年之久,占我国土,夺我资源,杀我将士,凌我妇孺,无恶不作,无异禽兽,究其原因,只因当时之中国积弱积贫,面对强敌无还手之力,幸而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富积、抗战意识浓烈,有“以空间换时间”之可能,有坚持“持久战”之意志,终而挟反法西斯同盟之威而胜。二是抗日战争整个过程,汉奸伪军之多,令人不知何所言。日军所到之处,奸邪群起,佞妄四出,群丑粉墨登场,甘心卖身为奴,沦为日本鹰犬者不知几凡。据资料载:在整个二战期间,中国战场是唯一一个卖国伪军人数超过侵略军人数的地方。面对这个“唯一”,面对那些所谓“曲线救国”的理论,我们仿佛应该进行一些深入地思考。这或许只是“他们”的耻辱,但站在“他们”对立面的“我们”,是不是应该问一下自己:在当时甚至在比当时还要恶劣的环境里,怎么选择?三是国民政府威权丧失之速。1928年统一中国的国民政府,在抗战之初虽然丧师失地,但由于其坚定的抗战决心和屡败屡战不言输、不言降的外在表现,迎得了全国人民的拥护。但随着抗战的深入持久,其心态变化导致其行为异化,只顾自身利益,漠视百姓基本生存,特别是整个官僚系统的腐败,假抗战之名,大发国难财的官员比比皆是,民心日残,民望日凋。其在抗战胜利后不久的灭亡,其实在抗战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浓浓的伏笔。......或许,这些,才是真正的抗日战争,才是准确、全面、客观的抗日战争。
小虫儿 : 推荐我老公看这书啦
风中的雨 : 书的最后,王树增在谈到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的伤亡时说:“官方的统计数字是:中国军队伤亡三百八十余万人,平民死伤三千余万人,全面抗战八年间军民伤亡总计三千五百余万人;而民间的统计数字是:中国军队伤亡六百八十余万人,平民死伤三千八百余万人,全面抗战八年间军民伤亡总计四千五百余万人。”这个数字只是全面抗战八年间中国军民的死伤,并不包括“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之间中国军民的死伤。而且,这一系列数字保留的约数“十余万”、“百余万”、“千余万”,可想见其准确度。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郭汝瑰、黄玉章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的封底上,对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伤亡,是这样表述的:“3211419名官兵壮烈牺牲,206名将军殉国。4321名飞行员血染长空,2468架战机被击落。中国海军全军覆没,104艘舰艇全部打光。”在这里,三百二十一万一千四百一十九名官兵是正面战场壮烈牺牲者,只是“伤亡”中的“亡”,并不包括伤亡中的“伤”(任何战争中,“伤”的比例会远远大于“亡”),也不包括除正面战场外的敌后战场中八路军、新四军的伤亡,更不包括1932年9月至1937年7月之间中国军队的伤亡。由此推测,王树增书里关于中国军队伤亡的官方统计也好、民间统计也好,都应该是一个很保守的数据,中国军队在十四年抗日战争中伤亡可能远远大于书中的数字。而平民的死伤,在《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中没有统计,但据侵华日军之残暴无人性、丧心病狂之行为推测,王树增书里关于平民死伤的官方统计也好、民间统计也好,或许同样是一个很保守的数据。假设推测不准确,退而求其次地姑且认可王树增的数据,也是“三千五百余万人”至“四千五百余万人”的死伤,远远超过了许多国家的总人口。面对这样的数据,我们可以说些什么呢?我们能够说些什么呢?在那十年多的时间里,生命被视为草芥,中国人被泯灭人性的日军蔑称为“支那人”甚至“马路大”,被肆意杀戮甚至活体实验。如果以侵华日军总数为二百万计,每个“日本鬼子”平均都杀害了约二十名左右的中国人。每想及此,不痛心,怎么可能?不痛恨,又怎么可能?!
2015年9月23日
读南怀瑾的《老子他说》,意欲更深层次地理解《道德经》。此书是南怀瑾对《道德经》之1至26章的解读。在南怀瑾的眼里,《道德经》是秉承中华文化祖源《易经》的最佳作品,其后形成的源流,可与儒和后来传入的佛并列为中华文化的三大根基。他的解读旁征博引、诙谐幽默,对深入理解《道德经》大有裨益。
2015年9月23日
1845年,28岁的梭罗在康科德市郊的瓦尔登湖畔自建了一个小木屋,并在此自耕自食两年多,其两年多林中生活的所见所思所悟,便是被称为自然主义经典读本的《瓦尔登湖》。此书适合夜深人静了无干扰之时端庄凝神而读。虽然并不完全认同梭罗的思想,但其对自然的朴实尊重和对环境的优美书写,令人印象深刻。
风中的雨 : 书柜里有两本梭罗的《瓦尔登湖》。一本是吉林人民出版社的“绿色经典文库”第一批十一种之一,徐迟译,1997年12月第一次印刷,我买的是2003年3月第五次印刷版。一本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自然文学三部曲”套书中的一本,王燕珍译,我买的是2015年1月第一次印刷版。这次看的是徐迟译本。这书买回来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看,前段时间看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很喜欢。因苇岸后期的自然主义书写是在《瓦尔登湖》的影响下进行的,所以8月5日读完《大地上的事情》后,爱屋及乌地从书柜里找出《瓦尔登湖》来读。徐迟地译序里所说:“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艰深,甚至会觉得它莫名其妙,莫知所云。”的确,读《瓦尔登湖》需要安静的环境,需要平静的心绪。如果处于杂乱的事务里,深陷红尘的烟云中,要认真地读完它,很困难;同样,如果心思紊乱,物欲太甚,为情所困等等,要深入地理解它,也很困难。但我却选错了读它的地方,我把它拿到办公室里,没事时便打开它。往往是正读得起劲,却有事要办,只好停下来,等事办完再读。这样的环境里读它,显然很是吃力,费神。再加之,与其所要表达的深奥思想相比,我的理解能力也有差距,所以读《瓦尔登湖》对我是个巨大的考验。中途好几次,我都准备半途而废,将它束之书柜,但它巨大的“名气”如冥冥的韧性和耐力支撑着我。终于,我读完了它。不管有没有收获,只要读完,就是一种胜利。梭罗在书里竟然引用了《汤之盘铭》、《道德经》、《论语》、《孟子》里的一些原文,读来特别亲切。可见,中国文化里应该有许多值得异族学习借鉴之处。或许是自己比较喜欢阅读的原因,最喜欢书里的《阅读》这个章节,边读边幻想:也有那么一个远离尘世的密林中的小木屋,一个人于鸟鸣啁啾的清晨、春日和煦的午后、朗月高悬的静夜,忘情地读自己喜欢的书。虽然“自己喜欢的书”里或许并不包括《瓦尔登湖》,但却希望有瓦尔登湖畔幽雅、静谧、温暖、深刻的读书环境。很遗憾,这书里有一些低级错误,令人无法原谅。比如“甚至会觉得它莫名其妙”的“莫名其妙”被印成“莫明其妙”。再则,文字并不如想像中那么好,觉得作为很有功底的诗人,其文字肯定会优美,不知是徐迟的译文没法达意还是梭罗的原文原意就是如此。反正,读了此书,很是失落:其之成为经典,只能是思想的原因,绝不应该是文字的原因。
avatar
rsjby
17楼
@rsjby 2016-01-18 18:58:32
2015年6月之一
2015年6月1日
叶嘉莹的《北宋名家词选讲》用很大篇幅讲苏轼、周邦彦。东坡是大家,其在词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其词自然天成,大气磅礴,读来上口上心,易晓易懂。而周邦彦虽谓“集北宋之大成,开南宋之先声”者,但其词用心太过,遣句太巧,人为痕迹处处可见,读之若“周诰殷盘,诘屈聱牙”;不知叶为何如此推崇美成。
墨荷:练字是功夫 节日快乐
风中的雨:东坡词以感发见长。因其人生态度辽阔......
-----------------------------
@青齐客 2016-01-24 15:42:33
墨香扑鼻
-----------------------------
谢谢鼓励!
avatar
rsjby
18楼
2015年10月10日
《好书之徒》应是陈晓维的自称。书里述及的书人书事以及书外之事,充满浓郁的时代特色,所涉均为民国或从民国过渡到共和国的掌故。文人故事,本就有一股子书生意味,再用穷究其缘探寻其柢的文字来书写,便更具文化的张力,会吸引读者在想入非非的同时,大生“如果”之叹。或许,这便是此书吸引人处。
风中的雨:如果仅仅将书名解释为作者自谦,似乎无法挈领全书的主旨。如果,用“徒”行走的意思,并进一步理解为征程、路途、过程,或许会更准确一点。当然,还可以将书名理解为寻觅“好(三声)”书的过程,虽显牵强,似乎也可说通。
2015年10月15日
阿来的《草木的理想国》副署:成都物候记。一看就明白:这是本与成都草木有关的书。翻开,花姿醉目,花香盈鼻,成都花事按时令一一呈现。满书花的图片,花的文字,花的意趣,令人心花渐开渐放,浸染于花。其文字轻柔灵巧里有些许诘问,鲜艳美丽中夹杂一丝幽怨,与花的品性相契相合相映成趣生辉不已。
墨荷:有珍珠吊兰么?有肉肉植物么
风中的雨:主题与副署,前者有深厚的文学意味,后者具深切的地方物色。或许是身在四川的原因,比较两者,却更喜欢“成都物候记”这个书名。在书里,阿来按照花信的先后顺序,写了蜡梅、梅、贴梗海棠、早樱、玉兰、李、梨、苹果属海棠、紫荆、桃、迎春、桐、丁香、含笑、鸢尾、栀子、荷、紫薇、女贞、桂、芙蓉几十种花木。阿来认为,因祖先用词简练,所以传到今天,大多数以单字命名的植物,多属本地植物,而以复字命名的植物,多属引进植物,在他写的所有花木里,大多为本土植物。当下,在许多城市的园林考量里,引进植物正在“驱逐”本土植物,许多承载着城市记忆与历史的本土植物正逐渐消失,难得一见,成都也是如此。上世纪八十年,在成都读书的时候,人南路两侧机动车行道与自行车行道的隔断植物是塔柏,自行车道外侧的人行道旁是梧桐,梧桐新绿、茂盛时,葱茏蓊郁,浓荫蔽日,行走其间,令人心驰神漾,颇有诗情画意。而今天,在成都,再也找不到这样的街景了。翻开此书之前想,如此的众多植物,虽然花木品性各异,但写起来不雷同是有难度的。但阿来终究是阿来,信笔写来,几十篇竟然不给人雷同之感,每篇读来都有新鲜感。其实,所有的花,在文人眼里、作家笔下都不可能仅仅是花,都会有一些意象渗入其中。阿来所写的成都的花,虽然也有植物学上相对专业的描述,但更多的却是个人意趣与人文描述,所以读起来就不是读植物谱那般地味与枯燥,而有文学的舒展与会心。最喜欢丁香一章,因为有戴望舒的《雨巷》在脑子里,所以虽然阿来从植物学知识上看其并无“哀怨”的品质,但他本人也还是无法摆脱文化传承的影响,把这一章写得仿佛有一丝淡淡的“哀愁”,而这,正是我喜欢的味道,也仿佛与成都这座休闲城市的品味相契合。此书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窝藏书系”之一种。所有出版社的书系中,最喜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理想国书系”,但其范围相对庞杂。再看“窝藏书系”现在出版几本书,均是文人文作,应该不错,便订了。至于究竟如何,得等读了才知。但愿也如阿来的这本书一般,令人喜爱。
风中的雨:读过阿来的一些书,最早是《尘埃落定》,然后是《空山》、《格萨尔王》、《瞻对》。他的书写集中于川西藏族聚居区,与这里强悍的民风和粗犷的民俗相对应,他的文字显得硬朗刚毅。所以,读《植物的理想国》之前,就想:他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书写“成都物候”,如果以他一贯的行文风格,似乎与“花”的些生疏与隔离。读完,这种想法烟消云散。阿来在书写成都花木时,用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他写川西故事小说的笔法,用词谴句别具匠心。其词疏朗大气,亲切软和,温馨温暖,与文学艺术里的“花”很相匹配,一点也感觉不到这是一位川西(特指成都之西藏族聚居区)汉子的笔触。这或许就是文学艺术的精妙所在,一位高手完全可以驾驭与其性格不同的文字组合。虽自古就有“文如其人”的说法,但北宋蔡京为政不堪,其书法艺术却令人称绝;明末阮大铖依附魏阉,其传奇却不同一般;民国胡兰成沦为汉奸,其散文及学术成就却为可小视。可见人品、人性与文学艺术并不一定是紧密结合的。此三例,与阿来并无干系,也没有可比性,却能见出文学艺术中“人”的作用与“人隐”的功效。又想:阿来在成都也居住十多年了,是不是已经被成都这个城市品性溶化了,甚或已经融入了这个城市。成都的城市品性应该是比较阴柔的,与它的天气差不多,一年四季难见明媚阳光,几乎不可能体会暴晒的滋味。虽不是南京的“六朝烟水气”,却也有它令人神迷的底蕴,至少,我喜欢成都的成份多于喜欢南京。一位来自江浙的朋友到成都一游后,逛了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望江公园,觉得成都很有味道,还想再游。可见,与被称与“天堂”的苏杭相较,成都也有其不可同日而语的地方。那么,阿来在成都居住这么久,一日日被成都薰染,其写作风格发生一些他自己也不可察觉的变化,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总之,这书,值得一读,值得细品,值得读后、品后思之再、再而三。
墨荷:如此浓重推介,那一定得看看了
风中的雨:读阿来《植物的理想国》,成都盈盈花事,期期花信扑面而来,“花”所特有的人文信息渐渐从其植物的特性里弥漫出来,覆盖世俗庸常的身心。走在深秋的日子里,对路边开着的花不经意多了一份关注,不由得多看几眼。虽并不知其名姓,却要研究一番它的形状,思索一阵它的前世今生。小时候,我的花事,很功利。生长在乡村,对“花”,印象最深的是桃红李白梨花如雪,再之则是樱桃花、杏花。看花时,也喜其艳,感觉得到它与叶的不同,却体会不到其美,脑子里记着的是花期之后甜美的果实。春花谢了,委顿于地,并不伤感,反有欣喜:花蕊结成了小小的果实。看着果实由小及大,由生而熟,内心那份期盼越来越浓。及其终至入口,那还记得花的模样,满心满意的只是饕餮。桃红李白梨花如雪之所以记忆最深, 是因为吃其果实最多。而樱桃、杏少,吃得不多,记忆也自然淡一些。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成都读书。一日,至望江公园,见一树高耸,叶厚花肥。其花洁白如玉,了不瑕痕。看介绍,知是玉兰。这花,以前在书里见过名字,从未见过真形。当日一见,心尖一颤,一下子神飞意驰,不知何所驻。觉得这么净白的花朵,与净白的花朵相匹的高贵的名字,哪是山野村落应该见到的,它就只适合在成都这样的大都市里。那时日,正是文艺青年的年龄,看到这样冰清玉洁的花朵,突然地对“花”有了一份很深切的感觉,从“花”里体味到了一丝自己也说不清楚的意蕴。因为玉兰的冲击,来年春上,便跑到狮子山去看梨花。穿过川师校园,见到一片花海。花海里,梨树下,许多大学生席地而坐,十人一圈,八人一伙,喝酒吹牛,谈天唱歌,气势飞扬,令我这个读离职的小学老师羡慕不已。当年对梨花的印象已经记不起来,只有对狮子山的不屑依然在心:这么一个土包,就能叫山?深秋,还到百花潭公园去看过菊展,蹲在一朵硕大的菊花旁,傻呆呆地拍了一张照,但对菊花,却没什么更深刻的记忆。而读了戴望舒的《雨巷》后,一下子喜欢上了名为丁香的花。那个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的姑娘,一下子攫获了我的心。那时,孤陋寡闻的我并不知道,早在唐时“丁香结”就被用来象征人们的哀愁,“丁香”并不仅仅只是植物、花,它早已成为中国文学里的一个意象。我连戴望舒的《雨巷》也没读明白,却依着自己的理解,将姑娘与丁香联系在一起,真希望如诗中所写的那样,“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一样的姑娘。”到今天,我也没见过真的丁香,我不愿意见;或许见过,但不愿意记着。丁香,是我最喜欢的花。我的丁香,只是《雨巷》里的丁香。去年清明,听说我县南坝圣墩山的李花成片,值得一看,便跑了去。春阳暖暖,拾阶而上,道旁绿草遍山,走了很久很久,已是汗流浃背,腿沉体乏,正泄气要回头之时,转过一个山头,眼前一亮,青山顿变冰原。仔细一看,是千树万树李花开。登上顶峰,俯瞰来路,满山遍野,堆雪叠玉。黛青农舍,错落其间,若夜月银波中静穆的小舟,山风吹过,仿佛正随浪起伏。其花的浓密、规模,令人震撼。村民说:这不是本地李子,是青脆李,又大又好吃。听着,我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盼果实成熟的境界,希望亲口品尝一下青脆李的香甜。写及此,我才明白:自己的花事,不但儿时功利,今天依然功利;自己的品味,历经半百,到知天命之时,还是庸常如旧。
avatar
rsjby
19楼
2015年10月24日
《恩宠与勇气——超越死亡》是美国学者肯•威尔伯纪念其妻子崔雅而写的一本很感性的心理学著作,是一本阐释爱情、病痛、死亡、解脱的作品。虽然有很多专业而精深的心理学术语,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人性光辉,却可以在你并不太懂其学术奥义的同时感染你、提升你。读得艰辛,困惑里有不同寻常的领悟,足矣。
风中的雨:在我眼里,这书首先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而且是一个神奇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不仅仅有所有爱情故事具备的元素,还有一种神秘的神性。肯与崔雅初次邂逅,彼此都有“好像生生世世都在寻觅对方”的感觉和“一触钟情”的事实,令人想起《红楼梦》里宝玉与黛玉的初次相见。曹雪芹在小说里描述的一切,真的就在现实生活中肯与崔雅之间发生了。这种人世间可遇而不可求的爱情,几乎不可能发生却发生了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传奇,就令人在内心深处升起对这种爱情的向往。但上帝却总是在人们最高兴的时候损毁最完美的事物,正如悲剧那“将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定义一样,悲剧真就来临了:肯与崔雅刚刚结婚,就发生崔雅得了癌症。在其后的五年时间里,崔雅尝试了许多种治疗方法,但总是在觉得差不多要痊愈的时候,再次转移、扩散,日渐严重,最终不治。五年,肯与崔雅虽然曾经彼此“伤害”过,但那只是短暂的一瞬,更多的时间里,他们不离不弃,用相扶相持阐释着他们神奇的爱,最终成就了彼此的爱。这个爱情故事的开始,令人着迷;其过程,令人稀嘘;但其结局,在令人感喟的同时,又令人体会到人性之上的神性。人们常说:同富贵易,共患难难。将其用于爱情,也会有一定的借鉴。但肯与崔雅,在爱情神奇美好时,共同体会体味,在生活出现艰难困苦时,无怨无悔。他们的爱情故事,站在常理的角度理解,既有无法白头到老的遗憾与缺罅;但从人性或许神性的角度去理解,却有许多我等无法企及的圆满与高度。
风中的雨:在我眼里,这书其次讲述的是一个与癌症搏斗的故事。虽然肯与崔雅都认为癌症并不是你的敌人,癌症患者应该把它视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接纳它,包容它;但在我看来,肯与崔雅从崔雅被查出乳腺癌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与癌症斗争,并希望战胜癌症、治愈癌症,重回美好生活。我们每个人都躲不开、都不得不最终死去,但生的希望却一直存在于每全生命之中。古语云: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应该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但病痛却不会因为我们不喜欢而远离我们,它总是站在不远的黑暗里,在你不经意的时候走上来,轻轻地拍一下你的肩膀,叫你一声:朋友。在这样的时候,任何人都有可能魂飞魄散、不知所措。崔雅得病之初,疑惑、愤怒、不甘,总觉得自己怎么会得癌症呢?但癌症却真的就在她的身体里,除了进行常规治疗外,她也尝试一些奇特的方法:灵修。渐渐地,她平静下来,从愤怒里走了出来,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和自己所患的癌症,宽容地对待自己和自己所患的癌症。可以说,崔雅治疗癌症的过程,也是她逐渐认清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同样,在崔雅治疗癌症的过程中,肯一方面陪伴着崔雅,无微不致地照顾崔雅,成为崔雅的“支持者”,另一方面也渐渐地从认识的误区里走出来,找到了更好的面对崔雅和她的病痛的方法,找到了更好的支持崔雅以及和崔雅共同提升的方法。癌症的痛苦是无限的,治疗癌症的过程是艰辛的,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但肯与崔雅却渐渐地将这份痛苦视为人生之必然,崔雅认为:“痛苦不是惩罚,死亡不是失败,活着也不是一项奖赏。”何谓“恩宠”?序言撰写者说:它是一种感激之心。何谓“勇气”?序言撰写者说:它是一种自我舍离的豁达与决意。面对生命中种种无法预料的“异常”,我们或许只有怀着这样的“恩宠”与“勇气”才能“超越死亡”,才能更加豁达,更加高贵,“或许即可张望到生命的另一番境界!”
风中的雨:在我眼里,这书第三讲述的是对世俗生命的超越。这种超越,不是对个体生命的具象,而是一种有高度的哲学上的“超越”。对我这样的读者来说,作者所表述的“超越”是那么艰深,那么难懂,读起来那么吃力。作者“从长青哲学的‘伟大的存在之链’:物质、肉体、心智、灵魂和灵性发展出来的分类法”,共分九层:感官生理结构、幻影—情绪、表象思维、具体规则—角色取代、形式反思、存在、通灵、微细光明、自性。人们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随着层次的提高,而逐渐开阔,“我体悟到天地之间有太多东西是我以前梦想不到的,我感觉现象背后有一个神的存在,于是我跟它开始产生交流——这不是神话式的信仰,而是一种内在的经验,此乃通灵的世界观。当自我进入细微光明的阶段时,我直接体认这个神,或者发现自己与神合一了。但我仍然觉得灵魂与神是两个分开的实存。这便是细微光明的世界——灵魂与后人本的神之间仍然有微细的分别。接下来进入自性阶段时,这个分别就被打破了。你开体悟至高无上的统合。这便是自性阶段的世界——‘你即是它’。纯粹无二的觉性既然是万物的根基,一切反而就变得平常了。”这样的文字,要理解真是很难,而且给人“玄之又玄”的感觉。书里,到处都是这样艰深的表述,甚至比这还要艰深的也处处皆是。我知道,作者并不是在卖弄他的学识,他就是这样理解这些学术问题的,他就是这样在生活里“超越”世俗的。没有深厚的心理学素养,便很难理解他的表述。有些时候,我甚至认为,作者所讲述的他与崔雅的爱情故事、他与崔雅一起与搏斗的故事,只不过是他阐述他的理论的一个载体。对他的学识,对他的理论,我边似懂非懂地看,边暗自疑虑:这是不是我生活之内的学识,这学识对我这样的人究竟有什么意义。我无法通过灵修沿着他指的路一层一层地向上直走到“自性”,我也怀疑那些所谓的灵修方法。对书里所说的我无法理解的一切,我只能:我不懂,但你可能懂;我不认同,但你的信仰我却会尊重。对这个对我来说的未知领域,我充满尊敬。
墨荷:肯与崔雅的故事,充满了爱与恩宠,生与死神的较量,更有人性与神性的辉光!崔雅走后的著作,也很有点名堂!风雨读书,读得透,悟得彻!学习了
2015年10月30日
《生命册》是李佩甫“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全书以名“丢”的孤儿“我”为主线,既写故乡人故乡事,又写时代大潮下的芸芸众生和世事变迁。在“我”的故事之中,隔章为一位故乡人物立传,既串联一气,又独立成篇。“以简单写复杂,以黑暗照见光明”,“以欲望的轻为灵魂的重作证”。读来,令人震撼。
墨荷:没拜读过李佩甫的小说。谢谢风雨分享
风中的雨:李佩甫的小说里有一种深重的苦难,就是写灯红酒绿、莺歌燕舞,也有不可言说的苦难弥漫于文字里。这苦难,既有过往岁月里物质贫乏的艰辛困苦和因之导致的难顾廉耻,也有当下物欲横流人心不古和因之导致的道德沦丧。或许,正因为有这样的苦难,他的小说才显得厚重,令人难忘,引人深思。
avatar
rsjby
20楼
2015年11月5日
从维熙的《酒魂西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旧作。其借两瓶酒游历人间所见所闻所描绘出的世像虽有隔世之感,但其所谴责的丑恶、赞美的良善、表达的无奈,在当下依然历历,令人时而血脉贲张,时而颔首暗叹,时而心酸眼涩。其比中篇较长,比长篇不足的体量和魔幻的表达方式,注定其稍乏醇厚,略显单薄。
风中的雨:印象中,从维熙还是四十多岁的汉子,结果已然是八十多岁的老翁了。关于《酒魂西行》,上世纪发表后,“台湾《书讯》曾著文评论,说此小说颇似昔日漫画家丰子恺先生写过的《伍元的语》。丰子恺先生让五元纸币走家串巷,以此窥视人生;从先生将精灵之魂附于酒液之中,实属绝妙联想……”《酒魂西行》写20出市井戏,再现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变革大潮中的人性之变,其内容多为“鬼戏”,其人多为由人变异所成之“鬼”,其事多为社会异化之“阴暗面”。虽偶有美好的人性之光闪耀,但总体属“黑色幽默”。只是从先生终属文人,其对社会的了解终有差距,特别是对经济变革时期的一些事件描述或许是局限于篇幅的原因,看上去稍显单薄,甚至有些幼稚。用今天的眼光去看,那些个人物、故事、场境,真是小儿科之小儿科,难入纷乱现实之法眼。或许,这就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故事的原因。只是,他所写一切,都是我者所历经、见到亦或听说,所以,读起来虽有隔世之感,却也亲切。因之,随其悲而悲,喜而喜,恨而恨。
风中的雨:其第十二个故事“钞票变冥纸”最令人伤感。故事写一位因母亲住院无钱缴纳住院费而被迫偷窃的青年,好不容易“偷”到一回国人员的背包,但在兑换外币的过程中却被掉包,最后青年的母亲因无钱不能被救治而亡,青年也摸电自杀。底层人员生活的窘迫无奈和屋漏偏遭连夜雨的重重打击,医院背弃救死扶伤职责无钱不治病的现实困境,将两位良善的平民逼入绝境。青年为救母,沦为“偷”者,虽是第一次,但作者却无法给他找到更好的出路,于是,将其安排在母亲去逝的伤痛、自己沦为“偷”者的悔恨和对世界的彻底绝望里自杀。这样的安排,既是作者对人性缺陷嫉恶如仇的态度表达,也有作者对这类社会问题无法提出更好解决办法的无奈。我们不希冀文学创作者能解决所有问题,即使他们能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也并不一定就能真正解决问题,甚至往往充满学究气与书斋味,与社会现实相脱离。他们不可能医治社会之“病”。从文学创作者的职责来说,他们应该揭示人性中的丑恶与良善,发掘人性里可以照亮人世的光辉。社会之“病”应该交给政治家们去救治。读这个故事时,眼涩涩酸楚不已,心凄凄无法自持,真希望作者改变思路,重造故事,来点圆满,给偶然失足的孝子更好的出路,给身处困境的底层人员更多过上好日子的可能。
2015年11月12日
知刘心武大名已久,但他的作品认真读过的却很少很少。虽说对《人生有信》这本随笔标以“一箱旧年书信”,“摊开中国往事”有些不认同,但其文其情却读来亲切温润,确有大家风范。他交往的人,这些人的性情,从他的文字里慢慢溢出,逐渐凸显出饱含人情味的形体相貌,令人耳目一新,回望不已,顾盼再三。
风中的雨:作为新时期文学的风云人物,刘心武肯定是应写入文学史的人物。从《班主任》开始,就知道刘心武,他的《钟鼓楼》也买下来了,他“讲红”的书也堆在书柜里。而“三钗之谜”的系列小说是认真看过的。记得上世纪八十年,在成都读书的时候,《人民文学》1987年第一、二期合刊发表了马建的《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因涉民族关系,导致当期《人民文学》被紧急撤刊,而当时作为《人民文学》主编的刘心武因此被“挂起”,后被撤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怎么见过刘心武的著作面世,或许他如央视封杀陈佩斯一般被“封杀”了。刘心武的再次“红”起来,是他在百家讲坛“讲红”。说实话,我不太喜欢百家讲坛的节目,用刘心武的话来说:“电视节目属于通俗文化,虽然也要兼顾高级知识分子和文盲这两极,它所服务的对象还是一般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俗众……”虽然自己也就差不多是一文盲,但却不喜欢“服务对象”为“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俗众”的电视讲坛。所以,刘心武很红很火的“讲红”节目,我一集也没看。除此之外,还心生疑窦:作为著名作家,刘心武怎么跑去研究红学呢?是不是江郎才尽,不得而为之。所以在一篇名为《红楼梦杂谈》的文章里,我有些大不敬地说:“于是,标新立异者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人创立了一门与‘红学’并立的所谓‘秦学’。 这样的文学研究,与闹剧有何区别?”这个所谓的“还有人”里的那个人,就是指刘心武。这篇文章被《作家报》2008年6月30日刊载,当时我还暗自得意,自以为切中肯肇。但今天读了刘心武在《人生有信》所附的《我续〈红楼梦〉》一文,才知道:面对刘心武的“秦学”如我也者,大有人在;才明白:信口开河,责备一个人,是多么容易,是多么不公平。幸好,所谓《作家报》是份小报,刘心武不可能关注到我的文章。如果让他看到,真就贻笑大方了。在《人生有信》里,刘心武写了他与一些文坛前辈的书信往来与现实交往,那些人的名字,既熟悉:经常听到,经常在文学作品的作者栏里见到,书柜里书的封面上也赫赫地印着;又陌生:我不了解他们的生活,我不知道他们的性情,他们永远是耸立的高山,只能仰望,不可近观。但刘心武一写,冰心、林斤澜、蒋孔阳、吴组缃、谢冕、陈荒煤、宗璞、邵燕祥、马烽、孙犁、夏志清、余英时等人一下子就亲切得如行走在大街上的行人,可观可亲可触。所有篇什里,我最喜欢的竟然是《好一趟六合拳》;所有的人物,我最喜欢的竟然是由马烽引出来的并非文化人的佟玉坤。或许,君子之交淡如水,书里的文人相交,虽相知却疏于表达,而刘心武与司机佟玉坤的交往,却令人不仅心生暖意,而且如被人拥抱般心脉贲张。特别是刘心武被正式谈话免职,佟玉坤从作协院子最后一次送他回家,在“故宫东华门外的筒子河边”,“绿树下,他忽然化作一只苍鹰,展翅旋转,翻飞腾跃地,忽缓忽疾,刚柔相济,一气呵成,戛然而止,完成了一套六合拳。”这场景,饱含着的难以书写的深情厚意,这种送别的方式,看似世俗却又超越世俗,其中的深切的人文意味,岂是一般人所能想像,怎不令人动容。读《人生有信》,既可以读出刘心武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更可以读出历史变迁与人间真情。
忆雪飞:书的设计好古雅
风中的雨:昨天写完对《人生有信》那一星半点的感概后,一直有个词在我的脑子里盘旋。先是一点墨痕,慢慢洇染成一片,最后漫漶成灾,耿耿然挥之不去,梗梗然咳之不畅。刘心武是文学大家,谴词用句、谋篇布局都有他的章法。比如写谢冕一篇,就先是写了很长很长的故事,才点明所写的“人”是谁。所以,他的用词肯定有他的想法。但不管怎样,我却一直不能接受他在说电视观众时所用的“俗众”这个词。当然,最根本的是不能接受其中的“俗”字。其实,俗的原初意义并无不妥。许慎《说文解字》曰:“俗,习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俗谓土地所生习也,俗谓常所行与所恶也。汉地理志曰:凡民函五常之性,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情欲。谓之俗。”但随着时光流逝,“俗”之词性渐渐发生变化,有了“庸俗、不雅、缺乏修养的”的意思。苏轼有“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李白有“拨乱属膏圣,俗儒安可通”之说,“俗”字在很多时候,都不再是中性的,而是贬义了。正因为如此,看到刘心武的“俗众”一词,才觉得很不顺眼顺心,一直耿耿梗梗。一般来说,说到并不具备高深知识又不同于文盲的人时,日常是用“大众”一词,在正式的有一定政治性的场合则用很有中国味的“群众”一词。“俗众”很少听到。我不知道刘心武用这一词的原意,如果这个“俗”是“平凡、普通、一般”的意思,“俗众”一词也没什么大碍,无非是有点标新。但因其“俗”究竟取的是哪一个意思无法明了,所以令我平添许多纠结。读其书后半部分时,这个词总是在我脑里晃来荡去,驱之不去。看着刘心武写的那些不论从哪方面看都不属于“俗众”的人,想着刘心武本人肯定不是“俗众”的文学大家身份,我总觉得这个“俗”字特别刺眼,总认为如果刘心武用这个“俗”字并没有贬低“众”的意思,至少也有一丝居高临下的心态。看来,刘心武终究是大家,信手一字,就令我这样的读者想至天远,烦恼不断,真是厉害,岂能不佩服。写即此,一声长叹袭来:唉,读则读矣,何必深究,穷根究柢,烦恼生焉。
avatar
rsjby
21楼
2015年11月20日
读梁小斌的《翻皮球》,既艰难,因为他的每句话里都有深邃的意蕴,要求有与他同拍的理解力;更痛苦,因为无法准确领会他要传达的宏旨,衬托出你思想的贫乏与穷窘。他表述思想的笔触跳跃、灵动、难以捕捉,完全诗化的词句(一些篇章,分行添韵即是诗)应与他诗人的身份有关。书读完,却不明白书名由来。
风中的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知道梁小斌,在谢冕主编的《朦胧诗选》里,有他好几首诗,最出名的就是那首《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也是我还青春年少的时代,诗歌的感染力很容易就捕捉了我。我一方面沉醉在他的“宏大”里,敢将“中国”嵌入诗的题目里,一方面沉醉在他的韵律里,似懂非懂地读着、背着。那份沉醉,那份痴迷,那份对诗人的崇敬,今天忆起,依然心动。只是,时至今日,诗究竟写的是什么,却一点印象也没有。因为年岁的原因,现在已不读诗了,正好梁小斌就有一本随笔《翻皮球》,所以,翻开《翻皮球》,再读梁小斌诗之外的文字,还是有一丝激动与期盼。只是结果令人沮丧。梁小斌在书里回忆“这位英俊青年的煤箱里竟藏着禁书《安娜•卡列尼娜》,我从自家厨房门后偷了一块咸肉,与他交换这本书看,这本书对我来说,与其说不好看,还不如说看不懂。”梁小斌当年看《安娜•卡列尼娜》的感觉,就是现在我看《翻皮球》的感觉。其实,思想随笔也看过一些,奥勒留的《沉思录》、蒙田的《随笔录》,卢梭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沉思》、史铁生的《病隙碎笔》等,都能读懂其大意,都有点明白其想说的是什么。诗人的随笔,也读过一些,比如北岛的《失败之书》、《青灯》、《蓝房子》、《午夜之门》、《城门开》,其词句再怎么跳跃、灵动,却也能捕捉八九,明其要旨。但读《翻皮球》,对我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读完全书,我依然不太懂他表达的一切,甚至连他为什么取这样一个书名也不没弄清楚。很多年来读书,难以遇到这样的情况。面对梁小斌的《翻皮球》,面对这本“不能匆匆翻阅的书”,面对“他的诗歌曾经闪耀在星空,他的思想却因为自身的沉重而仍被埋葬”的梁小斌,面对“很多年后,你会因为自己阅读并拥有过一本梁小斌的著作而深感荣幸”的评价,我只能说:不管懂不懂,只要读过,也算是一种收获。
墨荷 回复 风中的雨:只要读过,也算是一种收获。换成我,若是读不懂,就会纠结下去,自己难以释怀。对于梁晓斌,我还是绕道而行。
风中的雨: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梁小斌) 那是十多年前,/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后来,我的钥匙丢了。/心灵,苦难的心灵,/不愿再流浪了,/我想回家,/打开抽屉、翻一翻我儿童时代的画片,/还看一看那夹在书页里的/翠绿的三叶草。/而且,/我还想打开书橱,/取出一本《海涅歌谣》,/我要去约会,/我向她举起这本书,/做为我向蓝天发出的/爱情的信号。/这一切,/这美好的一切都无法办到,/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天,又开始下雨,/我的钥匙啊,/你躺在哪里?/我想风雨腐蚀了你,/你已经锈迹斑斑了。/不,我不那样认为,/我要顽强地寻找,/希望能把你重新找到。/太阳啊,/你看见了我的钥匙了吗?/愿你的光芒,/为它热烈地照耀。/我在这广大的田野上行走,/我沿着心灵的足迹寻找,/那一切丢失了的,/我都在认真思考。/
墨荷 回复 风中的雨:我貌似也读到过他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朦胧,象征。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这首诗,对六七十年代生人,应该大多读过。
墨荷:周末愉快,一读到你的读后感,我就莫名地多了紧迫感,悔恨自己,追不上时间的脚步,书读的太少啊。
avatar
rsjby
22楼
2015年11月22日
《老子他说(续集)》秉承《老子他说》的思路与风格,对《道德经》之27至81章逐一解读、剖析。南怀瑾出身世代书香门第,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其解读信手拈来皆有深意,信口而出皆成文章,真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对深入理解《道德经》、把握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风中的雨:背完《道德经》,感觉自己对老子五千言的理解并不透彻,多为一知半解,偶有的一丝心得也支离破碎,不成体系。逡巡书橱,发现南怀瑾的《老子他说》,觉其肯定能帮助进一步深入理解《道德经》,乃取出读之。上世纪九十年代,南怀瑾很火,买了好几本他的书。翻看《老子他说》,为1991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我买的是1995年的第4版本。这书,放在书橱里将近二十年了,才来读。读完,才发现《老子他说》是不完全本,只是《道德经》1至26章的解读。在网上搜,搜到了《老子他说(续集)》,2010年东方出版社出版,我买到的是2015年第11版本。前后二十年,两本书连贯起来读,结合着《道德经》原文,行走在南怀瑾的天南海北、古今中外里,背诵《道德经》时那些一知半解稍感饱满,那些支离破碎略有补益,但体系不敢说,透彻亦不能言。对古典,总是希望自己只读原文,并不喜欢读解。但很可惜,生长在一个割断传统的时代里,对古典的学习本来就一鳞半爪,时断时续研习也是东一下西一下,积累有点,却不系统。因此,理解起它们来,自然就是管窥蠡测,只见其斑,难睹全貌。在这不堪与难堪里,再说什么“不喜欢解读”只能是空口白话,对牛弹琴,自欺欺人。所以,南怀瑾的书不得不读,读之有益。
风中的雨:不论走到什么地方,只要这个地方稍有点文化气息,都会看到老子和《道德经》的身影,这些影响是有形的。其实,对中华民族来说,老子和《道德经》更重要的影响还是无形的,这些影响早已通过几千年古人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入我们的血脉。只要是中国人,都无法摆脱老子及《道德经》里的规范与意识。很多时候,我们完全可以用老子及《道德经》的理论诠释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里的理念。和孔子的《论语》相比,老子的《道德经》有其明显的优势:一是系统性,大略地说,《道德经》上篇主要讲“道”这个万物本原,为体;下篇讲“德”这个人性中本质,为用。体用相辅相成,相契相合。二是精练度,《道德经》上下两篇,总共五千余字,用词精练,运句简略,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容易入心入脑,几乎没有多余的过度与赘述,是中国古文化的典范。对比《论语》与《道德经》,你还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论语》里的许多内容和这些内容所负载的观念,在《道德经》里都能找到影子。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经》应该是古中华文化的一个“源头”。当然,南怀瑾并不这样认为,在南怀瑾看来,《道德经》以及《论语》等等,都源自《易经》,《易经》才是中华文化的祖源。其实,这与说《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并无多大矛盾,《道德经》即使不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但其在承继《易经》的理念与体系上,也应该是最准确、最标准的。再加之《易经》之艰深,之“走板入荒腔”后被奉为命理圭臬,名为《易经》,其实却读之不易、难以理解的现实,也使《道德经》这“源头”地位更加凸显。所以,不论从哪个方面理解,要了解中华文化,都应该首先研读老子的《道德经》。
风中的雨:一日,与朋友偶然谈到宗教。朋友说:宗教之所以被称为宗教,有三个必备要件,一是要有上帝,二是要有场所,三是要有仪式。这个定义显然是西文所谓的“普世价值”下的定义。朋友又说:用这个定义来探究,中国没有宗教,甚至佛教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朋友目前是基督教信徒,自然会用以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教义为文化底蕴的西方文化的眼光来看待、评判世间的问题。虽然自己没有宗教信仰,暗自里也很佩服有宗教信仰的人,但我却不同意朋友的观点。西方的价值体系自有它的优势与长处,但也有它的缺隙与漏洞。仅从宗教与世俗的关系这一点来看,基督教就是与世俗政治结合得最为紧密的宗教,这与宗教应该有的超然于生活之上、专管“人”的灵魂的基调就是一种冲突。说到“上帝”,朋友说:它是一个无处不在,却又无法看见之所在。突然,我想到了老子的“道”。道,在老子那里,在传统文化中,不就是一个无处不在,却又无法看见之所在吗?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虽然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些“乱力怪神”的味道,有很多人间的实实在在的“人”升格为神,但其最核心的真昧却依然是无处不在却又无法看见的“道”。它也有场所,也有仪式,也有这么一个与“上帝”差不多的“道”。我问朋友:道教,算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呢?朋友说:不算,因为它供奉着许多偶像,因为它提倡人通过养气修身可以成神成仙。我迷惑了,在基督教的教堂里,不是也供奉着耶稣这么上帝之子受难的十字架吗?不是也有圣母玛利亚的塑像吗?耶稣不也是由“人”而“神”的吗?或许,是因为不懂宗教,没有深入到宗教里面去,才有这样混乱的思绪,才有这些无法自我解开的疑惑。的确,和佛教比起来,和道教比起来,基督教的体系更加严密,它训育人的办法就是:只要向善,只要信奉上帝,你就可以进入天堂,但你就是进入了天堂,你依然是“人”,是在天堂里的“人”,你最了不起就是成为“圣徒”,你永远也无法成为“神”。这样给“人”与“神”一个严格的界限,让人认识到自己的永远也无法弥补的不足,给人一个永远也无法达到境界,或许是有利于人的能动性的发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基督教教义的普及,对人类的进取精神发展是很有裨益的。其实,所有宗教教义也好,文化底蕴也好,都有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向善。只要能向善,就能成为好人。当你的心灵确实无法平静,总是充满许多纷扰你的思绪时,当你一心要了解人生的终极意义而不得其解时,宗教,或许是一种很好的皈依。只是,我现在已经找到了自己心绪纷乱时的解脱办法:看书,也没有了解人生的终极意义的愿望,所以,目前,宗教对我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我更愿意把宗教当成一种文化来看待,来学习。正如读老子的《道德经》不是为了研究道教教义一样,偶尔读读《圣经》,也不是为了探究其基督教教义。“上帝”也好,“道”也好,虽然可以一劳永逸地给我们心灵的平静,但终究是思想层面的东西;对于我这样还停留在物质层次的“俗人”,只适合远观,还是不要近亵为好。
小虫儿:雨哥看书很用力 赞
avatar
rsjby
23楼
2015年12月7日
陈舜臣的《西域余闻》前半部以丝绸之路的文物为主轴,考证详实,属严谨的历史学著述。后半部分以西域的风土人情为切入点,信笔由缰,是随情随性的漫淡随笔。西域包括今新疆、阿富汗、伊朗等大片区域,被西方视角称之为“中亚”,曾经是东西文化交汇充满异域异族风情之地。读《西域余闻》,有梦回汉唐之恍惚。
风中的雨:印象中的西域,既是“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的,也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西域的风土人情,景色习俗,都迥异于中原,与汉域大不相同。西域有无法准确界定的辽阔疆界,有许多不知其何来的民族与人种,有仿佛只应存在于传说里的掌故,有数不清的“走马灯”般建立消亡的国家。高山的皑皑白雪,低谷的茫茫草原,还有那漫漫黄沙,使西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那些消失的国度、文化,湮没于沙漠之中的城市、歌舞,被后人通过考古发掘重新拾起的一切,都在述说历史上它的繁盛与昌荣。站在汉文化的角度看西域,其历史大略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是探索期,主要是两汉特别是西汉时期,中原汉文化对西域有了解的愿望,而且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发现了许多与汉文化互补的文化因子;二是融合期,主要是隋唐特别是盛唐时期,汉族中央政府的势力深入到西域全境,盛唐国力富强、文化发达,吸引了许多西方来客,西域地界民族交往空前繁荣,民族融汇日新月异;三是占领期,主要是大元朝时期,蒙古铁骑越过西域席卷现在的中东甚至东欧,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以汉文化为主调的蒙古文化散播四方;四是没落期,主要是明清及其以后,随着元朝中央政府的崩溃,西域地方四分五裂,再加之航海事业的发展,新航道的开辟,其东西方交通孔道之地位日渐下降,最终被海路所取代。陈舜臣的《西域余闻》,并不做枯燥的历史考证,也不注意引经据典,用轻松的随笔笔调,将历史上的西域再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西域余闻》这个书名在我这里,有两种解释:一是作者听到的西域掌故,“余”者,“我”也;一是关于西域的其他传说,“余”者,“他”也。不管是以“我”为中心的前者,还是作者“他”者旁观的后者,其主旨都是西域,书里的一切都是关于西域的。有时,喜欢陈舜臣的这种笔法,因为读起来不费劲,很轻松随意。但有时也有些不喜欢,觉得叙述历史太过轻松,很多地方浅尝辄止,读起来不够味,还想了解更多的东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西域余闻》是本通俗读物,不应算是历史学专著。
风中的雨:中原中央政府与西域的关系,大体上讲,是一个渐密切、逐步疏离的过程。两汉时期,汉朝中央政府为应对北方强大的匈奴民族的威胁,对西域诸国采取的是结盟政策,只要不支持匈奴,都是中央政府的朋友。西汉时期的张骞、东汉时期的班超,都是奉命出使西域、寻求盟友的使臣。相应地,此时的西域诸国一方面慑于汉朝中央政府的强大、一方面倾慕汉文化的丰厚深邃,多选择与汉朝政府结盟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公元前60年,汉朝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其主要职责是守境守土,协调西域诸国间的矛盾与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地方的社会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此时,西域诸国虽然都对汉朝中央政府称臣纳贡,但中央政府对西域诸国的内政都不加干涉,其承继也多是在其自行确定后,中央政府加以追认。中央政府虽然已将西域纳入了大一统的架构之下,但从实质上讲,依然是一种结盟关系,与在的英联邦国家与大英帝国的关系有些相像。到隋唐时期,特别是盛唐时期,唐朝中央政府对西域采取的是控制策略。公元640年,唐朝中央政府在西域设安西都护府,统辖安西四镇:龟兹、疏勒、于阗、碎叶,辖境相当今新疆及哈萨克东部、吉尔吉斯北部楚河流域。公元702年,北庭都护府设立,管辖原安西大都护府所辖天山北路、热海以西的西突厥故地,安西大都护府只管辖天山南路、葱岭以东的地区。公元810年左右,唐朝中央政府因安史之乱无力西顾,失去对西域的控制。安西都护府存续期间,是中原中央政府与西域关系最为密切的时期。虽经常有外力侵扰和民族冲突,但丝绸之路总体平安,经此路由西而东的“异族”不断进入大唐帝国,随之而来的文化、工艺、技术及至宗教,导致中西方的大融合,使唐朝呈现出包容百家、纳汇东西的大帝国气象。这一时期的西域,虽属唐王朝的“王土王臣”,但依然有其相当的独立性。到了元朝,中央政府对西域采取的占领策略。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亲率20万大军西征,次年攻灭阿姆河下游的花利子模,兼并了中亚地区。统一西域后,蒙古大军又越过高加索山,进入钦察草原,打败俄罗斯联军,占领了南俄钦察草原。然后在高昌、别失八里、阿力麻里、哈实哈尔、叶尔羌、斡端等地设地方最高长官:达鲁花赤,监治西域各地。兼并中亚和南俄以后,成吉思汗分封四子,长子术赤分得钦察草原;次子察合台分得伊犁河流域、河中地区、焉耆以西直到咸海地区;三子窝阔台分得天山北路的塔城、额敏、和布克赛尔、阿勒泰等地和蒙古高原西部;幼子拖雷继承成吉思汗领地,即蒙古中心地区。高昌作为属国,亦都护的领土予以保留。1251年,蒙哥汗继位,又设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管理天山南北畏兀尔地;设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管理阿姆河以南地区。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1271年,元朝建立。忽必烈主张更改蒙古旧制,采行汉法,建立与中原经济相适应的中央集权制封建政权,遭到了窝阔台孙海都和察合台后裔笃哇的武装反抗。为了对付海都、笃哇的反叛和加强对西域的控制,采取了一系列军政措施,行政上:忽必烈令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并建阿力麻里行省,统辖伊犁地区。1281年,改畏兀尔断事官为北庭都护府。接着在别失八里行省之下设置了别失八里、哈喇火州、斡端三个宣慰司,统管南、北疆的政务。军事上:1282年,设阿力麻里元帅府,领天山北路;后又设别失八里元帅府,领天山南路。1295年,又设曲先塔林、北庭都元帅府,分统天山南北军务。除了设置上述机构,元政府还采取了如下一些管辖西域的措施,如:设驿站,以加强情报和号令的传递;定赋税,令畏兀尔境内计亩纳税;设交钞库,管理流通的钞票;设提刑按察司,掌管刑狱;设哈赞忽咱,主管户籍。此时,西域境内,再无独立国家,其军政、民政、赋税均纳入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到此时,西域已经成为中央政府的领土了。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对西域的控制力减弱,中央政府对传统意义上的大西域已无能为力。还好,清朝总算勉强保住了新疆这一大片原属西域之境,并传至今天。
2015年12月11日
与其写苦难的大部分作品不同,阎连科在《北京,最后的纪念》里柔软温暖的笔触令人耳目一新。他“最奢靡的诗栖生活”的711号园姿态万千,美不胜收:路草林木,矮山浅湖,飞鸟走兽,蚊虫花蔬等等,在他笔下都显出其自然自在的生命与意趣。有不尽的爱意馨香从文字溢出,沁人心脾,历久弥香,永不消散。
风中的雨:阎连科的《北京,最后的纪念》有一个副署:我和711号园。这是阎连科为他曾经租住的北京西南四环近旁的一个曾经先后名为“花乡公园”、“花乡森林公园”,被阎连科称为711号园的园子所写的一部传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本自然主义的散文随笔,除作者饱满的深情、细腻的文笔外,其对自然的尊崇与敬仰,对除人类之外的其他生灵的尊重与理解更令人心动神驰。从梭罗开始,自然主义的书写不绝如缕,反思人类自视“万物灵长”、“上帝选民”,毫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吞噬自然禀赋的行为的自然主义,以尊重、爱护、保护自然为主旨,提倡节制人欲,确保地球成为人类真正的“诗意的栖居”。同是自然主义的书写,比较梭罗的《瓦尔登湖》和阎连科的《北京,最后的纪念》很有趣味。梭罗作为自然主义书写的鼻祖,更注重的是其主旨的传达,希望通过《瓦尔登湖》建立起一个影响深远的体系,所以,《瓦尔登湖》读起来就有些艰深、枯燥,有一种文学之外的哲学在里面。而阎连科更注重的或许是情绪的宣泄,是对最终被毁的711号园的怀念与留恋,所以,写起来更深情、更激越,文笔更流畅、更优美,更适合阅读。对我而言,虽然明知《北京,最后的纪念》在文学上和自然主义书写的里程上都不可能和《瓦尔登湖》相提并论,但我却依然更喜欢《北京,最后的纪念》一些。这,或许是我的人文素养和理论层次所决定的。
avatar
rsjby
24楼
2015年12月16日
读《1894,悲情李鸿章》,沉浸在悲痛与义愤里。这段历史埋于内心深处,不想不愿翻捡。祝勇此书撷此一年,专注于李鸿章,写风云际会、情势陡变下李鸿章之无奈之悲哀。这悲哀,岂是李鸿章一人之悲哀,也是我中华之大悲哀。只是,这悲哀并未止步于1894,而一直延续到1937;遥望东海,茫然不知其何日可止。
风中的雨:对于国人来说,晚清历史,是痛史。胡绳所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曾对这段历史进行过比较细致的描述,虽属理论先行的著作,但其基本史实却无可厚非。在此书里,胡绳认为:1840年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是大清帝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始,而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则标志着大清帝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总之一句话: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大清帝国所代表的大中华每况日下,一日不如一日,有日薄西山陷入万劫不覆之地之势。胡绳著作重在揭露“西方列强”的毫无道义、以强凌弱与满清政府的顸颟无知、卖国求荣。读其著作,会产生一种无可名状的痛恨,既痛恨“西方列强”,也痛恨满清政府。从某种意义上讲,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一部中外关系史,是一部自述痛苦与悲哀的历史,有点自内向外而更重视“外”的味道。与胡绳不同,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所讲述的历史的时间维度虽与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完全重叠,但其讲述的方法与视角却异同霄壤。唐德刚的历史有很浓重的私家治史味道,站在旁观的角度,不受理论的约束,也无阶级的道德评判,比较客观地从“内”的方面讲述晚清政府、精英人士、国内民众欲拯帝国颓势的探索、努力及失败。读此著作所产生的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浓烈悲情,对那个苟延残喘行将就木的满清帝国,对受尽凌辱勉力挣扎的精英人士充满深深的同情,对它和他们所进行的努力暗自里有一丝敬佩,对它和他们的失败则有说不尽的遗憾。两相比较,更喜欢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而甲午战争,都是两书的重点之一。纵观晚清历史,甲午战争可以说是敲响了满清政府的丧钟,其对大中华的影响之大不论强调到什么程度都不为过。祝勇的书里有一句话:“甲午战争让西文列强看到清政府的软弱、腐败,从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侵略近代中国的列强中,日本是最令人可恨的国度,其可恨不仅仅在于其对“老师”的凌辱,更在于其军队的残暴本性。日本民族见人就鞠躬的谦恭有礼,只是一种表面的态度,其骨子里是毫无人道的凶残。在甲午战争中,很多著作都谴责日本舰队先在丰岛附近的不宣而战、后在大东沟悬挂美国国旗欺瞒于北洋水师。其实,对这两点,我并无多大看法,中华民族很早很早在《孙子兵法•计篇》就有“兵者,诡道也”的说法。在涉及国家利益的战争面前,道德也好,正义也好,都是虚妄不经的玩意。更何况日本这样一个本来就无道德道义可言的国家,你希望它给你讲什么道德道义,岂不是对牛弹琴?整个甲午战争中,我最恨日本的是旅顺的屠城事件。祝勇在书里记述:“屠杀开始于1894年11月21日,4天之后,这座城市只剩下了36名中国人——日军之所以没有杀掉他们,是为了留下他们以便掩埋尸体。”这样大规模的屠杀,不可能是个体行为,绝对应该是军队的整体行动。再看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我们就可以窥见日本民族骨子里的残暴。不管它的体制怎么变化,不管它现在自称多么“民主”,也不管它的民众老是鞠躬,它就是一个残暴的民族。你可以把它的国民分为军国主义分子、普通民众,把所有罪责加到军国主义分子头上,但它的民族本性永远也无法更改。所以,遥望东海,我除了警惕,还是警惕;除了仇恨,还是仇恨。与这样的民族和解,无异于与虎谋皮,肯定不会有好结果。再说李鸿章,祝勇在书的封底上罗列了四种对他的评价:左宗棠说他“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孙中山赞他“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梁启超称他为“中国近四十年第一流紧要人物”;西方国家评价他是“全世界在十九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对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的一切一切,“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颇有感慨地引用西方报纸的评论说:‘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只此一句,足见李鸿章之于满清政府、之于当时的大中华、甚至之于当时的世界,处于什么地位及此地位的尴尬与难堪。其悲情,或许源于此。1985年4月,李鸿章抵达日本马关,写过一首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路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征旗大将坛。寰海尘氛纷未已,诸君莫作等闲看。此诗可从一个侧面诠释李鸿章在整个甲午战争中的悲愤情绪与无奈心境。只凭此,我便对李鸿章多了无尽的高看与敬佩。
2015年12月21日
梁晓声是我尊敬的作家,他在知青文学领域的成就,应无从比肩。但“窝藏书系”里的《恰同学年少》,却令人失望。除少数几篇写得情深意重、读来心动外,其余作品难以与其著名作家之身份相匹。随笔、散文、信件、随想、问题解答罗列书中,体例混乱不堪,无一主旨统领全书。读之,仿佛踱入乡村“杂货铺”。
2015年12月30日
《鱼游小巷》里的张承志与《心灵史》里的张承志一样:愤世嫉俗、激烈“极端”、虔诚深邃。他的文字与思想很有鲁迅犀利的味道,他对革命、资本主义、穆斯林等等有他自己始终如一坚持不变的认识。这些认识可能很“左”,可能很刺激你平和的神经,但它却是一种存在,一种奇特而神秘、深刻而血性的存在。
2015年12月31日
《米格尔街》应该是奈保尔的成名作。米格尔街是特立尼达西班牙港的一条小街,这里生活着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类似传记的特写,令十六个人物从奈保尔的笔下渐渐凸显出来,鲜活地站在眼前。米格尔街的众生相既有二战特立尼达的时期地域特色,又充满任何时期地域底层生活的热闹生动与苦痛悲凉,读着心动不已。
avatar
rsjby
25楼
将2014年的“蛀书记”也补发出来。
avatar
rsjby
26楼
2014年5月15日
读王鼎钧《左心房漩涡》,读得似懂非懂,难求甚解。书里提到的事,笔端流出的情,字句蕴含的意,可意会,难言说,正有灵犀仿佛相通,却突如白云苍狗消散。面对別人文字曾有的那么一点阅读自信,突然显得苍白,白得贫乏,白如无血无生命的肌肤。文字高下,并非公婆争理,鲁鱼亥豕,终能判别。
墨荷:有了灵犀相通足矣。
2014年5月16日
马勇的《清亡启示录》是中信出版社“思享家”系列图书之一,很喜欢这个系列,觉其很有人文底蕴和学理深度。但马书却令人失望:体例零乱,史实简陋,叙述重复累赘,见识只及表皮,缺乏“启示录”应有的条理与厚重,很适合他在前言自谦的那个“小”字。这样的书,不值得“读”,不适宜“看”,只配翻翻。
2014年5月19日
《白鱼解字》是《流沙河认字》的手书影印本。以前读过《流沙河认字》,再读《白鱼解字》并不觉得重复,反而觉得新鲜:一是流沙河的手书小楷很秀气,饱含传统人文韵味;二是手书的甲金篆文比铅印出来的更形象更真切;三是涂改添加删节原汁原味,可读出其撰写的思路。喜欢这书,内容好,形式也好。
向杰:你读了多少书啊?我总觉得时间不够,读书特慢。那个俞洪敏90天读60本书,真不知道它是怎么做到的。
2014年5月20日
许纪霖的《中国,何以文明》是想为“已经”富强的中国开出步入文明的药方,既有深度的纯理论探讨,又有对现实困境的解赎。读的感觉很奇怪:似懂非懂处往往会心一笑,如挠奇痒般舒心;豁然开朗时却又茫然无措,不知其方是否有效。但不管怎样,它可以调动思维,让人向往并靠近“形而上”,读且思考着!
墨荷:向上。这是火箭速度看书?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事不多,就看书。
墨荷 回复 风中的雨:写字也别忘记了哈。
2014年5月31日
史景迁的《康熙》表面只是康熙圣谕的节录,其实却是一部严谨的历史著作。它不是线性的,不以时间为序,也不用穿插笔法,而是从游、治、思等几个剖面书写康熙。它不重事功,不渲染康熙的文韬武略,而刻意精心探寻其内心悸动,将其还愿为皇位上的“人”。和某些过眼大作相比,其深读性强过何止千百!
avatar
rsjby
27楼
2014年6月2日
金宇澄的《繁花》有两个叙事起点:一过往,一现在,渐行渐近,终至合一。小说通篇对话,旁观的描述少至几无。上海俚语随手拈来,运用自如。看宏观:写事功事件市井,为江山革故后的上海立传;细微里:写人情人性人生,有无意为情刻骨、欲觅真心却假的震撼。海派韵味浓郁醇厚,可谓经典,值得一读。
墨荷 : 中肯,有暇也读读。
2014年6月3日
高尔泰的《草色连云》应该是他去国后在国内印行的第二部文集。和《寻找家园》比较,其物理厚度,笔触所涉猎的范围,文字里隐含的人文信息,都要单薄单一得多。可见,去国者的书写确有无法弥补的缺憾:离开了与文字息息关联的文化语境和生活氛围,展示给故国的,便只能是异国生活经历和情调见闻了。
墨荷 : 估计少了厚重的文化之根。
2014年6月5日
徐晓的《半生为人》主要写她的七八十年代和她所见所知所感。对参与过《今天》的徐晓,对她笔下的北岛、史铁生等,有无由的敬重。书中最好的篇目,应该是写其丈夫周眉英和亦师亦友之赵一凡的文章,琐碎却真实的生活,痛入骨髓的深情和鞭辟入里的思考,令书写者与被书写者活灵活现地展现于读者眼前。
小虫儿 : 嗯 爱一个人能爱多久
风中的雨 回复 小虫儿 : 这手机上写不出那个mei字,只好用眉毛之眉代替了。
墨荷 : 又是一个不知道的作家。徐晓,借她的视角看看诗人嘻嘻。谢谢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 : 感觉非作家,乃文人。
墨荷 回复 风中的雨 : 馆里木有她的作品。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 : 好像公开发行的就一本《半生为人》。
墨荷 回复 风中的雨 : 好
2014年6月12日
刀尔登的《旧山河》写历史掌故,其书写之人有史迹,语有出处,事有鸿泥,注意的细节和人情,非一般历史可见可触。但他并不满足于探微究末,也非真心爬疏“小历史”,而是用略有春秋意味的笔法,去发掘微言后的大义。可惜其大义零散无系统,所以其文也只能停留于杂文层面,无法更上层楼。
2014年6月16日
王强的《读书毁了我》是一本关于书的书,有读后感、购书记、书轶事等内容。全书的关键是毁,毁掉的是原有的我,成就的是全新的我。作为新东方的合伙人,他有实力买下任何想买的书。杞人忧天地想:买那么多上百卷的文集,是读还是藏?因为不懂外语,所以很不喜欢书中的英文,觉其是在吊书袋。
风中的雨 : 美国人琳莎•施瓦茨也写过一本关于书的书,李斯翻译时也定名为《读书毁了我》。其书在美国引发尖锐讨论:书,读还是不读?
2014年6月17日
余秋雨的《极端之美》写昆曲、普洱茶、书法。在他看来,此三,为中华文化之“极端”,为最“美”。听过市井昆曲,喝过粗糙普洱,看过拓本书法,除觉张旭的狂草龙飞凤舞触目惊心外,其余感觉平平,难以体会其中之“美”。深思乃知:自己的传统文化积淀太浅,品鉴其美的水平太差。叹曰:憾之甚也!
2014年6月22日
读阿来的《瞻对》,不知道是在读历史学术,还是在读文学小说。瞻对以弹丸之地,有清一代,使朝廷六次出兵,屡战屡衅。虽有民族、宗族的因素,但其民风强悍可见一斑,喻之为“铁疙瘩”可谓名符其实。阿来曰:铁疙瘩经千锤百炼,终于融化。瞻对所属,现名新龙,是否如阿来所说已经融化,不得而知。
2014年6月24日
在《看不见的城市》里,卡尔维诺写到很多城市。作为实体与具象,你无法找到它们;但作为概念与意象,它们就在你的身边。你可以从每座城市抽离出一个城市品格,将其组合再造,重塑一座完全自己的城市。从古到今的城市万象乃至生命万象,在这本说不清是什么体裁而只能称之为书的书里鲜活地展现出来。
2014年6月25日
《小艾,爸爸特别特別地想你》是漫画家丁午69年至72年下放河南黄湖干校期间“画”给在北京的女儿小艾的信。这些信,体现出作者的舐犊深情,透露了独具特色的时代人文信息,可窥见今人难以理解的世事人情。作者笑着将自己的日子画给女儿,其语句图画的确令人难以忍俊,但笑着笑着却莫明其妙地想哭。
avatar
rsjby
28楼
2014年7月2日
阎连科的《炸裂志》是在为城镇化画像。虽然炸裂本为乡土,但其已炸裂为城,所以小说书写的应是城。作为立足乡土的作家,突然深度锲入城的描绘,应有其可昭告大众的目的。炸裂之炸裂,既是文学的抽象,更是现实的具象。其志书的体例,不仅是小说形式的创新与探索,也有其书写历史的暗示与隐喻。
墨荷:这类志,我看不进去呢。
风中的雨:城镇化固然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但也会毁灭许多美好的东西。
2014年7月23日
在《为什么读经典》里,卡尔维诺从古典逡巡至他所处的时代,撷取几十位对他影响至深的作家及其作品,从作家的立场对他(它)们进行评判。这些评判既是文学的,更是学术的。书中提到的作家作品,有熟悉的,有知道的,有初次听说的。对他的评判,有的感同身受,有的一知半解,有的不知所云。
2014年7月23日
茅海建的《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是严肃的史学著作。如作者言:“史料的发现真是让人惊心动魄”,戊戌年的北京与武汉湖南,光绪康梁特别是张之洞、陈宝箴等,随文字重生、重演历史。信函往来中的政治风云,文字组合后可以窥探的机锋,令一切生动。读之,不得不屡兴“如果”之叹。
avatar
rsjby
29楼
2014年8月2日
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写中年人的“情感”危机,探讨一个敏感的话题:爱情能否长期保鲜?为什么当初的深爱会被婚姻日渐磨蚀?小说中的男女主人翁因为担心其“爱情”日久变质,而相约在最爱之时自杀身亡。这是本情爱小说,大量性的描写,使人迷糊:男女主人翁的难分难舍而至自杀,是因为爱,还是性?
小虫儿:莫非这两个能分的很清的?
墨荷:更多的是性的吸引,而非精神之恋。
小虫儿:soulmate的比例确实比bedmate少。
风中的雨 回复 小虫儿:应该是这样的。
2014年8月22日
渡边纯一的《复乐园》写老年人的“情感”生活。渡边的“情感”总是如此:情绪的成份少,生理的成份多。描述之外有很多议论:日本与欧美(特別是荷兰)相比,在老年性生活方面的观念太保守。《失乐园》认为婚姻无法保爱情之鲜,而《复乐园》认为爱情必须走向婚姻。噫,“失”而“复”得,退却否?进步乎?
2014年8月24日
梁衡的散文集《觅渡》分四个专题。大情大理写党,青史如镜写史,山川如我写景,理性人生写悟。知道梁衡是因为读了他写瞿秋白的《觅渡,觅渡,渡何处?》喜欢他大气的笔法,高远的视野,鞭辟的分析,喜欢他笔下文弱而坚强且为人的瞿秋白。全书读完,几十篇文,依然觉得此篇最好,怪不得他以《觅渡》名书。
小虫儿:才读了《多余的话》 这是我能看得懂一点点的离骚么?
风中的雨 回复 小虫儿:对《多余的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中“革命”之外的“人性”,却是那个年代革命者中很少见到的。这,或许便是它不同一般的意义。
avatar
rsjby
30楼
2014年9月3日
梁衡自称《洗尘》为《觅渡》之二。这本散文集分类与《觅渡》差不多,只多了为官为政、为艺为文两个版块。篇幅虽厚于《觅渡》,文质却无法与其比肩。其文初读气势不凡,再读重复者多,久品渐如嚼蜡,季羡林“政治散文”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其落选今年鲁奖,应为意中事,不知作者为何悻悻然。
风中的雨 : 当然,其中也有好文,但不多,其启发意义或如梁衡本人所说“令读者激动”的地方不多,而说教训导的地方比比皆是,感觉可能作者为官后所作的原因。
墨荷 : 我没读过梁衡文章,没有话语权,看看。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 : 《觅渡》里有很多篇值得认真读。比如写瞿秋白的《觅渡,觅渡,渡何处》就是难得的好文。我当初读了此文,一下子记住了梁衡。
墨荷 回复 风中的雨 : 好,明天 去 馆里寻出来谢谢推荐。
墨荷 : 呜呜。只有洗尘,没有觅渡啊。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 : 网上可搜到相关文章。
2014年9月11日
杨奎松的《民国人物过眼录》一如他的其他史著,严谨厚重,耐读耐思。对史实的探求,事件的还原,人物性格的把控,都颇有学术深度和专业水准,令读者与他一道拔疏寻觅,体悟受益。但文集的“历史纪实”部分,却突然文风一变,与其他文章风格迥异,颇似叶永烈“红色纪实”系列的想当然,遗憾之至。
2014年9月23日
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是一本打破小说固有界限的辞典小说。作者从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不同视角,书写其臆造的“哈扎尔”民族,对历史、宗教、语言、梦等人类文化最基本的问题进行精深阐释。读之,恍惚中有惊喜,惊喜后又茫然,茫然时天光乍现,天光边云遮雾罩……谓之迷宫,确然!
2014年9月25日
《洗澡之后》开本很小,很薄。虽是《洗澡》的续集,“人物依旧”,但“事情却完全不同”。笔触淡雅宁静,高远脱尘,直抵传统文化有情人终成眷属之核心,令人触摸到难得的善与美。杨绛强调:“谁也别想再写什么续集了。”“谁还想写什么续集,没门儿了!”语虽戏谑,但其意深远,可窥先生爱羽之挚之切。
墨荷 : 这仨,也算文学圈里的典范了。杨绛老师的文,接地气,生活化,但我缺点耐心,总感觉,她的文字多了些琐碎,精美不足。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 : 从生活里提拣出精美,或许是为文的一个层次;从精美再返璞归真,或许是更高的一个层次呢!
墨荷 回复 风中的雨 : 生活中来的精美再返璞归真,是个渐进式 回环提升的写作高峰,值得期待和攀升。杨老的文,基本读过了,《洗澡之后》,有待学习。谢谢风雨。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 : 我瞎讲一气,乱说三阵。
2014年9月30日
因为《国画》,一直在意王跃文,他的书几乎全读过。《爱历元年》故事引人,结构精巧。但最打动人的,还是其中令人激荡不已的情绪波涛。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吗?仿佛是。但生活却总是悄悄渗入,攻城掠地,令人不知所措。虽不应将爱情与生活对立起来,但或许,爱情真只是生活之小部,生活才是人生的全部。
涂鸦 : 但是生活中却不能缺失爱情这一小部呢 就像大脑 占身体小部 却是不能缺少的 我之见
风中的雨 回复 涂鸦 : 也看过这书?难得的好小说,值得一看。
小虫儿 : 只看过他的大清相国 听你这么一说 再瞧瞧去 呵
风中的雨 回复 小虫儿 : 国画和爱历元年都比大清相国好。特別是国画,可谓经典。
墨荷 : 又是没看的图书。生活也包括爱情吧?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 : 才出不久的新书,不知馆里有没有。
墨荷 回复 风中的雨 : 嗯。国庆快乐
avatar
rsjby
31楼
2014年10月6日
王安忆的《天香》表面写家族兴衰,其实写“沪绣”从无到有,更深层写上海由荒僻而繁荣由商贾浮躁而厚重人文。小说取女性的视角,通过细腻入微的场景、出神入化的心理、由情入性的情绪描绘,揭示“沪绣”由民间进入休闲到达使用、由技用渗入文化升达理性的历程,展现了中晚明上海的风生水起,渐成气候。
2014年10月12日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的高华的《历史笔记》第一卷两个专题。第一编“革命、内战与民族主义”“分论国民党共产党两党1949年前各自的历史。”第二编“断裂与延续”“主要论及毛泽东公对代,内容涵盖了多个历史事件。”虽大部分篇目读过,但此次读到的是未节的全本,嚼之再三,不觉重复,亦如初见,确有新斩。
2014年10月17日
张新颖的《沈从文的后半生》是兼具传记和年谱特质的作品,呈现的是沈从文“半生的经历”和“他在生活和精神上持久的磨难史”。虽然作者“希望能够思考一个人和他身处的时代、社可能构成什么样的关系”,但于普通读者来说,能从作者引证的大量沈从文的文字资料中,理解并深入沈从文内心之一二,就足够了。
小虫儿 : 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了 没买哈 看过他的古人的胡子 ,36年37年38年 那时候后的针砭时弊的相当真挚和犀利
风中的雨 回复 小虫儿 : 一直以为建国后沈不再为文只单纯为负气与绝决,其进入杂文物是无奈与被迫。现在才知道:一切,并非那么简单,也不是非此即彼。
小虫儿 回复 风中的雨 : 恩一个人心里的热切和清明 算是一种浩然之气吧
风中的雨 回复 小虫儿 : 张兆和说:“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可知:理解一个人,真是太难了。
风中的雨 : “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庄子和孔子的这两句话很得沈从文喜欢。
2014年10月27日
昆德拉的《庆祝无意义》是他的新作。在中文的文学世界里,昆德拉是个异数:其书印数动辄几十万。《庆祝无意义》中文版七月首印,九月就再版。但它要表达什么呢?真诚与虚假,存在与虚无,生命的偶然与命运的永恒,现实的伟业事功之庄严宏大与其在历史的大视野下之可笑无意义?读之,混沌迷糊不得其解。
墨荷 : 仰视昆德拉,也仰视风雨,又看了新书。
李颖红 : 他的书是有这种感觉!
2014年10月29日
《杂花生树》是叶兆言撰写的与文化文人有关的随笔集。写文人评作品述经历解流变,既探求文人的风骨又详解作品的内涵,既有自身的阅读与感悟又有旁观的思考与感概。文笔生动:信马由缰,娓娓而道;引文贴切:信手拈来,妙趣横生;思索深邃:信步而行,真抵核心。浓郁的书卷气,从字里行间溢出,直扑人眼。
风中的雨 : 很喜欢自序里的段话:多少年来贪得无厌,书一本接一本买,一本接一本看,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活脱是个不明白事理的土财主。书多也会成为一种拖累,阅读往往只是一种习惯。好在清理旧书可以重温过去,可以抚摸历史,……
墨荷 : 风雨成了书财主了。阅读是习惯。我也坚持
2014年10月30日
陈徒手的《故国人民有所思》写俞平伯、王瑶、傅鹰、周培源、贺麟、马寅初、汤用彤、冯友兰、冯定、蔡旭、陈垣11位教授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的思想改造,展示“荒唐、可怕、压抑的时代气氛”,让读者体会学者“苦涩、痛楚、复杂的隐秘心境”。读之唏嘘不已:斯文扫地,杀伐即至,更痛苦的历程还在后面!
avatar
rsjby
32楼
2014年11月3日
《群莺乱飞》的内容集中于文化的独特子集:文学。叶兆言信笔写来,如数家珍。说作家,多父辈友朋:高晓生,陆文夫,汪曾祺,林斤澜。评作品,均国外经典:《唐吉诃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九三年》,《人间喜剧》,《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现代中国小说全学习西方的论断,令人茫然不甘却也无奈。
风中的雨:叶说:很显然,现代中国小说离开了外国小说,根本没办法深谈,这就仿佛在佛教影响下,我们一本正经谈禅,谈出世,因为习惯,自以为就是纯粹的东方情调,是纯粹的本土文化,其实说穿了,都是西化的结果,只不过这次来自西方的影响更早一些而已。
风中的雨:叶兆言并不是叶至诚的亲生儿子,也就不是叶圣陶的亲孙子。原以为他成为作家是家族遗传,不确。但他从小在这么一个文化人文的环境里成长,所受的熏陶是无法言说的,遗传不确,继承却是肯定的,日积月累,自然儒雅沉静,大气非凡。
风中的雨:鲁迅也说:我的每篇小说都有母本。估计也只有鲁迅才会如此谦虚而又坦然地公开自己写作的模仿和学习。
2014年11月6日
《大河湾》是奈保尔1978年完成的长篇小说,被《纽约时报》称为“20世纪100部最佳英语小说”。小说以一位印度裔外国人的眼光见证一个非洲小镇殖民后的衰败,繁荣,再衰败,以此概括上世纪六十年代非洲的动荡。小说主人翁弥漫于字里行间的不知所措,无处可去的焦虑,幻灭或许便是当代非洲的写照。
风中的雨:78年的作品中对人性深刻的分析,今天读来依然令人震撼。或许,这就是叶兆言所谓的离开西方无从谈中国现当代小说。虽然奈保尔并非正宗的西方人,但其笔下的核心价值却是完全欧美的。
2014年11月6日
高华的《历史笔记》第二卷包括《从“大破”走向“大立”:文革中的“新生事物”》和《读书有感》两个专题。除在《革命年代》里读过几篇外,其余均为初见。作者对当代史的,深刻冷峻剖析,剖析里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殷切的人道关怀,令人思之再三。可惜天不假年,高华盛年而逝,欲读类似史著,不知何处何时。
风中的雨:高华史著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冷峻,二是深刻。 冷峻的基础是客观公正。高华叙述历史,虽不可避免地有主观因素,却并无强烈的情感色彩,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预设褒贬,更不“一边倒”。叙事娓娓,评判铿铿,是为是,非为非,不为“圣”溢功诿过,不为“恶”添丑加罪,不用春秋笔法,不搞太史公曰。正因其不同于文革亦不同于当下的表述当代史,读之才有不同于常的震撼。
风中的雨:历史研究首先需要拔疏史迹,厘清史事,但更重要的是要能从史实中抽离出规律,做到“鉴古知今”。高华在历史研究中既下了“考据”的功夫,见微知著,弄清了许多历史历程,又从史实出发,上升到了理论甚至哲学的高度。宏大事功背后的思想冲突,个人经历里的命运必然,在“革命”的洪流里合奏出历史“大浪淘沙”“洪波曲”。在他笔下,许多个人的生命经历成为历史的注释,而这些注释又是历史发展轨迹对个人命运的改造。深刻的不仅仅是他寻觅到了近现当代探索建立现代独立民族国家的宏观历程,更重要的是他揭示了在这个历程人性的复杂和一些“个人”对这个历程的深远影响以及另一些“个人”在这个历程里自觉失却无奈。这些深刻的提升,既有正剧效果,亦有喜剧色彩,更有悲剧的震撼。
小虫儿 回复 风中的雨:好吧 虽然我只读过盗墓笔记 也找这个严肃的读读
风中的雨 回复 小虫儿:单位读文,家中读史。读文正襟危坐,读史懒靠床头。日子如流水,文字皆过眼。随心所欲无矩,偶得偶记散乱,以此度时日,白鱼亦神仙。
风中的雨:历史研究中最见历史学家功力的或许是“以小见大”,即从细微的历史事件中爬梳出历史发展的规律。高华无疑深具此等功力的,在《历史笔记》的许多篇目里,都能见到他此等功力的展现。许多史实,很多人都知道,都曾述及,给人见惯不惊之感,但当这些史实到了高华笔下,突然便具备了不同于常的功用,一下子便成为历史规律的组成细胞。这细胞裂变,扩展,漫漶成一串美妙的宏旨,见之喜,读之思,思而颔首,会心无际。这是给人以启迪的历史著作,是可以照亮暗夜指引航向的灯塔,会把平庸的思绪提升到高于平庸的层次,让世俗的红尘凡心生出一些脱俗的纯净。
风中的雨:高华的表达虽然肯定是主观的,他笔下的当代史也有其个人因素的渗入,但他的主观却可以接受并能引起广泛的赞同。行走在高华表达历史的文字里,体会他有时显得无情的冷峻,思索他无处不在大气宏略的深刻,面对当代史中的许多疼痛,我们在一起疼痛的同时,也会有一些疼痛之后之外的情绪漾起。虽说不清漾起的究竟是什么,指向何方,但内心深处的涟漪却有提纯的功效,你会觉得自己对历史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曾经囿于标准言说被情绪左右的观点渐渐脱轨,驶向一个叫做“自我认知”的站台。在这个站台上,你或许能见到逝去的时光里的转承起合,甚至能捕捉到这转承起合后面的思绪悸动:高尚的,世俗的,卑劣的。
2014年11月17日
卡尔维诺的《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写于动荡不安的1947年,“写在游击战争边缘的故事,与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无关,却传递了色彩、节奏、辛酸的味道……”顽童皮恩和他眼里的游击队员以及书里所有的人,都不绝对“正面”亦或“反面”,“痞”得不知如何归类。但或许,这些无法简单归类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墨荷:真正的人,就是无法简单分类的人。有见地
avatar
rsjby
33楼
2014年12月4日
翁贝托•埃科的《玫瑰的名字》全球销量超过1600万。它在德国皇帝路德维希与罗马教皇约翰之争的背景下,从侦测修道院里僧侣死亡入手,以七日隐喻的记事方式,写教会与世俗,教派与宗主,教义与知识,欲望与信仰之千奇百怪,所涉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抒写之流畅,知识之广博,主旨之丰盈,令人赞服。
墨荷:谢谢风雨推荐,下周借来阅读。
风中的雨:读完《玫瑰的名字》,无由地喜欢起欧洲的中世纪来。虽然历史上的欧洲中世纪被称为“黑暗时代”,是教会一统天下的时期,但那些几乎独立世外的修道院,修道院里丰富的藏书和对教义的探讨以及对上帝无条件的信仰,都是今天社会最缺失的东西。生在中世纪,做一个教会的“游方”修士,一个一个修道院地暂住,观摹其壁画、羊皮纸手抄本,与修道院里的博学者探讨宗教信仰、大千世界,偶有所获,辄记于贴身所携笔记本,文字的气息与自我的体温相互纠缠激荡抵励敦促,催生全新的思索,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因之,这“黑暗”的中世纪也就温柔起,变得柔软如稀粥,馨香如玫瑰。
风中的雨:在《玫瑰的名字》里,作者对中世纪的教派纷争如数家珍,林林总总,枝枝蔓蔓,皆一清二楚。许多个教派的信仰所指,教义宗旨,修行方式,传道手法,宣教典籍,与罗马教庭的分争,与世俗权力的锲合,在书里都有涉及。渐读渐懂渐明白:长篇小说的作者不但应该把故事讲得云波诡谲,曲折婉转,更应该能在无形中传布人文历史,令读者从小说里学到许多东西。埃科信手拈来的一本本宗教典籍,信口开河道出的一个个圣徒名字一桩桩宗教旧案,无疑地昭示看他丰富的宗教史知识。这样的书,在基督信仰覆盖的地域,无疑会吸引很多读者,其超1600万的销量就是明证。
风中的雨:而对人类群体和个体欲望的探索和信仰“走火入魔”,才是《玫瑰的名字》的真正主题。欲望是作家最热衷书写的内容,埃科笔下的个体欲望,首先是人的动物本能,在修道院这个纯男人的世界,存在着不可告人的肉体欲望,这是教会教义所不允准甚至坚决杜绝排斥的,故事便是从一沦入此欲的修士自杀开始的。但肉欲的背后是对知识占有和控制的欲望,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第二部被修道院列入“非洲之终端”不许修士参看,而肉欲的起点和实现,便是为了参看此书。知识的拥有不再是美德,而是实现肉欲的手段。为控制知识,不惜采取毁灭可能漏密的极端办法。而占有了知识,就有了升迁的希望。在书里,肉欲是浅欲,而对知识独立的欲望才是深层次无穷的。
风中的雨:在独占知识的欲望背后,是信仰的“走火入魔”。亚里士多德是基督信仰体系也不可诋毁的“哲人”,但他的《诗学》第二部里却有质疑甚至可能推翻整个基督信仰体系的知识。因此,雪藏此类知识成为“忠诚”信仰的必然选择,书里反复提到的“非洲之终端”的秘密即在于此。修道院里有人利用这一秘密实现肉欲;有人欲独占这一秘密而获得晋升;还有人为保守这一秘密而对知晓者痛下杀手,而痛下杀手的理由则是为了维护信仰的纯粹。信仰本是一种内在信念,当其走向极端,并外化为行动,其后果便十分可怕。书中修道院走这极端的仅只一人,便有人亡院毁的结果。而十字军东征圣城,新月旗西进扩张的信仰外化,不知毁灭了多少普通生灵与人类的宝贵积淀。从这个意义上讲,“走火入魔”的信仰,比没有信仰更可怕,也更可悲。
avatar
rsjby
34楼
5
最近,不时看到很熟识的人不知不觉地就离开了人世。
走进殡仪馆,悲哀从心底涌出。想着昨天还鲜活地存在着的生命,马上就将化为一盒骨灰;想着死亡的魔爪正从夜色深处伸出来,随时都可能抓住自己,突然觉得生命很脆弱、人生很无奈。什么理想啊,奋斗啊,事业啊,如烟云遇到阳光和强风,一下子消散得无影无踪。有的,只是还保有生命的庆幸,心绪平静平淡得掀不起半点波涛。
但很奇怪,离开殡仪馆,渐渐走进世俗的喧嚣,刚才还静如处子的心绪也随之渐渐烦燥起来。世俗的计较、得失,仕途的升迁、起伏,物质的丰盈、饱有,一下子涌上心头。身体从冰凉里甦醒过来,冷静的大脑急速闪过激动的电波,平静的血脉躁动着活跃的鲜血,刚才的遍布全身的虚无一下子消散得无影无踪。
这一去一来,行程匆匆,路途短暂,却有一种难得的体验。
人,或许就是这样,总在看得开与看不开里徘徊。嘴上说着看得开时,并非欺骗自己,也没想过要欺骗别人;当时,或许真是看得开。但谁又能真正看得开呢?时过境迁,世事轮回,当世俗的意识恢复后,当面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快乐与痛苦时,一下子又回到了无法看开的起点,计较起一切来,竞争起所有来。
或许,正因为这样,人生才有意义,世事才有进展。如果我们什么都看开,什么都不能让我们激动,已没有什么值得追求,虚度光阴徒耗生命地活着,生命,与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呢?
很突然地,想起了“团扇”。
百度百科说:团扇,指“圆扇,也叫‘宫扇’、‘纨扇’。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宋以前称扇子,都指团扇而言。”
在所有写团扇的古诗词里,最喜欢王建的《调笑令》:“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这首词音调温柔,韵律和美,浅浅的,淡淡的,柔柔的。一读,就知道是写女子的,只有女子,才有这般的柔软,才有这般的浅淡,才能在这样的词里慢慢现出身影来。
感觉里,团扇,最适合纤瘦哀怨的古典女子,最适合女子“并来遮面”。有人说,“并来遮面”应该是“病来遮面”,我却觉得还是“并来遮面”的好。读着这句,仿佛里,便看到了一位纤瘦哀怨如林黛玉的女子,步态踟蹰,双眉颦蹙,双手微曲将团扇举至鼻间,半遮半掩着瘦削的脸庞,眼里有说不尽的忧伤、孤独、愁怨……也看到过现代女子拿着团扇,不管拿着团扇的女子多美、多瘦、多哀怨,都没有团扇女子应该体现的典雅风韵,都无法营造出“美人并来遮面”的那份忧伤、孤独、愁怨。
团扇,作为物品,早已失去了扇风纳凉的功能。它被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是一种美感,一种意境,一种文化。团扇,只存在于王建《调笑令》似的诗词里,只能在古典女子那里哀怨地出现。至于日本艺伎将团扇作为道具,惺惺作态地“并来遮面”,在我看来,一点也无法体现团扇的美,不但称不上“艺”,而且可以说是对团扇“伎”的污辱。
avatar
rsjby
35楼
@rsjby 2016-02-25 16:03:42
5
最近,不时看到很熟识的人不知不觉地就离开了人世。
走进殡仪馆,悲哀从心底涌出。想着昨天还鲜活地存在着的生命,马上就将化为一盒骨灰;想着死亡的魔爪正从夜色深处伸出来,随时都可能抓住自己,突然觉得生命很脆弱、人生很无奈。什么理想啊,奋斗啊,事业啊,如烟云遇到阳光和强风,一下子消散得无影无踪。有的,只是还保有生命的庆幸,心绪平静平淡得掀不起半点波涛。
但很奇怪,离开殡......
-----------------------------
发错文了,请版主删除。
avatar
rsjby
36楼
2016年1月2日
《节气书画》很有新意:沈胜衣撰文,冷冰川为画。文对二十四节气逐一阐释,虽谋篇奇异,意蕴新颖,但拔梳甚多,引文充塞,拘泥典章,很有“吊书袋”之嫌。幸好有不同节气所得所读之书的书话,撷采广远,博纳众方,读来浓酽醇厚,大长见识。画虽与二十四节气相关,却只能看个大概,难懂其中奥义,憾也!
墨荷 : 新年快乐,敬服风雨,这类书也能安闲阅读。
风中的雨 : 之所以买并及时看《节气书画》,原因之一是因为苇岸曾经有个写二十四节气的计划。1998年,苇岸在其居住的北京昌平科技园东部田野的一个固定位置,对同一画面拍摄二十四节气照片,并开始《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的写作。但很遗憾,照片虽然拍完,但配文却只写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看完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后,就一直想找一部专写二十四节气的书来看看。所以,看到《节气书画》,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并认真地看了起来。对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有一些零星的感觉,比如:“雷打惊蛰前,四十八天不开眠”,是说春雷响在惊蛰前,就会有连续四十八天有阴天或雨天天气;比如:“芒种点火夜栽秧”,是说到了芒种,必须抓紧时间赶快插秧,若则就迟了;比如:“立夏不下,犁头高挂”,是说立夏这天如果不下雨,到平整秧田时就可能缺水,无法下犁,农事自然会受到影响;比如:“夏至至短,冬至至长”,是说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过了夏至,白天的日子就一天一天地短起来,而冬至正好相反,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的日子就一天一天地长起来。而那既令人伤感又充满温馨的清明,更是令我印象深刻。其之伤感,是因为杜牧《清明》诗中“路上行人欲断魂”句;其之温馨,是因为儿时清明节,有香喷喷的清明粑吃。至于白露里的诗意,处暑之名的古趣,大雪时节的寒冷,虽并未从事过农耕,但这二十四节气的每一节,于我都有其不同一般的意趣。想着,就觉得对味,就有无限的喜欢溢满内心。或许,这就是传统之于我的意义吧。
风中的雨 : 原因之二是因为作者沈胜衣这个名字。似恍似惚地记得看过一个古龙的系列武侠小说:大侠沈胜衣。网上一查,这个系列是存在的,却并不是古龙的作品,而是黄鹰借古龙之名发表的一个系列。再看作者写谷雨时说到苏轼有首诗里有“沈郎清瘦不胜衣”句,才明白:沈胜衣这个名字,是有来由的。网上再查,知此诗名《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全诗为:“沈郎清瘦不胜衣,边老便便带十围。躞蹀身轻山上走,欢呼船重醉中归。舞腰似雪金钗落,谈辩如云玉麈挥。忆在钱塘正如此,回头四十二年非。”沈郎者,沈约是也,南朝人氏,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其暮年,身体消瘦。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中的“沈腰”,指的便是沈约。后来,多用沈腰指细腰。见沈郎是历史有名有姓的人,便想:边老,恐怕也应该是吧。一查,果然。边老者,边韶是也,约公元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孝先,以文学知名,教授弟子数百人。韶有口辩,曾因昼寝为弟子嘲笑道:“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即答道:“边为性,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后来的成语大腹便便,便源于此故事。只因谷雨这一节气,东查西究,收获两个以前不知的典故,暗自得意。其实,《节气书画》里沈胜衣的文,篇篇引经据典,句句讲究出处,引文堆叠,如珠似玉,虽然其自己的东西不多,但如果有时间有闲心认真延伸阅读,定能收获许多。虽是闲书,却也有趣。读时偶有会心,淡然一笑,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的感觉弥漫于身,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avatar
rsjby
37楼
2016年1月4日
葛亮的《朱雀》以南京为背景,从民国写到当下。除复杂的故事、精巧的结构、厚重的人文气息外,最令人心动的是他的笔调(语言):浅浅的,却有深意;淡淡的,恰到好处;不经意地一句,就为“龙”点上了“睛”;忽然地一转折,月白风清得紧……读着,六朝烟水气扑面而来,清新而扑拙,灵性而实诚,喜欢!
风中的雨 : 很久没看到《朱雀》这般好的小说了。这本2010年出版的书,15年末才买回来。虽然迟到,却很惊艳。应该算得上2015年遇到的最好一本书了。在这两年看的书中,如果说小说,2014年的《繁花》,2015年的《朱雀》,是最上眼的、最喜欢的。这两本部小说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都以一个城市作为背景,前者是上海,后者是南京,都属南方城市;二是两者的语言都很细腻柔和,尽显南方语言的特色。很奇怪,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喜欢大开大阖的情节和语言,对水浒那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风格逐渐有了一些抵触,对北方作家及作品的粗犷豪放、大气磅礴,也渐渐地生出一些不欣赏来。而对温婉细腻、枝枝蔓蔓纤纤延延的江南风格,叶兆言笔下的所谓“六朝烟水味”,却多了一丝留意,暗自里喜欢起来。看多了叶兆言写南京的作品,就想:要有一总写南京的好小说,多好。冥冥中似有天意,恰在此时,发现了《朱雀》。写《朱雀》的葛天,是个南京出生、现居香港的年轻人,2010年完成《朱雀》时,才三十岁。这么年轻,就有这么深厚的功力,真是不可小觑,来日定会有更好的作品面世。长此以来,看小说,多集中于一些中老年作家,比如贾平凹、莫言、毕飞宇、苏童、格非、刘震云、阎连科等,对新锐作家,从来都是排斥的。但葛天一部《朱雀》,令我不得不改变看法:原来,后生可畏;新的东西,或许就藏身在这些名不太见经传的人物身上。
墨荷 : …心性年纪都是转变的契机
风中的雨 回复 墨荷 : 或许真是老了,好像又有点返老还童的心性。
风中的雨 : 《朱雀》的好,首先体现在故事的曲折婉转上。这书从民国写到当下,历经三代,历时久远。但它并不由时间为轴顺时叙述,而是跳跃回还地穿插着进行。先写当下,写“她”与“他”的相遇,然后跳到“她”的前一段情感。这段情感写完,突然跳回民国,写起“她”的外婆来。这段故事,虽无太多笔触,但却因涉及南京最为心痛的1937,显得特别沉重痛楚。写完“她”的外婆,却又按时间顺序,写“她”的母亲。最后,再跳跃着回到“她”与“他”的现在、当下。虽有跳跃,但脉络清晰,读来并不错乱之感。而且,故事虽然就发生在南京一地,但却并不单一,而是异常丰富。“她”、“她”母亲、“她”外婆经历的那些时日,那些情感冲突,那些快乐里的悲伤、欢愉里的痛楚、残酷里的美丽、粗暴里的温柔,那些擦肩而过的爱情、不期而至的姻缘、永不可及的守望、历尽劫波的幻灭,把枯燥的日子点缀得丰富多彩,如花似锦里透出淡淡的悲伤,美艳无比里潜藏着浅浅的可惜。三代女人,经历了南京的转承起合,经历着人世的苍凉忧伤。而这一切,不管是正剧,还是喜剧,甚或是悲剧都还将延续下去,继续上演。成为南京这座城市的一部分,成就着南京这座城市。
风中的雨 : 《朱雀》的好,其次体现在结构的取舍得当和构思精巧上。许多故事,讲到正好处,却嘎然而止,荡开笔去,另讲一处。你意尤未尽,总觉得作者应该接着写下去,但看了几十页,突然有那么一个情节,出乎意料地接续上来,一切,自然而然,天衣无缝。一些人物,出现得很突兀,来无由头,仿佛在故事之外,但很久很久以后,这个人物突然惊艳地一跳,跳进读者的眼里。这时,你才明白,很久很久那突兀地来,是作者埋下的伏笔。比如写“她”母亲与初恋男友解放初到工人文化宫跳舞时,遇到一个白俄女人;后来,这个白俄女人又与“她”母亲的养母不期而遇一次。仿佛,这个白俄女人,与故事并不关联。但文革中,在批斗这个白俄女人时,“她”母亲的养母不经意地经过,被白俄女人揭出了以前的身世。这时,你才明白,如果没有这个白俄女人,故事就不会那么顺理成章。同样,“她”母亲的养母在1937年南京城陷时曾经救过一个军人,为掩护这个军人,她被日军凌辱。但这个军人也就那么电光火石地一闪便再不身影。当你以为,这个军人只是故事的一个插曲时,到小说快结束时,他却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小细节,都会有一个完满的交待,令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构思巧妙妙到毫巅。
风中的雨 : 当然,于我来说,《朱雀》的好,最好是笔调,也就是语言。这语言的好是因为它的浅淡温柔,是因为它的清新灵性,是因为它的飘逸人文。比如,写“他”第一次到西市,有几句:“外面熙熙攘攘的,这里面却是十分的空和冷,似乎起了清寒之气。地上的路是大而厚的石板铺成,他踩上去,觉得脚底有凉意袭上来。两边的房都是黛瓦粉墙,黑漆的门。门上浅浅地镌着浮雕,他看不清那图案,就觉得深奥。窗子也是镂空的。很阔大的檐从房梁上延展出来,一星半点的阳光要钻进门窗去也变得艰难。”一看,就感觉得到这是南京,就感觉得到这文字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也感觉得到一个初到南京的人的那份讶异。比如,写“她”身为日本人的外公第一次见到“她”外婆:“毓芝就这么走到两人跟前,只道:爹,茶。芥川抬头一望,手却不禁一抖,棋子落到棋盘上。毓芝没多言语,放下茶便走回去,拉开厢房的帘子,回首瞧见父亲正深深地看也一眼。”后面两句分成两段跟着:“芥川捡起刚才抖落的棋子。”“叶楚生按住他的手,说,落子无悔。”这个过程,简洁明了,如行云流水,顺畅自然,但里面却潜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深意,令人玩味不已。特别是最后那句“落子无悔”仿佛在暗示什么,却又令你找不到具体的内容;仿佛空虚无妄,却分明有言外之意,只是这言外之意不可捉摸。比如,写“她”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去:“她很清楚,在这里,所有的敏感与痛心处,其实都无所回避。‘哭墙’是镌着上万个罹难都的姓名,倒映在如镜水中,是加倍的触目惊心。”看似无所谓的句子里,有着深沉的痛楚与愤慨,令人看着心紧。在这些温婉柔和的语言表述里,也隐藏着作者的一丝黑色幽默,在批斗江苏省领导“江伟清”的时候,一个奇异的场面出现了:“然而,突然出现了一个奇异的声响,令场上一片沉默。云和也清清楚楚地听到,这个声音简化了三反分子的名字,喊出的是‘打倒江清’。所有人不寒而栗,伟大领袖的亲密战友,家喻户晓。一个瘦小的身影挣扎着被从人丛中揪出来,消失不见。”在这黑色幽默的最后,一句“消失不见”,不仅仅消失于现场,很有可能从今往后就真的永远“消失不见”了。这样的黑色幽默,令人欲笑难张嘴,欲哭却无泪。读着,总有些不明白:难道,江南,真有“六朝烟水味”,温婉、淡雅?难道,江南的文人,就真不同于北方,柔和、朴拙?难道,这写江南的文字,就真只能如此这般,浅浅的,烟柳画桥,淡淡的,不着痕迹?读着,又有说不尽的喜欢:仿佛,有一丝似有似无的雨丝,轻轻地拂过脸庞,柔软,清新!仿佛,有一缕三月里的飞絮黏在鼻翼,痒痒的,轻灵,俏皮!仿佛,是玄武湖的晓雾亦或秦淮河的晚岚,悄悄地潜入你的内心,轻轻地拨动你内心深处那丝管弦,奏出《春江花月夜》般的弦律,婉转,温馨!
墨荷回复 风中的雨 : 很正点的评论
avatar
rsjby
38楼
风中的雨 : 《朱雀》通过“她”程囡而回溯,写“她”与叶毓芝、程忆楚三代女性的情感起伏、悲欢离合,虽然其中也穿插着程云和的故事,甚或赵海纳的故事,但这两个她都只是用来牵连三代人的陪衬。而男人,在书中,都是陪衬。很奇怪,很有些大男子主义的我看这书,却并不觉得贬低了男人,反而觉得其挖掘出了一些男人的本性。除叶毓芝的生命短促、只与一位男性发生情爱外,程忆楚、程囡身边都不止一位男人。“泥做的”男性的陪衬,使这三位“水成的”女性凸显出来,彰扬着其柔软而又坚强、美丽而又凄婉的个性。相反,陪衬的男性却多不堪。与叶毓芝相恋的日本人芥川,明知自己会一去不回,却与叶毓芝云雨一场,这云雨虽属叶之自愿,却多多少少应衬出芥川之自私。或许,芥川派其后人到南京来赎罪,不仅仅有象征意义,也具体实质的内容。最令人稀嘘的是与程忆楚相恋的陆一纬,当其被打为“右派”,即将发配北大荒时,程忆楚希望将自己的身体交给他,他却高尚地“没有动她”,到了北大荒,“为了她好”,而故意不给她回信。但这位男性高尚的形象已经定型时,他再次出现在程忆楚的身边,与她生续旧情,并让程忆楚怀上了他的孩子。而这时,他才告诉程忆楚,他已经结婚,而且希望程忆楚动用赵海纳的关系,将他的妻子调到南京来。前面的高尚一下子坍塌,他的世侩,他的心计,令一切美好消失殆尽。强暴程忆楚的工人,虽有憨直的性子,但终究难入大流,在武斗中被炸掉命根,应该是一种报应。幸好,还有叶楚生的洒脱大义,还有许廷迈对祖先文化的景仰,对程囡的呵护,还有程云和亲生儿子“忠叔”对程忆楚一生的守候,使男性在《朱雀》里略显亮色。而那位吸食毒品、有同性恋偏好的艺术家雅可,既代表着时俗,又有一种出世的颓废,仿佛是“不堪”与“亮色”之间的“灰色”。《朱雀》故事发生的地方在江南,有江南的柔美;故事的主角都是女性,书写也就显得阴柔婉转。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朱雀》是部女性之书。
风中的雨 : 在《朱雀》里,有一比较奇特的现象:三代女性的下一代,都是在有“爱”时的结晶。叶毓芝与芥川一夜云雨,而有了程忆楚,自不必说,因为叶毓芝也就这么一次云雨。程忆楚呢?强暴于她那个工人,与她在一起好几年,先是因为自卑与赎罪痿而不振,后虽因为参加了造反派找回自信有了所谓的“雄风”,把程忆楚当成“土地”辛勤而野蛮地耕耘,但程忆楚却一直不育。而当程忆楚深爱着的陆一纬出现,短短的一点时间,程忆楚却怀上了小孩:程囡。程囡依然如此,她与泰勒一起好几年,与许廷迈一起时也并非“善男信女”,但却一直没有怀孕。而她与雅可在雅可死前一次“风流”,却怀上了孩子。这是不是一个奇特的暗喻呢?恩格斯说过:“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在无法把握婚姻是否道德的今天,在无法把握性以爱为基础的当下,葛亮只好退而求其再次,在自己的小说里为下一代的产生,寻觅爱的基础。这,或许是一种满怀希望的春秋笔法:婚姻可以是被迫无奈,性也可以不那么严谨实诚,但下一代结晶之时,必须有“爱”存在;即使不是永恒的、彼此的,但对于孕育这个下一代的女性来说,形成结晶时必须、应该是真正地“爱”着。
avatar
rsjby
39楼
2016年1月11日
《七声》是短篇小说集,每篇小说里都有一个“我”:毛果;而这毛果与葛亮交集很多,于是《七声》便有自传的味道。因此,看葛亮娓娓道来的故事,便觉不出其是在“写”小说,而只是在“讲”自己的经历。思绪在“真实”与“创作”里进进出出,有些迷惑:自己看的,究竟是葛亮的小说,还是作者的生活?
风中的雨 : 《七声》这个书名,来自一句古语:一均之中,间有七声。此语出自《隋书·音乐志》:“周武帝时,有龟兹人曰苏祗婆,从突厥皇后入国,善胡琵琶。听其所奏,一均之中间有七声。”不懂古乐,勉强知道“均”者、“声”者,都是音乐里的玩意;所谓“一均之中,间有七声”或许应该是说音乐变化多端的丰富性。葛亮或许就是取“七声”变化多端的丰富性之义来命名自己的短篇小说集。
墨荷 : 思绪在“真实”与“创作”里进进出出,有些迷惑:自己看的,究竟是葛亮的小说,还是作者的生活?不是有意念散文,或自传体实验小说。或小说,或写实,不必太在意。
avatar
rsjby
40楼
2016年1月14日
葛亮在《迷鸦》里讲述的七个故事都与“爱情”有关。其笔下男女之间的情感,如他叙述这些故事的文字一样,既有唯美的意味,又难脱俗世的熏染,处处弥漫着红尘烟云。故事出人意表的结局,难得圆满的生活,使“爱”的过程充满无穷的张力。回首过程的温馨,驻足结局的缺罅,沉溺文字岂有不失落心痛之理!
风中的雨 : 《谜鸦》之第一篇《谜鸦》讲述的是一只被卖者称为八哥、实则是乌鸦的“鸟”与一对年轻夫妇的故事。年轻的妻子简简怀孕后,夫妻俩买了一只“鸟”。随着鸟的到来,年轻丈夫毛果与简简的家庭有了许多变化,简简对鸟的喜欢与爱护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丈夫毛果并不喜欢这只鸟。简简因感染这只名为“谜”的乌鸦所带来的弓形虫病导致婴儿死亡,毛果在简简住院期间杀死了“谜”。最后“简简拎着她的鸟笼子,从楼上跳了去。”一直在想:被称为“谜”的乌鸦,在小说里扮演什么角色?它,只是一只鸟吗?应该是,又仿佛不是。首先,它的名字“谜”就令人不解。在现代汉语喜欢用双音节词组命名的传统里,只给它一个单音节名字就够奇特了,更别说这个谜一样的名字:“谜”了。作者是要告诉大家,人类与动物的情感是个难以解开的谜,还是想说女人对事物的喜欢来得任性、不可理喻,是旁人无法猜测到的谜?它与婴儿几乎同时来到这个家庭,与婴儿一起成长,最后又与婴儿一起消亡,被年轻妻子喜爱有加,被年轻的丈夫嫉妒憎恨。它,会不会是婴儿的意象?隐约记得,在古希腊神话里,宙斯的父亲克罗诺斯只要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把他吞食进肚子里,也就是把他吃掉。宙斯作为一条漏网之鱼,躲过一劫,被送到克洛诺斯的姐姐宁芙女神那里抚养,成年以后,迫他吐出众兄弟,并率领兄弟推翻以克洛诺斯为首的提坦诸神。这个神话,与小说有没有关联呢?或许有,或许没有。而小说里最后的那句话:“我想,我不会再爱上一个养鸟的女人。”鸟,女人,难道真就不可能同时被“毛果”喜爱吗?鸟与女人,在毛果心中的不可同时存在,是否是要说明爱情的排他性呢?从作者编选这个集子的立场考察,这应该也是一个“爱情”故事。所以,或许对最后这句话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道理。这篇小说风格独特,犀利甚至尖刻,犀利地剖开灵肉,尖刻得令人心颤。所颤,不止是那个令人窒息的结局,更有诸多看不明白、说不清楚、却又时时刻刻缠绕着你的这些疑问。
墨荷 回复 风中的雨 : 兼爱的故事?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